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卫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范本尧院士.ppt
《导航卫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范本尧院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航卫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范本尧院士.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航卫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范本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二一年五月,导航卫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前言二、美国GPS导航卫星三、我国导航试验卫星四、我国区域导航卫星五、我国未来全球导航卫星设想六、结束语,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天基无线电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系统,能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十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各个行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以及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撑。,一、前言,当前世界上已成功建成了三个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GLONASS导航系统中国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正在建设的有二个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
2、洲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 计划发展的有两个卫星导航系统日本QZSS准天顶增强系统印度IRNSS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三大部分组成。由导航卫星组成的星座构成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导航卫星配合地面控制段完成测距定轨,接收上行导航数据,向用户发送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卫星由卫星平台和导航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本文着重介绍国外导航卫星和我国导航卫星技术发展状况。由于篇幅和时间关系,本文对国外导航卫星仅介绍当前广泛应用、技术较先进的GPS卫星。,GPS星座为Walker 24/6/1构型,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4颗卫星,呈非均匀分布,轨道
3、面沿赤道以60间隔分布,倾角55,半长轴为26560公里的圆形轨道。1978年发射首颗GPS卫星,1993年组网运行,至今已研制了两代共六种型号卫星:GPS、GPS、GPSA、GPSR、GPSRM、GPSF。目前正在研发第三代GPS III导航系统,其卫星技术在不断改进提高。,二、美国GPS导航卫星,GPS 导航卫星星座,卫星为八面体长箱体构型(见图),设计寿命5年。两太阳翼各由二块弧形板并联而成。共有三个导航信号L1(1575.42MHz):C/A、P(Y)两个信号L2(1227.60MHz):P(Y)采用两台铯原子钟和两台铷原子钟。导航电文存储容量 3.5天。共生产了11颗卫星。,GPS试
4、验验证卫星,GPS I 卫星,GPS 第二代卫星,卫星结构构型和GPS相同。在GPS基础上改进:设计寿命增加至7.5年每个太阳翼各由4块平板并联构成(见图)导航电文存储容量增至14天在L1民用频率上采用了选择可用性(SA)措施和L2上反电子欺骗(AS)措施共生产了9颗卫星。,GPS A 卫星,卫星结构构型和太阳翼均与GPS相同导航电文存储容量扩展至180天星上电子设备采取防辐射加固措施增设激光反射器,用于星地测距,提高精度共生产了19颗卫星。,GPS II 卫星,GPS IIR卫星,卫星有较大改进:卫星采用4边形箱体构型(见图)每个太阳翼由两块板串联展开组成,可一次展开,提高了可靠性采用镍氢N
5、iH2蓄电池,提高了容量具有UHF频段星间链路,180天自主导航功能,URE 7m(1)采用新型高精度铷原子频标(3个):610-4/天 装有展开式核爆探监测天线共生产了12颗卫星。,卫星结构构型和太阳翼和GPSR相同在 GPSR基础上改进:L1、L2频段上增加新的军用M码信号,提高安全性和保密性增加新的L2C民用码,使民用接收机可进行电离层误差修正,提高定位精度具有功率增加7dB功能设计寿命10年共生产8颗卫星。,GPS IIRM卫星,GPS IIR卫星,卫星结构为八面体长箱体构型(见图)减少结构板数量,增大天线安装面积布局优化,卫星背地板外单独建立4个蓄电池小舱每翼由三块板组成,采用三结砷
6、化镓太阳能电池,提高了功率增加新的民用频率L5(1176.45MHz)改进型天线,以宽带专用单元取代L波段阵元设计寿命12年已生产了16颗卫星,GPS IIRF卫星,GPS II 系列卫星频码图,GPS IIRF卫星 结构图,GPS IIRF卫星,美国正在研制第三代导航卫星GPS III,预期将有多项改进和提高。1、卫星设计寿命15年;2、仍采用自身变轨方案,采用一箭双星发射;3、定位精度:水平0.5m,高程1m;4、授时精度:2ns;5、增加L1C导航信号,MBOC(6,1,1/11)调制;6、为与Galileo兼容互操作L5调制方式改为A1tBOC(15,10);7、星间链路采用Ka频段;
