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考化学审题策略》肖骞.ppt
《《谈谈中考化学审题策略》肖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中考化学审题策略》肖骞.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中考化学审题策略,吉安县城关中学 肖骞,审题,就是通过题中文字、图形正确把握其中含义,从而弄清题中所涉及的有关条件、过程、结论,进而通过分析形成清晰的教学情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而且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动口朗读,二遍回顾,1、看卷。试卷发下后,不要急于做题,应先按考试要求在指定位置上填写准考证号、姓名、学校等
2、,然后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及注意事项,接着大体浏览一下试卷的页码、题型和题数等,做到心中有“卷”,当答题铃声响后,再胸有成竹地集中精力投入到答题中去。一般先作答较容易的试题,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这样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避免因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的时间,致使一些较容易的试题在仓促中粗心解答。,2、读题。这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可以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根据环境情况,学生可以选择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等。为防止出现文字跳跃,可以用手指、笔尖指着逐字逐句的读。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二、认真阅读,仔细推敲,1、仔细推敲。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
3、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的字词下面用铅笔做标记(答题卡要保持洁净,但试卷是可以划的),帮助他们排除一些无关的干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为解题扫清障碍。,考试时审题要明确问题的文字陈述和符号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必要时画出图表,列举、提炼出问题的关键。题目文字信息是有字数限制的,一般短小精悍,但非常有用,对题目文字信息加以解读并表述出来,可能便是答案构成中的得分点。,选择题无关信息不看,节省答题时间 例(2011陕西)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
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发现明显错误,避免选项干扰 例(2011安徽)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I碘126.9,直选型选择题 例:过氧化氢(H2O2,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常有的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它来制取氧气:2H2O2MnO22H2O+O2,下列关于过
5、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抓住关键字词 例:下列物质分别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NaCl溶液 DNaOH固体,依据特定前提 例:若不用指示剂,要把含有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的氯化钡溶液,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氢氧化钡溶液 B氧化钡粉末 C碳酸钡粉末 D碳酸钙粉末【解析】由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生成氯化钙)可知,应排除选项D。本题答案要符合题意的选项,就必须依据题干特定的前提“若不用指示剂”,
6、一般来说,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除盐酸,所加入的试剂通常应是过量的(以确保将盐酸除尽)。虽然氢氧化钡溶液、氧化钡粉末、碳酸钡粉末都能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钡,但由于氢氧化钡、氧化钡过量后会导致所得溶液呈碱性,而碳酸钡过量时可将含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不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碳酸钡难溶于水),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挖掘隐含条件 例: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做趣味实验:用胶塞塞紧的烧瓶里充满某种气体(X),烧瓶内导管的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外界与大气相通。胶头滴管内装有某种液体,当向烧瓶中滴入某种溶液(Y),再振荡,此时可以看到气球逐渐膨胀的是()。A氯化氢(X)、澄清石灰水(Y)B氧气(X)、氯化钾
7、溶液(Y)C二氧化硫(X)、氢氧化钠溶液(Y)D氢气(X)、硫酸锌溶液(Y)【解析】解题的条件隐藏在“气球膨胀”这一实验现象中。根据物理学上的压强知识,我们可以挖掘出隐藏的条件:气球借助玻璃管跟大气相通,气球膨胀,说明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这一定是滴入Y溶液后,气体X被Y溶液吸收或与Y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按照上述条件,对备选答案逐个筛选,即可得知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C。,筛选型选择题 例: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HCl KCl BK2SO4、BaCl2、HCl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思路 选择题的解题思
8、路-“排除法”解题思路的格式:第一步,“逐推”。即四个选项逐一分 析。第二步,“排错”。即排除干扰,选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选项作为答案。说明:若是计算选择题,直接计算出结果即可。,2、看清要求。不按要求答题,如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外,没按要求准确答题,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例:一、选择题审题环节中容易忽略的关键词:要求选“正确”-“不正确”;选“正确”-“错误”;选“最高”-“最低”;选“一定”-“不一定”。二、填空题审题中容易忽略的要求,如:要求类别是否填序号;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名称;化学式;由小到大;由低到高;活动性由强到弱等;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如点燃、高温、加热;“稀、浓、过量、少量
9、、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在班级上经常性地举一些学生的错例,让他们自己分析原因,属于审题不清的,予以强调,让他们意识到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在做题前认真审题。,2011中考化学试卷考查的化学用语主要错误:()化学式写错,如“Ca(OH)2”写成“Ca(OH)”;“Na2CO3”写成“NaCO3”;微粒符号不规范,如“Cl”写成“Cl离子”等;()化学方程式中不配平或配平错误、条件状态未注明。如21题化学方程式中反应条件写成“燃烧”,乱标“”,没配平。【CH4+2O2 点燃 CO2+2H2O】,典型的相关错误有:第17题第(2)问“熔”字写成“溶”;1
10、9题第(2)问将“碳”写成“炭”“石灰”等;22题把“溶剂”写成“溶济”;25题长颈漏斗的“颈”写成“劲”,还有写“分液漏斗”的;抄写或书写错误,如将C2H5OH抄写成CH5OH等。,平时学生常见错误 元素:大小写不分,字迹潦草、或不知道写。例:Al写成Cl CaCu HgAg K-k Cl-cl Mn-mn Zn-zn Pb、He、Ne 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名称与化学式对不上、化合价不熟,写错化学式。例:HeHe2 NaCl写成NaCl2;Na2CO3写成NaCO3;Na2SO4写成NaSO4;Al2(SO4)3写成AlSO4;AlCl3-AlCl2 CaCl2写成 CaCl;Fe2O3写成
11、FeO;MnO2写成MnO4;KMnO4与K2MnO4写反;硫酸写成SO4等等。离子符号:格式错误、离子符号混淆、不知道带几个单位电荷或正负不分。例:Mg2+-Mg+2;Fe2+-Fe3+;OH-写成(OH)-;Na+写成Na1+.,(4)化合价:格式错误、化合价不熟、与离子符号混淆等。(5)仪器名称:药匙药勺 水槽水糟、水曹、水盆 量筒量桶 胶头滴管-交头滴管、锥形瓶-椎形瓶(6)化学专用名词:元素原素 原子-元子 天然气-天燃气 溶液-浓液 天平天枰 溶剂-溶济 沉淀沉甸 浑浊混浊 过滤过虑、过虚 化学反应-化学反映;“石蕊”写成“石芯”;“饱和”写成“饱合”;将“核外电子数”看成了“最外
