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docx
《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近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嘉定群众中传承弘扬,嘉定很多社区、企业自发形成了“百姓说唱团”“百姓学社”“百姓睦邻点”“百姓书场”等十几种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以此为基础形成“百姓系列”宣讲品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弘扬了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市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嘉定群众中传承弘扬,嘉定很多社区、企业自发形成了“百姓说唱团”“百姓学社”“安亭故事团”“市民大讲坛”
2、“异乡风采”“百姓睦邻点”“百姓书场”“客堂汇”等十几种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中共嘉定区委以此为基础形成“百姓系列”宣讲品牌,积极探索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群众工作的创新发展。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共嘉定区委组成课题组深入“百姓系列”现场实地考察,开展群众问卷调查,召开专题研讨会和论证会,作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形成了此调研报告。“百姓系列”的三大动因嘉定区依托“百姓系列”开展群众工作,既有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嘉定特有的历史人文背景原因。1.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进入21世纪以来,嘉定区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不
3、断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加快,离开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市民存在较大差异,“赤脚”进城还有诸多的不习惯、不适应;外来务工人员近100万,超过嘉定现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诉求和心灵渴望的群众交织成新型的社会关系,呈现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形态。“百姓系列”在嘉定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孕育,又为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2 .“教化嘉定”源远流长嘉定境内嘉定镇、南翔镇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秋霞圃、古猗园名列上海五大名园。自宋至清,嘉定才士俊彦代不乏
4、人,徐学谟、李流芳、孙元化、钱大昕、王鸣盛等均为学界翘楚,归有光、陆陇其等饱学之士也在这里兴建了震川书院、当湖书院等学问之所和民风教化机构。道德文章之盛,成就了“教化嘉定”的美誉。流风所被,化及千年。清嘉好学、尚文尊礼的人文传统孕育了今日嘉定重教尚行、崇德向善的城市特质,以“教化”为依归,寓教于乐,正得失,厚人伦,移风俗,作为地域文化的遗传密码,随着时代的进步注入新的内涵之后,成为滋养“百姓系列”的肥沃土壤。3 .民间人才空前活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嘉定的社区、企业、学校、村镇活跃着一大批热心文学、艺术、科普等的民间人才,群众文化工作者、离退休干部、退休职工、党员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等,他们既是
5、“百姓系列”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嘉定地域文化传承的实践者。“百姓系列”发起人中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如安亭镇“黄渡故事团”团长黄震良、“百姓大舞台”发起人、徐行镇“客堂汇”堂主、安亭镇“百姓宣讲团”团长等都是党员,这些党员骨干支撑,是“百姓系列”红红火火的重要因素。“百姓系列”的五大元素嘉定的“百姓系列”,聚合多项目,集成大品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了广覆盖、多样式、接地气、常态化的格局,主要由“学、讲、唱、演、聊”五大元素构成。“学二就是组织广大群众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才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6年设立的“百姓书社”,目前全区已有100家,每年参与者近40万人
6、次;“百姓艺术讲座”,为喜爱戏曲、摄影、声乐、舞蹈、小品等艺术创作的群众提供学习辅导平台,每年举办30次左右的培训讲座。江桥镇打造“4+4”学习平台,推动空中课堂的分享式学习、固定课堂的基地式培训、辅导课堂的定单式教育、流动课堂的巡回式宣讲,每年开展“党员学习月”“百姓学习周”活动,迄今共举办了591场,50000多人次参与,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居一品的学习特色。“讲就是面向群众开展国情市情区情、“三个倡导”、形势任务、政策法律、民生保障、人口管理、教育就业、医疗健身、乡规民约等各类宣讲,回应群众关切。2013年,“百姓宣讲团”以“同心共筑中国梦追梦嘉定”为主题,挖掘和宣传平凡嘉定人的梦想,用理
