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丙氨酸的一般检查.ppt
《项目一丙氨酸的一般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一丙氨酸的一般检查.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 目 一丙氨酸的一般杂质检查,工 作 任 务 分 解,主要检查项目,氯化物检查,砷盐检查,铁盐检查,重金属检查,其他项目,硫酸盐、酸碱度、溶液颜色、易炭化物、炽灼残渣、干燥失重、可见异物,一.氯化物的检查,1.供试品的配制:称取丙氨酸0.30g,加水搅拌溶解使成25ml,加稀硝酸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为供试液。,一.氯化物的检查,2.标准品的配制: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一.氯化物的检查,3.测定方法及判断标准: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
2、水稀释使成50 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供试管不得浓于对照管。,一.氯化物的检查,4.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供试品的称量(2)硝酸在检查中的作用(3)标准氯化钠溶液的量(4)比浊的方法,一.氯化物的检查,(1)供试品的称量:称重范围:0.2950.305g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量可为0.06g 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1.5g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量可为1.95g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量可为1.
3、995g2.005g;依次类推。,一.氯化物的检查,(2)硝酸在检查中的作用加入硝酸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产生较好的乳浊并可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形成而干扰检查。以50ml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一.氯化物的检查,(3)标准氯化钠溶液的量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中标准氯化钠溶液每1ml相当于10gCl-,而以50 ml中含Cl-0.050.08mg(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5.08.0ml)所显混浊梯度明显,便于比较。,一.氯化物的检查,(4)比浊的方法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供试管不得浓于对照管。(平行操作原则),原理: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
4、成氯化银的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混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混浊比较,判定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符合限量规定。,Cl-+Ag+,Cl-+Ag+AgCl,5.检查原理:,一.氯化物的检查,杂质检查的要求及限量计算,1.杂质限量的概念:杂质限量是生物药物中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一般不要求准确测量,只要求杂质的量在一定范围(限度)内。,2.杂质的限量计算:杂质限量(L)的计算公式如下:,杂质检查的要求及限量计算,2.杂质的限量计算:如果供试品(S)所含杂质的量由容量法测定,杂质限量(L)的计算公式为:,杂质检查的要求及限量计算,3.药物的杂质检查
5、法:,(1)对照法 限量检查法(Limit Test)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杂质检查的要求及限量计算,(2)灵敏度法,系指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以待检杂质反应的灵敏度作为该杂质的最大允许量。特点:不需对照品,杂质检查的要求及限量计算,(3)比较法,含量测定法:测定杂质的绝对含量,如测定吸收度、旋光度、pH值等,不得超过规定的值。特点:准确测定杂质的量;不需对照品,杂质检查的要求及限量计算,例题:检查某药物中的砷盐,取标准砷溶液2ml(每1ml相当于1g的As)制备标准砷斑,砷盐限量为0.0001,应取供试品的量为 A.0.20g B.2.0g C0
6、.020g D.1.0g E.0.10g,已知:c1 g/ml1106 g/mlV2ml L0.0001%,一.氯化物的检查,知识拓展1:其他注意事项:1.若供试品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1)内消色法:倍量法,如枸橼酸铁铵中氯化物的检查。,一.氯化物的检查,知识拓展1:其他注意事项:1.若供试品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2)外消色法:如高锰酸钾中氯化物的检查,可先加乙醇适量,使其还原褪色后再依法检查。,2.当有其它干扰物质存在时,必需在 检查前除去(1)碘中氯化物的检查(2)碘化物中氯化物的检查,知识拓展1:其他注意事项:,一.氯化物的检查,(1)碘中氯化物的检查可在供试品中加入一定量的
