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四章(二)生化.ppt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四章(二)生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四章(二)生化.ppt(1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即指其高级结构、三维结构或立体结构等,指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排布。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及四级结构均属三维结构。,(一)构型与构象,构型(configuration)立体异构体分子中取代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取向。如几何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如果没有共价键的断裂,两种构型之间则不能互变。,构象(conformation)取代基团在单键旋转时所形成的不同的立体结构。这种空间位置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例如,乙烷分子中C-C单键旋转时,它们所连接的氢原子相对空间位置随之改变,产生无数种构象,其中交叉型构象最稳定,重叠型构象最不稳定。,(二)蛋白质构象之形
2、成与变化的基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由肽键(主要)和二硫键这两种共价键连接而成。天然蛋白质其构象的稳定性则主要是靠一系列比较弱的作用力维持的。这些弱的作用力主要有氢键、盐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引力、配位键。此外,共价二硫键也起作用。,1.多肽链折叠的空间限制因素之一肽键的作用,肽键形式上是单键,但它具有部分双键性质,并由此影响其构象。一般的C-N单键的键长为0.147nm,C=N双键的键长是0.127nm,而肽键中C-N的键长为0.132nm。,(参考),目前认为,肽键中C-N的键长不同于正常C-N,是由于肽键中羰基C=O上的电子与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产生P-共轭,形成较大的键所致。,由于肽键具有部分
3、双键性质,因此不能自由旋转。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位于肽键两侧,围绕此C-N键的六个原子构成一个相对刚性的平面,叫酰胺平面或肽平面。肽链中几乎所有的酰胺平面上的原子的排列都是反式的。,只有少数是顺式结构的,且一般含脯氨酸。脯氨酸的顺式结构比反式结构的空间位阻稍大些,约6%的脯氨酸呈顺式结构。,四肽的结构,2.多肽链折叠的空间限制因素之二二面角的作用,(1)二面角(dihedral angle)的概念肽链中的肽键不能自由旋转。在肽链中,氨基酸上的-NH2 与-COOH分别与相邻的氨基酸形成肽键,故每个氨基酸的-碳原子(简为C)恰好位于相邻的两个肽平面的交点处。,此时,C 在相邻的两个肽平面中分别参与
4、形成的两个单键C-C和 C-N可以自由旋转。(绕)C-N键旋转的角度用表示,而(绕)C-C键旋转的角度用表示。(注:这两个角度均为肽平面分别绕此二键旋转的角度。),一般把这两个旋转角度叫C的二面角。二面角也叫扭角(torsion angle)。和可以决定相邻的两个肽平面的相对位置。,两面角:角,角,二面角可以在0-180范围内变动。从C向C1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C-N1键所成角度定为正值;从C向C2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C-C2所成角度定为正值。相应的,反时针的则定为负值。,(2)二面角决定肽链的主链骨架的构象,肽链的主链骨架的构象取决于C-N和C-C键旋转的角度。但是,这种旋转要受到相邻氨基酸
5、、主链和侧链原子的立体制约。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和的大小和组合十分有限,导致蛋白质的构象很受制约,表现为一种或少数几种构象。,二面角发生变化,则肽链的主链骨架的构象必然发生变化。如果二面角分别为,则肽链的主链骨架呈充分伸展的构象。如果所有二面角分别相等,则主链骨架的构象有规律。,三.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肽链主链由于氢键的作用而形成的空间排布,不涉及侧链基团的构象。主要有-螺旋、-折叠、-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种类。,(一)-螺旋,天然蛋白质中最常见的螺旋构象是-螺旋(-helix),它是-角蛋白中主要的构象形式。Pauling和Cor
6、ey等用X射线研究毛发类蛋白质后,于1951年提出这类结构。,-螺旋中,多肽链的各个肽平面围绕同一轴旋转,形成螺旋结构。螺旋一周,沿轴上升的距离即螺距为0.54nm,含3.6个氨基酸残基,即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中心轴垂直上升的距离为0.15nm。肽链内形成氢键,氢键的取向几乎与轴平行。,沿NC方向,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酰胺基团)的-CO基上的O与其前面的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酰胺基团)的-NH基上的H形成氢键。在这个由氢键闭合而成的环中包含13个原子。这种-螺旋也叫3.613-螺旋。蛋白质分子中一般为右手-螺旋。因为,此时侧链与骨架之间的立体障碍小,是能量有利的优势结构。,由于脯氨酸的亚氨基参与
7、形成肽键之后,氮原子上已经没有氢原子,无法充当氢键的供体,致使-螺旋在该处中断,并产生一个“结节”。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不参与形成螺旋,但会影响螺旋的形成与稳定。,甘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也不易形成-螺旋结构。此外,如果一个肽段内带有相同电荷的残基过于密集,彼此间因静电排斥而不能形成链内氢键,也会妨碍-螺旋的形成。,(二)-折叠,-折叠(-pleated sheet)又称-片层,或-折叠片,是蛋白质中第二种最常见的二级结构。-折叠是由相互邻近的一条肽链的不同肽段或至少两条几乎完全伸展的肽链平行排列,通过氢键的交联而形成的结构。,肽链的主链呈锯齿状折叠构象。在-折叠中,-碳原子总是处于折
