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课件》2周一.ppt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课件》2周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课件》2周一.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节课重点回顾:1、位势高度的物理意义2、等压面、等高面3、露点温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4、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等压面上用等高线表示气压场型等高面上用等压线表示气压场型,露点越高,水汽含量越多,湿空气越接近饱和,吸收、散射、反射,空气分子云滴和尘埃,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在3120m之间,属于红外或者远红外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同时也放射辐射能大气辐射一部分向上外逸到太空,另一部分向下到达地面(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被地面吸收的部分为aFa,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地面以自己的温度向外放射辐射能,为地面对长波的比辐射率,与地表性质有关,地面有
2、效辐射:地面所放射的辐射量与被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量之差,影响因子:地面温度、地面性质、空气温度、湿度及垂直分布和云况等,地面有效辐射强度随地面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有效辐射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地面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收入-支出),地面辐射差额: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日变化、年变化、随纬度变化、随天空状况变化P47-48,地气系统:把地面和对流层大气看成一个整体高低纬地区之间的热量不均,靠洋流和气流,从低纬输送热量到高纬,同时输送水汽,地面热量平衡方程:R+LE+P+A=0R为地面辐射差额LE为潜热:L蒸发潜热,E蒸发量P为感热:湍流显热交换A为地表面与下层间的热传输量
3、B和平流输送量C之和,陆地,R+LE+P=0沙漠,R+P=0海洋,R+LE+P+C=0,年平均热量平衡方程,R、LE、P、A的日变化和年变化,P49-51,地气系统的热量收支,地面温度和气温的变化,地面温度:由于地表性质(主要是水陆差异)不同,(1)吸收的辐射能不同;(2)热量转换不同,1水陆比热不同:吸收同样的能量,水体的增温迟缓,陆地的增温剧烈2水陆透射性能不同:陆地吸收太阳辐射仅限于表层,而较大一部分辐射透过水体表层深入水体内部3水陆导热方式不同:陆地导热性能差,热量多集中在表层,水体具有流动性,水平和垂直运动可以使热量迅速交换4水陆蒸发差异:水面水汽较多,大气逆辐射使得水面温度降温较缓
4、和,给予同样的热量Q,陆地表面升温剧烈,而水面升温缓和失去同样的热量Q,陆地表面降温剧烈,而水面降温缓和,水温日变化:海洋日变化较小,0.5C以下,湖面或者大河25C,海温日变化:最高点发生在15:0016:00,最低点在日出后不久年变化:最高在8月,最低在23月,变幅比陆地要小得多,陆地表面温度变化取决于热量差额 Q=R+LE+P+A,陆地表面日变化:最高点通常在13:00前后,最低点发生在日出时年变化:与太阳辐射年变化曲线几乎平行,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气温,大气主要靠地面热量向上传输而获得热量传导:依靠分子运动将能量从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个分子辐射:地面与大气、气团与气团之间的长波辐射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课件 气象学 气候学 教学 课件 周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