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多媒体.ppt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多媒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多媒体.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和方法一、目的要求:寄生虫学的实验与讲课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与其它各学科的实验一样,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实验讲授过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且能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巩固学过的基本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基本上达到熟练掌握寄生虫检验、鉴定等基本技能,并养成具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密观察和忠实记录的工作方法。鉴于人体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病原学课程,具有本门课程教学内容上的特点。所以,要求通过实验,掌握人体寄生虫的主要形态、鉴别特点,生活史以及有关的检查鉴定等技术操作,为将来进行独立临床诊断
2、及卫生防疫工作打下基础。二、实验内容和方法:实验课的内容由示教、镜检、技术操作和完成作业等部分组成。示教是要求学生观察典型虫体的构造;镜检与技术操作,要逐步达到熟练掌握,实验完成时应写出实验报告和完成绘图等。绘图要按照实验指导要求,经多次详细观察、掌握标本特征基础上,方可进行绘图。并标注出主要结构名称。三、实验课注意事项:1、应自觉地守纪律,有礼貌,不迟到,不早退。要保持实验宝安静,座位经老师编定后,不得擅自调位。爱护一切公共财物,细心使用显微镜,注意不要损坏标本,如有损坏者应立即报告老师,并自行登记,以后根据规定统一进行处理。2、实验前必须预习本次实验内容,并联系理论深入理解;示教标本不准移
3、动,以使得每次实验都能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的效果。3、实验指导内所规定的绘图,要按照实际观察到的标本形态用适当比例认真地进行绘图,不准抄绘。绘图要以硬质黑色或彩色铅笔。报告不合要求的均应重作。作业要当堂完成,交在指定地方。4、实验完毕后,搞好实验室清洁,并将器材、标本整理好放回原处,关好水电和窗子方可离开。四、实验教材:根据詹希美主编的新世纪课程教材人体寄生虫学自编的教材。五、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期末标本考试。,华枝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一、目的要求1.认识成虫的一般形态和内部结构,因此了解吸虫纲的一般形态和内部结构。2.观察肝吸虫生活史的各期形态,了解其发育过程
4、,认识第一、第二中间宿主。3.掌握虫卵形态特点和熟悉主要诊断方法。二、实验内容1.示教:(1)成虫活体标本:一般由解剖猫从其肝胆管内取得,外形如葵花子,扁平、透明,活时肉红色并可见到虫体蠕动。(2)胞蚴:为长袋状结构,内含有胚团或雷蚴。(3)雷蚴:呈长袋状结构,但在一端有一肌性的咽和一个不长的原始消化道,内含成熟和将成熟的尾蚴。(4)尾蚴:分体、尾两部。体部椭圆形,有一对黑色的眼点,并可见到口、腹吸盘和排泄囊等构造,尾长而大,有尾。(5)囊蚴:取鱼肉压片镜检,囊蚴椭园形,有两层囊壁,囊中幼虫可见明显的排泄囊。(6)病理标本:肝脏剖面,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情况。(7)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5、沼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虾。,2.