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教学课件》3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ppt
《《复合材料教学课件》3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教学课件》3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ppt(3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合材料,主讲人:王家邦,章节内容,复合材料概况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理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纳米及分子复合材料,主要内容,一、纤维及其织物(一)有机纤维:(二)无机纤维 1、玻璃纤维 2、特种玻璃玻璃纤维(133)3、碳纤维(152)4、硼纤维(197)5、氧化铝纤维(210)6、碳化硅纤维(220)7、氮化硼纤维(238)二、晶须三、颗粒,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第三章 复合材料增强剂在复合材料中,粘结在基体内以改进其机械性能的高强度材料称为增强材料。增强材料有时也称作增强体、增强剂等。,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增强剂的特点(
2、图71)1、具有很低的比重;2、组成这些化合物的元素都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第三周期;3、它们大多数都是以结合力很强的共价键结合;4、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高温稳定性。,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图 71 不同复合材料增强剂的强度和模量,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脆性纤维的抗张强度统计分析碳纤维、SiC 纤维等高性能增强剂均为脆性材料,其强度遵循正态分布规律。使用Weibull模数分析可较准确地分析其强度分布规律(图7-2、-3)。Weibull 函数:Ps=1-Pr=exp-v(-u)/0 m式中:Ps和 Pr分别为体积为 v 的试样在负载为 的条件下的保留几率和断裂几率;u 为 Pr=0时的应力
3、负荷(一般设定 u 为某一可能达到的最小值或零);0 为分散参数,m 则为Weibull 模数。Ps(i)=1-i/(N+1),Ps(i)为在 I 阶断裂负载时的保留几率,N为试样总数,那么:ln ln(1/Ps)=m ln+K,K=-m ln 0+ln V0 ln-ln ln(1/Ps)的直线斜率 即为 Weibull 模数 m。,表7 1 不同标距的SiC纤维的Weibull 模数,脆性材料的Weibull 模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可靠性(表7-1)。,图72 SiC纤维室温拉伸强度分布 图7-3 SiC纤维Weibull 模数分析图,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 如,植物纤维棉花、
4、麻类;动物纤维丝、毛;矿物纤维石棉、水镁石纤维。天然纤维 强度较低,现代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用合成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纤维在复合材料中起增强作用,是主要承力组分。纤维不仅能使材料显示出较高的抗张强度和刚度,而且能减少收缩,提高热变形温度和低温冲击强度等。,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纤维的性能、含量及使用状态。如聚苯乙烯塑料,加入玻璃纤维后,拉伸强度可从600 MPa提高到1000 MPa,弹性模量可从3000 MPa提高到8000 MPa,其热变形温度可从85提高到105,使-40 以下的冲击强度可提高10倍。,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纤维可分为
5、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一)有机纤维 芳纶纤维 聚乙烯纤维,一、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芳纶纤维是指日前巳工业化生产并广泛应用的聚芳酰胺纤维。国外商品牌号叫凯芙拉(Kevlar)纤维,我国暂命名为芳纶纤维,有时也称有机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的历史很短,发展很快。1968午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制。1972年以B纤维为名发表了专利并提供产品。1972年又研制了以PRD-49命名的纤维。1973年正式登记的商品名称为ARAMID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ARAMID纤维包括三种牌号的产品,并重改名称。PRD-49-
6、IV改称为芳纶-29;PRD-49-III改称为芳纶-49;B纤维改称为芳纶。,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芳纶、芳纶-29、芳纶-49这三种牌号纤维的用途各不相同。芳纶主要用于橡胶增强,制造轮胎、三角皮带、同步带等;芳纶-29主要用于绳索、电缆、涂漆织物、带和带状物,以及防弹背心等。芳纶-49用于航空、宇航、造船工业的复合材料制件。,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1)芳纶纤维的性能特点A、芳纶纤维的力学性能;、芳纶纤维的热稳定性;、芳纶纤维的化学性能。,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A、芳纶纤
7、维的力学性能芳纶纤维的特点是拉伸强度高。单丝强度可达3773 MPa;254mm长的纤维束的拉伸强度为2744 MPa,大约为铝的5倍。芳纶纤维的冲击性能好,大约为石墨纤维的6倍,为硼纤维的3倍,为玻璃纤维0.8倍。,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的弹性模量高,可达1.27 1.577 MPa,比玻璃纤维高一倍,为碳纤维0.8倍。芳纶纤维的断裂伸长在3左右,接近玻璃纤维,高于其他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将能大大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芳纶纤维的密度小,比重为1.44 1.45,只有铝的
