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知识.ppt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知识.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容,内部控制理论知识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发展史中国内部控制标准企业内部控制实务内部控制监管,1,外部的法定要求还是内部管理需要?应付还是应对?,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2,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教训,3,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教训(续),4,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教训(续),5,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教训(续),6,内部控制到底是什么?刹车ABSESP,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7,内控能包治百病吗?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先天不足;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非舞弊而设计;内部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舞弊)、玩忽职守而失效;如果机构内部行使控
2、制职责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越权、侵权和强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内部控制可能因时间的推移、经营环境的变化、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续),8,内容,内部控制理论知识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发展史中国内部控制标准企业内部控制实务内部控制监管,9,内部控制发展史,10,萌芽期内部牵制,发展期内部控制,过渡期内部控制结构,完善期内控整体架构,成熟期全面风险管理,1940s,1970s,2000s,1990s,20世纪40年代前最早于1905年提出内部牵制。他认为,内部牵制由三个要素构成:职责分工;会
3、计记录;人员轮换。蒙哥马利于1912年提出:所谓内部牵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George E.Bennett发展了内部牵制的概念,他于1930年给内部牵制制度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内部牵制是帐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进行连续性的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内部控制发展史(续),11,20世纪40年代以前,通常使用的都是“内部牵制”,主要是为保护财产安全而设置。假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机会较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
4、能性。职能:实物牵制 如钥匙交两个以上的持有物理牵制 如银库大门按非正确手续操作就会报警分权牵制 每项业务由不同的人或部门去执行簿记牵制 明细帐与总帐定期核对,内部控制发展史(续),12,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AICPA,1949)构成: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发展史(续),13,萌芽期内部牵制,发展期内部控制,过渡期内部控制结构,完善期内控整体架构,成熟期全面风险管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定义:为合理保证公司实现具体目标
5、而设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AICPA,1988)要素:一是控制环境二是会计系统三是控制程序,内部控制发展史(续),14,萌芽期内部牵制,发展期内部控制,过渡期内部控制结构,完善期内控整体架构,成熟期全面风险管理,20世纪90年代二十一世纪定义: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影响的,为营运的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COSO委员会,1997)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内部控制发展史(续),15,萌芽期内部牵制,发展期内部控制,过渡期内部控
6、制结构,完善期内控整体架构,成熟期全面风险管理,二十一世纪以后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影响的,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为企业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COSO委员会,2003年),内部控制发展史(续),16,萌芽期内部牵制,发展期内部控制,过渡期内部控制结构,完善期内控整体架构,成熟期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发展史(续)美国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17,萨班斯法案,法案性质一项法律参众两院通过总统签署,执行机构 PCAOB(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法案内容,对象
7、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审计委员会证券交易所,执业证券经纪师,成立独立的监管执行公众公司审计职业,要求加强审计师的独立性,要求加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要求强化财务披露义务,加重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强化SEC的监管职能,要求美国审计总署加强调查研究,监管机构SEC(证券交易委员会),PCAOB审计标准第2/5号,对于上市公司:要求加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 要求强化财务披露义务 加重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对于监管机构和审计师:强化SEC的监管职能 要求美国审计总署加强调查研究 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监管执行公众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要求加强审计师
8、的独立性,内部控制发展史(续)美国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续),18,萨班斯法案的相关规定404条款: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要求公司管理层在年度报告中:描述他们在建立和维护一个针对财务报告职能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程序中的责任对财务报告系统内部控制有效性以一个公认架构进行评估(例如COSO内控架构)同时要求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层评估结果进行鉴证,内部控制发展史(续)美国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续),19,内部控制发展史(续)日本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20,内部控制发展史(续)日本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续),21,内部控制发展史(续)日本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续),22,内部控制发展
9、史(续)中国内部控制发展史,23,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1997年,2002年,2005年10月,2001年,财政部从2001年起发布了一系列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更新后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银广厦事件”、美国“安然事件”,2003年,2004年,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出台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10月出台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国务院10月19日就进行了批转【国发(2005)34号】,要求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高上市公司
10、质量。,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2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其中第29条规定“第二十九条 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内部控制发展史(续)中国内部控制发展史,24,2006年6月,2006年7月,2006年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关于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6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7月15日,财政部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起成立会计师
11、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2008年6月,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006年9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下称“通知”),同时发布三项配套指引,即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下称“配套指引”),内容,内部控制理论知识为什么要建设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发展史中国内部控制标准企业内部控制实务内部控制监管,25,中国内部控制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
12、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要求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26,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实施的企业上报内部控制自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配套指引的主要内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配套指引的实施时间表 2011年1月1日 境内外同时上市
13、的公司施行 2012年1月1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中国内部控制标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7,中国内部控制标准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概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共分18个主题,28,企业内部控制 评价指引共共五章二十七条,主要结构:总则:明确目的、界定范围、列示评价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9,中国内部控制标准指引解读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 审计指引共七章三十五条,主要结构:总则:明确目的、界定范围 计划审计工作 实施审计工作 评价控制缺陷 完成审计工作 出具审计报告 记录审计工作,30,中国内部控制标准指引解读审
