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ppt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ppt(1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重要知识点,目前用量最大的“第二代农药”及其毒性汞和镉中毒的典型疾病和损害的主要部位含有N-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食物含有多环芳烃(苯并(a)芘)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最安全的塑料材质及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 塑料的溶出性实验,一、农药和兽药的残留及其预防,(一)概述1农药的定义与农药残留 定义 根据我国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1997)的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分类:按用途可将农药分为杀(昆)虫剂、杀(真)菌剂、除草
2、剂、杀线虫剂、杀螨剂、杀鼠剂、落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类型。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任何由于使用农药而在食品、农产品和动物饲料中出现的特定物质,包括农药本身的残留以及被认为具有毒理学意义的农药衍生物。,兽药定义: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2.兽药与兽药残留(animal drug and residue),兽药残留定义:动物产品的任
3、何可食部分所含有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和(或)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杂质的残留。主要的兽药残留:七类,1.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表面粘附性污染和内吸性污染2.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3.通过食物链污染食品4.其他来源的污染,(二)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来源,高浓度农药喷洒,大面积喷洒农药,农药随处可见,令人触目惊心的农药,目前全国农药使用量大约为100万吨左右,真正利用率仅10一20%,其余进入环境。许多农民由于缺少环保知识,施用农药的技术不过关,因此农药事故屡有发生。,可怕的农药中毒事件,农药事故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中毒患者,在美国每年高达3一4万人,我国每年也有上万人甚至10万人
4、以上。,沈阳市2006年第一次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蔬菜类别 农药残留蔬菜类别 农药残留 超标率%超标率%豆菜类 15.87菜豆21.21绿叶蔬菜 11.43白菜18.18茄子 18.03茄果类8.00芹菜 15.91甘蓝类5.00辣椒 6.25瓜果类1.23番茄 3.66,1.有机磷农药:目前用量最大“第二代农药”性质不稳定,残留期短急性毒性强,主要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有些可产生“迟发性神经毒作用”慢性中毒主要是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视觉损伤的表现无明显的“三致”作用,(三)食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及其毒性,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留时间,有机磷种类:高毒类:对硫磷(1605,parathion)、内
5、吸磷(1059,demeton)、甲拌磷(3911,phorate)、甲胺磷(methamidophos)等中毒类:敌敌畏(dichlorovos)、乐果(dimethoate)、甲基内吸磷(parathion-methyl)、倍硫磷(fenthion)、杀螟硫磷(fenitrothion)、二嗪磷(地亚农,diazinon)等低毒类: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等。,有机磷特点:A 脂溶性:有机磷农药除少数为固体外,大 多数为油状液体,脂溶性,一般不溶于有 机溶剂B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于降解失去毒性-一 般不易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蓄积性较低C 烹调加工后农药残留量少,有机磷农药毒性,急性:对人是一种神经
6、毒,抑制体内胆碱酯酶使体内大量乙酰胆碱聚积引起中毒,测定体内胆碱酯酶的抑制情况,可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个指标。有机磷杀虫剂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及消化道侵入人体,进入体内 6-12 小时后血中浓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分解,至24小时以后已难查出,48 小时内可完全消失。,急性中毒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轻度中毒:头晕、无力、多汗、胸闷、恶心、食欲不振,瞳孔缩小、血中胆碱酯酶活力下降20-30%。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有流涎,大汗、呕吐、腹痛、腹泻、气管分泌物增多,轻度呼吸困难,血压和体温升高,神志清楚或模糊,肌肉纤颤等,血中胆碱酯酶活性下降50-75%。,重症中毒:除上述症状表现
