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ppt
《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清华大学 王晓毅教授,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2,道家与道教有本质区别崇尚自然无为内圣外王之道的特点以老子为创始人“老庄”“黄老”“玄学”三大流派,上篇:道家领导艺术 引言,什么是道家,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3,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 二、内圣外王之道下篇:道家用人谋略 一、关于人物志 二、才性分类与管理,目录,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4,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通行本分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共81章,5000余字。,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人。师承大隐士商容(常枞)。曾任东周王朝史官,传说孔子向其问学。出函谷关,著老子,逝世于秦地。,
2、一、老子论道,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老子其人其书,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5,什么是“道”?,“道”是万物的运行规律,“道”:无形,简称“无”。万物:有形,简称“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77章,1、道,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6,为何将“规律”称为“道”,规律是无形的,无法命名。称其为“道”,是取人类出行必遵循“道路”之意。,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25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7,道的运行规律,“道”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道法自然。老子第25
3、章,“道”的运动规律与常识相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40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45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78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8章,水有七德,成功之道,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9,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第66章,心如赤子,圣人之道,处人之后,众
4、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20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老子第68章,君子之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第28章,善战者不怒,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32章,自胜者强,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2,什么是“自然”,自然是指事
5、物的自然本性,2、自然,自然是“道”的表现形式,实现自然本性是事物的最佳状态,自然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3,顺应“自然”是成功之路,事物的本性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老子第29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第12章,改变生理自然,导致病态。,违背“自然”是失败之路,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5,改变伦理自然,导致道德沦丧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18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6,什么是“无为”?,“无为”是指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是回归自然的唯一途径,3、无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3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7,实施“无为”管理,圣人无心没有先入之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49章,圣人“不仁”顺应社会规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
7、之道,18,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老子第60章,谨慎治大国,反对“有为”管理,不搞“察察之政”,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第58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19,社会自治,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17章,管理的最高境界,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一、老子论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20,老子(创始人),老庄学派(内圣之道),黄老学派(外王之道),魏晋玄学(内圣外王合一),道家以老子为创始人,有“老庄”、“黄老”与“玄学”三个流派
8、.道家以“内圣外王”为最高领导境界,二、“内圣外王”之道,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二、“内圣外王”之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21,1、黄老“因循”之道,战国秦汉之际的新道家学派。“黄”是黄帝,“老”是老子。代表作:吕氏春秋、淮南子等 代表人物:刘邦、张良、曹操、司马懿。,什么是黄老之学,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二、“内圣外王”之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22,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以道家哲学为最高原则,融合法家、儒家、阴阳家、名家等诸子百家,以经邦治国为目的。,黄老道家的理论特点,融合诸子百家,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二、“内圣外王”之道,
9、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23,将老子的“无为”改造为“因循”,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吕氏春秋贵因,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二、“内圣外王”之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24,黄老道家“因循”管理哲学示意图,面对不同社会环境,与时俱进,随机应变。,阴:法家权术,阳:儒家伦理,综合运用诸子学说,因循,道,上篇:道家领导智慧 二、“内圣外王”之道,道家领导智慧与用人之道,25,清节家,术家,器能,国体,雄杰,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法家,臧否,阳:儒家(清节家),阴:法家(法、术家),十二种管理偏才,黄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家 领导 智慧 用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