标本观察:(1)成虫(保藏标本):观察大小形态。(2)玻片染色标本:1)腹吸盘较口吸盘略小,位于体前的1/5的腹面。2)肠管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以盲管终止,中途无显著曲折。3)排泄囊为S形的长袋状结构,占虫体后1/3中线部位。4)睾丸两个前后排列呈高度分枝状,缺雄茎囊及前列腺。5)卵巢分三叶,位于睾丸之前方,受精囊及劳氏管清楚可见。6)卵黄腺分布于虫体中1/3的肠管外侧。,(3)虫卵:虫卵是人体常见寄生虫卵中最小者,在低倍镜下象芝麻大小,仔细观察结构需在高倍镜下进行。卵呈淡黄褐色,壳厚,窄的一端是前端,有明显的小盖,小盖周围由于卵壳外凸而形成肩峰。后端钝
6、圆,有一个由卵壳增厚而形成的逗点状突起。卵内可见到一个发育成熟的毛蚴(多观察几个虫卵,仔细辨认)。,三、作业 1.绘肝吸虫成虫(玻片标本)低倍镜观。2.绘肝吸虫虫卵(低、高倍镜观)。四、思考题 1.试述肝吸虫之形态特征和生活史。2.肝吸虫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一、目的要求1.掌握虫卵的鉴别要点和熟悉成虫的形态特征。2.了解生活史过程各期幼虫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内容1.示教:(1)成虫标本:为寄生在人体吸虫中的最大虫体,虫体扁平而肥厚,常呈皱曲状。活虫肉红色状如肉片;死后福尔马林液固定后呈灰白色,外形很象姜片。(2)尾蚴:分体、尾两部
7、。体椭园,有口、腹吸盘,尾部细长。(3)囊蚴:囊蚴为椭圆形,囊内幼虫排泄集合管含折光颗粒,不规则分布于虫体两侧。(4)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扁卷螺、菱角、荸荠等。,2.标本观察:(1)成虫玻片标本:1)腹吸盘比口吸盘大几倍,相距很近。肠管有明显的波浪形曲折,其外侧密布着颗粒状卵黄腺。2)有雄茎囊,包裹在盘曲的贮精囊外。3)缺受精囊,梅氏腺染成深红色的球形体,劳氏管不易见到。卵巢位于睾丸前方,呈佛手状分叶。子宫高度迂曲前行,开口于腹吸盘前边。(2)虫卵(保存液)为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大的卵,呈卵园形、淡黄色,壳薄,一端有一不明显小盖,卵内可见到2040个卵黄细胞和一个卵细胞(经固定的虫卵常不易见到
8、)。,三、作业 绘姜片虫卵(低倍镜观)。四、思考题 姜片虫病是怎样流行传播的?其防治原则是什么?,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一、目的要求1.熟悉成虫主要形态特征和虫卵的鉴别特点。2.了解生活史及各期幼虫和中间宿主的主要特征。二、实验内容1.示教(1)成虫:观察其形态和大小。虫体肥厚,背面隆起,腹面较平,前端略尖,活虫是肉红色。死后经福尔马林固定是暗灰色。(2)中间宿主:1)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塔锥形螺蛳),黑色或黑黄色,壳厚。2)第二中间宿主:石蟹肌肉和鳃部的小白点为寄生的囊蚴。(3)病理标本:成虫寄生于肺,注意表面囊肿及切开囊肿后暴露之虫体。,2.标
9、本观察:(1)成虫(玻片染色标本):将其形态结构与前面所学过的吸虫进行比较观察:1)口、腹吸盘大小相近。排泄囊十分显著,从咽部直伸向末端开口,为腔隙状淡色区。3)雌雄生殖器官的特点:一对分枝状睾丸并列,分56瓣的卵巢和充满虫卵的子宫也左右并列,位于睾丸之前,腹吸盘之后。卵巢与子宫的左右位置是不固定的。4)生殖孔位于腹吸盘之后方。卵黄腺发达,分布于虫体两侧,自顶端向末端伸展着。,(2)虫卵:虫卵多随痰液排出,但因痰液常被咽下,故粪便中亦可找到。肺吸虫卵形状变异较大,但基本形态为水缸形,较大的一端有明显的卵盖。较小的一端卵壳稍增厚。卵呈金黄色,内部有512个卵黄细胞,在新鲜标本中可见一个较为显著的
