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技术原理-浓缩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技术原理-浓缩技术.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食品浓缩技术,一、液体浓缩技术概述 1、浓缩是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的单元操作,是溶质和溶剂均匀混合液的部分分离过程。2、浓缩和干燥的区别浓缩过程中,水分在物料内部是借对流扩散作用从液相内部达到液相表面而后除去,最低水分含量约30%(质量),一般为稳定状态的过程。干燥过程中,水分在物料内部借分子扩散作用从固相中几乎完全除去,且一般为不稳定状态的过程。,二、浓缩方法,平衡浓缩是利用两相在分配上的某种差异而获得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冻浓缩(自学)非平衡浓缩:是利用半透膜来分离溶质与溶剂的过程,两相用膜隔开,因此分离不是靠两相的直接接触,故称非平衡浓缩。膜浓缩,食品浓缩技术-蒸发,
2、内容:蒸发的基本概念 蒸发器类型及其选择 单效真空蒸发 多效蒸发蒸汽再压缩蒸发重点:蒸发器结构、多效蒸发流程难点:蒸发计算、蒸汽再压缩蒸发,第一节 蒸发及其特点,一、蒸发的基本概念1定义:蒸发浓缩是利用溶剂和溶质挥发度的差异,从而获得一个有利的汽液平衡条件,达到分离的目的。即溶液中溶质的挥发性小,溶剂具有明显挥发性时,工业上常用加热方法,使溶剂汽化达到使溶质增浓的目的就是蒸发操作。,食品工业浓缩的物料大多数为水溶液。蒸发就指水溶液的蒸发。,2、蒸发原理,按照分子运动学观点,溶液受热时,溶剂分子获得了动能,当一些溶剂分子的能量足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时,溶剂分子就会逸出液面进入上部空间,成为蒸汽分
3、子,这就是汽化。如果不设法除去这些蒸汽分子,则汽相与液相之间,水分的化学势将渐趋平衡,汽化过程也相应逐渐减弱以至停止进行。蒸发的必要条件:热能的不断供给(饱和蒸汽)和生成的蒸气的不断排除。,3、食品浓缩的目的,除去食品中大量水分,减少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提高制品浓度,增加制品的保藏性。浓缩经常用作干燥或更完全的脱水的预处理过程。浓缩用作某些结晶的预处理过程。,二、食品物料蒸发浓缩的特点,热敏性: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腐蚀性:酸性食品粘稠性:蛋白质、糖分、果胶 结垢性:蛋白质、糖分、果胶过热 泡沫性:物料沸腾时形成易挥发成分:芳香成分和风味成分,三、蒸发对食品的影响,风味 风味物质损失 解决方法包
4、括:A将浓缩物与部分新鲜物料混合,以提高风味;B风味物质回收 风味劣变 颜色:加深 营养物质损失,第二节 蒸发器类型及其选择,一、蒸发器的组成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器)和分离室(器)两部分组成。加热室的作用是利用水蒸气为热源来加热被浓缩的料液。蒸发器分离室的作用是将二次蒸汽中夹带的雾沫分离出来。,二、食品工业上常用的典型蒸发器,标准式蒸发器悬筐式蒸发器加热室在外的蒸发器长管式蒸发器刮板薄膜蒸发器板式(片式)蒸发器,(一)标准式蒸发器,标准式蒸发器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下部为加热室,上部为分离室。加热室由沸腾管、上、下管板所组成的加热管束。,分离器顶部有捕沫器,用以分离雾沫,保证二次蒸汽洁净,有利于
