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教育之防火防爆篇.ppt
《防火安全教育之防火防爆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安全教育之防火防爆篇.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珍爱生命 远离火灾,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 厂级安全教育系列之防火防爆篇,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厂级安全教育,防火防爆基础知识主讲:安全管理部 姚 飞 鹏,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1、严重性 2、复杂性3、突发性,火灾、爆炸事故的严重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它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5、6大兴安岭森林火灾,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该大火不但使得中国境内的1800万英亩(相当于苏格兰大小)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火灾损害,还波及了苏联境内的1200万英亩森林;相较之下,翌年发生的
2、黄石公园大火受灾影响范围则约为150万英亩。,火灾原因,这次火灾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发生。起火最初原因是一位林场工人启动割灌机引燃了地上的汽油造成的,灭火时只熄灭明火,却没有打净残火余火,致使火势失控。,火灾损失,过火有林地和疏林地面积 114万公顷,其中受害面积87万公顷。烧毁贮木场存材85万立方米;各种设备2488台,其中汽车、拖拉机等大型设备617台;桥涵67座,总长1340米;铁路专用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 284公里;粮食325万公斤;房屋 61.4万平方米,其中民房 40万平方米。受灾群众10807户,5609
3、2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参加这次扑火的军民共58800多人,其中解放军34000多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复杂性,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如发生火灾和爆炸的条件之一着火源:就有明火、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摩擦、绝热压缩、电器火花、静电放电、雷电和日光照射等多种;至于另外的一个条件可燃物就更多了,各种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种类繁多,特别化工企业的原材料、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和化工产品,大多属于可燃物质加上发生爆炸事故后,由于房屋倒塌、设备炸毁、人员伤亡等,也给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带来不少困难,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突发性,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是在人们意
4、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发生虽然存在事故征兆,但一方面由于目前对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监测、报警等手段,其可靠性、实用性和广泛应用等尚不大理想;另一方面,至今还有相当多的人员(包括操作者和生产管理人员)对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规律及其征兆了解和掌握得很不够的缘故例如:某化工厂车间实验室的煤气管道,因年久失修而漏气,操作工人竟然划火柴去查找漏气的部位,结果引起管道爆炸,受伤人,炸毁房屋间和不少精密仪器,损失多万元又如:某厂职工宿舍,夏天屋里有不少苍蝇,就用液化石油气去喷射苍蝇,致使房间内扩散较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当划火柴吸烟时引起一场大火等等,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5、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火灾的分类,火灾分类(GB/T 49682008)2008年11月4日发布 2009年4月1日实施)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
6、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火灾的等级划分,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7、,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什么是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具有声响的现象叫做爆炸。爆炸也可视为气体或蒸汽在瞬间剧烈膨胀的现象。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
8、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爆炸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一种在限制状态下系统潜能突然释放并转化为动能而对周围介质发生作用的过程。.爆炸就是指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快速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且使原来的物质或其变化产物、周围介质产生运动。,爆炸的分类,爆炸可分为三类:由物理原因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如压力容器爆炸);由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如炸药爆炸);由于物质的核能的释放引起的爆炸称为核爆炸(如原子弹爆炸),物理性爆炸这种爆炸是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物质
9、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可分三类。(1).简单分解爆炸 引起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于爆炸物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叠氮铅、乙炔银、乙炔酮、碘化氮、氯化氮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即引起爆炸。(2).复杂分解爆炸
10、这类爆炸性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低,所有炸药均属之。这类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时供给。各种氮及氯的氧化物、苦味酸等都是属于这一类。(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物质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及激发能源等。因此其危险性虽较前二类为低,但极普遍,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核爆炸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的连锁反应,在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形成高温高压并辐射多种射线,这种反应称为核爆炸。,根据爆炸传播的速度可将爆炸分为:,1、轻爆:通常指传播速度为每秒数十厘米至数米的过程。2、爆炸:指传
11、播速度为每秒10米至数百米的过程。3、爆轰:指传播速度为每秒1000米至7000米的过程。,燃烧的基本理论,什么是燃烧?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可燃物是指在火源的作用下能够被点燃,并且当火源移走后能维持燃烧,直至燃烬难燃物是指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阴燃,当火源移走后,不能维持燃烧不燃物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不会被点燃可燃物是防火的主要研究对象:如木材、纸张、石油化工产品、棉花等,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硫酸、浓硝酸等,发生火灾时,空气是主要的助燃物,着火源凡是能引起可燃物质
12、燃烧的热能源都称为着火源(也称点火源),着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它们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而来。,燃烧的必备条件燃烧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都具备了,并且三者相互作用时才能发生燃烧。,自由基指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在外界(光热)的影响下分裂成含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链式反应近代用连锁反应理论来解释物质燃烧的本质,认为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链锁反应。链锁反应又称为链式反应。即在瞬间进行的循环反应。,链式反应,这些自由基的活动能力非常强,在一般条件下是不稳定的,由于比平均分子有更多的活化能量,容易自行结合成稳定的分子或与其它物
13、质分子进行反应而生成新的自由基。当设法使反应物产生少量的活化中心自由基时,即可发生连锁反应,反应一经开始就可经过许多连锁步骤自动发展下去,直到反应物全部变成产物为止。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是连锁反应的典型例子,它经过如下三个步骤:链引发:Cl2+M2Cl+M(M是大能量分子光子或加热)链传递:Cl+H2HCl+H H+Cl2HCl+Cl链终止:2Cl+MCl2+M(M是低能量的分子器壁抑制剂等)在这个反应中,一旦形成Cl,就会按链传递过程反复循环。,着火三角形 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在燃烧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被称为燃烧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这种关系,三角形的整体表示着火,而三
14、条边分别代表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燃烧的四面体燃烧一旦发生,火焰中必然含有自由基,自由基一旦消失,则燃烧无法继续维持,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持燃烧持续进行需有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和自由基。这种关系可用一个四面体表示,四面体的四个面分别代表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和自由基,而四面体本身则代表维持燃烧。,防火的基本理论,根据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的道理,采取措施,防止燃烧的有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或者避免它们相互作用,则是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所有防火的技术措施都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的。或者这样说,全部防火技术措施的实质,则是防止产生燃烧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火 安全教育 防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8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