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保护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用水源保护区.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技术要点讲解,一、标准颁布的背景,1992年国家环保局污染管理司(环管水1992 006号)发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纲要,规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技术要求。大部分省市按照要求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以不同的形式通过政府或人大审批。全国2219个水水源地中,已经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有1555个,占水源地总量的70.08。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划分技术标准,各地保护区划分工作随意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区作用的发挥。,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标准颁布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2、及相关标准。要求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最大可能免受人类活动影响、保证水质安全。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国办200622号会议纪要国家环保总局六项任务要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标准颁布的背景,(1)由于缺乏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大多都是指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没有经过科学的计算,科学性较差,保护区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2)因划定方法不统一,管理制度不明确,地方各自为政,自行制定划分方法,在涉及跨界水源时,因保护区定界及管
3、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上下游纠纷不断。(3)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需要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整或重新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二、美国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1)地形边界划分法划定水源保护区的一个重要的初始步骤就是划定分水岭区域。在地图上划分分水岭区域的方法是,划一条线连接取水口上坡地的最高点,地表径流从这里流到取水口。,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二、美国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2)阶梯式后退/缓冲地带法阶梯式后退/缓冲地带法是利用地表水的阶梯式后退和缓冲地区降低径流对饮用水源不利影响,主要目的是在更大程度上过滤地表径流,减慢地表径流并增加地
4、下水的渗透。缓冲地区宽度的确定考虑的因素有:地形、当地土地的用途、留出缓冲区的政治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坡度、河流大小和土地所有权。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典型缓冲带是沿着河岸,取水口上游的宽度为50到200英尺的一个生长植被的土地带。类似地,湖泊、水库型的也可以同样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二、美国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3)迁移时间计算法迁移时间计算法计算出的保护区实际上是河流所能到达的区域,而不是一个地区。本方法是对于一个污染物以与河流相同的流速计算从上游的监测点到取水口的迁移时间(TOT)。得到这个时间使得管理者可以有时间对污染事件做出正确的反映,采取有效的对策。利用水质流
5、动模型,可以通过具体的水文、地理和水质参数计算迁移时间并且计算一旦污染时污染物在取水口时的污染水平。,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三、法律的适用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当有明确的地理界线。,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三、法律的适用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第二十条 跨省、自治区、
6、直辖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划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务院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其他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三、法律的适用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
7、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第三十四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应该说水法规定更加宏观一些。,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1)关于保护区划分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式饮用水水源地。由于分散式饮用水源由于在地域分布、供水量大小,取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若完全按照本规范实施在操作上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分散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仅可参照本规范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2)关于保护区的分级 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饮用水水
8、源保护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便于降低污染防治成本,本规范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设置了不同要求的三类保护区,即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2)关于保护区的分级 一级保护区内水质主要是保证饮用水卫生的要求,二级保护区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满足水质要求,在出现污染饮用水源的突发情况下,保证有足够的采取紧急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准保护区则是为了在保障水源水质的情况下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其提出一定的防护要求来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3)关于地表水饮用
9、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目前涉及地表水饮用水水质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以及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规范采用了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标准,其中地表水基本项目有24项、补充项目5项、特定项目80项(特定水质项目的确定由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情况确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4)关于保护区范围 理论上讲,保护区的范围划的越大,对水源地的保护作用就越明显,但是由于受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因素
10、的制约,地方政府希望划定的保护区的范围尽可能小,因此,本规范仅对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划定了最小限值,目的是为了保证取水口的水质满足水质要求,而对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的界定,则考虑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加了“包括了污染源的区域”的内容。,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6)关于准保护区 划定准保护区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满足相应的水质标准;在二级保护区能满足水质要求的情况下,可不划分准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7)关于保护区的划分方法为使规范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到各个省市的实际情况
11、,本规范在保护区的划分方法上采用了模型计算和类比经验方法两种,对具备计算条件的水源地采用模型计算方法划定,对不具备计算条件的采用类比经验方法进行划定。保证了规范在技术上可行,操作中简便。,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四、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点,(8)关于水质模型的选择考虑到作为地表饮用水源地一般为大中型的河流和湖泊、水库,本规范中采用二维水质模型来模拟计算进入保护区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由于大型湖泊、水库的流域面积大,水文条件复杂,而且面源污染的贡献较大,无法运用二维模型模拟水质变化情况,因此,对大型湖泊、水库的保护区没有进行模型计算,而是按照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保护区的范围。,饮用