8、一半。因此,它有高的比强度与比模量。,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下表为芳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的热稳定性芳纶纤维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火而不熔,当温度达487 时尚不熔化,但开始碳化。因此,芳纶纤维在高温作用下,不发生变形,直至分解。如,能长期在180下使用;在150下作用一周后强度、模量不会下降;即使在200下,一周后强度降低15,模量降低4;另外,在低温(-60)不发生脆化亦不降解。,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和碳纤维一样,芳纶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如,芳纶纤维的纵向热膨胀系数在0 100时为-2
9、10-6/;在100 200时为-4 10 6/。横向热膨胀系数为59 10-6/,、芳纶纤维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的化学性能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介质性能,对中性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一般是很强的,但易受各种酸碱的侵蚀,尤其是强酸的侵蚀;芳纶纤维的耐水性也不好,这是由于在分子结构中存在着极性酰氨基;湿度对纤维的影响,类似于尼龙或聚酯。在低湿度(20相对湿度)下芳纶纤维的吸湿率为1,但在高湿度(85相对湿度)下,可达到7。,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的结构芳纶纤维是对苯二甲酰与对苯二胺的聚合体,经溶解转为液晶纺丝而成。它的
10、化学结构式如下:,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从上述化学结构可知,芳纶纤维材料的基体结构是长链状聚酰胺,即结构中含有酰氨键,其中至少85的酰氨直接键合在芳香环上.,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键合在芳香环上刚硬的直线状分子键在纤维轴向是高度定向的,各聚合物链是由氢键作横向连结。这种在沿纤维方向的强共价键和横向弱的氢键,是造成芳纶纤维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原因,即纤维的纵向强度高,而横向强度低。,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的化学链主要由芳环组成。这种芳环结构具有高的刚性,并使聚合物链呈伸展状态而不是折叠状态,形成棒状结
11、构,因而纤维具有高的模量。,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芳纶纤维,芳纶纤维分子链是线性结构,这又使纤维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而具有高的填充效率的能力,在单位体积内可容纳很多聚合物。这种高密度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强度。,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由于芳纶纤维具有规整的晶体结构,因此,它具有化学稳定性、高温尺寸稳定性、不发生高温分解以及在很高温度下不致热塑化等特点。,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通过电镜对纤维观察表明,芳纶是一种沿轴向排列的有规则的褶叠(zhedie)层结构。这种褶叠层结构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横向强度低、压缩和剪切性能差及容易劈裂的现象。,复合材料的增强
12、材料,(3)用 途目前,芳纶纤维的总产量43用于轮胎的帘子线(芳纶-29),31用于复合材料,17.5用于绳索类和防弹衣,8.5用于其他。,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以树脂作为基体,芳纶纤维作为增强相所形成的增强塑料,简称KFRP,它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仅次于碳纤维,成为必不可少的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芳纶纤维,、聚乙烯纤维(Polyethylene,PE),聚乙烯纤维作为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有机纤维,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超轻、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成本较低。,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通常情况下,聚乙烯纤维的分子量大于106,纤维的拉伸强度为3.5 GPa,弹性模量
13、为116 GPa,延伸率为3.4%,密度为0.97 g/cm 3。可用于制做武器装甲、防弹背心、航天航空部件等。,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聚乙烯纤维,相比于其它各种纤维材料,聚乙烯纤维具有许多种优点。如: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以及耐冲击、耐磨、自润滑、耐腐蚀、耐紫外线、耐低温、电绝缘等。,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不足之处:(1)熔点较低(约135)(2)高温容易蠕变。因此仅能在100以下使用。,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纤维,、聚乙烯纤维,(二)无机纤维1、玻璃纤维 2、特种玻璃 纤维3、碳纤维 4、硼纤维5、氧化铝纤维 6、碳化