10、卵细胞。因为虫卵形态大小变化甚大,应多找几个虫卵仔细观察,选择较为典型的虫卵绘图。,三、作业:绘肺吸虫卵。四、思考题1.试述肺吸虫卵与姜片虫卵鉴别特点。2.一个咳血病人怎样会怀疑他可能是患肺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卵与阔节裂头绦虫卵,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一、目的要求1.掌握日本血吸虫的成熟虫卵和毛蚴的形态特征。2.熟悉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中间宿主钉螺的外部形态。3.了解日本血吸虫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并掌握沉淀法和孵化法的技术操作。二、实验内容1.示教:(1)成虫形态(活虫):解剖人工感染病兔取出活虫,用放大镜观察。血吸虫有雌雄区别,虫体似线形约1公分长。雄虫
11、乳白色,体形粗短;雌虫黑色,前段细长,后段略粗。雌虫经常被雄虫合抱,仅腹吸盘之前的部分游离于外,注意雄虫常用吸盘吸住皿底。,(2)各期幼虫:1)毛蚴:体形呈梨状,前端有一乳突,体外被纤毛。再观察三角烧瓶内之活毛蚴,主要看瓶颈部位,可在瓶背后以黑纸作背景并随时移动焦距,让光线从侧面射入,见毛蚴为一拉长形小白点,作直线游动,碰壁后才折回。而水中原虫则体形大小不等,游动时常摇摆或断续停顿,鉴别时注意形态大小和游动情况。2)胞蚴:第一代母胞蚴,难于找到。第二代子胞蚴常大量寄生,二者鉴别主要根据内含的是子胞蚴还是尾蚴。注意观察子胞蚴为长囊袋形,缺咽、肠,内含有不同成熟度的尾蚴及胚团。3)尾蚴:尾蚴分体尾
12、二部,游动时尾部振动的频率甚大,尾部末端分叉为其形态特点。体部作穿刺时伸缩。染色玻片标本可见腹吸盘和成对的头腺,腺管通向前端,尾部分叉。,(3)中间宿主钉螺:结合瓶装螺壳标本和饲养缸中活螺示教标本,注意以下特点:属于小型螺,大小约510毫米长,螺旋在49个,多为5至7个。山区型钉螺壳面光滑,平原型钉螺壳面粗糙(具纵肋)。(4)病理标本:1)成虫寄生在肠系膜:合抱的雌雄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内,黑色的为雌虫,可伸入到肠壁小静脉血管。2)病兔的肝脏:满布虫卵结节。肠粘膜活组织压片:直接从病人或病兔直肠内壁取下粘膜组织,以两张玻片压制而成。注意区别成熟活虫卵和死亡变性卵,此为常用临床诊断方法之一。,2
13、.标本观察:(1)玻片染色标本:血吸虫虽体形似线,但内部仍为吸虫式的基本构造。1)雌雄虫的吸盘:口吸盘在虫体最前端腹面,腹吸盘距口吸盘不远,向外突出如杯状。2)雄虫生殖器官:睾丸68个,以7个为多见,纵形排列于腹吸盘后方,为紫红色团块。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下方。雄虫自腹吸盘后面起,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3)雌虫生殖器官:卵巢染色较深,椭圆形,位于体中横线后,输卵管自卵巢后方发出,沿虫体之一侧向前延伸。卵黄腺分布于卵巢以下虫体后部,有一卵黄管由卵黄腺向上,沿卵巢另外侧内前伸到卵巢前方与输卵管汇合即略膨大形成卵模,卵模周围有梅氏腺。卵模再向上延伸即为直管形的子宫,子宫通腹吸盘后方的生殖孔,
14、子宫内含虫卵数十个。(2)雌雄虫合抱染色标本:进一步观察合抱状态和理解抱雌沟的概念。,(3)虫卵:成熟卵较大、椭园形,淡黄色、壳薄,无卵盖,一端旁侧可见小刺,但有位置或粪渣及坏死组织附着于卵壳。卵内可见到一成熟毛蚴,未成熟卵较小,卵内为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或呈颗粒样结构。肝肠组织内死卵有的呈黑团块,有的内部结构紊乱,形态模糊,卵色呈灰黄或灰褐色。3.实验操作:(1)粪便检查:沉淀孵化法,是诊断血吸虫病的最基本方法,由两个操作步骤组成:1)水洗沉淀法(重力沉淀法):是利用虫卵的比重大于水,因而可沉集于水底。2)孵化法:是依据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条件下能很快孵出,并游动于水面下的特性。注意事项:大
15、便标本要求新鲜;沉淀换水至上清液澄清,否则影响观察效果;孵化用水如含盐分或余氯过多,温度太低,常影响孵化;观察结果时应仔细,毛蚴常在水面13厘米处游动,注意与水生原虫区别。,(3)血清反应:环卵沉淀试验。4.动物试验:(1)动物接种(示教)1)器材:剪刀、镊子、接种板、滴管、盖玻片、载玻片、铂金耳、烧杯、消毒缸、解剖镜、活尾蚴、血吸虫感染的家兔。2)操作方法:(略)(2)动物解剖:把接种五周后的家兔处死。腹中线剪开腹壁,充分暴露腹腔。观察血吸虫成虫寄生部位(家兔体内的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在肠系膜上静脉)。观察肝脏和肠粘膜组织的病变,分别取有虫卵肉芽肿的组织一小块,用二个玻片压片后,低倍镜下观察虫