8、叠的角上,氨基酸的R基团处于折叠的棱角上并与棱角垂直。,-折叠的类型,平行式相邻的所有肽链的N端都在同一端的-折叠;反平行式相邻的所有肽链的N端正反方向排列的-折叠;平行式-折叠中相邻的两个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0.325nm,反平行式-折叠中相邻的两个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0.325nm。,从能量上看,反平行式-折叠结构更为稳定。-折叠结构大量存在于丝心蛋白和-角蛋白中。在其它一些蛋白质分子(如溶菌酶、胰岛素等)中,也有少量-折叠结构。,(三)-转角-转角(-turn)又称-弯曲、回折或发夹结构,包含4个氨基酸残基。据目前所知,-转角约占球蛋白质全部残基的四分之一,且多在蛋白质分子表面。球形蛋白
9、质的多肽链必须能够弯曲、回折,以改变多肽链的走向才能形成紧密的球形结构。规则的二级结构如-螺旋、-折叠结构不能使肽链弯曲。,第一个残基的C=O与第四个残基的N-H之间形成氢键,产生了一种不稳定的环形结构,使肽链在该处呈1800回折。,(四)无规卷曲,无规卷曲(nonregular coil)又称自由回转,是指多肽链主链的既非螺旋又非折叠片或转角、没有一定规则的松散结构。,但是,无规卷曲仍具有特定的构象,这种构象不是完全任意的。每一种蛋白质肽链中的无规卷曲的空间构象几乎是相同的。,蛋白质肽链中的无规卷曲与合成高分子中的无规卷曲本质上不同。一般讲,球蛋白分子往往含有大量的无规则卷曲,倾向于形成球状
10、构象。,四.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尤其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个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secondary structure element)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称为超二级结构(super secondary structure),也叫模体(motif)。,超二级结构在结构的组织层次上高于二级结构,但没有完整的结构域。超二级结构作为蛋白质的结构单位,可以组装成结构域或三级结构,也可以作为蛋白质结构中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区域。很多蛋白质具有相同的超二级结构,这些超二级结构往往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组合形式:、和。蛋白质中常
11、见有两个聚集体组合而成结构Rossman折叠,这是更加复杂的超二级结构。,五.蛋白质的结构域,在复杂的蛋白质中,其三维构象常形成二个或更多个在空间上可以明显区分的区域,这种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就称为结构域(domain)。结构域也属于蛋白质三维折叠中的一个层次。,结构域是球状蛋白质的折叠单位,约含100200个氨基酸残基。在球形蛋白的多肽链折叠中,各结构域分别独立折叠形成。多肽链折叠的最后一步是结构域的缔合。,结构域往往也是功能单位,但是,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常常存在于两个结构域的交界。对于那些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来说,结构域和三级结构往往是一个意思,即这些蛋白质是单结构域的。,结构域是多肽链在超
12、二级结构基础上组装而成的。根据其所含二级结构的种类与组合方式,结构域一般分为反平行-螺旋结构(全-结构域)、反平行-折叠结构域(全-结构域)、混合型折叠结构域(全,-结构域)、富含金属或二硫键结构域(不规则小蛋白结构)例如,由-折叠形成的圆柱形圆桶和由-螺旋组成的螺旋素。,免疫球蛋白是由12个结构域组成的一种复杂蛋白质。它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四聚体,每条重链的N端有一个变区,接着有三个恒区,分别用VH和CH表示;每条轻链有一个变区(VL)一个恒区(CL),因此总共有12个结构域。,六.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侧链基团
13、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并借助次级键维系使-螺旋、-折叠、-转角等二级结构相互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构象。三级结构指包括侧链基团在内的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英国生物化学家 Kendrew首次测定了蛋白质鲸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三级结构不涉及亚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一般是球状构象。这种球状构象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有密切关系,并对环境因素极为敏感。,蛋白质折叠时,通常由带疏水性侧链的氨基酸残基折叠在分子内部,形成一个疏水内核,而带极性侧链的氨基酸则往往分布于分子表面。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相互作用。(这里,多肽主链的命运受侧链的影响没有形成氢键的N-H和C=O基团更加倾