12、层电子数”。,(7)、化学方程式:4Fe+3O2点燃2Fe2O3;H2O2 MnO2 H2+O2;Al+2HCl=AlCl2+H2;Al+H2SO4=AlSO4+H2,学生答卷中的问题,化学用语不规范。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方程式缺少条件、不配平等。,三、复述题意,进入情境,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有的题目文字量非常大,学生要想正确理解题意,需要耐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词,阅读之后要复述题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例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将图中
13、的集气瓶装少量水,并分为5等份,作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步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还可推论出氮气_(填“易”或“难”)溶于水的结论。【答案:(1)尽可能消耗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到A处;1/5、难】,分析:此题暴露出两个易错点。第一,多数同学对于红磷的作用不清楚,对加入红磷的实验意图不理解。完成此题,首先是要理解红磷在此实验中的作
14、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来思考“过量”红磷的用途彻底、充分地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掉。第二,多数同学对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只抓住了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产生浓厚的白烟,而没有读清题的意图,所要填的是在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时的现象,此时产生白烟已经散去。,实验题通常以综合的形式在考卷中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更考查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化学实验复习时要利用分类、对比、系统、归纳的方法,形成化学实验的知识体系、规律和技能。审题时知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25(6分)图9是实验室常用装置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图9(1)写出仪器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
15、性质是。(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去杂质的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填序号)。Aabcd Bbacd Ccdab Ddcba,错误分析:长颈漏斗的“颈”写成“劲”,还有写“分液漏斗”的,平时就有粗心的习惯;审题不仔细,只能采用E装置来收集气体,漏审了一个“只”字,导致原因只填了一个(能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KMn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写错。本题是实验基本操作和气体制取的考查,考查了仪器的识别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对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组装、连接的能力。学生看到
16、题目要能很快提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相关信息。,明确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审清题意,明确实验要求;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原理;结合实验原理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写出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复习实验题要求:1、弄清实验目的。为达到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药品、仪器、操作顺序等要素的选择上如何围绕着实验目的来展开的。明确每一个组件的用途和相互间搭配的合理性。2、实验装置图中的信息:仪器连接、气体流向,液面“高”和“低”、瓶口“向上”还是“向下”、导管“长”和“短”、气压影响、试剂状态、产物状态。联系题中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从密度、溶解性
17、和有毒性等考虑收集方法。3、找准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设计;条件控制、操作步骤、试剂加入顺序和方式。4、评价应是全方位的,包括生产是否经济、操作是否简便、条件是否苛刻、产物是否污染环境等;注意问题中所引含的信息,问题之间的相互提示与启发。,收集装置,1.排水法,难溶于水的气体:H2、CH4、O2、N2、,2.排气法,接口的连接,洗气装置,排气(量气),向下排气,向上排气,向下排气,向上排气,排水法集气,建议:实验及探究题做好以下知识的分析综合:1、探究氧气的制法和性质问题 A.探究催化剂的特征 B.探究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 C.制氧气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8、的探究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装置选择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 A.探究CO2气体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程度的探究 5、碳、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对残留固体成分的探究,6、金属性质的探究 A.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设计 B.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优先顺序问题 C.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铁粉在食品保鲜时的作用)7、酸、碱使指示剂变色问题 A.探究酸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指示剂变色?B.探究碱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指示剂变色?8、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其它在溶液中的反应进行程度问题的探究9、生石灰、熟石灰或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探究10、
19、燃烧条件的探究,四、构建完整知识网络,审题中常见错误有:()不通读全题,断章取义,分析不全面。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做到后半题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须知一道化学题是一个整体,句与句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往往相互联系在一起。()粗心大意,一掠而过。把“不可能看成可能”;“部分溶解看成全部溶解”;把“不一定看成一定不”而错答。()误解题意,答非所问。()定势干扰。凭印象不顾条件与问题的微妙变化,动笔就写。,例22(5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25 g、25 g 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6所示。图6(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
20、溶液的是(填序号)。(2)在图7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图7(3)要使烧杯B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4)依据图7的分析判断,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B(2)甲(3)加水(或升高温度)(4)B、D】,图6,图7,分析:本题题小内容多,综合了溶液中大部分知识。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分析、饱和溶液的判断及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能力考查主要为图表分析、比较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谈中考化学审题策略 谈谈 中考 化学 审题 策略 肖骞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