5、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分离器顶部连接二次蒸汽排出管。标准式蒸发器的缺点在增强循环方面有一定限制,因而沸腾液一侧的传热膜系数也受到限制。不便清洗和更换管子。,(二)悬筐式蒸发器,悬筐式蒸发器适用于中等粘度、轻度结垢的非腐蚀性料液,并且可以得到较好的蒸发速率。在食品工业上:果汁、麦芽浸出液、蔗糖、葡萄糖等溶液的浓缩。,(三)加热室在外的蒸发器(自然循环型和强制循环型),蒸发器是由加热器、分离器和循环管三部分组成 优点:可以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并调节循环速度使料液达到不在加热室中沸腾可改善分离雾沫条件,并有可能将其作成离心分离器的形式。可将几个加热器共用一个分离器,从而必要时可灵活轮流使用每个加热器。
6、循环条件得到了改善,检修、清洗也较方便,自然循环型设备不适用于蒸发粘稠溶液,主要是传热速率降低,污垢易于形成。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强制循环型,使溶液在管内流速达34m/s.,(四)长管式蒸发器,蒸发器采用细长的管子,单程通过的时间内,达到全部浓缩的要求,这就是长管式蒸发器蒸发器的管束很长,约68m,其截面积很小,具有很大的传热面,溶液送入管束后很快强烈沸腾,管子的中央部分充满料液蒸汽,蒸汽从管口流出的速度高达100-l20m/s。料液就被带动而沿管子内壁形成上升或下降的液膜。被蒸汽带动而沿管壁流动的液体速度可达20m/s,所以这种蒸发器被称为液膜式蒸发器。,长管蒸发器的分类,长管蒸发器根据浓膜的流
7、动方向可分为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及升降膜蒸发器。,1、升膜蒸发器,料液先经预热至接近沸点,从管束的下端引入。操作时,管内有三段不同的区域。在底部,因液层静压力的作用,不发生沸腾,只是起着加热的作用。在中部,温度显著升高并开始沸腾产生蒸汽,但传热速率仍不太高。在上部区域,蒸汽体积急速增大,所产生的高速上升蒸汽使液体在管壁上形成一层薄膜,造成很好的传热条件。,升膜蒸发器底部结构图,特点,优点:在加热器内料液停留时间短,传热系数高,适于浓缩热敏物料。缺点:在管内下部区域尚积存较多的液体,故而延长了接触时间(约1530min)通常还不能通过严格单程蒸发达到所要求的浓度,一般尚需部分再循环,加长了停留
8、时间,在管子中部易发生结垢和蛋白质沉积的现象。,2、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能较彻底消除因液体积聚所造成的静压效应,达到传热效率高,热能经济性好,停留时间短的目的。特点:经预热后的料液从管束的顶部加入 料液进管必须有均匀分配装置,降膜分布器的型式,导流管具有螺旋形沟槽的圆柱体:导流管下端锥体端面向 内凹入,以免液体再向 中央聚集;利用加热管上端管口的 齿缝来分配液体;靠管子上端的旋液分配 器,用于强制循环降膜 蒸发器中。,降膜蒸发器应用,降膜蒸发器因不存在静液层效应,物料沸点均匀,使用广泛,例如牛奶、果汁和糖浆等浓缩。,3、升降膜蒸发器,是升膜蒸发与降膜蒸发相结合的蒸发器。将加热器竖管束分成两程
9、,一程作稀液的升膜蒸发部分,另一程为浓稠液的降膜蒸发部分。如此结合,既有以两程代单程,缩短加热器长度的优点,而又可因分段浓缩各取有利方面以避免固有的缺点。,(五)刮板薄膜蒸发器,刮板薄膜蒸发器或称搅拌薄膜蒸发器,是另一种薄膜式蒸发器。其薄膜不是因为蒸汽的拖曳而是由机械的作用而形成。由夹套外壳和在壳内旋转的转动件组成,转动件上装有若干刮板。,刮板薄膜蒸发器应用,刮板薄膜蒸发器能处理粘度高达50,000l00,000cP的粘性料液,一般用于后道浓缩操作。在浓缩热敏物料如番茄酱、咖啡茶、牛奶、麦芽汁和乳清等方面比较合适。,刮板薄膜蒸发器特点,优点可处理粘性极大的物料 可浓缩浆状和带泡沫物停留时间短蒸
