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ppt
《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ppt(2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掌握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膳食来源 了解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了解营养素的营养价值评价和影响 了解能量消耗的因素,第一节 蛋白质(protein),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和修补组织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增添新的细胞、促进细胞和组织新陈代谢的基础物质,又是修补体内组织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补充体内组织的重要物质,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旧的组织不断破坏与消耗,新的组织不断补充,在此过程中,蛋白质起了主导作用。,催化和调解生理功能 催化功能 新城代谢绝大多数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没有酶就不能维持生命,酶就是蛋白 调解功能
2、机体调解靠激素,激素很多都是蛋白质,免疫功能 抗体的合成主要靠蛋白质的直接参与。5种抗体:IgG、IgM、IgA、IgD、IgE 调节渗透压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液中的水分便会渗入周围组织,造成营养不良性水肿。供给能量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提供16.7kJ(4kcal)能量,二、必需氨基酸,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一部分蛋白质还含有S、P、Fe、I、Cu等。而且其含量相当稳定,一般15%17%,平均16%。氨基酸是蛋白质组成的基本单位,人体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然合成或合成不够,必须由每日的膳食中摄取的氨基酸 9种必
3、须氨基酸:赖氨酸 蛋氨酸 色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缬氨酸 组氨酸,(一)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氨基酸记分模式):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 膳食蛋白质中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比例越接近人体蛋白的组成,越易被人体利用,其营养价值越高,(二)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模式,(三)限制氨基酸,限制氨基酸:把食物蛋白质中,按照人体的需要及其比例关系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小麦、大麦、大米、玉米:赖氨酸 花生、大豆:蛋氨酸,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量:即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少(2)质: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3)机体对该蛋白
4、质的消化、利用程度,(一)食物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1、蛋白质的种类(1)完全蛋白质:此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合适。完全蛋白质是一种优质蛋白,不但可以维持生命,而且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肉类: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牛乳:酪蛋白、乳白蛋白 鸡蛋:卵白蛋白、卵黄磷蛋白 大豆:球蛋白,(2)半完全性蛋白质 此类蛋白质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但含量多少不均,相互之间比例不合适。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米:米谷蛋白 小麦粉:麦谷蛋白、醇溶谷蛋白 大麦:大麦醇溶谷蛋白,(3)不完全性蛋白质 是指所含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全的蛋白质,用作唯一蛋白质来源时,既不能维持生命,又不
5、能促进生长。玉米:玉黍醇溶蛋白 豌豆:豆球蛋白 动物皮、蹄筋:胶质蛋白质,2、蛋白质的数量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虽然不能决定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但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应以蛋白质的含量为基础,不能脱离含量而单纯考虑营养价值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含氮量换算系数(6.25),(二)蛋白质的消化率,(三)蛋白质的利用率,蛋白质的利用利率是指蛋白质或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衡量指标:1、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2、蛋白质净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3、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
6、AAS),四、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膳食蛋白质供给不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消瘦型:系统热能不足所致,以消瘦为特征 水肿型:多见于急性严重蛋白质缺乏,以周身水肿为特征混合型(中间型):间有程度不等的消瘦型和浮肿型的特征。,尼日利亚营养不良儿童,安徽省阜阳县因食用假奶粉导致儿童周身极度浮肿,甚至眼睛都睁不开了,2.蛋白质摄入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往往含有较多的脂肪,从而导致肥胖动物性蛋白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动物性蛋白有升高胆固醇的作用,大豆蛋白可降低胆固醇,五、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
