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修订征求意见稿).docx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修订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修订征求意见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93. 080CCS A 91OB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T26718XXXX代替GB/T267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forsafetysystemofurbanmasstransi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修订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3月30日)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34基本要求45视频监控系统4KI通
2、则4K0视频采集设备5K2网络传输交换设备5;4视频存储设备6;h显示设备6KA应用管理平台6、7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识别及智能分析系统要求66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7A1通则7K0紧急报警系统要求7Rq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要求77出入口控制系统87I通则879识读装置技术要求871执行部分设备技术要求974管理/控制部分设备技术要求98对讲系统99电子巡查系统910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10l111通则10InD炸药探测设备要求ioInq有毒有害气体探测设备要求iom4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要求ioinq液态危险品探测设备要求HSEX射线检查设备要求11In7人体安全检查设备要求12In4生物有害因子在线
3、监测系统要求1211安防集成平台1212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装置功能要求1413实体防护1414检验与检测1415维护保养与使用年限24I;1通则24旧办系统(产品)使用年限24附录A(规范性)炸药探测种类和禁限带物品的类别26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67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与GB/T26718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要求”(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4章);b)将“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
4、性、电磁兼容性”更改为“基本要求”。(见4.5,2011年版的第16章);c)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更改为“视频监控系统”(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5章);d)增加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各类设备功能及性能的技术规定(见5.2、5.3、5.4、5.5,),删除了“各区域摄像机的拍摄要求”(见2011年版的5.3);e)将“基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人脸识别系统”更改为“人像/人脸识别要求”(见5.7.1,2011年版的5.4);f)增加了“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要求”(见5.7.2);g)将“入侵报警系统”更改为“入侵和紧急系统”(见第6章,2011年版的第6章);h)将“入侵报警系统的人工紧急报警功能”
5、更改为“紧急报警系统要求”(见6.2,2011年版的6.3);i)将“高压电子脉冲围栏式周界入侵探测系统”更改为“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要求”(见6.3,2011年版的6.4);j)增加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各类设备/系统功能及性能的技术规定,(见7.2、7.3、7.4);k)增加了“对讲系统”一章(见第8章);1)更改了“电子巡查系统”的技术规定(见第9章,2011年版的第8章);m)增加了“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一章,并将2011版的“便携式炸药探测设备”、“毒气探测系统”、“放射性物质探测系统”、“易燃液体检测系统”和“X光安检设备”中的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10章,2011年版的第9章、第10章
6、、第11章、第12章、第13章)n)增加了“人体安全检查设备要求”的技术规定(见10.7);o)增加了“生物有害因子在线监测系统要求”的技术规定(见10.8);P)增加了“安防集成平台”一章(见第11章);q)增加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装置功能要求”一章(见第12章);r)更改了“实体防护”的技术规定(见第13章,2011年版的第14章);s)删除了“安防控制室要求”(见2011年版的第15章);t)将“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的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更改为“检验与检测”和“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与使用年限”,增加了产品的检验检测要求,更改了运行维护的规定,删除了验收的规定(见第14章、第15章
7、,2011版的第16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267182011;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对讲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安防集成平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装置等安全防范系统的技术要求、检验与检测方法,以及维
8、修保养与使用年限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检验和运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127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794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T121622004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相应的X和Y参考辐射GB128992018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GB15208
9、.12018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15208.22018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2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GB15208.52018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5部分:背散射物品安全检查设备GB152102018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GB/T15211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756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5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
10、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30148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1070,1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31070,2楼寓对讲系统第2部分全数字系统技术要求GB/T31070.3楼寓对讲系统第3部分特定应用技术要求GB/T314882015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32581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T332422016数字城市智能卡应用技术要求GB/T35101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GB35114-201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T35273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5295-
11、2017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GB/T35676公共安全指静脉识别应用算法识别性能评测方法GB/T36651-2018信息安全技术基于可信环境的生物特征识别身份鉴别协议框架GB/T383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GB/T38427.1-2019生物特征识别防伪技术要求第1部分:人脸识别GB/T38673-2020信息技术大数据大数据系统基本要求GB/T41482亳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GB/T41483-2022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11512016城市轨道交通公