16、卵形态。,三、作业 1绘一典型的日本血吸虫卵。2绘一血吸虫尾蚴。四、思考题 1试述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的特点及其与流行病学的关系。2血吸虫在形态上与其他吸虫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说血吸虫病主要由虫卵所引起?4血吸虫病的几种诊断方法的各自依据是什么?,孟氏裂头绦虫(Spirometra mansoni)一、目的要求1.认识曼氏裂头绦虫卵及曼氏裂头蚴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内容1.示教:(1)成虫形态:虫体长约一米,头节细小,颈节细长,链体上的节片一般宽大于长。(2)头节玻片标本:背腹面各有一条纵形的吸槽。(3)中间宿主:1)第二中间宿主:青蛙、蟾蜍,观察裂头蚴寄生在蛙肉内的情况。,2.标本观察:(1)虫卵
17、:长椭园形,两端稍尖,呈浅灰褐色,有卵盖,卵壳较薄,内含一个卵细胞和许多卵黄细胞。(2)裂头蚴玻片标本:长形,其长度不等,短者不足1厘米,长的可达30厘米,其宽约在0.l12.0毫米。体前端稍大,具有与成虫相近似的头节。体不分节,但具有横形皱纹。,三、作业:绘孟氏裂头绦虫卵。四、思考题l、人是怎样感染孟氏裂头蚴的?2、阐述孟氏裂头绦虫生活史过程。,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一、目的要求 掌握猪带绦虫、猪囊尾蚴和带绦虫卵的特征。二、实验内容1.示教:(1)猪带绦虫成虫:虫体乳白色,体扁较薄呈带状,长约24米。头节细小,长约1毫米,颈节细长,后面紧接的是链体,由8001000
18、节片组成。链体前段为未成熟节片,宽大于长。中部为成熟节片,呈正方形;后段为妊娠节片,长大于宽。(2)猪带绦虫头节:圆球形,上有四个吸盘。顶端有一顶突,上有二圈大小相间的小钩,数目为2550个。,(3)成熟节片:节片内主要是雌雄两套生殖器宫。雌性生殖器官:在节片正中后1/3处有三叶色较深椭圆形的卵巢,中间一叶较小。卵巢的后方是滤泡状构造的卵黄腺。卵黄腺与卵巢之间向上伸出一直盲管状子宫,从卵巢发出一根细管状阴道,通向侧缘,开口于生殖腔内。雄性生殖器官:有许多滤泡状的睾丸,其输出管汇集成输精管,与阴道平行,开口于生殖腔内。(4)猪囊尾蚴:从感染猪肉内取出,经福尔马林固定,外观乳白色,略透明,黄豆大小
19、,囊内充满液体,内可见一个白点即为未翻出的头节。(5)囊尾蚴寄生的猪肉标本。,2.标本观察(1)带绦虫卵:呈园球形,浅褐色的,卵壳多己脱落,仅见具有放射状条纹的胚膜,内含一个六钩蚴,六个小钩常不易同时见到,可能因保存过久脱落而致。,(2)囊尾蚴(玻片染色标本):头节上有四个吸盘,顶突和小钩,伸出囊外,后部即是囊壁。(3)妊娠节片:经染色或从生殖腔注入染液后封片制成。纵贯于节片中央的为子宫,向两侧伸出许多侧枝,从侧枝根部计数,每侧有713侧枝。,三、作业 绘带绦虫卵和猪囊尾蚴头节。四、思考题 1.猪带绦虫致病作用怎样?2.简述猪带绦虫在人与猪之间的循环关系。,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aenia
20、saginata一、目的要求 掌握牛带绦虫的头节、成熟节片及妊娠节片等特征构造并与猪带绦虫作鉴别。二、实验内容1.标本观察:(1)牛囊尾蚴玻片标本:头节方形,仅有四个吸盘,注意与猪囊尾蚴区别。(2)成熟节片:卵巢仅有左右两大叶。(3)妊娠节片:子宫侧枝较对称,每侧有1530侧枝。三、思考题 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生活史有何不同?它们对人的致病性怎样?,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一、目的要求1.熟悉棘球蚴及原头蚴的结构。2.了解包生绦虫的一般形态。二、实验内容1.示教:(1)成虫玻片标本:虫体由45节(头节、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妊娠节片)组成。头端为梨形
