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辅导讲座-褚国良.ppt
《《社会保险法》辅导讲座-褚国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险法》辅导讲座-褚国良.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保险法讲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法规处副处长 褚国良Tel:053186013890Email:,一、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过程和背景,(一)对法律的认识社会各界对法律的认识并不一致。劳动合同法引起的争议,社会保险法也有不同的认识。主要原因:1、法律是各阶层利益诉求的结果;2、法律是各阶层利益搏弈的产物;3、法律是社会各方妥协的结果;4、法律制定程序鼓励各方表达自己的意志。因此,站在不同的利益阶层对法律有不同的认识。再加之法律是通过语言来表述的,更增加了其不确定性。如劳动合同法中的连续怎样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关于工伤认定的表述。上下班途中怎样理解?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认定?,一、社会保险法的立
2、法过程和背景,(二)立法过程。立法法规定法律的种类、审议程序、发布程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1)1993年原劳动部开始起草社会保险法(草案),并于1995年报国务院。(2)1998年,原劳动部第二次组织起草社会保险法(草案),并于2001年再次报国务院。这两次提报都未能最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3)2005年原劳动保障部第三次组织起草社会保险法(草案),并于2006年报国务院。2007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和2010年10月,对草案进行了4次审
3、议。(4)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律,胡锦涛主席签署第3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一、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过程和背景,(三)立法背景。1、政治基础。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我国社保制度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保险立法确定了基本原则。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将社会保险法列入了立法计划,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架性法律,组织开展了大量调研论证工作。国务院连续推出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举措,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
4、些都为制定社会保险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一、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过程和背景,2、经济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热切期盼。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保界高度关注,共收集各类意见7万1千多条,赞同意见占绝大多数,反映了社会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基本精神和立法时机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是一致的。,一、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过程和背景,3、实践基础。一是社会保险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5、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框架;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享有了基本社会保障;保障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支付能力得到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二是社会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求制定社会保险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如立法层次较低,缺乏权威性;社会保险体系有缺失,制度强制力不够;社会保险制度分割,缺乏衔接;筹资渠道偏窄,难以满足社会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需要;制度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为社会保险立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二、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一)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
6、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基本方针,关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等理念,关于社会保险要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以及加强基金管理监督的要求等,都在法律中得到了体现。,二、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二)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保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框架,把城乡各类劳动者和居民分别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制度无缺失、覆盖无遗漏、衔接无缝隙,使全体人民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从而保障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
7、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的实现。,二、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三)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社保法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制度上,优先体现公平原则,做出普惠性安排,通过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加大社会财富再分配力度,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体现激励和引导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适应,把缴费型的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二、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四)确立框架,循序渐进。法律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有益做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
8、本制度。同时,基于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正处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许多制度还不成熟和完善,需要继续进行探索实践的实际,法律也保持了适度的灵活性,作出了一些弹性或授权的规定,为今后的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留出了空间。,三、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一)确立了全面覆盖和统筹城乡的调整适用范围。社保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在5项社会保险制度中,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各类劳动者和全体居民,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覆盖全体职业人群,从法律上实现了社会保险全覆盖。同时,社保法适应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将新农保制度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范围,并预留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空间;新农合出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调
9、整范围;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与其他职工一样依照本法参加社会保险;还明确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三、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二)规定了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渠道,强化了政府的责任。1、筹资渠道。社保法明确了用人单位、个人和政府在社会保险筹资中的责任: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保险缴费,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居民社会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城镇居民医保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三、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2、政府责
10、任。政府在社会保险筹资中的责任主要是:(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2)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3)在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中,政府对参保人员给予补贴;(4)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5)国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和调剂。,三、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三)扩大了参保人的社会保险权益。主要体现在:一是为了解决缴费不足15年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法律规定可以缴费至满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保险法 社会 保险法 辅导 讲座 褚国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