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形态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凯ppt课件.ppt
《疟原虫形态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疟原虫形态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凯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疟原虫形态,战争?自然灾害?疫病?疟疾影响人类历史!,Nothing and no one takes as many lives as malaria.,一、基本知识,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是地球上发生最频繁的寄生虫病。被携带有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 914 天后,疟疾的症状便开始出现,因疟原虫种类不同,出现的天数及症状会有所不同。,疟原虫的发现:1880年11月6日法国人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发现疟原虫,因此获得1907年Nobel Prize。1899年英国人Ro
2、nald Ross 证实蚊子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因此获得1902年Nobel Prize。,寄生宿主:在脊椎动物(人、猴、鼠、鸡)和昆虫体内寄生(按蚊)。2个宿主(人是中间宿主,蚊是终末宿主),4个期(人体内:红外期、红内期;蚊体内:配子生殖期、孢子增殖期),间日疟和卵型疟的红外期(肝内期)有休眠体。再燃与复发: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内尚存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无新感染且条件适宜时,残存疟原虫大量增殖,超过发热阈值,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燃。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外周血无疟原虫,在无新感染情况下,经过一段潜隐期后,由肝中迟发型孢子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复发。临床初诊为疟疾病人、疑似疟疾病人、不明原因发
3、热者作为“三热”病人列为血检对象。,二、人疟原虫种类及世界分布,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P.V.)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P.M.)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P.O.)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P.K.),对外援助,三、武汉市疟防情况,输入性疟疾。发病率低。恶性疟多。危险性高。镜检水平参差不齐。,四、生活史,某病例于2012年10月15日回国,回国后及时开展了抗疟预防性服药,2013年1月6日,该病例再次出现疟疾临床症状,翌日经血检为
4、疟原虫阳性。问:该病例可能感染了哪种疟原虫?目前,疟原虫抗原快速诊断试剂(RDT)只能检测出恶性疟和间日疟,该病例RDT测试为阴性。问:该病例感染的为哪种疟原虫?,五、疟原虫形态,镜检、疟原虫抗原快速诊断试剂(RDT)、分子生物学。鉴别三要素:核、胞浆和色素。经吉氏、瑞氏或刘氏染色一般:核呈鲜红色或紫红色,胞浆呈兰色,色素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染色质量对镜检影响大。,间日疟(P.V.)薄血膜形态,环状体(早期/小滋养体):胞质环状、蓝色。细胞核一个,红色。滋养体:胞核增大,胞质增多。伪足、疟色素(棕黄色)、薛氏小点(淡黄色)、被寄生RBC胀大。裂殖体:核分裂、胞质也分裂,形成裂殖子。疟色素成堆。被
5、寄生RBC胀大明显。配子体:圆形或椭圆形,疟色素分散,核增大,一个。胞质占满胀大RBC。大()配子体胞浆深兰色,核偏于一边,核周可见明显不染色带;小()配子体胞浆浅兰色,核较疏松,常位于中央。,恶性疟(P.F.)薄血膜形态,环状体:RBC大小正常,颜色较深;核一个或二个;环小,纤细,约为红细胞直径1/51/6,时常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常见多个同寄生一红细胞现象。滋养体:RBC大小正常,颜色较深,可出现较粗、大小不一、分布不匀、数目较少,红色茂氏小点;核一个;环较小,圆形,坚实,体积小;出现较细的黑褐色颗粒色素,常集成块。原虫此时开始集中在内脏毛细血管。裂殖体:RBC大小正常,颜色较深,可见茂氏小
6、点;裂殖子836个,平均1824个,排列不规则或呈二重排列;色素黑褐色,集中于中央或一侧。配殖体:新月型()或腊肠型();核一个,位于细胞中央;黑褐色色素分布于核周围。,间日疟与恶性疟原虫薄血膜形态比较,被寄生RBC间日疟:常胀大,多形,色浅,薛氏点鲜红色,细小,数多。恶性疟:大小正常,色稍紫;茂氏点紫红色,粗大,数少。,环状体(小滋养体),间日疟:胞浆肥厚,环较大,核1个,占RBC直径1/3,常见1个原虫。恶性疟:环纤细,核1个或2个,占RBC直径1/5至1/6,常见2个或多个原虫。,大滋养体,间日疟:虫体不规则,较大;阿米巴样空泡明显;疟色素细小,黄褐色。恶性疟:外周血难查见。虫体小,圆形
7、;空泡小;早期疟色素细小,金黄色,晚期结成块状,黑褐色。,裂殖体,间日疟:被寄生RBC大于正常红细胞;裂殖子1224个,通常16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常集于一侧,黄褐色。恶性疟:外周血难查见。被寄生RBC小于正常红细胞;裂殖子较小,826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成团快状,黑褐色。,配殖体,间日疟:圆形核1个,充满胀大RBC。疟色分散。恶性疟:腊肠形或新月形,核1个。疟色素分散。,三日疟原虫薄血膜形态,被寄生RBC正常或缩小,有细小的齐氏点,淡红色。小滋养体虫体中等,核1个,胞浆较粗厚,偶见细小褐色色素颗粒。大滋养体虫体较小,核1个,胞浆带状,空泡不显著,色素颗粒深褐色,粗大,沿边缘分布。裂殖体寄
8、生的RBC缩小,裂殖子612个,常为8个,常围绕聚集在中央深褐色色素颗粒排列成菊花、梅花状。配殖体寄生的RBC缩小,配殖体呈圆形,核1个,色素颗粒深褐色,类似间日疟配殖体形态。,卵形疟原虫薄血膜形态,被寄生RBC正常或胀大,卵圆形或边缘呈伞矢状,细胞褪色,薛氏点粗大较多。小滋养体虫体中等,核1个,胞浆粗厚,无色素。大滋养体虫体较小,核1个,胞浆圆形,空泡不显著,色素颗粒棕黄色,较粗大。裂殖体寄生的RBC缩小,裂殖子612个,常为8个,排列不规则,裂殖子较大,色素颗粒棕黄色,聚集中央或细胞一侧。配殖体寄生的RBC缩小,常有锯齿状边缘,配殖体呈圆形,核1个,色素颗粒棕黄色,与间日疟相似。,诺氏疟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疟原虫 形态 武汉市 疾病 预防 控制中心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8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