21、,有四个吸盘,在顶突上有两圈小钩。最后为妊娠节片,子宫向两侧形成囊状侧枝。(2)棘球蚴寄生于人或羊的肝脏标本以及分离出来的棘球蚴囊。,2.标本观察:(1)棘球蚴切片标本:从外至内依次观察。首先看到具有细胞核的多层假囊壁,此为中间宿主的组织。其次即为棘球蚴的真囊壁,由两层组成:外层为角皮层,淡紫色,无细胞核;内层是胚层(生发层),有细胞核,为单层细胞组成。胚层上有育囊(生发囊),囊内可见到内凹的原头蚴。育囊的胚层可分泌角皮层而成为子囊。(2)棘球蚴沙(原头蚴):为圆形,染成深红色,观察吸盘及小钩。由于吸盘重叠,常只见二个吸盘。一个原头蚴,感染到终宿主后可发育为一个成虫。,三、作业:绘棘球蚴沙(原
22、头蚴)。四、思考题 为什么棘球蚴病多分布在我国西北畜牧区?,微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一、目的要求 熟悉短膜壳绦虫卵的形态特征。了解短膜壳绦虫成虫一般形态特征。二、实验内容1.示教(1)成虫保存标本:乳白色,长约580毫米,常由100200节片组成。(2)玻片染色标本:1)头节:为园形或菱形,有四个吸盘,有一个可伸缩顶突,上有一圈2030个小钩;2)成熟节片:有睾丸三个,卵巢叶状位于节片中央,卵巢下有卵黄腺,子宫呈袋状。3)妊娠节片:内部为扩张成好多圆囊状的子宫,其中含有大量虫卵。2.标本观察:虫卵:卵为园形形或椭园形,无色透明,其中含有一个六钩蚴,六钩蚴被以胚
23、膜,胚膜之外有很薄的卵壳,胚膜二端略隆起,并由此发出48条细丝。三、作业:绘短膜壳绦虫卵。,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hookworm一、目的要求1.掌握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钩虫的形态鉴别和钩虫卵的形态特征。2.掌握诊断钩虫病最常用的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钩蚴培养法。二、实验内容1.示教:(l)杆状蚴:用低倍镜观察,前端钝园,后端尖细,食道约等于体长的1/3,食道前半粗大,中间狭小,后端略呈球形。(2)丝状蚴:食道后端的球状体不明显,尾端尖细,食道长度等于体长的1/5。注意区别:十二指肠钩虫的丝状蚴咽管矛(食道矛)不明显,体后部的鞘膜横纹不显著。美洲钩虫丝状蚴的咽管矛很明显呈黑色杆状,体后
24、部的鞘膜横纹较显著。(3)病理标本:钩虫寄生于小肠,咬附肠壁情况。,2.标本观察:(1)成虫形态:1)自然标本:给钩虫病患者驱虫后,由粪便中收集成虫保存于5%福尔马林液中。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钩虫,体型均略透明,乳白色,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尖立,雄虫尾端膨大成伞状。二种钩虫虫体弯曲情况不同,十二指肠钩虫头部与体部弯曲方向一致,似“C”字形。美洲钩虫头部与体部弯曲方向相反,似“S”形。,2)玻片染色标本 十二指肠钩虫雄虫:用低倍镜进行系统观察,前端为口囊呈卵圆形,系角质坚韧组织(注意口囊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口囊内壁腹面两侧有切器二对,呈齿状。虫体后端系虫体体壁向后延伸并膨大而形成的膜状结构,称为
25、交合伞。侧面观其宽度大于长度,交合伞上有辐射状排列并分枝的辐肋构造。位于背面的叫背辐肋,于末端约1/3处分成二枝;而每一枝末端又分为三小枝。由交合伞中伸出二根鬃状的交合刺至体外,其末端是分开的。十二指肠钩虫雌虫:口囊与雄虫相同,阴门开口于虫体腹侧中央略后部位,尾端尖细并有一尾刺(有的标本不易见到)。,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主要区别如下口囊内切器为一对板状的切板(每侧一个)。交合伞侧面观长度等于宽度;背肋在基部即分为二枝,每一枝的末端又分成二小枝。经交合伞伸出的二根交合刺在末端合并,并有一小的倒钩。美洲钩虫雌虫阴门开口于虫体腹面中央略前部位。美洲钩虫雌虫尾端无尾刺。(2)虫卵:钩虫卵为椭圆形,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 寄生虫 实验教学 多媒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