12、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五、保护区划分与调整问题,1、补充划分问题 目前水源保护区划分率仅为69.23,因此,需要下大力气完成这项工作,这是解决没有的问题。有了保护区划分文件,环境管理工作就有依据了,否则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快速占用的背景下,难以实现饮用水源安全保障。,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五、保护区划分与调整问题,2、是否需要调整的基本原则(1)严于新颁布的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的保护区划分方案可以不作调整;(2)各级政府已经批准的保护区划分方案尽量不做调整;比新颁布的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要求松的,还没有发现存在管理和环境问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
13、整。已经发现划分存在较大的管理和环境问题的保护区必须做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五、保护区划分与调整问题,(3)认真研究水利部门划分的成果的合理性。水利部门是按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分级,环保部门是一级区、二级区和准保护区,分析其合理性和污染防治有效性,如果存在问题,则提出调整方案。,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通过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一般河流型水源地,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得到一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范围内应满足GB 38382002 类水质标准的要求。二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参见附录,大型、边界条件复杂的水域采用数值解方法,对小型
14、、边界条件简单的水域可采用解析解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潮汐河段水源地,运用非稳态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计算可能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最大范围,作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一级保护区上、下游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规定的范围。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般河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m,下游不小于100m范围内的河道水域。潮汐河段水源地
15、,一级保护区上、下游两侧范围相当,范围可适当扩大。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通航河道:以河道中泓线为界,保留一定宽度的航道外,规定的航道边界线到取水口范围即为一级保护区范围;非通航河道:整个河道范围。,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一级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陆域范围。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m;同时,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与陆域沿岸纵深宽度之和不得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规定的范围。,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
16、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通过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得到,二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到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的距离应大于污染物从GB 3838-2002 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到GB 3838-2002 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二维水质模型及其求解参见附录,大型、边界条件复杂的水域采用数值解方法,对小型、边界条件简单的水域可采用解析解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潮汐河段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采用模型计算方法;按照下游的污水团对取水口影响的频率设计要求,计算确定二级
17、保护区下游侧外边界位置。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但是应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般河流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长度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包括汇入的上游支流)延伸不得小于2000m,下游侧外边界距一级保护区边界不得小于200m。潮汐河段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不宜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扩展到10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有防洪堤的河段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宽度为防洪堤内的水域。,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
18、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二级保护区水域河长。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不小于1000m,具体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确定。对于流域面积小于100 km2小型流域,二级保护区可以是整个集水范围。,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当面污染源为主要水质影响因素时,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性、集水域范围等确定。当水源地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
19、响严重时,应将污染源集中的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管理范围,以利于对这些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准保护区 根据流域范围、污染源分布及对饮用水源水质影响程度,需要设置准保护区时,可参照二级保护区的划分方法确定准保护区的范围。,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图2 自然河道保护区划分示意图,二级区,一级区,陆域,水域,河流水源地,图1 堤防河道保护区划分示意图,一级区,六、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河流水源地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
20、讨会,23km,23km,200m,取水口,入河支流,堤防,10年或5年一遇洪水位,一级区陆域边线,以饮用为主导功能的多功能型水功能区,二级保护区,保护区,农业用水区,23km,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分类 考虑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水库、湖泊规模的大小、周边地形地貌等,将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分类。,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应将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一级保护区。大中型湖泊、水库采用模型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范围。,七、
21、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当大、中型水库和湖泊的部分水域面积划定为一级保护区时,应对水域进行水动力(流动、扩散)特性和水质状况的分析、采用二维水质模型模拟计算,确定水源保护区水域面积,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浓度满足GB 38382002 类水质标准的要求。具体方法参见附录,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小型湖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陆域半径200米距离,必要时可以将整个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的陆域作为一级保护区。大中型湖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陆域半径200米的陆域。特大
