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ppt课件.ppt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ppt课件.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概况,一、当代西方社会学的概念界定,时间概念1970年代以来的新社会学学术概念 a.对现代社会学的超越 b.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理论 c.实证社会学与非实证社会学,二、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后工业社会理论现象社会学常人方法论后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反观社会学理论批判社会理论交往行为理论消费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矛盾社会论,新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群理论身体社会学社会信任理论社会公正理论全球化理论,三、当代西方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学,1、社会学边缘化的反思A.西方社会学古典时期的中心地位:实证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2、社会学、解释学社会学B.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学派开始的社会学经验化、技术化、街角研究,美国社会学的边缘化C.中国社会学发端之初的中心地位与边缘化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地位 20世纪30、40年代开始的中国社会学边缘化 80年代中国社会学边缘化的继续,2、当代西方社会学超越边缘化的努力 思维方式变革 理论视野转换 概念构架创新 价值观念重构 学科界限突破3、中国社会学的边界扩展:科学人文并举:精神世界 文化传统 主观心理 构建中国的新社会学,第二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兴起,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呼唤,1、实用主义的经验一元论,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
3、1839-1914)、詹姆斯(William Jarnes,1842-1910)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经验是世界的本体,一切源于经验;超越二元论;经验是主观精神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事实与评价的统一;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行动经验实效,对科学的追求与反省返回生活世界的呼唤从生活世界看生活的意义:观察立场的变化 所见内容的变化 评价尺度的变化 返回生活世界的实质是视界转换,2、现象学对生活世界的呼唤,二、社会学理论转向的先声,1、现象学社会学的基本立场,对现象学、实用主义和解释学社会学的继承立足生活世界观察人类社会生活生活世界是最高的现实,2、现象学社会学的局限,仍然在主客关
4、系中思考社会现象 缺乏对社会学同其研究对象的关系的反思,三、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1、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原则,站在常人的立场 展开常人的视野 坚持常人的心态 面对常人的世界,2、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社会学从神话到人化从科学到生活从主客对立到主体间性新思维方式在主体间关系中思考社会现实,第三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理论革命,一、社会学现实基础的转移,1、产业结构调整与后工业社会来临2、就业结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的调整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社会中心任务转移,二、社会学知识基础的转移,1、社会学知识基础的必要性和历史性2、传统社会学的科学知识基础3、当代社会学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三、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5、,1、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必要性及其失落2、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开始与演化3、当代社会学语言学转向的态势与意义,四、面对感性世界的当代西方社会学,1、社会理性化的追求与反思2、文化影视化、经济体验化与社会生活感性化3、当代社会学对感性世界的关注:布迪厄的实践感 吉登斯的实践意识 哈耶克的感性秩序 新保守主义的感性原则 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性选择,第四章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一、学术背景,1、生平与著述,Daniel Bell,1919年生于纽约犹太移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952-1969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9在哈佛大学任教曾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00年委员会”主席主要学术著作:意识形态的
