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山水画.ppt
《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山水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山水画.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公元220年589年),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动乱、道家学说兴起、佛教传入的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主要了解绘画艺术的发展和佛教艺术的产生,及其它美术现象。,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物画的创作: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杨子华等的作品、艺术特征及艺术成就 2.“六法论”的基本内涵 3.山水画的兴起:宗炳、王微的山水画理论 4.早期佛教艺术:云岗、龙门、敦煌莫高窟等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一节 概述,魏晋南北朝,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前后共36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的年代。动乱的年代也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大变化。从东汉
2、末期以来,儒家思想就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的置疑,而提倡“全真”、“养生”思想的道家学说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文人士大夫多崇尚老庄,追求散淡放达的生活。与此同时,佛教也开始传入我国,并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开始兴起,出现了新疆的克孜尔、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等一批石窟艺术。,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则有了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造型不仅在艺术实践中得以继续贯彻,而且又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绘画题材范围也有所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趋于成熟,专业画家也开始出现,出现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3、等杰出的画家。,山水也逐渐从人物画背景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画种。,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伟大的绘画理论家(如谢赫、宗炳、王微等),产生了一些绘画理论著作(如古画品录、画山水序)。,总之,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对唐以及后来中国绘画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国绘画从稚拙走向成熟的桥梁。,南朝: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北朝:北魏、北齐、北周,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1.顾恺之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满足单纯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自然,提出塑造人物最高的要求:“传神写照”,并运用于艺术实践中。如何使人的形象传神呢?他意识到人物面部刻画的重要性,而这其中,又以眼睛最为关键。
4、“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远)胜未安时。,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但(只)明点童子(瞳孔),飞白(中国画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月。”,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此子宜置丘壑中。”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这个,这里指代点睛)中。”,除了眼睛之外,顾恺之还注意到了其他因素,如外貌、生理特征、人物与环境等对表现人物性格和神情的影响。顾
5、恺之认为,画人物画要想传神,不应该着眼于整个形体,而应着眼于人体的某个关键部位。,为了做到传神,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的命题。“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所谓“迁想妙得”,迁动画家想象,妙得对象精神。画家作画之前,首先要多方面反复观察,研究描绘对象,深入体会揣摩对象的思想情感,并且发挥合理的艺术想象,这是“迁想”。画家在逐渐了解和掌握对象的精神等方面的特征,经过分析、提炼,获得了艺术构思,这是“妙得”。,“迁想妙得”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代表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顾恺之主要通过线条来表现人物形象,他发展了自战国以来就形成
6、的“高古游丝描”,用线遒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于节奏,有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顾恺之通过他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将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新的里程碑。,2.南朝人物画,陆探微:师承顾恺之,在顾恺之的画风上又有所发展。用线“行笔紧细”,气脉贯通,人物造型符合南朝士大夫“秀骨清像”的审美趣味。“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唐人张怀瓘称其用笔“笔迹劲利(雄健流利)如锥刀”,张僧繇: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为“六朝三大家”,和吴道子并称为古代的四大画家。张僧繇的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张家样”。,张僧繇的绘画艺术特色:,善于吸收传统艺术的优点
7、,融合为自己的东西,这是张僧繇成功发挥自己艺术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吸收外来宗教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运用明暗晕染显现体面关系的“凹凸法”于绘画中,塑造的人物和花纹较为丰满而有立体感。,艺术形象塑造得生动真实。画龙点睛。在人物画的造型上,与陆探微的“秀骨清像”不同,是“面短而艳”。,3.彪炳千古的“六法论”,所谓“六法”,即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六法”是在对中国传统绘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把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气韵生动”这一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对顾恺之“传神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人物 山水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