10、发速率高可在传热温差很小的条件下操作,消除结垢现象。缺点刮板和壁速之间的间隙小,转动件要精密对中,因而结构成本较高不易清洗一般情况只能用于单效蒸发,耗汽量大投资费和操作费用大。,(六)板式(片式)蒸发器,板式蒸发器是由板式热交换器与分离器组合而成的一种蒸发器,也是一种薄膜式蒸发器。与升膜式、降膜式、刮板薄膜式相比较,差别在于以成型加热板上形成的液膜来代替管壁或壳上形成的液膜。,板式 蒸发器,近代板式蒸发器在国外使用已很普遍。虽然工业上应用始于1950年。但早在1928年已运用板式热交换器的原理作成第一台板式蒸发器,并用于果酱的浓缩。随着食品浓缩低温、短时的要求愈来愈高,板式蒸发器已广泛应用于食
11、品工业,特别是乳品工业。,板式蒸发器将前述升降膜原理应用于板式换热器内部。通常的用法是将加热板排成四片一组。蒸汽在34板间沸腾成降膜,板组的数目可以变动,视生产能力需要而定。,板式蒸发器与管式蒸发器比较,板间的沸腾机理与管内发生的不完全相同,单位高度的传热面积,板式远大于管式,停留时间则板式远小于管式。如果板式蒸发的板隙和板宽加以适当改变,就可控制蒸汽速度,提高传热效率,而传热板仍能保持适度润湿。对各种不同粘度、不同浓缩比要求、不同沸腾温度的物料,调整传热板的尺寸可满足最佳操作条件的要求。板式蒸发器的板组(4片成1板组)按所需传热面积顺序装于机架上,对所有板组而言,加料是平流的。,英国APV公
12、司新型板式蒸发器,这种设备没有升膜段,全部料液以降膜方式流过加热板,而加热板则比普通板式蒸发器的大。如此,一片降膜进料板紧接一片蒸汽加热板,即两片成一组,板的长度为以前的升膜板和降膜板长度之和,而板宽则比以前增加50%,因此,为完成同一任务,需要板数较少,组合后长度较短。料液在此设备内不再循环,且停留时间极短。,板式蒸发器优点,灵活性大,传热面积可按需要而随意增减整个装置所需的厂房高度小具有良好的卫生结构设计,传热面装拆方便可进行多效操作用途可变性大,包括热敏制品的浓缩。,板式蒸发器的局限性,因为使用橡皮垫圈密封,故不能处理有机溶剂的溶液,同时操作温度上也有限度 为保证适当的升降膜操作条件,板
13、间间隙小,故不能处理悬浮固体的料液。同时处理一般料液,也有必要在生产线上安装过滤器,防止液体颗粒进入蒸发器设备生产能力受限制,三、蒸发设备的选择,生产能力,通常是以每小时的水分蒸发量来表示物料需要浓缩的程度:通常以浓缩制品的固体百分含量来表示物料的热敏性:与停留时间及蒸发温度有关是否需要回收风味物质 卫生结构及清洗的要求:清洁的容易程度 操作的方便性 装置大小,相对于蒸发能力的蒸发器大小,与厂房大小有关投资费用及操作费用:相对于蒸发能力和产品质量的操作费用,四、影响蒸发经济性的因素,由于发泡和夹带等引起的物料损失 能量消耗,减少能量消耗的方法 二次蒸汽再压缩 二次蒸汽再加热 多效蒸发(多效系统
14、的数量取决于节省的能量与操作费用的增加比较),第三节、蒸发系统,一、单效真空蒸发(一)定义:凡溶液在蒸发器内蒸发,所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再加以利用,则此种操作称为单效蒸发 为了浓缩热敏物料,必须尽可能使操作保持在低温下进行。当蒸发压力低于大气压,则称此蒸发为真空蒸发。,(二)单效真空蒸发装置,蒸发器为升膜式,它包括一个长管加 热器和一个分离器 以及附属设备:冷凝器、真空泵、不凝气排除 装置、疏水器、捕沫器。,附属设备,1、冷凝器:蒸发器所产生的大量二次蒸汽必须设法排除掉,方法是将其导入冷凝器进行冷凝。一般均采用混合式冷凝器 2、疏水器:为求蒸发器的蒸汽利用经济、保持传热良好。同其他水蒸气加热设备一
