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 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可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何收拾这个残局?如何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中共面临的新任务。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党开始领导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过哪些重大成就,出现过哪些严重的失误?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呢?本课将为你作出一一解答。,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
2、(1978年至今),第 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因此,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它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什么关系?,阅读与思考:,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措施,1、背景:,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实行“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实施:,4、特点:,返 回,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可能性,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必要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2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3、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
4、的七十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一化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一体两翼”,体:社会主义工业化翼: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质: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发达的工业国;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经济建设成就(19531957),鞍钢场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貌,1958年2月,毛泽东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观看国产解放牌汽车。,宝成铁路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措施,1、背景:,城市:没收官僚资
5、本;稳定物价,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实行“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实施:,“一五计划”-工业化的开端(19531957年),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4、特点:,强调农轻重比例关系,返 回,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与总路线是啥关系?其任务是什么?,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可能性,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必要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2年),材料: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十年之久的
6、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过两种影响较大的模式,这两种模式有何不同?中国借鉴的是哪一种模式?又有何新发展?,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1、目的:,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消灭了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工业化开辟道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内容:,3、实质:,4、意义:,为了适应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是什么?改造的步骤和方法怎样?,论从史出,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
7、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什么策略、方式、步骤?你如何理解国家的这些规定?有何意义?,策略:利用、限制、改造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上海申新
8、纺织公司实行公司合营后,私方举行大会,欢迎公方代表进厂。,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了公司合营的新厂牌,职工和经理互相祝贺。,毛泽东接受工商界代表的报喜信,有一位资本家,在被问到为什么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他历述作为一个爱国的资本家,如何梦想兴办工业,救国富强;可是在旧社会却尽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勒索。然后他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面兴建了许多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有今天?,诞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初步发展:19世纪末,进一步发展(或短暂春天):一战期间
9、,三座大山的重压:19271949年,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新中国成立初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改造完成。,学思之窗,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自起诞生之日起,就在步履维艰地发展着,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它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你能简要说出它的发展历程吗?,返 回,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互助组合并为农业社(1954),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高级生产合作社,山西省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一五计划”超额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
10、!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5、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一阶段: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56 1966),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任务是由农业国建设成工业国;提出经济建设方针。,1962年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有改善,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要“多”和“快”。,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1、中共八大:,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内容:大炼钢铁;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4、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后果: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破坏;导致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 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曲折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