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工程防灾与减灾.ppt
《12工程防灾与减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工程防灾与减灾.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章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12.1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简介,12.1.1 灾害及灾害类型,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与程度无关,通常是指在局部由某种不可控制或未予控制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或在短时间内扩张和发展,进而演变成灾难,超过本地区防救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群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1)灾害概况,灾害的产生原因:,自然因素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链的破坏或远离平衡的发展,大气和水圈在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区域或局部远离平衡的运动,岩石圈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突然断裂等。社会因素人类对森林、植被和草原的过度砍伐和破坏等造成土地荒漠,人类活动对地球
2、表面环境的污染,物种灭绝,人口暴长等等。,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 给社会经济造成破坏 造成社会不稳定,(2)自然灾害,中国近60年遭受巨大灾害一览表,由于人们不当的知识或缺乏知识、不当的选址、不当的设计、不当的施工、不当的使用和不当的维护,导致所建造的土木工程不能抵御突发的载荷,导致土木工程的失效和破坏,乃至倒塌而造成了灾害,给人类带来了损失。,(3)土木工程灾害,地震引起的铁轨变形,土木工程灾害有两大基本特点 土木工程
3、是造成灾害的主要载体 减轻这种灾害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必须要依靠土木工程方法,其他方法都不能根本地解决土木工程灾害问题,广东九江大桥塌陷事故现场 飞石砸断彻底关大桥事故现场,12.1.2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发展历史与现状,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相互联系而构成自然灾害系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减灾需要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学科、各阶层协调行动,减灾的各项措施必须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一套系统工程。减灾系统工程是一个由多种减灾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主要由监测、预报、防灾、抗灾和重建等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又包括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防灾减灾通常采取两大类措施:即灾前的措施和灾后的措施。灾前的措施
4、就是“预防为主”;灾后的措施包括4R:Rescue抢救生命;Relief救济,包括给受害者生活和医疗的必需品和必需的条件或货币;Resettlement对灾民的重新安置;Re-covering and Reconstruction恢复与重建。,早期土木工程的任务主要是解决人类“住与行”的基本问题;重大的灾害及其对土木工程设施的破坏,引起了人们对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逐渐关注与重视;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工程质量(设计和施工)对于抗震防灾的重要性;对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防灾减灾以及结合地域特点的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课题。,塔科马悬索桥的垮塌,土木工程灾害主要内容 土木工程规划性防灾 工程性防灾 工程结构抗
5、灾 工程技术减灾 工程结构在灾后的检测与加固,前面4项内容是灾害发生前进行的工作,第5项内容是灾害发生后进行的工作,涉及灾害材料学、灾害检测学、工程修复和加固等领域。,12.2 主要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12.2.1 地震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1)地震灾害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带分布示意,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
6、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构造地震产生原理,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汶川大地震也震断了外界连接震中地区的所有公路、桥梁,致使灾区群众和救灾队伍、救灾机械、救灾物资被阻断在了“生命线”两边。,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它是一种惯性力。结构物破坏的影响因素与地震本身有关,地震越大,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重;与结构本身的质量,包括其结构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到位等;结构物所在地的场地
7、条件,包括场地土质的坚硬程度、覆盖层的深度等等;局部地形对震害的影响也很大。,(2)地震灾害的土木工程对策,对于地震灾害采用的土木工程对策主要从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两方面着手,选择有利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原则,并对结构物采取合理可行的减震措施以减轻地震力对结构造成的影响。,国内外土木工程抗震原则我国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采用三个水准概率来设防“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地震抗震标准,针对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是不一样的 强制性的抗震标准采用一些新的建筑理念和结构形式来抵抗地震作用 改变“以地球为相当好的惯性参考系”的传统设计理念,新的土木工程抗震设计刚性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使用橡胶、弹簧等弹性装
8、置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分离式设计 滚动支撑式基础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12.2.2 风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地面风不仅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风还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1)风灾害基本概况,典型的龙卷风,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等级,热带气旋灾害的危害强风 暴雨 风暴潮,龙卷风,龙卷风破坏力的组成风压极大,可将沿途的建筑物摧毁 建筑物与龙卷之间的巨大的气压梯度力,足以使建筑物由内向外爆炸 上升气流极强,能将上万吨的整节大车厢卷入空中,将上千吨的轮船由海面抛到岸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工程 防灾 减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