15、样,必须装置排除冷凝水的设备,即疏水器。,3、真空泵:因为冷凝器所能冷凝的气体主要为水蒸气。而空气等不凝结气体如不设法除去,系统的真空度不可能长久维持。使用真空泵的目的就是抽出这些不凝结气体。4、不凝气排除装置:为保持加热室的传热效率。方法是在加热器侧壁上设抽气管口,并连以管子和排气阀门。,5、捕沫器:蒸发操作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雾沫被二次蒸汽带出。浓缩时,雾沫夹带对得率和蒸发能力均有影响。如果是多效蒸发,还可能使下一效加热面形成污垢或腐蚀。特别在果蔬汁如蕃茄汁的浓缩时,强腐蚀性酸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雾沫夹带的原因,泡沫:液料的表面张力减小是造成泡沫的原因之一蒸汽高速流动:蒸汽流动速度过
16、快,必然促使雾沫伴随而行。溶液的急剧蒸发:溶液温度偏高,而蒸发温度偏低,发生突然闪急蒸发,形成雾沫。,(三)单真空蒸发器装置内的传热,蒸发过程实质上是以传热为主的过程。从整个单效真空蒸发系统来看: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结合是两个热交换器的串联。蒸发器将热能从加热介质转移到二次蒸汽中去,然后由冷凝器又将二次蒸汽的热能转移到冷却介质中去。热量传递的总趋势是从加热介质放热开始,以冷却介应吸热而告终。,整个单效真空蒸发系统的热量转移七个阶段。1、蒸发器加热侧的传递阻力。此项热阻一般较小,不是全过程的控制因素。2、蒸发器传热壁热阻,通常也很小。3、蒸发器沸腾侧的传递阻力,与上述阻力相比,此项阻力在蒸发器传热中
17、占有支配地位。,4、二次蒸汽从分离室沿管线向冷疑器转移时,要发生热损失和流动阻力。5、冷凝器蒸汽侧的传递阻力。此项阻力与1相似。6、冷凝器冷却壁热阻。此项阻力与2热阻相似。7、冷凝器冷却介质侧的热阻:表面式冷凝器的主要热阻。,(四)蒸发装置内的温差损失,当采用混合式冷凝器,由真空泵维持冷凝器在一定真空度下操作。在此真空度下,水蒸气和水的两相平衡物系必有一对应的温度,称为冷凝温度,以TK表示。若加热蒸汽的温度为T,则上述热量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温度降落(称为总温差)为:To=T一TK.,设蒸发器内沸腾温度为t,则蒸发器的传热温差称为有效温差为T:T=T一t TTo(=T一TK)总温差To与有效
18、温差T的差值称为温差损失。故有=To一T=(T一TK)一(T一t)=t一TK因此,蒸发操作的温度差损失为料液沸腾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差值。,引起温差损失的原因,如蒸发料液为纯水,且无其他原因引起液体的沸点升高,也不存在蒸汽在输送中温度的降低,则温度差损失并不存在,即=o,但实际上,由于下述三种原因,常引起温差的损失。,1、由于溶液的沸点升高所引起,在手册和文献中可以查得常压下某些溶液在不同浓度下沸点升高的数据(以a表示)。,吉辛柯公式,如能查到常压下水溶液的沸点升高a,则可按下面吉辛柯公式计算非常压下的沸点升高:式中:T-某压力下水的沸点,K;LV-压力下水的汽化潜热,J/kg a-常压下水溶液的
19、沸点升高,K,杜林法则:这个法则表明,溶液的沸点是相同气压下纯溶剂沸点的线性函数。淀粉糖厂的设计中得到的经验公式:式中为各效排出液浓度。,2、由于液层静压效应所引起,在低压下,液层高度会影响沸腾温度。可直接取用在 压力下水蒸气的 饱和温度 为液面上方的分离室内的压力,溶液液层高度为h,溶液密度为,则溶液中层的压力为:,3、由蒸汽流动中热损失引起,此项温差损失与蒸发装置的流程有关。计算时,一般作=0.51.5K,全部温差损失,=+十 有效温差T则等于总温差减去总温差损失。即:T=To一,(五)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传热系数:蒸发器是特殊条件下操作的热交换器,其传热系数K按通用表达式为,蒸发器传热系数
