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第5章蛋白质化学.ppt
《食品化学第5章蛋白质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化学第5章蛋白质化学.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蛋白质化学,主讲:张洪微,食品化学,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意义,蛋白质是食品中三大营养素之一蛋白质对食品的色、香、味及组织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一些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功能,是开发功能性食品原料之一,蛋白质的分类,按分子形状分:纤维状蛋白质、球状蛋白质按分子组成分:简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按蛋白质的溶解度分: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食品中蛋白质来源,动物中蛋白质:如猪肉、鱼肉、鸡肉、乳植物中蛋白质:如大豆、谷物微生物中蛋白质:酵母,本章内容,第一节 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第二节 蛋白质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变化第三节 食品中常见的蛋白质,第一节 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功能性
2、质:在食品加工、保藏、制备和消费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性能的那些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水化性质、表面性质、结构性质、感观性质,水化性质,结构性质,表面性质,感观性质,一、蛋白质的水合性质,蛋白质分子中带电基团、主链肽基团、Asn、Gln的酰胺基、Ser、The和非极性残基团与水分子相互结合的性质。,如分散性、湿润性、溶解性、黏度、胶凝作用、乳化和起泡性等,都取决于水-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用方式:,结合过程,化合水和邻近水 多分子层水 进一步水化,A.非水合蛋白质B.带电基团的最初水合C.在接近极性和带电部位形成水簇D.在极性表面完成水合E.非极性小区域的水合完成单分子层覆盖F.在与
3、蛋白质缔合的水和体相水之间架桥G.完成流体动力学水合,氨基酸残基的水合能力,带电的氨基酸残基数目越大,水合能力越大。,影响蛋白质水合性质的环境因素,1.浓度:浓度,蛋白质总吸水量2.pH:pI,水合作用最低;pH 910时水合能力较强3.温度:温度,蛋白质结合水的能力(变性蛋白质结合水的能力比天然蛋白质高约10)4.盐:盐溶效应与盐析效应。,二、溶解度,蛋白质-蛋白质,溶剂-溶剂,蛋白质-溶剂,+,实质,疏水相互作用,离子相 互作用,+,蛋白质的溶解度大小,影响因素,1.pH和溶解度2.离子强度,植物蛋白质提取:pH89高度溶解 pH4.54.8处采用等电点沉淀。,影响因素,3.温度 040
4、温度,溶解度 40 温度,溶解度,一些高疏水性蛋白质,像-酪蛋白和一些谷类蛋白质的溶解度却和温度呈负相关。,影响因素,4.有机溶剂 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降或沉淀,降低水介质的介电常数 提高静电作用力 静电斥力导致分子结构的展开 促进氢键的形成和反电荷间的静电吸引,三、蛋白质溶液的黏度,理想溶液 蛋白质溶液,牛顿流体,假塑性或剪切变稀,蛋白质切变稀释的原因:,分子朝着流动方向逐渐取向,使磨擦阻力减少。蛋白质的水合范围沿着流动方向形变。氢键和其他弱键的断裂导致蛋白质聚集体或网络结构的解离。,影响蛋白质流体黏度特性因素:,蛋白质分子或颗粒的表观直径 表观直径 黏度,蛋白质分子固有的特性。蛋白质-溶剂间
5、的相互作用。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四、蛋白质的胶凝作用,聚合或聚集反应:一般是指大的复合物的形成。,聚合或聚集反应:,沉淀作用:是指由于蛋白质的溶解性完全或部分 丧失而引起的聚集反应。絮凝:是指蛋白质未发生变性时的无规则聚集反 应,这常常是因为链间的静电排斥降低而发生的 一种现象。凝结作用:发生变性的无规聚集反应和蛋白质-蛋 白质的相互作用大于蛋白质-溶剂的相互作用引起 的聚集反应,定义为凝结作用。凝胶化作用:是指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 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过程。,凝胶化作用机制,溶胶状态-似凝胶状态-有序的网络结构状态凝胶化的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金属离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化学 蛋白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