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往与冲突说课稿.ppt
《中外交往与冲突说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交往与冲突说课稿.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码头李中学 崔明彩,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说 课 环 节,1.教学地位:,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国力强盛,所以郑和能够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正是对唐宋时期开放的对外交往的继承,同时也体现中国人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资本主义的兴起,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被动外交的局面,即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2.目标分析,课标要求: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掌握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
2、非各国的交流。2.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史料分析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等。,(1)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活动新闻发布会我陪郑和下西洋,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知识,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根据历史素材做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通过历史人物故事会,让学生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知识,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史料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
3、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七子之歌及澳门回归祖国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和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而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
4、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1)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依据,中外的交往与冲突,(2)难点:郑和下西洋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 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 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 习带来不便。,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生情况,本课内容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但是已经开始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对某些问题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根据这些特点,在本堂课中,设计了一个活动(新闻发布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概况,通过设置情景,使学
5、生置身其中,感知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图示法,情境假设法,本课涉及到很多地名古今叫法不一,利用图文并茂,直观呈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课前预习,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搜集关于戚继光的小故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点击添加文本,导入,图片展示同一艘帆船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艘单桅帆船的名字,师:这艘凤凰号帆船,隶属于香港凤凰卫视,在2004年8月8日,凤凰号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探访亚非多国,同学们知道这次航行的目的何在?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
6、题走进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观看中国十大王朝-63-郑和下西洋),C,C,C,B,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A.1433 B.1553 C.1405 D.1573,2.郑和先后几次下西洋:()A.三 B.五 C.七 D.一,3.郑和下西洋到达过那些大洲:()A.亚洲 B.亚洲和非洲 C.亚洲和欧洲 D.欧洲和非洲,4.郑和下西洋达到的最远地区:()A.印度洋海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海岸和 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刺和红海岸,让我考考你,况概洋西下和郑,情景预设:我们陪同郑和下西洋归来活动方式:召开新闻发布会我陪郑和下西洋活动说明:教师事先布置任务
7、,分5组(14组是陪同 郑和下西洋的船员)第1组负责介绍郑和的简历 第2组负责介绍航行的路线,航行中遇到的困难及解 决方法;(教师提供“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片)第3组负责介绍物品交易情况第4组负责介绍与各国交往的场景,举一二例即可第5组是记者,任务是写一篇新闻稿,报道郑和下西洋 的相关情况,主要介绍事件的时间、相关地点、背景(目的)、简单经过、结果及影响。(教师 提供一篇新闻稿范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堂活动,活动步骤:(1)郑和及船员汇报有关情况;(2)记者提问;(3)当场写新闻稿,并上台展示新闻稿,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郑和下西洋盛况,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合作探究,1.郑和下西洋成功的条件是什
8、么?,2.为什么六百多年后,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对照表思考),时间最早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数最多,船只最大,范围最广,设备先进,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对比,比一比,过渡,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代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典范,是永远的和平使者。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郑和的英勇无畏精神,为建设和谐国家、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大明王朝和平的风帆也遇到了来自海洋的危机。,二、戚继光抗倭英勇的“海神妈祖”,“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这是我国东南沿海广泛流传的一句民谣。,1、倭寇指什么?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交往 冲突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