20、K值,除上述按公式计算外,比较可靠的办法是根据生产实践中的直接经验数据,(六)单效真空蒸发器计算,单效真空蒸发器 的工艺设计计算 项目主要有:1蒸发量 2热蒸汽消耗量 3传热面积。,1蒸发量 W1:取浓缩过程中质量不变的物质-绝对 干固体为计算基准设:S-原料液量,kg/s:B。-原料液中的固体含量%W1-水分蒸发量,kg,/S:B1-浓缩液的固体含量%则有:,2加热蒸汽消耗量(沸点进料)Kg/s 式中:Q-传热速率 J/s Lv-汽化潜热 KJ/Kg 3传热面积:蒸发传热面积的计算仍根据传热基本方程式。A=Q/(K T)m2 式中:K-传热系数,习题1,蕃茄汁在单效薄膜式蒸发器中从固体含量1
21、2%浓缩至28%。蕃茄汁已经预热到最高许可温度60后进料。采用加热蒸汽为压力0.7公斤/厘米2(表压)的饱和水蒸气。设蒸发传热面积为0.4m2,传热系数为1500W/m2.K,试近似估算蒸汽消耗量和原料量。,解:适当选取操作的真空度,保证器内料液沸点为60、根据加热饱和水蒸气的压力,从水蒸气表查查得其饱和温度T1=114.5,汽化潜热Lv=2.210KJ/KG,计算传热速率Q1=K1A1t1=15000.4(114.5-60)=32700J/s计算蒸汽消耗量 D1=Q1/Lv=32700/2210000=0.0148kg/s=53.3Kg/h计算蒸发量(查得60下水的汽化潜热LV=2304 k
22、J/kg)W1=Q1/LV=32700/2340000=0.014kg/s=50.3kg/h计算原料液流量:,二、多效蒸发,(一)多效蒸发的定义和特点蒸发过程汽化所产生的水蒸气叫做二次蒸汽,以区别作为热源的生蒸汽。蒸发操作中,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不再利用者,称为单效蒸发。1、定义:如将二次蒸汽引入另一蒸发器作为热源进行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对于单效或多效蒸发,最后一效的二次蒸汽通常用冷却水冷凝的方法来排除,所以冷凝器是蒸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2、多效蒸发的特点,提高了热能的经济性。按单效蒸发的结论,1千克加热蒸汽可以蒸发大约l千克二次蒸汽,如果将此二次蒸汽全部用作第二效的加热蒸汽时,同样
23、在第二效中又可蒸发大约l千克的二次蒸汽。以此类推,n效串联蒸发操作,1千克加热生蒸汽则可蒸发约n千克的二次蒸汽。,多效蒸发图(降膜蒸发器机组),(二)多效蒸发装置的设备流程,多效蒸发操作的加料可有四种不同的方法:料液与蒸汽成顺流的方法,称顺流法料液与蒸汽成逆流的方法,称逆流法每效都加入原料液的方法,称平流法组合上述备种方法的方法,简称混流法,顺流法,逆流法,平流法,混流法,对于效数多的蒸发也搞采用顺流和逆流并用,有些效间用顺流,有些效间用逆流。此法起协调顺流和逆流的优缺点的作用,对黏度极高的料液很有用处,特别是在料液黏度随浓度而显著增加的场合下,可以采用此法。,额外蒸汽的运用,(三)多效蒸发的
24、温差分配,多效设备是由单效设备组成,每一效即为单效蒸发器。因此,在实际蒸发操作中,每效蒸发器的操作都存在着三种形式的温差损失。设第1效加热蒸汽温度为T1,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为Tk,则总温差为,若每效无温差损失,对n效蒸发,显然每效传热温差为:而总的有效温差为:可见总有效温差等于总温差,在温差损失不能忽略的情况下,总有效温差必小于总温差,其差值即为总温差损失。即 式中 为n效温差损失之和,即:当有效总温差确定之后,此温差必须分配到各效,并满足各效的传热方程,即:,由此可得有效温差分配所必须遵循的如下比例关系:确定各效的有效温差,需另加特定的限制原则 各效等面积原则;相邻效间等压差原则(确定各效压力
