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
《高三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海国际学校 李玄,课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考纲: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山地的形成: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3、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材P.611.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使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2.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两者都属于自然作用。3.思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哪些?,教材P.611.内力作用主要变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2.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
2、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因此,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3.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阅读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作用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内力作用,长江泥沙冲积(流水堆积)外力作用,喜马拉雅山,上海崇明岛,(一)内力作用,定义: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迅速,如火山喷发或地震,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及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代,却会使地表
3、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eg.青藏高原的隆起,基拉伟厄火山大爆发,返,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高低不平,表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方向,产生地貌,关系,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表二:A地壳运动的类型,对岩层的影响,水平位移,弯曲变形,隆起,凹陷,实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桂林山水“沧海桑田”,绵长的断裂带、巨大的褶皱山脉,(二)外力作用,读P70-71回答下列问题:什么
4、是外力作用?其能量来源于何处?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哪些方式?对地形产生什么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坦,同时进行,朝相反方向改变地表,以内力作用为主,表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1.风化在温度、水及生物等影响下,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风化)植物对岩石的破坏,花岗岩风化作用,2.侵蚀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地表 形态 塑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