7、外,瞳孔小似针尖,呼吸极度困难,紫绀、肺水肿,肌纤颤更加明显,大小便失禁,昏迷及惊厥等。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可下降75%以上。慢性中毒:迟发性神经炎,急性中毒后第二周产生神经系统症状,下肢运动失调,神经麻痹。慢性中毒国外有观察,对记忆力、血液系统和视觉损伤的表现。三致作用:多数有机磷农药无明显的三致作用。,2.氨基甲酸酯类,种类:西维因、涕灭威、呋喃丹、抗蚜威等特点:A.可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中易水解B.优点:杀虫的药效快,选择性高,不伤害天 敌,大多数品种对温血动物和鱼毒性较低,易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不留残留。而且 它们被微生物分解生物分解所产生氨基酸 和脂肪酸,又可作为土壤微生物的营养来 源,促
8、进微生物的繁殖,同时还提高水稻 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改进大米品味。,氨基甲酸酯类毒性,急性毒性抑制胆碱酯酶的神经毒,但这种抑制是可逆的慢性毒性:较少报道致癌、致畸、致突变,3.拟除虫菊酯类,种类 I 型不含氰基:如稀菊酯,必那命,联苯菊酯,天王星 II型 含氰基:速灭杀丁,敌杀死,凯素灵,百树得特点 该农药是模拟天然除虫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杀虫剂和杀螨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不溶或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在作物中残留期通常为7-30天。,拟除虫菊酯类,毒性 A.急性中毒是神经系统症状,但无胆碱酯酶抑制作用B.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感觉异常
9、(麻木、瘙痒)和迟发性变态反应C.慢性中毒较少D.个别品种有诱变和胚胎毒性,4.有机氯农药:代表性产品:666粉、DDT、林丹等 1983年停止生产毒性特点:中等毒性、难分解、半衰期10年以上脂溶性强,蓄积于脂肪和含脂高的组织器官主要靶作用器官:肝脏有致癌、致畸作用 透过胎盘乳汁,对胎儿婴 儿有毒性,有机汞类毒性大,不宜降解,我国1972年禁止使用有机砷类在体内可转化为毒性很大的As3+,可导致中毒并有致癌作用。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在环境和生物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乙烯硫脲苯丙咪唑类对小麦赤霉病麦病、黑穗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甘薯黑斑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杀菌剂,大多数对动和人体物毒性
10、较低,残留量低,危害相对较小部分品种有三致活性。7.混配农药的毒性 略,6.除草剂,急性毒性:1998年香港瘦肉精事件 过量氯霉素致灰婴综合征慢性毒性和三致作用:磺胺药、四环素、庆大霉素等过敏反应:青霉素、磺胺药等抗生素产生耐药菌株和破坏正常的肠道菌群平衡,8.常见兽药残留的毒性,瘦肉精;克伦特罗;学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该药物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曾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其对心脏的副作用大,故已弃用。它可明显增加瘦肉率,一些养猪户掺入饲料中使猪不长膘。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特别对心律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和
11、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有极大危害。因此全球禁用做饲料添加剂。,上世纪80年代初,“瘦肉精”在美国被偶然发现1990年3月,西班牙43个家庭的135牛肝汤,导致中毒悲剧1991年“瘦肉精”被作为“能提高生猪瘦肉转化率的科研成果”引入中国1998年5月,香港同胞因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导致食物中毒2004年3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海关总署等8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国食药监察文件,案例:“瘦肉精”是这样成“精”的,(四)食品贮藏和加工过程对农药和兽药残留的影响1储藏谷物在仓储过程中农药残留量缓慢降低,但部分农药可逐渐渗入内部
12、而致谷粒内部残留量增高。2加工常用的食品加工过程一般可不同程度降低农药残留量,但特殊情况下亦可使农药浓缩、重新分布或生成毒性更大的物质。,(五)控制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的措施,1.加强对农药和兽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2.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兽药3.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标准4.制定适合我国的农药和兽药政策,二、有毒金属污染及其预防,有毒金属元素概述食品汞污染食品镉污染食品铅污染食品砷污染,有毒金属元素概述,种类:汞、镉、铅、砷等。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自然环境(土壤、水、空气)的本底水平与食品中的含量相关。-废水、废渣、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食品的直接、间接污染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的生物