7、8、点波束天线功率增强20dB;9、采用锂离子电池,提高卫星功率;10、自主导航180天,URE 3m;11、具有星星、星地通信能力,100Mbit/s;12、具有搜索及救援功能。,GPS III 卫星,GPS卫星总装生产线,GPS III 卫星,GPS卫星发展历程(1),GPS卫星发展历程(2),1 采用简便成熟的一箭一星发射方式,卫星自带固体燃料发动机,加速入轨,技术继承性好,可靠性高。2 卫星平台采用常规、成熟继承性好的方案:采用中心承力筒+板式结构方案。转移轨道采用自旋稳定方式,在轨运行采用三轴姿态稳定,单组元肼推进系统。3 太阳翼由二次展开并联式结构,改进为一次展开串联式结构,提高太
8、阳翼展开可靠性。4 由硅太阳能电池改用砷化镓太阳电池,增加太阳电池功率。5 不断提高蓄电池容量,由NiCd电池改进为NiH2电池,GPS准备采用锂离子电池。6 测控采用常规USB体制,可靠性高。测控下行遥测可选用两种速率:4000bps和400bps,当局部地区信号弱时,可采用低速率,增加信噪比,从而提高信号强度。7 测控和导航功能有机结合。导航上行注入采用测控上行遥控功能完成。卫星在轨运行阶段,测控停止转发测距信号,直接采用导航确定的轨道、位置信息,减少了导航的单独注入链路。,GPS卫星主要技术特点,8 增加测控覆盖区域,提高安全性。采用了立体收发共用的测控天线(对地、背地天线和双锥体天线)
9、,可以提供连续的覆盖区。9 增加导航频段和导航信号,提高民用定位精度和兼容互操作性。由2个导航频率、3个导航信号增加至3个导航频率、7个导航信号。增加新的军用M码,军民频谱彻底分离,提高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10选用新的BOC信号调制体制。11不断提高星载原子钟的精度和稳定性,铷钟稳定度由最初的110-12/天提高至 510-14/天。12采用信号增强技术(增益7dB)。13采用星间链路和自主运行技术,提高测距精度和战时对抗能力(UHF频率)。14不断延长卫星寿命(从5年增至12年)。15不断提高系统定位精度(小于10m)。,16多功能融合,综合型发展。除导航功能外,兼有全球核爆监测功能、空间电
10、子探测和电子侦察功能。GPS还进一步考虑搜索与求援、通信等功能。17卫星逐步提升性能,星座平稳过渡、连续运行,不影响用户使用。目前星座运行的就有GPSA、GPSR、GPSRM、GPSF 等几种型号卫星。GPS卫星技术发展的特点,值得我们在研制导航卫星时思考和借鉴。,导航试验卫星由三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其中一颗在轨备份),分别定点于140E、80E和110.5E(备份星)。三星分别于2000年10月、12月和2003年5月成功发射、运行,至今仍在工作。,三、我国导航试验卫星,卫星的构型和总体布局采用分舱模块化设计。分为通信舱、推进舱、服务舱三个舱段,及天线模块、太阳电池翼模块。东面板上装
11、有一副S/L天线、一副通信C天线。西面板上装有490N发动机。南北面板各装有一副太阳电池翼。对地板装有C频段全向测控天线和地球敏感器。,导航试验卫星组成,卫星在轨工作示意图,卫星外形示意图,卫星由结构、电源、姿轨控、推进、测控、热控、导航载荷和天线共8个分系统组成。,卫星组成框图,导航试验卫星主要技术性能,1采用无线电测定体制(RDSS),具有定位、数字报文通信和双向授时三大功能。2定位精度:水平20m(无标校100m)高程10m。授时精度:单向100ns,双向20ns。报文通信:每次120个字,每小时54万次。3服务区域:我国及周边地区,沿海及太平洋部分海域(东经70145,北纬555)4卫
12、星重量:2320kg,其中有效载重168kg。5最大外形尺寸(在轨展开)X向:5.7m Y向:18.1m Z向:1.72m。6卫星功率:寿命初期:2049W 寿命末期:1688W7位置保持精度:东西0.1 南北0.18工作寿命 8年,卫星展开示意图,导航试验卫星主要技术特点,1 采用继承性好、技术成熟的一箭一星发射方式,卫星自身变轨和定点。,2 卫星采用DFH-3公用平台成熟技术,结构由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心承力筒和24块蜂窝夹层板组成的四边形箱体。箱体尺寸:2.21.722.0m,结构比为7%左右。,卫星结构示意图,3 采用先进的全三轴轨姿态稳定控制方式,即变轨机动及在轨运行均采用三轴姿态稳定方
13、式。,控制系统原理框图,4 卫星采用了先进的双组元统一推进系统,自带490N双组元发动机,加速入轨、定点。变轨机动和在轨姿态控制均采用一甲基肼(MMH)和四氧化二氮(MON-1)推进剂,提高了推进剂使用效率。,推进分系统原理框图,5 电源系统由两条独立供电母线组成,每条母线由太阳翼和蓄电池组供电,两条电源母线间可通过开关并联,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各母线采用顺序线性部分分流调节,光照期母线电压保持在42V0.5V范围。,电源分系统原理框图:,6 两个太阳翼,每翼由三块碳纤维蜂窝夹层板串连展开组成,采用效率12%的硅太阳能电池。7 蓄电池采用45Ah容量的镉镍电池(NiCd),有效载荷转发器分系统原
14、理框图,8有效载荷采用接收放大转发工作模式,即用户经上行L波段申请信号,星上L/S天线接收后,经变频放大,用C波段天线发给地面中心,地面中心经计算处理后,通过C波段发向卫星,由C天线接收,变频放大后,用S波段经L/S天线发给用户、实现定位。,9 下行发射功率大,首次采用具有自动电平控制功能的120W高功率行放。掌握了真空微放电、无源互调和温度控制技术。10首次研制了大型(2.6m2.44m)L/S收发共用偏置反射面赋形波束天线,为适应卫星不同定点位置,具有大功率波束切换功能。,天线示意图:,区域导航卫星由5GEO+3IGSO+4MEO混合星座组成。,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分别定点于东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航 卫星 技术 及其 发展趋势 范本 院士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9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