7、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加热煮沸,使将I-氧化成产物I2并挥发、溶液澄明无色后,再依法检查。,知识拓展1:其他注意事项:,一.氯化物的检查,(1)碘中氯化物的检查也可以利用碘化银沉淀稳定,在氨液中不溶解,而氯化银、溴化银沉淀在氨溶液中溶解的性质,除去碘化物的干扰。,知识拓展1:其他注意事项:,一.氯化物的检查,(2)碘化物中氯化物的检查将供试品加水研磨、滤过,于滤液中加锌粉使碘还原为无色的碘化物,再在氨碱性条件下滴加硝酸银试液使生成碘化银沉淀而滤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破坏络离子后,AgCl 沉淀复析出,再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比较。,知识拓展1:其他注意事项:,一.氯化物的检查,3.不溶于
8、水的有机药物,(1)加水振摇,过滤,取滤液进行检查。,(2)加热,放冷,过滤,取滤液进行检查。,(3)溶于有机溶剂如稀乙醇、丙酮,可加稀乙醇或丙酮溶解后进行检查。,一.氯化物的检查,知识拓展1:其他注意事项:,拓展知识2:一般杂质检查规则,药品检验操作标准规定:1.遵循平行操作原则,(1)仪器的配对性:如纳氏比色管应配对,刻度线高低相差不超过2mm,砷盐检查时导气管长度及孔的大小要一致(2)对照品与供试品的同步操作,拓展知识2:一般杂质检查规则,2.正确的取样及供试品的称量范围 1g不超过2%,1g不超过1%,3.正确的比色、比浊方法,4.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或在限度边缘时应对供试管和对照管各复
9、查二份,拓展知识2:一般杂质检查规则,二.铁盐的检查,1.供试品的配制:称取丙氨酸1.0g,加水搅拌溶解使成25ml,移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 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 ml,摇匀,得供试溶液。,二.铁盐的检查,2.标准品的配制:另取标准铁溶液1.0 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25 ml,加稀盐酸4 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 ml,加30%硫氰酸铵溶液3 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 ml,摇匀,即为对照溶液。,二.铁盐的检查,3.测定方法及判断标准:同置于白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
10、观察、比较,供试管颜色不得深于对照管。,4.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标准溶液的配制(2)所加各试剂的作用(3)色调不一致时的处理,二.铁盐的检查,(1)标准溶液的配制用FeNH4(SO4)212H2O(硫酸铁铵)配制标准铁贮备液(加入硫酸防止Fe3+的水解),标准铁溶液临用前稀释而成,标准铁溶液10g Fe3+/ml,50ml溶液中含1050g的Fe3+显色梯度明显,一般取标准铁溶液1.05.0ml,二.铁盐的检查,(2)所加各试剂的作用,二.铁盐的检查,反应需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且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盐酸4ml为宜。,试剂:硫氰酸铵。加过量硫氰酸铵,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2)所加各
11、试剂的作用,二.铁盐的检查,铁盐检查时,加氧化剂氧化Fe2+为Fe3+。加过硫酸铵可氧化Fe2+为Fe3+,同时可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加硝酸后加热也可氧化Fe2+为Fe3+,(3)色调不一致时的处理为了提高灵敏度或供试管与对照管色调不一致时,可用正丁醇提取后,分取正丁醇层比色。,二.铁盐的检查,二.铁盐的检查,5.铁盐检查法的原理:原理: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铁配位离子,再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显颜色进行比较。,Cl-+Ag+,Fe3+n SCN-Fe(SCN)n3nn=16(红色),三.重金属的检查,1.供试品的配制:称取丙氨酸2.0g,
12、置25 ml纳氏比色管,加水23 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 ml,得供试溶液。,2.标准品的配制:取25 ml纳氏比色管,加标准铅溶液2 ml,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 ml,用水稀释成25 ml,得对照溶液;,三.重金属的检查,3.测定方法及判断标准:在供试管和对照管中分别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2 ml,摇匀,放置2min,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供试管中显示的颜色与对照管比较,不得更深,三.重金属的检查,4.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测定的范围(2)溶液pH值的影响,三.重金属的检查,(1)测定的范围用硝酸铅配制标准铅贮备液(加硝酸防止Pb2+水解),配制和贮存用玻璃
13、容器均不得含铅。标准铅溶液临用前稀释而成,标准硝酸铅溶液10g Pb2+/ml,适宜比色范围为27ml溶液中含1020g的Pb2+。,三.重金属的检查,(2)溶液pH值的影响 本法用2ml pH3.5的醋酸盐缓冲液控制溶液pH值为33.5,沉淀较完全,酸度增大,重金属离子与硫化氢呈色变浅,甚至不显色。因此供试品若用强酸溶解,或在处理中用了强酸,在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前,应先加氨水至溶液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pH3.5醋酸盐缓冲液调节溶液酸度。,三.重金属的检查,5.重金属检查法的原理:原理: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pH3.5醋酸盐缓冲液)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以Pb2+为代表)
