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与历史.ppt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志演义》与历史.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成书:是民间艺人和民众共同参与的结果。作 者:罗贯中 版本: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万历年间吴观明刊刻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由单句变为双句。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对回目和正文作了较大的增删和修改,并作出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正统色彩也更加浓厚,这个本子是后来最通行的本子。,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主旨(明君仁政的理想),一、魏、蜀、吴政权的比较“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
2、;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种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说苑(卷七)1、蜀汉政权是王者之政的代表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刘备实施“仁政”的方针,一是“兴复汉室”,二是“以民为本”(也就是救国救民)。在人格和才能方面,刘备秉持着良好的道德规范,不骄奢,不淫逸,始终以国家大业和百姓的安危鞭策自己。,2、曹魏政权具有霸者之政色彩,曹操被毛宗岗评为“奸绝”。书中归纳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统一国家的目的和方针:与刘备集团“光复汉室”、拯救黎民为目标不同的是,曹操统一天下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制定的战略方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待下属的态度:耍权谋、使手段。,3、孙吴政权以追求暂时的
3、实际利益为主要特色,在统一天下方面,孙吴政权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总体战略。在孙吴君臣的关系上,既没有像曹魏政权那样,有主宰一切的曹操,也没有出现蜀汉政权中的诸葛亮。人才方面:张昭十分愚钝,周瑜、鲁肃虽然也可称之为“风流人物”,但似昙花一现。从才能到性格,他们都有明显乃至致命的弱点。周瑜,一方面“雄姿英发”,有胆有识,在赤壁之战中统领千军万马,大败曹操;但同时又心胸狭窄,嫉妒贤能最后自绝于自己的量小上。鲁肃是个陪衬人物。,二、关于“拥刘反曹”,历史学家的态度:帝刘还是帝曹,历史学家存在着分歧。陈寿在三国志中认为曹魏是正统,这是因为陈寿是西晋人,西晋是承曹魏而来的。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以蜀汉为正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志演义 三国志 演义 历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