13、放大作用-食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污染(机械、管道、容器、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有害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强蓄积毒性,排出缓慢,半衰期长通过生物富集及食物链传递的生物放大作用造成人类更大的危害引起的危害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三致作用)为主。,影响有害金属毒作用强度的因素存在形式:价态、溶解特性等。机体营养状况:蛋白质和VitC的营养状况影响较大。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Fe和Pb之间的拮抗;Zn与Cd之间的拮抗作用;Se与Hg、Pb、Cd之间的拮抗作用。,食品汞污染,汞的概况无机汞元素汞(水银):低蒸汽压,易挥发。有机汞甲基汞,汞污染来源环境:地壳自然释放27006000吨/年。职业因
14、素金矿开采涂料杀真菌剂皮革处理电池生产氯碱化工,有机汞消化道吸收率9095,皮肤途径同样很高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红细胞分布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分子模仿,甲基汞可以分解释放二价汞,但特别缓慢。少量从尿中排出,其余90左右从粪便排出半衰期65天,甲基汞慢性中毒(日本水俣湾,伊拉克食用有机汞杀菌剂拌种的面粉种子面粉制作的面包)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视功能损害,视野缩小,感觉异常,听力丧失,发音困难,共济失调,肌肉颤动。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引起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神经肌肉兴奋传递受损。,水俣病日本水俣湾事件中有7.5的儿童发生脑瘫。症状为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肌肉运动能力下降,出现不自主的运动,流涎。尸
15、检发现大脑发育明显异常。,成因:氮肥厂以汞为原料(催化剂)进行生产 排放含无机汞及甲基汞的废水(无机汞经底泥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具有脂溶性的甲基汞易进入水生生物体内 经食物链富集到鱼、贝体内进入人、猫体内 中枢神经系统蓄积损害,胎儿型症状主要有1、智力受损:重症精神迟钝、智能低下、性格异常2、小脑受损:共济运动失调、吞咽困难、斜视、语言困难、阵发性抽搐和发笑3、发育异常:四肢变形等,食品汞的限量标准FAO/WHO:0.005mg/kg.bw我国的标准(1994,mg/kg)鱼、水产品 0.3 肉、蛋 0.05 粮食0.02蔬菜、水果、薯类、牛奶 0.01,食品镉污染,镉进入人体的途径职业暴
16、露人群镉生产企业冶炼工人镉电池生产企业工人镉电镀企业工人镉镀材料焊接工人镉合金生产和使用接触者含镉塑料稳定剂生产和使用接触者含镉颜料生产和使用接触者珠宝生产加工者,环境暴露人群食品污染吸烟水空气,镉的毒作用特点吸收特点消化道吸收率 5呼吸道吸收率 90分布特点50以上分布在肝脏和肾脏(金属硫蛋白存储蛋白,巯基结合)半衰期长达10年以上,镉的排出排泄非常缓慢长期小剂量暴露也可引起蓄积性中毒危害影响锌的生理作用结合能力cdzn,取代作用锌可以拮抗cd的毒性锌缺乏cd中毒加重,Cd急性中毒吸入性(常见)症状:鼻咽刺激症状;胸痛;头痛;头晕;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寒颤肺水肿,肝、肾坏死。消化道(少见)
17、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出血性胃肠炎,肝、肾坏死,心肌病,Cd慢性中毒蓄积性肝、肾、骨骼系统改变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可能的致癌物呼吸系统疾病(吸入性途径):梗阻性肺疾病,慢支,下气道纤维化,肺气肿。,cd慢性中毒肾脏损害低分子量蛋白尿,氨基酸尿,糖尿肾近曲小管(重吸收)细胞坏死一旦症状出现,病变不可逆,Cd慢性中毒骨骼损害多系统病变严重骨质软化,骨质疏松,骨折钙代谢异常(尿排出增加),20世纪50年代,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曾有1000多人患镉中毒,死亡123人。1960年,首次将其定名为“痛痛病”,1971年受害者将污染源“三井金属矿业”告上法庭,经过马拉松式的审判,最后裁定被告向31名原
18、告赔偿5700万日元。,食品镉污染情况动物性食品污染较植物性食品严重海产品更常见原因: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食品中镉的限量标准FAO/WHO:6.78.3 g/kg.bw我国标准:ADI 150 g,食品铅污染,铅污染概况职业性因素Pb生产、冶炼黄铜,铜或铅铸造铅焊接电池涂料,普通人群暴露来源土壤、空气铅水管铅焊接的罐头材料化妆品汽油燃烧废气,铅的吸收消化道:成年人吸收率为515,储留率为5;儿童吸收率为40(通过钙转运系统),储留率为32。空气中的铅微粒直径很小,约10m,容易通过肺泡被吸收,铅的分布90的血铅在红细胞中。血铅可作为铅暴露的生物标志。骨骼沉积较多的铅,半衰期长20年以上,铅
19、的释放维持血铅水平。,铅对儿童的毒性铅脑病(血铅80g/dl)症状:开始时主要表现为嗜睡、呕吐、易怒、食欲降低、头晕;继而发展为共济失调,意识不清,昏迷,死亡。病理:毛细血管渗出增加引起脑水肿,神经元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加。恢复儿童往往伴有癫痫,智力障碍,视网膜病变和失明。,神经系统变化血铅浓度低于80 g/dl,仍会出现精神,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有研究显示,血铅浓度在5-35 g/dl范围内,每增加1 g/dl可以引起IQ降低24分。作用机理:干扰神经细胞之间联系;抑制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支持功能。,铅对成年人的毒性铅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血铅浓度40 g/dl。节段性髓脱鞘和轴突变