14、计指引,内容,内部控制理论知识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成功要素内部控制监管,31,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32,信息化建设,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持续开展,33,成立专属部门确定梳理范围实施风险评估整理现有制度辨识内控环节对标管理规范,内控梳理对标,董事会,负责组织协调内控的 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对内控体系运行进行内部独立检查;向董事会报告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控重要和重大缺陷,监督内控的有效实施和内控自我评价情况,审计委员会,其他专业委员会,内部独立监督,日常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负责内控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和
15、自评,经理层业务运营部门,内审或内控自评部门,成立专属部门确定梳理范围实施风险评估整理现有制度辨识内控环节对标管理规范,内控梳理对标,34,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梳理企业内控,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成立专属部门确定梳理范围实施风险评估整理现有制度辨识内控环节对标管理规范,内控梳理对标,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依据:梳理出的重要业务领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条件的企业应当执行全面风险评估,从而使内控合规和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 可运用适当的风险识别工具,逐步细化风险点和管理手段 充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强化风险管理,提升经营水平,并为内控体系建设和内控评
16、价奠定良好基础,35,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成立专属部门确定梳理范围实施风险评估整理现有制度辨识内控环节对标管理规范,内控梳理对标,绘制企业风险地图,36,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37,成立专属部门确定梳理范围实施风险评估整理现有制度辨识内控环节对标管理规范,内控梳理对标,依托最佳实践和控制数据库进行对标梳理,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业内最佳实践,内控梳理对标,控制活动编写的原则:4W+1H WHO:哪个岗位执行控制活动 WHEN:该控制活动发生的时间或频率 WHERE:该控制活动发生的地点 WHAT:根据什么进行
17、控制如制度、单据、报告、电子邮件、系统数据等 HOW:控制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如何?如何操作?,成立专属部门确定梳理范围确定梳理范围整理现有制度辨识内控环节对标管理规范,38,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记录内控缺陷设计整改方案完善内控制度更新内控文件,内控整改固化,建立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 记录内部控制缺陷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 以控制目标为核心,打破部门和流程局限,设计适合企业运营特点的整改方案 明确整改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明确整改完成期限 追踪整改进度 保留整改证据,39,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记录内控缺陷设计整改方案完善内控制度更新内控文
18、件,内控整改固化,内部控制手册、业务流程图与流程文件,40,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记录内控缺陷设计整改方案完善内控制度更新内控文件,内控整改固化,管理制度更新,版式、内容更新:制度中规定的内容切合现行业务现状以及管控现状,实质内容不需更新,但是需要依据公司管理层的要求对行文或格式进行调整;制度中规定的相关内容已经不适用于公司运作现状,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更新,调整更新的方式包括:重新编写部分内容,对某些制度中的相关内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合并或者替换等;制度新增:公司无此制度,建议新增的制度名称更新:根据管理制度覆盖面,内容和细致度等进行分层级划分,统一制度名
19、称。如划分为准则或规则、制度、管理办法、细则或程序、及其他等。,41,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记录内控缺陷设计整改方案完善内控制度更新内控文件,内控整改固化,内控活动与制度对接,42,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43,制定监督制度开展自我评价跟踪缺陷整改编制自评报告,内控自评,制定监督制度、明确监督活动,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44,制定监督制度开展自我评价跟踪缺陷整改编制自评报告,内控自评,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A,B,C,C,45,制定监督制度开展自我评价跟踪缺陷整改编制自评报告,内控自评
20、,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C,A,B,C,内控有效?,否,是,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46,内控评价,47,建议:在内控评价部门及其工作小组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之前,编制内部控制自评问卷,交由各业务部门各控制责任人,自行梳理相关内部控制、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填写内部控制自评问卷。内控评价部门及其工作小组在各业务部门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制定监督制度开展自我评价跟踪缺陷整改编制自评报告,各部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问卷中,该部分内容与内控手册相一致,可以通过控制活动编号找到内控手册的相
21、应内容,便于自查工作的开展。该部分的内容无需自评人员填写。,各部门各控制责任人自行填写,如实按照评价期间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48,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业务部门自评工作底稿示例,进行模拟审计提供所需证据出具管理声明披露审计报告,内控审计,有备无患:可以提前进行模拟审计 更系统化的测试方法,有利提高内部团队水平 更专业化的整改建议,有利完善内部控制环节 更客观化的缺陷评定,有利了解审计师结论 更全面化的程序预演,有利资料准备与效率提高,49,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企业应提供详尽的以下信息将有利于注册会计师省时高效的完成内部控制审计 与企
22、业相关的风险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 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相关制度政策及内部控制文档 已注意到的内部控制缺陷 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 自我评价工作底稿,进行模拟测试提供所需证据出具管理声明披露审计报告,内控审计,50,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管理声明的内容应包括 企业董事会认可其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 企业已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自我评价,并说明评价时采用的标准以及得出的结论 企业没有利用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 企业已向注册会计师披露识别出的所有内部控制缺陷,并单独披
23、露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企业对于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是否已经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企业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后,内部控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存在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进行模拟测试提供所需证据出具管理声明披露审计报告,内控审计,51,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信息化建设,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持续开展,52,53,10,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0,企业风险及内控工作的成熟度,10,4、风险智能管理阶段,3、自动化风险管理阶段,2、自动化管控阶段,1、初始阶段,识别当前软件中的重要控制
24、点并进行测试采用简单的工具,对重要的数据,比如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引入系统化的框架体系,全面识别企业使用的ERP系统中存在的自动化控制点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测试,采用信息平台,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内控测试等环节,进行固化和自动化,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和ERP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形成风险管理和业务运营的有机融合,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内部控制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划分,54,系统管理,控制与风险管理,控制与风险分析与报表管理,内部控制管理(Internal Control Manager),风险与控制评估(Risk and Control A
25、ssessor),关键风险指标(Key Risk Indicator),行动方案启动与监控(Action Plan Management),安全与使用者权限监管,流程管理,计算引擎,参数定义,使用纪录管理,界面管理,损失事件管理(Loss Event Manager),合规性管理(Compliance Manager),机构风险评级(Institutional Risk Rating),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风控信息化平台示例,55,某企业风控信息化实施示例,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思路(续),56,信息化建设,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持续开展,企业内部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 公司内部 控制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