14、硅纤维7、氮化硼纤维 8、其他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Glass Fibre,GF或Gt)1.1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1.2 玻璃纤维的结构及化学组成;(不讲)1.3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1.4 玻璃纤维的化学性能。,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1.1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概 述随着玻璃钢工业的发展,玻璃纤维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国外玻璃纤维的主要特点如下:,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普遍采用池窑拉丝新技术;、大力发展多排多孔拉丝工艺;、用于玻璃钢的纤维直径逐渐向粗的方向发展,纤维直径为14-24um,甚至达27um;、大量生产无碱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
15、大力发展无纺织玻璃纤维织物,无捻粗纱和短切纤维毡片所占比例增加;、重视纤维-树脂界面的研究,偶联剂的品种不断增加,玻璃纤维的前处理受到普遍重视。,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我国玻璃纤维工业诞生于1950年,当时只能生产绝缘材料用的初级纤维。1958年以后,玻璃纤维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全国有大、小玻璃纤维厂家200多个,玻璃纤维年产量为5万吨,其中无碱纤维占20,中碱纤维占80,纤维直径多数为6-8um,正向粗纤维方向发展。,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正在推广,重视纤维-树脂界面的研究,新型偶联剂不断出现,许多玻璃纤维厂使用前处理工艺,玻璃纤维工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复
16、合材料及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图7-4 玻璃纤维制备工艺示意图,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分类玻璃纤维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从玻璃原料成分、单丝直径、纤维外观及纤维特性等方面进行分类。,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1以玻璃原料成分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用于连续玻璃纤维的分类。一般以不同的含碱量来区分:(1)无碱玻璃纤维(2)中碱玻璃纤维(3)有碱玻璃纤维(4)特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1)无碱玻璃纤维(通称E玻纤):是以钙铝硼硅酸盐组成的玻璃纤维,这种纤维强度较高,耐热性和电性能优良,能抗大气侵蚀,化学稳定性也好(但不耐酸)。,复合材料
17、的增强材料,无碱玻璃纤维最大的特点是电性能好,因此也把它称做电气玻璃。现在,国内外大多数都使用这种玻璃纤维作为复合材料的原材料。目前,国内规定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不大于0.5,国外一般为1左右。,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1)无碱玻璃纤维,(2)中碱玻璃纤维它是指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在11.5 12.5之间的玻璃纤维。国外没有这种玻璃纤维,它的主要特点是耐酸性好,但强度不如E玻璃纤维高。它主要用于耐腐蚀领域中,价格较便宜。,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3)有碱玻璃(A玻璃)纤维有碱玻璃称A玻璃,类似于窗玻璃及玻璃瓶的钠钙玻璃。此种玻璃由于含碱量高,强度低,对潮气侵蚀极为敏感,因而很少作
18、为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1.3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玻璃纤维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拉伸强度高,防火、防霉、防蛀、耐高温和电绝缘性能好等。玻璃纤维的缺点是具有脆性,不耐腐,对人的皮肤有刺激性等。,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1)外观和比重一般天然或人造的有机纤维,其表面都有较深的皱纹;而对于玻璃纤维来说,其表面呈光滑的圆柱,其横断面几乎都是完整的圆形。,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宏观看来,由于表面光滑,纤维之间的抱合力非常小,不利于和树脂粘结;又由于呈圆柱状,所以玻璃纤维彼此相靠近时,空隙填充的较为密实,这对于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玻璃含量是有利的。,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19、,、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直径从1.5 25 um,大多数为4 14 um。玻璃纤维的密度为2.16 4.30 gcm3,其比重较有机纤维大很多,但比一般的金属比重要低,与铝相比几乎一样。所以在航空工业上用复合材料代替铝钛合金就成为可能。此外,一般情况下,无碱玻璃纤维的比重大于有碱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2)表面积大由于玻璃纤维的表面积大,使得纤维表面处理的效果对性能的影响很大。,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3)玻璃纤维的力学性能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玻璃纤维的最大特点是拉伸强度高。一般玻璃制品的拉伸强度只有40 100 MPa,而直径3 9 um的玻璃纤维拉伸强度则高达150