20、性引起“足下垂”和“腕下垂”。引起中枢神经损伤改变的血铅浓度高于儿童。,铅对造血系统的毒性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贫血抑制红细胞核甘酶活性,导致核苷堆积影响红细胞膜的稳定性。血红蛋白合成受阻。,铅对肾脏的损害急性肾病(可逆转):肾近曲小管功能性改变,出现氨基酸尿、糖尿。细胞中可见铅包含体。慢性肾病(不可逆):肾小管萎缩,纤维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铅的致癌性IARC 将其列为2类致癌物可致大鼠实验性肾腺癌人群研究未获得一致结论,铅中毒消化系统的症状纳差、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或便秘等。腹绞痛见于较重病例或急性发作,其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后出现阵发性腹正中绞割样疼痛,腹软、喜按、多伴呕吐、面色苍白、
21、全身冷汗。少数可见齿龈边缘约1mm 的蓝灰色或蓝黑色“铅线”。,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PTWI 25g/kg.bw我国的标准(1994,mg/kg):粮食、薯类 0.4 豆类 0.8 蔬菜、水果 0.2 肉类、鱼虾类 0.5蛋 类 0.2 鲜 奶 0.05 奶粉 0.5,食品砷污染,砷的概况无机砷三价砷,五价砷。有机砷,砷进入人体的途径职业暴露人群含砷农药的使用环境污染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砷急性中毒主要是胃肠炎症严重者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并可出现七窍出血等现象。,砷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皮肤色素异常(白斑或黑皮)皮肤过度角化,由砷毒引起的表皮角化病发展成皮肤溃烂,最终可导致皮肤癌的发
22、生。,在体检时发现的砷中毒引起的肝肿大(A)和肝脏活体解剖样本中发现的肝组织损伤(B)。小箭头所指为肝细胞变形损伤;大箭头所指为渗透到门静脉周围的炎症细胞,Severe keratosis,Squamous cell carcinoma,Hyperkeratosis,Skin cancer,孟加拉国和印度的砷污染灾难(Water Reasearch 2001,12.3436),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许多地区都以含砷量很高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砷中毒危及8000万人的健康,已确诊超过10,000人患砷中毒病。这一问题成为当代全球任何其他自然灾害无法比拟的大灾难。40%的水井中的砷浓度均超过WTO的标准,数
23、百个饮用井水的溶解性砷浓度200/,而饮水中砷的限值为50/。,食品砷污染情况动物性食品污染较植物性食品严重水产品更常见,但大部分是毒性较低的有机砷原因: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食品中砷的限量标准FAO/WHO:ADI:0.05mg/kg.bwPTWI:0.015mg/kg.bw我国的标准(1994,mg/kg):粮食 0.7 豆类 0.8 蔬菜、水果、肉类、淡水鱼、蛋类、酒类 0.5鲜 奶 0.2,三、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含有NNO结构的化合物,是由一个亚硝基(-NO)与一个仲胺基(R1R2N-)的氮原子相互键合的化合物,通称N亚硝基化合物。种类:已发现有300余种绝大多数(90%以
24、上)对动物具有致癌性可能是人类的致癌物,结构:R1 N-亚硝胺 N N=O(N-nitrosamine)R2 N-亚硝酰胺(N-nitrosamide)R1 N N=O R2CO,(一)结构与理化特性,(1)N-亚硝胺稳定不易水解,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稳定,酸性和紫外光照射下可缓慢裂解(2)亚硝酰胺:化学性质活泼,在酸碱下均不稳定,理化性质,(二)体内代谢和毒性,代谢:(1)亚硝胺类主要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代谢,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2)亚硝酰胺类为直接致癌物和致突变物,不经体内代谢,1.急性毒性:较少报道。主要症状头晕、乏力、肝脏肿大、腹水、黄疸及肝实质病变。碳链越长,急性毒性越低。
25、,毒性,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的肿瘤能诱发多种组织器官的肿瘤多种途径摄入均可诱发肿瘤一次大量给药或长期少量接触均有致癌作用可通过胎盘对仔代产生致癌作用,2.致癌作用:特点,对人的致癌作用胃癌:日本人胃癌高发,吃咸鱼和咸菜较多。智利的胃癌发病率较高,农业生产中硝酸盐化肥用量很大。山东省胃癌高发区研究发现,胃癌高发区人群胃内N-亚硝酰胺(NAD)总量水平高于低发区。,食管癌: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当地水源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喜食酸菜。A.用林县酸菜提取液喂大鼠,二年后可诱发胃癌,而对照组为阴性。B.实验证明林县酸菜的致突变作用比日本类似的酸菜强6倍。C.实验表明林县酸菜提取物对细胞有致突变、转化与促癌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化学性 污染 及其 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