7、措施,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使它们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互相补偿,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搭配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 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 同时食用,相隔时间一般不超过5小时,六、蛋白质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一)蛋白质的供给量 1、1985年FAO/WHO提出蛋白质(完全蛋白)需要量不分男女,均为0.75g/(kg.d)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婴儿:1.33g/d 儿童:3575g/d 青少年:8085g/d 成年男性:7590g/d 成年女性:6580g/d 老年男性:75g/d 老年女性:65g/d,(二)蛋白质的食物来
8、源,1、动物性来源 完全性蛋白质 猪、牛、羊和禽类等:平均含量16%20%蛋类:平均12%14%鱼类:平均为18%乳类:平均1.53.8%,2、植物性来源(1)谷物蛋白 不完全性蛋白,如大米、麦粉、玉米、小米。平均含量7%12%(2)豆类蛋白 完全性蛋白,如大豆,平均含量39%,第二节 脂 类,食物食物中的脂类95%,类脂5%,(一)供给能量 脂肪是食物中产生热能最高的营养素,1g脂肪可产生9kcal热量(38kJ)(二)构成和保护机体组织 脂肪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导热性差,皮下脂肪组织可以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分布在皮下、内脏、和关节各处的脂肪对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一、脂肪的功能,(三
9、)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消化吸收脂肪是维生素、的溶媒(四)提供必需脂肪酸,调节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的和成必需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必需脂肪酸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五)增加饱腹感和改善食品感官性状脂肪可以减慢胃和肠道的蠕动速度 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增加饱腹感。,磷 脂,细胞膜的构成成分,协助胆固醇代谢,防止脂肪堆积,并且帮助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等顺利通过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二、食物中重要的脂类,参与血浆蛋白的合成,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体内许多活性性物质的合成材料,如胆汁、性激素、肾上腺素和维生素D,固 醇 类,是由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所以又称甘油
10、三酯,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脂 肪:,按脂肪酸结构分类 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式中不含双键的脂肪酸,如软脂酸、硬脂酸。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和某些植物油(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式中含有双键的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主要来自植物油和海产品。,三、脂肪酸的分类,按人体生理需要分类 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制造,而必须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非必需脂肪酸 人体内可合成而不必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如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十二(烷)酸,蔻酸/十四烷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质酸,棕榈酸,花生酸,软质酸,3、按空间结构分类 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
11、肪酸,四、食用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脂肪的消化率 脂肪的消化吸收率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油脂名称 熔点 消化率%名称 熔点 消化率%羊脂 4455 81 豆油 液态 98牛脂 4250 89 芝麻油 液态 98 猪脂 3650 94 橄榄油 液态 98乳脂 2836 98 玉米油 液态 97椰子油 2883 98 鱼肝油 液态 98花生油 液态 98 葵花子油 液态 96.5菜籽油 液态 99 面籽油 液态 98,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越高,脂肪的营养价值就越高油脂名称 亚油酸 亚麻酸 食物名称 亚油酸 亚麻酸 豆油 52.2 10.6 猪肉 13.6 0.2 花生油 37.6 猪
12、肝 15.0 0.6 玉米油 47.8 0.5 牛肉 5.8 0.7 菜子油 14.2 7.3 羊肉 9.2 1.5 米糠油 34.0 1.2 鸡肉 24.2 2.2 芝麻油 43.7 2.9 鸡蛋黄 11.6 0.6 猪脂 8.3 0.2 牛奶 4.4 1.4 牛脂 3.9 1.3 鲤鱼 16.4 2.0 羊脂 2.0 0.8 带鱼 2.0 1.2 鸡油 24.7 1.3 鲫鱼 6.9 4.7,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脂肪是人体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A、D、E、K。食物油脂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 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动物脂肪含量低,但肝脏中维生素A、D