20、0 4000 MPa,较一般合成纤维高约10倍,比合金钢还高2倍。,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几种纤维和全属材料的强度如下表所示:,几种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强度,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玻璃纤维高强的原因对玻璃纤维高强的原因,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其中比较有说服力的是微裂纹假说。微裂纹假说认为,玻璃的理论强度取决于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其理论强度很高,可达到200 l 200kgmm2。,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但通常情况下,玻璃或玻璃纤维的实测强度很低。这是因为,在它们当中,存在着数量不等,尺小不同的微裂纹,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强度。,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微裂
21、纹分布在破璃或玻璃纤维的整个体积内,但以表面的微裂纹危害最大。出于微裂纹的存在,使玻璃在外力作用下受力不均,在危害最大的微裂纹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强度下降。,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比玻璃的强度高很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玻璃纤维高温成型时减少了玻璃溶液的不均一性,使微裂纹产生的机会减少。、玻璃纤维的断面较小,随着表面积的减小,使微裂纹存在的几率也减少,从而使纤维强度增高。,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有人更明确地提出,直径小的玻璃纤维强度比直径粗的纤维强度高的原因是由于表面微裂纹尺寸和数量较小,从而减少了应力集中,使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
22、维,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A、一般情况,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直径变细而拉伸强度增加,如下表所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拉伸强度与直径的关系,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B、拉伸强度也与纤维的长度有关,随着长度增加拉伸强度显著下降。如下表所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纤维直径和长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可用“微裂纹理论”给予解释:随着纤维直径的减小和长度的缩短,纤维中微裂纹的数量和大小就会相应地减小,这样强度就会相应地增加。,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化学组成对强度的影响纤维的强度与玻璃化学成分关系密切。对于同一系统(即基本组分)来说,部分改变氧化物的种类和
23、数量,纤维强度改变不大(2030)。而改变系统(即改变它的基本组分),强度会产生大幅度地变化。,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一般来说,含碱量越高,纤维的强度越低。高强玻璃纤维强度明显地高于无碱玻璃纤维,而有碱纤维强度更低。研究表明,高强和无碱玻璃纤维由于成型温度高、硬化速度快、结构键能大等原因,而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纤维的表面缺陷对强度影响巨大。如下表所示:,纤维强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各种纤维都有微裂纹时强度相近;只有当表面缺陷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纤维强度对其化学组成的依赖关系才会表现出来。,复合材料的增强材
24、料,、玻璃纤维,D、纤维老化的影响当纤维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强度下降的现象,称为纤维的老化。纤维的老化主要取决于纤维对大气水分的化学稳定性。,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例如,直径6 um的无碱玻璃纤维和含17的Na2O 有碱纤维,在空气湿度为60 65的条件下存放,无碱玻璃纤维存放后强度基本不变,而有碱纤维强度不断下降。强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二种纤维对大气水分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所致。,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E、纤维的疲劳影响玻璃纤维的疲劳一般是指纤维强度随施加负荷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纤维疲劳现象是普遍的,当相对湿度为60 65%时,玻璃纤维在长期张力作用下,都会有很大程
25、度的疲劳。,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纤维强度受施加负荷时间的影响,即纤维的疲劳是普通存在的。例如,在施加60的断裂负荷的作用力下,2 6昼夜,纤维会全部断裂。,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疲劳的原因,在于吸附作用的影响,即水分吸附并渗透到纤维微裂纹中,在外力的作用下,加速裂纹的扩展。玻璃纤维疲劳的程度取决于微型纹扩展和范围。这与应力、尺寸、湿度、介质种类等方面有关。,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F、成型方法和成型条件强度的影响玻璃纤维成型方法和成型条件对强度也有很大影响。如玻璃硬化速度越快,拉制的纤维强度也越高。,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弹性A、玻璃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教学课件 复合材料 教学 课件 增强 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