12、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5029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GB550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A/T374电子防盗锁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751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GA/T841-2021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痕量毒品/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GA/T1031泄漏电缆入侵探测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A/T1060.1-2013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与核素识别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第1部分:Y探测设备GA/T1060.2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与核素识别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第2部分:识别设备GA/T1081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GA/T10932013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A/T11
13、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A/T1128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高清晰度摄像机测量方法GA/T1210楼寓对讲系统设备安全性技术要求GA/T12112014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GA/T1260人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通用技术要求GA/T1323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痕量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GA/T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GA/T1344-2016安防人脸识别应用视频人脸图像提取技术要求GA/T13472017信息安全技术云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A/T1395-2017安防掌静脉识别应用图像技术要求G
14、A/T1756-2020公安视频监控人像人脸识别应用技术要求GA/T1757-2020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紧急报警装置GA/T17792021被动式太赫兹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YD/T1171-2015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ITUTH.264H系列:音视频和多媒体系统,音视频服务基础活动视频编码:通用音视频服务的先进视频编码(SERIESH:AUDIOVISUALANDMULTIMEDIASYSTEMSInfrastructureofaudiovisualservices-CodingofmovingvideoAdvancedvideocodingforgenericaud
15、iovisualservices)ITU-TH.265H系列:音视频和多媒体系统,音视频服务基础活动视频编码:高效视频编码(SERlESH:AUDIOVISUALANDMULTIMEDIASYSTEMSInfrastructureofaudiovisualservices-CodingofmovingvideoHighefficiencyvideocoding)3术语和定义GB50348和GB511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系统图像systemimage经前端采集、传输、控制、存储等多个环节后,实时显示及回放显示的图像。控制信息延迟时间controldelay从终端发出控制
16、指令到前端设备启动相应动作所需的时间。图像信息延迟时间imagedelay终端显示摄像机现场实景时刻与实景图像发生时刻的差值。数据安全datasecurity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as活体检测Iivenessdetection检测所采集的人体生物特征样本是否来自活体人的过程。1A生物特征图像biometricimage用于个人身份的识别或验证,包含生物特征的原始图像或处理过的图像掌静脉palmvein手掌静脉血管分布形成的纹理。来源:GA/T13952017,3.13 A错误接受率falseacceptancerate将来自非同
17、一人的样本误认为来自同一人的比率,计算方式如下:错误接受率非同一人样本误认为同一人的次数X100%非同一人样本比对的总次数错误拒绝率falserejectionrate将来自同一人的样本误认为来自非同一人的比率,计算方式如下:错误拒绝率同一人样本误认为非同-人的次数X1()0%同一人样本比对的总次数包裹通过量parceIthroughput设备在Ih内能检查长度为Im的被检物品的数量。禁限带物品prohibitedorrestricteditems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管理规定,禁止或限制携带的物品。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humanimagingsecurityinspectionsystem通过采
18、集人体自身辐射,或者目标场景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基于重建算法生成被检区域人体电磁波图像,用于检查人体体表携带物品的人体安全检查设备。生物有害因子biologicalharmfulfactor含有毒素、致病菌、病毒等对人体和人群有害的生物粒子。生物特征识别系统biometricsystem能采集、提取、比对和返回决策结果(匹配/不匹配)的自动化系统。测温距离distanceoftemperaturemeasuring测温筛查设备与测试目标之间的正面直线距离。大数据系统bigdatasystem实现大数据参考体系结构的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系统。来源:GB/T352952017,2.1.14数据中心dat
19、acenter由计算机机场站(机房)、机房基础设备、信息系统硬件(包括物理和虚拟资源)、信息系统软件、信息资源(数据)和人员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组成的组织。来源:GB/T352952017,2.2.124基本要求4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应包括技术防范系统和实体防范系统。4技术防范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对讲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安防集成平台等。41技术防范系统应具备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满足防疫要求。4A技术防范系统应具备时间同步功能。44安全防范系统产品的安全性应符合GB503482018中6.6的要求;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5
20、03482018中6.7的要求;环境适应性应符合GB503482018中6.10的要求;防雷与接地应符合GB503482018中6.11的要求。4A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所搭载的设备应符合GB/T25119的要求。5视频监控系统耳1通则5.1.1 视频监控系统宜包括视频采集设备、网络传输交换设备、视频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和应用管理平台等。若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由其他专业的设备实现,该设备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应符合本文件要求。5.1.2 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图像采集、传输、监视、存储、回放、控制和管理等功能,应能被安防集成平台调用、联动和系统管理。5.1.3视频监控系统图像分辨率不应小于19201080o5
21、.1.4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编码应符合GB/T25724、ITU-TH.264、ITU-TH.265的要求。5.1.5 视频监控系统宜采用IP网络组网,信息交换、传输、控制应符合GB/T28181、GB/T38311的要求。5.1.6 当工作环境照度大于或等于3001x时,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和回放图像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a)按五级损伤制评定,系统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不应小于4级;b)系统信噪比(SignaINoiseRatio,SNR)不应小于45dB;c)图像水平分辨力不应小于800TVL;d)图像灰度等级不应小于10级;e)视频帧率不应小于25fpso5.1.7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时延应满足下列要
22、求:a)本地图像调用时,图像信息延迟时间不应大于500ms,控制信息延迟时间不应大于300ms;b)异地图像调用时,图像信息延迟时间不应大于2000ms,控制信息延迟时间不应大于400ms;c)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等级应满足YD/T11712015中交互类别1级的相关规定。5.1.8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带宽应满足下列要求:a)应满足实现设计要求的前端设备接入、后端调用、视频回放等功能;b)除列车与地面的通信方式外,设备应采用有线方式组网;c)系统实用带宽不应小于标称带宽的80%。5.1.9 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全天不间断运行,关键设备宜配置外部失电保障措施。S3视频采
23、集设备5.2.1视频采集设备最低可用照度应满足下列要求:a)彩色模式不应小于1lx/Fl.2;b)黑白模式不应小于0.1lx/Fl.2。5.2.2视频采集设备应能自动适应环境照度的变化,并应具有逆光补偿功能。5.2.3视频采集设备应具备字符叠加功能,宜符合GA/T751的相关要求。5.2.4视频采集设备镜头应满足设备对高清图像采集的要求。5.2.5视频采集设备宜具备本机存储功能,配置该功能时,本机存储时长不宜小于3h。5.2.6云台可控式变焦设备应设有预置位,云台或变焦停止操作后,应在2min0.5min内自动复位至预置状态。5.2.7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图像的几何失真不应大于5%。5.2.8采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 交通安全 防范 系统 技术 要求 修订 征求意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