25、及其对应的饱和温度);各效蒸发量按经验比例法其他特殊的限制(最高蒸发温度的限制对于热敏食品的浓缩,常规定蒸发温度的安全极限。,(四)多效蒸发的计算,多效蒸发的工艺设计计算项目主要包括(1)水分总蒸发量和各效蒸发量(2)加热蒸汽消耗量;(3)各效传热面积。,(1)总蒸发量的计算蒸发操作时,如无额外蒸汽抽出,因各效蒸发量大致相等Q1Q2;T1=T2=(T1一Tk)/2 由此可见,如果单效设备的传热面积与双效的每效面积相同时,由于单效的传热温差是双效的每效温差的一倍,故单效蒸发的传热量就等于双效中每效传热量之和。从而,单效的蒸发量就大致等于双效的全部蒸发量。,水分总蒸发量为各效蒸发量之和 WW1+W
26、2+Wn(kg/s)对溶液中固体进行物料衡算:SB0=(S-W1)B1=(S-W1-W2)B2=(S-W)Bn(kg/s)由此得出总蒸发量:W=S(1-B0/Bn)(kg/s),任一效蒸发水量计算已知各效水分蒸发量,则可按下式求出各效的浓度,已知各效汁汽量E1、E2.En和末效蒸发量Wn,计算蒸发水量。Wn=En Wn-1=En-1+En W2=E2+E3+E4+En W1=E1+E2+E3+E4+En总蒸发水量:W=W1+W2+Wn-1+Wn=n En+(n-1)En-1+2E2+E1,(2)蒸汽消耗量,升温耗热量:液体在沸点以下进入蒸发罐,加热至沸腾温度所需热量也称显热。Q1=S0C0(t
27、沸-t1)汽化耗热量:物料进入蒸发罐升温至沸点后,水分又开始由液态变成汽态,沸点下汽化所消耗的热量也称为潜热Q2=W r热损失 Q损0.05(Q1+Q2)加热蒸汽消耗量 D=Q/Lv,(3)各效传热面积的计算,各效传热面积的计算,第四节 蒸汽再压缩蒸发,提高经济性措施:多效蒸发代替单效蒸发蒸汽再压缩方法。,一、蒸汽再压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蒸汽再压缩方法的定义:设法使蒸发出来的二次蒸汽的热力状态提高到接近于原来的水蒸气的状态,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方法。,2、蒸汽再压缩节能的原理,假定:将绝对压力为1.74105N/m2,温度为1l6 的饱和水蒸气送入蒸发器,用以浓缩在大气压下沸点为100的液
28、体,并假定冷凝水离开的温度为104。因116饱和水蒸气的焓值为2700kJ/kg,104冷凝水的焓值为435kJ/Kg,若将此冷凝水送回锅炉房,则每千克冷凝水至少要加入2265kJ/kg的热量,才能得到与原来加热蒸汽同样的饱和水蒸气。而焓值为l00下饱和水蒸气的焓值2670kJ/kg,与原加热蒸汽焓值相差30kJ/Kg。所以将此lkg二次蒸汽在回复到lkg原来状态的水蒸气,仅需加入30kJ/kg的热最即可。,二、压缩二次蒸汽的方法,机械再压缩法蒸汽喷射再压缩法(热再压缩法)热泵循环再压缩法,1、机械再压缩蒸发,机械再压缩蒸发是利用机械压缩机的绝热压缩来实现。由于此法每蒸发1吨水分约耗电2946
29、kWh,只适用于电力发达而电费便宜的场合。另外,机械再压缩蒸发只适用于粘度低的稀溶液,因该法只有和传热温差很小时才比较经济。如果料液沸点升高显著,或有严重结垢现象,就不宜采用。,2、热再压缩法,机械再压缩中的压缩机,如用蒸汽喷射器代替机械压缩则称为热再压缩蒸发,所使用的蒸汽喷射器称为升压泵。升压泵的作用与蒸汽喷射真空泵不同之点在于其吸入气为水蒸气而由扩压管压缩.相当于lkg工作蒸汽所吸入的二次蒸汽量,称为抽气系数,则 式中:GX-被吸入的二次蒸汽量 G工作-工作蒸汽量消耗量,升压泵送入蒸发器加热室的蒸汽量D加热等于被吸入的二次蒸汽量和工作蒸汽量之和 D加热=G工作GX。将GX=G工作代入得:或