14、向于水环境,而不倾向于疏水环境。),示例,木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七.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许多复杂的蛋白质分子是由两条或更多条具备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次级键相互缔合而成的聚集体。这种蛋白质也叫寡聚蛋白质。这样的聚集体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其中的每一条具有三维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亚基间的数目多为偶数,个别为奇数。各个亚基虽然具备三级结构,但当它们单独存在时,通常不表现生物学活性,只有相互缔合形成特定的四级结构时才具有生理功能。,在蛋白质四级结构中,一般将2个以上,12个以下的亚基构成的蛋白质称为寡聚体(oligome
15、r),聚合数在12个以上的,则称为多聚体(polymer)。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内容包括亚基的种类、数目、空间排布及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但不考虑亚基本身的构象。,血红蛋白是最早阐明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量为65,000。它是由两条链和两条链组成含有两种不同亚基的四聚体。英国生物化学家Perutz首次测定了蛋白质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第四节 蛋白质的性质一.两性解离与等电点,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能够发生两性解离,也有等电点。当溶液达到某一pH值时,蛋白质所带的正负电荷恰好相等,即总净电荷为零。此时,蛋白质在电场中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这时溶液中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
16、ic point pI)。,在等电点时(Isoelectric point pI),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同时粘度、渗透压、导电能力也最小,在电场中不移动。,蛋白质电泳(Electrophoresis),在不同的pH环境下,蛋白质的电学性质不同。在pHpI 的溶液中,蛋白质粒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在pHpI的溶液中,蛋白质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电泳,蛋白质在等电点pH条件下,不发生电泳现象。利用蛋白质的电泳现象,可以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电泳,蛋白质在等电点pH条件下,不发生电泳现象。利用蛋白质的电泳现象,可以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双向电泳(2-D PAGE),二.蛋
17、白质的胶体性质,由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直径在2-20nm,它在水中能够形成胶体溶液,属于亲水胶体溶液。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溶液的典型性质,如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粘性大等。由于胶体溶液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可以应用透析法将非蛋白的小分子杂质除去。,蛋白质溶液稳定存在的原因,蛋白质表面的极性基团,对水亲和,可形成水膜;每g蛋白质可结合水。在非等电点状态下,同一种蛋白质颗粒带有相同电荷。,三.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与它的分子量大小、所带的电荷和水化作用有关。改变溶液的条件,将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质。在适当的条件下,蛋白质能够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一)可逆沉淀,在温和条件下,
18、通过改变溶液的pH或电荷状况及破坏水化层,使蛋白质从胶体溶液中沉淀分离。在沉淀过程中,结构和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重新溶解形成溶液,所以这种沉淀叫可逆沉淀,又称为非变性沉淀。可逆沉淀是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如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沉淀法等。,(二)不可逆沉淀,在强烈沉淀条件下,不仅破坏了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而且也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产生的蛋白质沉淀不可能再重新溶解于水。由于此沉淀过程中发生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所以叫不可逆沉淀,又称为变性沉淀。如加热沉淀、强酸碱沉淀、重金属盐沉淀和生物碱沉淀等都属于不可逆沉淀。,四.蛋白质的变性,当天然蛋白质受到
19、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高级结构发生变化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都随之改变或丧失,但并未导致一级结构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性作用(denaturation)。引起变性的因素有热、紫外线、强酸、强碱、重金属、激烈的搅拌等。变性不一定产生沉淀,沉淀不一定由变性引起。,蛋白质的性质与它们的结构密切相关。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状态,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并导致其生理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变性蛋白质通常都是固体状态物质,不溶于水和其它溶剂,也不可能恢复原有蛋白质所具有的性质。所以,蛋白