14、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Cl-+Ag+,CH3CSNH2+H2O CH3CONH2+H2SH2S+Pb2+PbS+2H+,三.重金属的检查,检查原理:对照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三.重金属的检查,(1)供试品如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A.外消色法:即在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前在对照溶液管中滴加少量稀焦糖溶液(取蔗糖用小火加热后,再混悬于水中做成,水溶液呈黄、褐或棕黑色),使之与供试品溶液管的颜色一致,然后再加硫代乙酰胺试液比色。,知识拓展:检查方法的干扰及排除,三.重金属的检查,(1)供试品如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知识拓
15、展:检查方法的干扰及排除,三.重金属的检查,B.内消色法,C.改用第四法,微孔滤膜过滤法,知识拓展:检查方法的干扰及排除,三.重金属的检查,(2)若供试品中有微量Fe3+存在,会氧化硫化氢生成单质硫,干扰比色,加入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0.51.0g)还原Fe3+为Fe2+,可消除干扰。,知识拓展:检查方法的干扰及排除,三.重金属的检查,(3)若供试品为铁盐,Fe3+在盐酸中生成HFeCl,用乙醚提取除去,剩余微量铁在氨碱性溶液中,加KCN掩蔽,然后用第三法检查(加硫化钠试液检查铅盐)。,知识拓展:检查方法的干扰及排除,三.重金属的检查,(4)若药物本身能生成不溶性硫化物时,可加入掩蔽剂消除干扰
16、。如ZnSO4中重金属的检查,要在碱性下加KCN掩蔽Zn2+后,依第三法检查(硫化钠法)。,例题: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硫氰酸铵法检查铁盐时,加入过硫酸按的目的是(多选)A.使药物中铁盐都转变为Fe3+B.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 C.使产生的红色产物颜色更深 D防止干扰 E便于观察、比较,例题:葡萄糖中进行重金属检查时,适宜的条件是(单选)A.用硫代乙酰胺为标准对照液B.用10ml稀硝酸/50ml酸化C.在pH3.5醋酸盐缓冲溶液中D.用硫化钠为试液E.结果需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四.砷盐的检查,1.检查装置的搭建:测试时,于导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约60mg(装管高度为6080m
17、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 宜),盖上旋塞盖E并旋紧,即得。,四.砷盐的检查,2.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 ml,置A瓶中,加盐酸5 ml与水21 ml,再加碘化钾试液5 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min后,加锌粒2g,立即将已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min,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四.砷盐的检查,3.测定方法及判断标准:称取丙氨酸2.0g,置A瓶中加水23 ml溶解后,加盐酸5 ml,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 ml”起,依法操作,得供试品砷斑。供试品砷
18、斑的颜色应不深于标准砷斑。,4.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氢气产生的速度(2)砷溶液浓度的大小(3)砷的化合价的影响(4)醋酸铅棉花的作用(5)砷斑的稳定性及保存,四.砷盐的检查,(1)氢气产生的速度 氢气产生的速度过缓或过于剧烈都将影响砷化氢的逸出速度,使砷斑的色泽和清晰程度受到影响。而氢气的发生速度与溶液的酸度、锌粒的粒度与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有关。所用锌粒应无砷,粒度较大时,用量酌情增加,反应时间延长为1h。,四.砷盐的检查,(2)砷溶液浓度的大小用三氧化二砷配制贮备液,临用前取贮备液配制标准砷溶液,每1ml标准砷溶液相当于1g的As。中国药典制备标准砷斑采用2ml标准砷溶液,所得砷斑清晰。
19、砷溶液浓度过大或偏小,制得的砷斑将过深或偏浅,影响比色。因此,药物的含砷限量不同时,应按规定限量改变供试品取用量。,四.砷盐的检查,(3)砷的化合价的影响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砷化氢的速度较三价砷慢,故在反应液中加入碘化钾及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被氧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稳定配位离子,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四.砷盐的检查,(3)砷的化合价的影响氯化亚锡与碘化钾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在本试验条件下,100g锑存在也不致干扰测定。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在锌粒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丙氨酸 一般 检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8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