30、上式表示采用热再压缩法的经济程度。一般而言,的数值根据蒸发压力而定。对于许多低温操作,当工作蒸汽的压力为8l0atm时,约等于l,其经济程度为:G/D=1/(1+)=0.5 即每小时蒸发l吨水分的设备,约需工作蒸汽半吨。当=2时,则每蒸发1吨水分仅需工作蒸汽1/3吨。,3、热泵循环再压缩法,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直接压缩二次蒸汽时,如果蒸发需要在极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时,则被压缩的蒸汽体积很大,因而就不经济。热泵蒸发器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其实质是将蒸发操作与制冷循环结合起来。根据热泵蒸发系统中冷冻机的制冷剂是直接与被浓缩料液进行热交换,或是通过中间冷凝与它进行热交换,而分为直接热泵蒸发器和间
31、接热泵蒸发器。,(1)直接热泵蒸发器,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高温的氨蒸气(或其他制冷剂蒸汽)进蒸发器加热室中冷凝,放出汽化潜热供溶液蒸发。冷凝后的高压液氨经膨胀阀节流后进入表面冷凝器的一侧进行蒸发,吸收另一侧二次蒸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然后,蒸发后的低压氨气两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在整个循环中,制冷剂从低温区(二次蒸汽的冷凝器)取热,而后放入高温区(溶液的蒸发器),故称为热泵。,对于低温浓缩,如果采用二次蒸汽直接压缩,必须要求有大型昂贵的设备,而且操作效率低。该方法是将二次蒸汽先 与液氨进行热交换,而后 热量再转移给氨蒸气,用 氨蒸气代替二次蒸汽进行 压缩。氨蒸气的冷凝潜热 虽较二次蒸汽小,
32、但由于 其比容远较二次蒸汽小,这种替换就显现其优越性。,(2)间接热泵蒸发器:与直接式设备类似,但它采用水作为制冷剂与被浓缩物料之间的中间热交换介质。如图所示,料液蒸发器的热源,不是直接来自压缩机的氨蒸气,而是来自冷冻机蒸发器的热水。作为二次蒸汽的冷却剂,也不是来自料液蒸发器中冷凝的液氨,而是来自冷冻机蒸发器的冷水。间接式设备也用于热敏食品的低温浓缩。,复习题,1 某1000T/d甜菜糖厂,每小时入罐吸汁量53T,,吸汁浓度为13.8锤度。要求蒸发糖浆浓度为62锤度,求总蒸发水量?2某500T/d甜菜糖厂,每小时入罐吸汁量27T,,吸汁浓度为13.5锤度。要求第一效出口糖汁浓度为18.1锤度,
33、第二效出口糖汁浓度为24.0锤度,求第一效和第二效蒸发水量各若干?,3已知蒸发罐入罐稀汁量52.6T/h,稀汁浓度为13锤度,各效蒸发水量W1=18.2T/h,W2=14.8T/h,W3=7.4T/h,W4=1.6T/h,求各效出口糖汁浓度。4某1000T/d甜菜糖厂,采用四效低真空蒸发,入罐稀汁量51.9T/h,稀汁浓度为14锤度,蒸发后糖浆浓度为60 锤度,各效抽取的汁汽量分别为E1=4T/h,E2=5T/h,E3=3T/h,求第4效蒸发水量。选择题5溶液在沸点以下进入蒸发罐,加热至 沸腾温度所需热量称为:A:显热 B:潜热 C:热量 D:热焓6物料进入蒸发罐升温至沸点后,水分子开始由液态变为汽态,沸点下汽化所消耗的热量称为:A:显热 B:发热量C:潜热 D:热能。,7当u 3时,则每蒸发1T水分仅需工作蒸汽为A:1/2T,B:1/3T,C:1/4T,D:!/5T填空题8压缩二次蒸汽方法:机械再压缩蒸发、()、()9举例说明为什么选择蒸汽再压缩蒸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