20、质的变性通常都伴随着不可逆沉淀。,变性蛋白的特性,生物活性的丧失-主要特征一些侧链基团的暴露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失去结晶的能力,溶解度下降,粘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对蛋白酶降解的敏感性增加:熟食易消化变性本质:吴宪 20世纪30年代阐释。变性应用:豆腐制作,重金属解毒,紫外线 灭菌,五.蛋白质的复性,当变性因素除去后,变性蛋白质可缓慢地重新自发折叠,形成原来的天然构象,恢复或部分恢复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附:吴宪的蛋白质变性理论,1931年,吴宪教授用英文发表关于蛋白质变性的论文:“Study on Denaturation of
21、 Proteins.XIIIA Theory of Denaturation.”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1931,5(4):321344。1995年,在蛋白质研究领域内国际上最具有权威性的综述性丛书Advances in Protein Chemistry第 47卷上重新刊登。,一篇在1931年发表的论文居然在六十四年后仍然值得在国际第一流的丛书上重新全文刊登,不能不说是一件罕见的大事。该丛书还同时发表了蛋白质研究的老前辈、美国哈佛大学的J.T.Edsall教授的文章“吴宪与第一个蛋白质变性理论”,对吴宪教授的学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吴宪(Wu,Hsie
22、n),字陶民,中国现代生物化学家及营养学家。1893年11月24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早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6年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O.福林教授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以血液系统分析法论文获博士学位。,19201942年任教于北平协和医学院。他一生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他的关于蛋白质变性的理论。,他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从1920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在发表了十二篇有关蛋白质变性实验研究论文的基础上,直到1931年才正式发表了关于蛋白质变性理论的论文,体现了吴宪教授严谨
23、的治学态度。他完全是因为科学论文本身的价值而取得国际科学界的公认,取得今日的光辉地位。,他在论文的中文摘要中写道:“天然蛋白质之分子,因环境种种之关系,从有程序而坚密之构造,变为无程序而散漫之构造,是为变性作用。”应该指出,在1931 年,蛋白质中的肽键结构尚未被普遍接受,最早的蛋白质结晶才不过刚刚完成。吴宪教授提出的蛋白质变性理论,在思想上是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的!,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他的论文在半个多世纪年后仍然值得重新发表的原因。虽然科学术语和中国文字的用法七十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吴宪教授1931年论文摘要中的原文,我们今天用来概括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还是那样贴切
24、。,吴宪的变性理论仍然是当前国际上蛋白质变性和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基础。1959年8月8日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城,终生保持中国为其唯一的国籍。蛋白质变性理论是中国吴宪的首创!,吴宪(前排右),严彩韵(前排左),吴宪夫人,中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长子吴瑞(左二)是国际知名的分子生物学家,次子吴应博士(右二)是化学家。长女吴婉先和次女吴婉莲均为理学硕士。三女吴婉明博士是放射科专家。,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大部分蛋白质均含有带芳香环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这三种氨基酸在280nm 附近有最大吸收。因此,大多数蛋白质在280nm 附近显示强的吸收。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定性鉴定
25、。,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目前,结构已知的蛋白质的数目有限,而蛋白质的种类甚多,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大肠杆菌,每个菌体也含有大约2000种以上的蛋白质。高等生物如人体内,则含有十万种以上的蛋白质。整个生物界大约有100亿种不同的蛋白质。,1根据分子形状分类蛋白质按其分子外形的对称程度可分为两类。(1)球状蛋白质 分子比较对称,接近球形或椭球形,溶解度较好,能结晶。大多数蛋白质属于球状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生物催化剂酶、各种抗体等。,(2)纤维状蛋白质 分子对称性差,类似细棒状或纤维状,溶解性质不一。大多数不溶于水,如胶原、角蛋白等。有的溶于水,如肌球蛋白、血纤维蛋白原等。,2根据功能分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 生物化学 教学 课件 第四 生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