7、论引导、用典型感召、用成就鼓劲,广泛开展“追梦、践梦、圆梦”的群众性宣讲。“百姓书场”以评弹说书为主,兼具文化讲座、戏剧沙龙演出、宣教片放映等功能,成为群众欢迎的宣讲平台。安亭镇“百姓故事团”,成员30多人,汇集了上海乃至全国优秀的故事创作者和表演者,围绕社保、拆迁等百姓身边的事情,每年创作故事作品100个以上,并举办“说说唱唱百姓乐”双周故事会,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故事团,平均每年在全市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巡讲约150场次。“唱就是群众自己创作、自己表演,歌唱家乡变化、歌唱时代生活、歌唱身边感动,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对亲朋的眷恋,唱响和谐文明曲。嘉定区“百姓说唱团”有存档剧
8、目约200个,每年下乡演出600余场,观众约74万人次,成为惠及农村百姓的文化公益性平台。徐行镇“乡音戏曲沙龙”,汇聚了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中青年戏曲艺术爱好者,每逢周六唱戏演戏,场场爆满,至今已坚持五年,雷打不动,参与者达11万余人次。“演二就是群众自己编、自己演、演自己,展示嘉定人的风采风貌。“百姓大舞台”连续三年举行展演月、戏曲大赛、曲艺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成为吸引全区居(村)民踊跃参赛、展示才艺的群众性平台。南翔镇“槎溪流动剧场”有130名演艺人员,每年演出120场,还与东方宣教中心及多家专业剧团合作,将演出送到村、社区、民工子弟学校等。全区设立的144家“百姓影院”,以农村数字电
9、影放映为平台,区电影公司负责片源和放映指导,每周放映1-2次数字电影,并深入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流动放映,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聊工就是干部与群众之间、邻里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聊聊大家关切的国事、家事和心事。徐行镇“客堂汇”、马陆镇“百姓客堂”、华亭镇“客堂教育点”、安亭镇“嘎嘎三胡百姓故事会等40余个百姓活动载体,每周活动2-3次,家长里短地聊天下事、社区事、村里事、家里事和烦心事,不仅让社会主流话题走进家庭、融入生活,聊出了幸福感,聊出了责任感,聊出了邻里亲,还成为干部听取群众意见、收集舆情信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第一现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百姓系列姓百姓”“百姓系列”的最大特
10、色,就是坚持群众为主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百姓主体,突出“三自”百姓主体,就是要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自我教育方面,百姓宣讲团”用“百姓话”说“国家事”,自编乡土化教材,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大众化诠释,帮助群众领会和把握重大理论、政策。在自我管理方面,嘉定镇街道以“睦邻点”引导居民自治,解决社区问题。“老娘舅”睦邻点由懂法律法规、擅长调解居民组成,帮助邻里间化解矛盾;“手拉手救助”“心灵交流”等睦邻点由社区病患、失业、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组成,他们在一起沟通交流,互帮互助,重拾生活信心。在自我服务方面,新成路街道成立16年的“百姓读书读报点”有20个,覆盖全部居委
11、会,每个点有1-2名居民积极分子作为负责人牵头组织活动,有的每天一次,有的每月一次,学习时间、地点张榜公开,服务爱好阅读的居民,并且创造出“五字读书法”“快乐学习法”等阅读方法,演绎了全民阅读的精彩。2 .百姓参与,覆盖“三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嘉定市民对“百姓系列”活动的知晓率为84.3%,参与率为7L4%。“百姓系列”努力做到“三在”覆盖。一是覆盖了“在家的村(居)民”。江桥镇火线村居住着来自24个省市的4200名新村民,村委会设立的“村民大舞台”占地1080平方米,可容纳近千人,至今已举办100多场文化活动,参与活动的新老村民累计达1万多人次。二是覆盖了“在职的员工“。安亭镇举办“民星来
12、了”第三届汽车城梦想秀,吸引了包括上海大众汽车、福耀玻璃、德尔福派克等规模以上企业的3万多名员工参与,活动历时7个月,经过30多场海选、复赛、复活赛等,“梦想秀”涌现的达人民星走上红地毯,享受梦想实现的喜悦。三是覆盖了“在线的青年”。江桥镇由“e课堂”、“e月谈”、“e家园”等组成的“e系列”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吸引广大青年上线互动。3 .百姓发展,走进“三堂”问卷调查显示,嘉定市民参与“百姓系列”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82.7%)、“增长文化知识”(63.9%)、“提高文明素养”(61.8%)。“百姓系列”走进了“三堂”。一是走进“礼堂”。“新成百姓书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上海 嘉定区 群众性 宣传教育 工作 创新 调研 报告 搭建 基层 群众工作 平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8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