13、含量较高 奶类和蛋黄脂肪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 植物脂肪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但维生素A、D含量较少,(一)供给量 正常成人按每人每日每千克体重11.5g计算,脂肪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20%25%。一般认为每日食物中有50g脂肪即可满足生理需要。患有肝脏病、高血压病和高血脂的人,一定要严格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以防导致脂肪肝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等。,五、脂肪的供给量和来源,1、动物脂类 动物脂类主要指动物体内储存脂,在常温下呈固态,习惯上称为脂。2、植物油类 植物油类是指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经加工制成的油类,在常温下呈液态,习惯上称为油。含必需脂肪酸较高: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二)食
14、物来源,几种常用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克/100克)食物名称 脂肪含量 食物名称 脂肪含量 猪肉(肥)90.4 芝麻 39.6 猪肉(肥瘦)37.4 葵花子仁 53.4 牛肉(肥瘦)13.4 松子仁 70.6 羊肉(肥瘦)14.1 大枣(干)0.4 鸡肉 9.4 栗子(干)1.7 牛奶粉(全脂)21.2 南瓜子(炒)46.1 鸡蛋 10.0 西瓜子(炒)44.8 大豆(黄豆)16.0 水果 0.10.5 花生仁 44.3 蔬菜 0.10.5 核桃仁 58.8 米、面 0.81.5,六、脂类多人体健康的影响,、世界公认的最健康的饮食:地中海饮食以橄榄油、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及豆类为主的饮食状态
15、。,、脂肪摄入过量的危害:导致肥胖 体重指数(BIM)=体重(kg)/身高(m)2 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 导致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供给热能 机体的生理机能代谢和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靠糖来补给和维持,每克糖在体内氧化产生4.0千卡(16.74千焦)能量 构成机体组织 糖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如:糖脂、糖蛋白、核糖、脱氧核糖,所有神经组织、细胞和液体都含有糖,一、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三)节约蛋白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则蛋白消耗减少,蛋白质可有效的被利用(四)解毒作用 机体肝糖原丰富对细菌毒素的抵抗力增强
16、(五)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彻底被分解代谢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若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氧化不彻底,就可以产生酮体,过多的糖体可引起酮中毒,(六)提供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木质素与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所消耗的多糖的总称。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戊聚糖、果胶、树胶及动物的甲壳质、壳聚糖等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降低胆固醇 2、防止便秘和结肠癌 3、维持血糖正常平衡 4、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二、食物中重要的糖水化合物,单糖,葡萄糖:甜味有凉爽感,可进行静脉注射完全需要葡萄糖功能的器官有大脑、神经和肺,果糖:单糖中最甜的糖,吸湿性特别强,很难从水溶液中结晶,容易消化吸收,不需胰岛素作用,能直接在人体
17、中代谢,适于幼儿和病患者,双糖,很少游离存在,营养价值高,味较爽口 不刺激胃粘膜,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气体和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较强,可作为肉类风味和颜色的保护剂,添加到焙烤制品产生金黄色,甜味纯正,自然界分布广泛,日常食用,多糖1、淀粉,2、糖原,3、膳食纤维,三、糖的消化和吸收 糖的消化,糖的吸收 糖的吸收全部过程是在小肠中进行。,糖还可在体内合成糖原储存于肝脏中,也可以有肝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和体腔。,单糖,毛细血管,血液循环,肝脏,肠粘膜细胞,门静脉,肝静脉,身体组织,细胞线粒体,能量,(一)供给量 我国规定:轻体力劳动者:每日7.5克/千克体重 中体力劳动者:每日8.3 克/千克体
18、重 重体力劳动者:每日13.3克/千克体重 儿童:每日10克/千克体重,四、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和食物来源,1、淀粉食物:大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粉、藕粉等2、纯糖类食物 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果糖、蜂蜜等3、蔬菜和水果 主要是植物中的纤维,水果中的果糖,(二)食物来源,第四节 维生素,一、维生素概述(一)维生素的特点(共同特点)1、维生素或其前体都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没有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维生素2、他们在体内既不提供热量,也不构成人体组织3、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需要量极少,通常以毫克甚至微克计,但绝对不可缺少4、维持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极少,(二)维生素的命名,
19、现已知维生素有30余种,其中有20余种与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有关。根据维生素溶解性能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1、2、3(泛酸)、5、6、12、PP(烟酸、尼克酸)、叶酸人体易缺乏的维生素:维生素、1、2、,(三)维生素分类,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的异同点,维生素A 维生素A指所有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 有两种来源:动物活性维生素A 植物性维生素A原 类胡萝卜素,二、脂溶性维生素,生理功能 维持视觉的正常功能,预防和治疗夜盲症 维持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 促进生长发育 抑癌作用 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供给量以视黄醇当量(RE)来表
