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
《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医 内 科 学,消 渴 主讲教师:王 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消 渴,1、概 说 2、病因病机3、诊查要点 4、辨证论治5、预防调护6、结 语 7、临证备要,概说一、概念二、沿革三、讨论范围,一、概念,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二、沿革,(一)内经详有论述 1.首先提出病名:消渴、消瘅、肺消、膈消、消中。因热而致的消渴;,消瘅,消中,指中消,肺消、膈消,指上消,二、沿革,2.论述病因病机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灵枢五变:“怒则气上逆转而为热,热
2、则消肌肤。”3.提出治则 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二、沿革,(二)金匮要略立有专篇 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三)隋、唐、宋提出后期变证 诸病源论“其病变多发痈疽。”圣济总录“消渴者久不治,变为痈疽。”河间六书“可变为雀盲和内障。”儒门事亲“夫消渴者,多系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肺痿劳嗽”。,二、沿革,(四)证治准绳分为三消“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三、讨论范围,根据本病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同时还可包括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等疾病。,病因病机一、病因 二、病机,一、病因,(一)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饮酒过量辛辣煎
3、炸,脾胃失运,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渴,一、病因,(二)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肝郁化火,耗伤津液,消渴,一、病因,(三)劳欲体虚,素体阴虚劳欲过度,肾阴亏耗,阴虚火旺,肺胃灼伤,消渴,二、病机,1.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体虚,燥热内盛,肾阴不足,伤津耗液,水亏火旺,阴虚燥热,阴虚(本),燥热(标),二、病机,2.病久可致阴伤气耗,甚则阴阳俱虚,阴竭阳亡,伤及阴气,气阴两虚,气虚及阳,阴阳两虚肾阳虚衰,严重时,阴津耗竭,阴虚阳浮阴竭阳亡,二、病机,3.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二、病机,3.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肺燥津伤
4、,胃热炽盛,肾(水)亏火旺,胃失濡润,燥伤肺津,上炎灼肺,肾失滋源,耗损肾阴,胃阴受损,二、病机,(四)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肺失滋润,肺燥阴伤,瘵虫乘袭肾阴亏虚,水不涵木,精血不能上承 燥热内结,营阴络瘀 阴虚燥热,炼液成痰 阴虚及阳,脾肾衰败 阴津耗损,肺痨,白内障雀 盲耳 聋,水液泛溢,阻络蒙窍,蕴毒成脓,水肿,中风偏瘫,疮疖痈疽,阴虚阳浮阴竭阳亡,二、病机,(五)发病可与瘀血有关,阴虚燥热,耗灼阴血,热郁血瘀阴伤及气,气阳不足,气血失畅,瘀血内停,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二、病证鉴别三、相关检查,一、诊断依据 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学 消渴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8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