22、型湖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陆域半径200米的陆域。,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同时,一级保护区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源卫生防护范围。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小型湖泊、中型水库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300m范围内的区域。大型水库为取水口半径500 m范围内的区域。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半径500 m范围内的区域。,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湖泊、水库沿岸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
23、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200 m范围内的陆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大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 m范围内的陆域。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 m范围内的陆域。,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一级保护区的水域范围与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之和不得小于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范围。,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通过模型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边界至一级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大于所选定的主要
24、水质指标从GB 38382002 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到GB 38382002 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具体方法参见附录,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设定为二级保护区。大型水库以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000 m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但不超过水域范围。大中型湖泊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000 m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但不超过水域范围。,七、湖库水源
25、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确定,应依据流域内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地形条件分析确定。依据环境问题分析方法,当面污染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森林开发、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性、集水域范围等确定。当水源地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响严重时,应将污染源集中的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管理范围,以利于对这些污染源的有效控制。,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依据地形条件分析法,小型水库可将上游整个流域(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区域
26、)设定为二级保护区。小型湖泊和平原型中型水库的二级保护区范围是正常水位线以上(一级保护区以外),水平距离2000 m区域,山区型中型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一级保护区以外)及入库河流上溯3000 m的汇水区域。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范围。,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大型水库可以划定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3000 m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范围。大中型湖泊可以划定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3000 m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范围。,七、湖
27、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准保护区 按照湖库流域范围、污染源分布及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影响程度,必要时可以在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汇水区域设定准保护区。,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中小型湖库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七、湖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大型、特大型湖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饮用水功能区,取水口,大型湖库,取水渠,300m,一级保护区,2km,饮用水功能区,坝址,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500m,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28、研讨会,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乌鲁木齐河,乌拉泊水库水源地,1号地下水源地,2号地下水源地,3号地下水源地,4号地下水源地,八一闸河道地表水源地,问题:此图为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地的一部分,该地区为乌市的集水廊道,水量充足,目前的划分是将乌拉泊、八一闸两个地表水源地和四个地下水源地整个包起来,红色区域为一级保护区(左右最宽处为17.7公里,南北最大处为15.9公里),在其外围更大的区域划了一个二级保护区又将另外四个地下水源地包进来(东西最宽处为77公里,南北最大处为38公里)
29、。绿色区域范围内有许多单位,餐饮行业和小企业,也有奶牛场,比较复杂。请问这样划分合理吗?是否应该将每个水源地拆开来,按照划分规范分别划分一、二级保护区?因为在此划分基础上的水源地调查就说的不清不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又是地下又是地上,对于以后的监测监控和文字描述都是一个麻烦。,乌市乌拉泊水源地划分,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1、如果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或二级保护区内有支流汇入,应从支流汇入口向上游延伸一定距离的范围,相应作为水源地支流的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可参照上述河流型保护区划分方法划定,根据支流汇入口所在的保护区级别高
30、低和距取水口距离的远近,其范围可适当减小。2、完全或者非完全封闭的饮用水输水河(渠)道均应划为一级保护区,其宽度范围可参照河流型保护区划分方法划定,在输水河(渠)道的支流口可设二级保护区,其范围参照河流型二级保护区划分方法划定。,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3、以湖泊、水库为水源的河流饮用水水源地,其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应包括湖泊、水库水域和陆域一定范围,保护级别按具体情况参照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分办法确定。4、入湖、库河流的保护区水域和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为目标,参照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确
31、定一、二级保护区的范围。,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便于开展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依据保护区划分的分析、计算结果,结合水源保护区的地形、地标、地物的特点,最终确定各级保护区界线。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如水分线、行政区界线、公路、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水库大坝、水工建筑物、河流汊口、输电线、通讯线等标示保护区界线,并应设置专门标志。最终确定的各级保护区坐标红线图、表,作为政府部门审批的依据,也作为规划国土、环保部门土地开发审批的依据。,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划定依据保护区背景分析 技术方法与计算结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与管理措施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图件及有关说明,六、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析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讨会,谢谢各位同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