20、示1RE=1微克视黄醇=6微克胡萝卜素1000IU的维生素A相当于300微克的视黄醇1微克RE=3.33IU维生素A=6微克-胡萝卜素,(2)来源 动物来源 含量丰富的有动物肝脏、鱼肝油,其次为蛋黄、奶油和黄油等。,微克/100克,植物来源 主要含有胡萝卜的水果和蔬菜等。,3、缺乏和过多缺乏:早期症状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可导致夜盲 婴幼儿缺乏生长停滞 皮肤黏膜角质化、萎缩、眼干等症状 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过量:成人一次摄入量超过300mg,儿童一次摄入量超过90mg 就会发生急性中毒 症状:嗜睡或过度兴奋,头晕、呕吐等,1220小时后出现皮肤红肿、脱皮,以手掌脚底处最为明显,维生素D 是指具
21、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 D2麦角钙化醇 D3胆骨化醇 生理功能 促进钙、磷吸收,促进骨质钙化,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抗佝偻病。保持血钙浓度,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06岁 10微克/天 740岁 5微克/天 40100岁 10微克/天(40 IU=1微克)食物来源 常与维生素A伴存于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多的有海水鱼、鱼卵、动物肝脏、鱼肝鱼油、蛋黄和奶油等。,3、缺乏和过量缺乏:骨骼畸形,佝偻病,骨质软化等过量:膳食来源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一般认为每天摄入50微克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厌食、过度口渴、呕吐、头疼、嗜睡、腹泻、多尿,关节痛等。,(三)维生素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抗不孕维生素,是
22、所有具有-生育酚活性化合物的总称 1、生理功能(1)抗衰老作用(2)抗不孕症(3)促进肌肉生长发育(4)抗癌作用,2、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供给量:一般不会缺乏,成年人一般14mg/天(2)食物来源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动物性食品中含量很少,人体所需维生素E大多数来自于谷物类和植物油,(一)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 生理功能 具有抗坏血病坏血病 抗癌作用 抗氧化作用 促进铁吸收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提高免疫机能,二、水 溶 性 维 生 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 正常成人每人每日需50100毫克,儿童每人每日需4090毫克,孕妇130毫克 来源 大都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
23、如菜花、西兰花、白菜、苦瓜、枣、红果、猕猴桃、草莓、桂圆,(二)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 生理功能 辅助糖代谢 促进肠胃蠕动 治疗和预防脚气病,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供给量:膳食中维生素B1 的供给量为0.6mg/1000kcal,正常成人每人每日需要1.22.0毫克。最高耐受量为50mg/天(2)食物来源 动物来源:瘦肉、肝脏、心脏、蛋黄、甲鱼、青鱼等。植物来源:主要存在于谷外皮层和胚芽。粗粮中的小 米、玉米粉荞麦面、黑面,豆类中的豌豆和黄豆。,(三)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 生理功能 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构成递氢体系中的辅酶,在生物氧化呼吸中起递氢作用。
24、,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成人每人每日需要1.52.0毫克,每日摄入量降低至0.5毫克时即出现缺乏症。(2)食物来源 维生素B2广泛分布于动植物性食品中,特别是动物肝、肾、心脏为多,奶和蛋也较丰富。,第五节 矿物质,按在人体内的含量可分为以下两类:(1)常量元素:指人体含量在0.01%以上的矿物质 如钙、镁、钾、钠、磷、硫、氯等(2)微量元素:指人体含量一般低于0.01%的矿物质 如铁、铜、碘、锌、锰、钴、氟、铬和硒等对人体影响较大的有:钙、磷、铁、碘、锌,一、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一)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二)矿物质是细胞外液的重要成分(三)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四)维持神经、肌肉组织兴
25、奋性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五)是构成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六)是体内酶的激活剂、辅因子或组织成分,二、食物中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是指食物中矿物质实际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影响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因素(一)化学形式(二)颗粒大小与溶解性(三)食物组成(四)烹调加工(五)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三、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酸性食品:食物在体内完全代谢后产生的矿物残渣所含成酸元素(氯、磷、硫)较多的食品称为酸性食品(或成酸食物)酸性食品:、谷物(玉米、大米、面粉)及其制品(面包、蛋糕、馒头、米饭)2、鱼类、肉类、禽类、蛋类 3、坚果(花生、花生酱、核桃),碱性食品:食物在体内完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饮食 营养 卫生 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