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ppt
《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主要内容,预处理的本质(固-液分离)发酵液的相对纯化方法 絮凝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细胞破碎的方法 影响离心分离的因素、方法及设备,预处理的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改善流体性能,提高过滤速率。使目的产物转相便于后处理(多数是液相)。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便于后续操作。,发酵液的预处理目的产品在发酵液中浓度很低与许多杂质(溶解的和悬浮的)夹在一起,发酵液属于非牛顿型流体,需进行预处理,由于,通过微生物发酵或动植物培养得到的原料液应首先将其中的菌体或细胞与培养液分离。如果目标产物为胞外代谢物则直接对培养液进行分离纯化;如果目标产物为胞内代谢产物,要对细胞进行处理,
2、释放目标产物,然后除去细胞碎片,再进行目标物质的纯化。,(在合适的培养基pH、温度和通气搅拌或经厌氧条件下进行生长并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菌体、胞外代谢产物或胞内酶或核酸等),一、预处理特性的改变方法 取决于可分离物质的性质,主要考虑目的物质的分子大小、热稳定性、pH的适应性。加热:最简单最经济的预处理方法(常用)加热能使液体粘度降低,过滤速度加快。该方法只适合于对热较稳定的生化物质,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须严加选择。,调pH改变发酵液的胶体状态使产物转入液相使杂质(蛋白、多糖、Ca2+等)发生沉淀。一般用草酸或无机酸、碱来调节。通常加热和调pH协同作用。链霉素生产发酵液预处理时,采用调pH3.
3、0左右,加热至70,维持半小时以凝固蛋白质,这样可使过滤速度增大10100倍,滤液粘度降低为原先的1/6。,例,加入某些反应剂,某些物质或杂质能转为助滤剂,可消除这些物质对过滤的影响,从而提高速率。正确选择能提高3-10倍速率,反应剂,助滤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细粉或纤维,它能使某些难于过滤的物料变得容易过滤。硅藻土和珍珠岩是两种最常用的助滤剂。硅藻土是几百年前的水生植物沉淀下来的遗骸,珍珠岩是处理过的膨胀火山岩。,助滤剂,二、去除杂质的具体方法,1、无机离子利用沉淀作用 钙离子:加草酸或磷酸盐 镁离子:磷酸盐 铁离子:加黄血盐,生成普鲁士蓝沉淀2、可溶性蛋白质 发酵液的预处理主要是如何使可溶
4、性蛋白质变性沉淀除去。,蛋白质的性质和变性机理1)沉淀法: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2)变性法:加热、调pH、酒精、丙酮、表面活性剂3)吸附法:有色物质 常用的是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纤维、活性碳等材料的吸附法。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剂用于酪蛋白酶或果胶酶的脱色。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谷氨酸发酵液脱色。,三、凝聚和絮凝,凝聚与絮凝在预处理中常用于细胞、菌体(胞外产物)、细胞碎片(胞内产物)以及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去除。与热处理和加无机电解质相比,作用条件温和,实验剂量小。1)凝聚作用是指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由于胶粒之间双电层电排斥作用降低,电位下降,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通常发酵液中细胞或菌体带负电荷,由
5、于静电引力的作用将溶液中带相反电性的粒子(即正离子)吸附在周围,在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反离子化合价越高,即凝聚能力越强。阳离子对带负电荷的胶粒凝聚能力的次序为:Al3+Fe3+Ca2+Mg2+K+Na+Li+。常用的凝聚剂有:Al2(S04)3 18H20(明矾);AlCl36H20;FeCl3;ZnS04;MgC03等,2)絮凝作用是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桥架作用,使胶粒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絮凝剂必须具有长链线状的结构,易溶于水,在长的链节上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功能团。絮凝剂的功能团强烈地吸附在胶粒的表面上。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功能基团分别吸附在不同颗粒的表面上,因而产生架桥联接。
6、,絮凝剂包括各种天然聚合物和人工合成聚合物。,天然絮凝剂:多糖、海藻酸钠、明胶和骨胶等。无毒、使用安全、适于食品或医药。人工合成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类、聚苯乙烯类物和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等。某些絮凝剂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在食品和医药工业的使用中应考虑最终能否从产品中除去。,第四节 细胞破碎,定义:细胞破碎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设法使胞内产物最大程度地释放到液相中,破碎后的细胞浆液经固液分离除去细胞碎片后,再采用不同的分离手段进一步纯化.,一、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微生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细菌:肽聚糖的网状结构 酵母菌: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质 真菌:聚合物的网状结
7、构、几丁质、纤 维素的纤维状结构植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初生壁,次生壁 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二、细胞破碎效果的检查,直接测定法 测定破碎前后的细胞数量目的产物测定法 测定破碎液中目的产物的释放量(含量、活性)测定导电率 导电率随着破碎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三、细胞破碎技术,机械法和非机械法机械法 机械法主要是利用高压、研磨或超声波等手段在细胞壁上产生的剪切力达到破碎目的。包括高压匀浆法、珠磨法和超声破碎法。,高压匀浆器影响匀浆破碎的主要因素是压力、温度和通过匀浆器阀的次数。高压匀浆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在微生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处理中常采用。,高速珠磨机(high spced bead m
8、ill)研磨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细胞悬浮液与玻璃小珠、石英砂或氧化铝等研磨剂一起快速搅拌,使细胞获得破碎。在工业规模的破碎中常采用高速珠磨机。,超声波破碎器超声波处理细胞悬浮液时,破碎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声强和振幅影响很大,但强度太高易使蛋白质变性,频率的变化影响不明显:此外介质的离子强度、pH值、菌体的种类和浓度也有很大的影响。,超声波振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产生的热量不容易驱散,所以影响了它在大规模工业上的应用,但在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非机械法 非机械方法很多,包括酶解、渗透压冲击、冻结和融化、干燥法和化学法溶胞等。酶解法 是利用酶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特殊
9、的键,从而达到破碎目的。酶解法可以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特定的酶,也可以采用自溶作用。酶解法的优点是发生酶解的条件温和、能选择性地释放产物、胞内核酸等泄出量少、细胞外形较完整、便于后步分离等;但酶水解价格高,故小规模应用较广。,渗透压冲击法冻融法干燥法化学法:采用化学法处理可以溶解细胞或抽提胞内组分。常用酸、碱、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等化学试剂。,选择破碎方法的依据(1)细胞的处理量(2)细胞壁的强度和结构(3)目标产物对破碎条件的敏感性(4)破碎程度 适宜的操作条件应从高的产物释放率、低的能耗和便于后步提取这三方面进行权衡,破碎技术研究的方向(1)多种破碎法的结合(2)与上游技术结合(3)与下游操
10、作技术结合,第五节 离心技术,离心分离方法,(1)差速离心分离生化工业中最常用分离方法,实际物系的特点、分离目的、分离程度,(目标产物和其它组分的性质及相互作用等),选择适当的操作条件(离心转数和时间),使料液的不同组分得到分级分离,细胞破碎液的差速离心分离,(2)区带离心生化研究的重要分离手段(差速区带离心和平衡区带离心),在离心管中用某种低分子溶质(如蔗糖)调配好密度梯度(从大到小加入)在密度梯度之上加待处理的料液然后进行离心操作,区带离心法可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但处理量小,一般仅限于实验室水平。,差速区带离心:密度梯度最大的密度待分离的目标产物密度,得到纯化的各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处理 分离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