6、终结1951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蜿蜒之路1980,2、学术立场,经济上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文化上的保守主义,3、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综合性地审查社会现实 综合性的理论体系 中介性的学术语言 社会学的图示语言,二、后工业社会理论,1、后工业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前者为后者确认了现实基础后者扩展了前者的学术影响前者相对保守、后者批判激进,2、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中轴原理,a.中轴的基本含义:中心,核心,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构成因素,从支配因素的变化过程来考察各种层面的社会因素中轴与中心、核心的区别b.现代社会的中轴:社会结构由经济、技术和职业制度等
7、因素构成,中轴是经济化:低成本、高效益;政治结构政治体制中的中轴是参与和管理,权力与秩序文化结构文化系统中的中轴是:价值与意义,自我实现与发展,3、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a.否定机械因果论或机械决定论b.否定中心论和相对主义c.承认社会系统多层性和决定因素多元性d.在动态变化中看问题:旋转着的中轴,中心与环绕因素的 动态关系e.中轴原理为划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提供了方法原则,4、后工业社会引起的社会变革,a.经济结构转型 b.社会权力结构转型 c.从经济化转向社会化,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三大领域的对立,a.经济领域:利益最大化原则,非人化、异化b.政治领域:分离独立,个性自由与集权控制
8、c.文化领域:文化商品化 文化形式分裂 文化言路断裂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d.如何看待中国社会结构失调?,2、资本主义精神裂变,a.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双向亲合的观点b.贝尔认为宗教冲动与经济冲动发生分裂冲突c.修复文化裂变的新宗教公众家庭d.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分化与整合?,四、后工业知识社会学,1.知识性质的变化,经验技术理论,理论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因素,2、知识的领导地位,知识分子的领导地位知识领域的地位 高等院校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权力中心,3.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在后工业社会中发生了变化:追求:由普遍向特殊 风格:由逻辑向实践,第五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一、学术
9、背景,1、奇异的思想 怪诞的生活,富裕、节俭和要求严格的家庭生活少年时期的三个可怕印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学习狂、性格孤僻自杀未遂、吸毒、同性恋、波兰大使馆的经历,2、代表作,疯狂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词与物 知识考古学 性史,3、思想渊源与学术影响,黑格尔辩证理性观:差异、矛盾、冲突、变化、过程、历史感;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心理扭曲、精神直观与生活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索绪尔的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德里达的拆构主义,二、理性的疯狂,1、疯狂是文明的产物,A“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疯狂是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或正常现象出现在社会领域中”;B“17世纪
10、,由于禁闭,疯狂经历了一个沉默和被排斥的时期。”C“20世纪给疯狂套上了颈圈,把它归于自然现象,捆绑于这个世界的真理之中。”,2、疯狂(精神病)演化史,序幕时期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生活隔离、麻风病院、愚人船;戏剧冲突时期古典时期1719世纪:理性排斥,理性原则的极度崇尚,法国总医院的大禁闭;更严厉的现代史深刻而全面的压抑 以宗教信念、道德观念、心理刺激、话语征服,精神振荡来 医治病人:,3、理性的疯狂与重建新理性,科学理性、逻辑理性的效力有限性和无限膨胀 用肯定具体、承认差异的新理性对待历史与现实 新理性的个别性、多元性与相对性,三、语言的社会学研究,1、转向语言的意义,从面向观念到面向
11、语言面向语言与深入生活面向语言与肯定差异福柯是人本主义语言学转向的代表,2、语言与人生,话说我;语言的强制最强烈地体现在强制者身上;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3、话语和经验,科学话语制约或构造人们的感性经验:18世纪医生波姆的分类医学假膜病例;19世纪贝勒医生的解剖医学假膜病例;人们相信后者而不相信前者的原因;,话语在变化着的历史条件中构造感性经验:A.18世纪分类医学与政治医学;B.症状医学的语言学误区:注重表面观察,语言与现象的简单统一;C.从症状医学到解剖医学:从注视glance到洞视gaze,4、语言的异化,语言限制 语言分裂 语言扭曲 语言暴力 官话、套话、假话,四、词与物
12、、知识考古学,1、把现实放到过程中展开,A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意义:把现实放到历史中考察;知识社会学;历史社会学;B知识考古的理论特点:批判现实、强调异质性、揭示话语实践方式,2、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演化,四种知识类型:文艺复兴知识类型 基本特点:追求共同性,实质是人们把无限丰富多样的世界在观念中联结起来 古典知识型 1718世纪,实质是认识的深入,个体自主意识的增强 基本特点:关注特殊性,现代知识型,19世纪以来基本特点:崇尚历史性、推崇人性、主体性 当代知识类型基本特点:语词秩序独立化,3、人的诞生与死亡,尼采:人不仅杀死了上帝也杀死了人自己;福柯:现代知识树立起来的现代人也将随着现代性一起消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西方 社会学 理论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8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