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docx
《最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上升至6.28亿例,随着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至少有50%的糖尿病患者伴发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认知障碍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可增加1.5-2.5倍而部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痴呆。DPN和糖尿病相关的认知障碍分别表现为外周和中枢
2、神经系统病变,两种并发症常共存于糖尿病个体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研究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到,刺激DPN患者的周围神经可激活大脑认知相关区域(颍叶、海马、梭状回),提示周围神经可能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联系。据报道,DPN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DPN患者较单纯T2DM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高1.61倍,且周围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程度成正比,以上证据表明DPN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但二者相关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就DPN及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病理生理机制、病理变化、生物学标志物展开综述。一、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表现周围神经病变伴认知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十分
3、常见。一项研究对严重DPN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发现其平均认知障碍程度仅为轻度,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和中枢神经病可同时出现在糖尿病患者中,但严重程度及发展速度可能不一致。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往往比认知障碍的进展速度更快,这可能是因为周围孤立的神经纤维比中枢的神经网络更脆弱。在DPN早期,患者可能没有彳到可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但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能发现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如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等,且感觉纤维受累往往早于运动纤维。随着疾病的进展,部分DPN患者出现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症状的出现往往遵循下肢早于上肢、
4、远端早于近端、感觉异常早于运动异常的原则。此时神经传导功能可能进一步下降。DPN的慢性疼痛等症状会对患者的睡眠、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这可能导致DPN患者逐渐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症状。一项针对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DPN患者的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能力、抽象功能、注意力等多个认知领域均表现较差。但由于认知障碍起病隐匿,多数DPN患者仅关注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症状,而忽略了认知功能的下降。此外,DPN伴认知障碍的患者步态障碍可能更重,跌倒风险增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糖尿病患者有无认知下降的表现,特别是周围神经受累的糖尿病患者,有助于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并且应尽
5、早采取相应措施预防DPN伴认知障碍患者跌倒。神经电生理检查被广泛应用于DPN诊断。与其他周围神经相比,DPN的腓肠神经感觉纤维最易受累,腓肠神经感觉纤维传导速度下降在DPN患者中最为常见。研究表明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降低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指标,周围神经损伤越严重,则认知功能可能就越差。另一项研究报道了上肢神经传导速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与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上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越慢,记忆、执行能力可能越差。以上研究表明DPN的周围神经损伤情况与认知功能有关,神经电生理检查上肢、
6、下肢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即神经传导速度越慢,认知功能越差。神经传导速度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助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甚至痴呆的早期诊断。临床上需要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筛查,以早期干预达到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及改善预后的目的。二、病理生理机制1 .遗传易感性: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zAPOE)密切相关。APOE是一种糖蛋白,参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转运,APOE在人类的基因中具有多态性,有E2、6、43个亚型。据报道,DPN患者AP0E4的基因频率(15.7%)显著高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
7、患者(8.9%),提示AP0E4基因的携带者更容易发生DPN。这可能与APOEE4携带者的血浆APOE水平较E2、3携带者低有关,血浆中APOE有促进周围神经轴突生长和再生的作用,因此携带AP0E4基因患者的神经更容易受损。APOE基因也介导了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损伤。APOE与其受体的结合激活双亮氨酸拉链激酶(dualIeucinezipperkinase,DLK),导致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1/2zERK12)磷酸化,激活的ERK1/2进一步诱导转录因子c-fos磷酸化,刺激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ctivatorpro
8、tein-1,AP-1),增强了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beta-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的转录,从而增加B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AB)的沉积。AB的沉积被认为是认知障碍最早发生的病理变化之一。不同亚型的APOE刺激神经元产生AB的作用强弱顺序为8432l说明AP0E4携带者神经元产生AB的作用最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此外,动物实验研究表明,AP0E4基因对AB的清除作用也较以、3低。AB的清除主要是通过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完成的,星形胶质细胞中AP0E4基因的表达会影响A的清除,促使AB聚集和沉积,且增加神经炎性反应,参与认知损伤的过程。另一项研究
9、表明,携带AP0E4基因的小鼠较携带E2、3基因小鼠的脑脊液Tau蛋白水平更高、神经炎症更重、脑萎缩更明显、认知障碍更严重,而敲除了APOEE4基因的小鼠则对此具有保护作用。以上证据表明APOE基因在DPN和认知功能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且AP0E4基因的表达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遗传因素,AP0E4基因的靶向治疗能否同时改善DPN和认知障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2 .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是体内氧化与还原作用失衡的一种状态,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高血糖导致组织损伤的机制包括:多元醇途径、激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
10、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产生、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的激活、氨基己糖通路活性增高等。2005年Brownlee提出上述机制均是由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活性氧的过量产生,进而氧化还原反应失衡所导致,这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共同病理机制。除上述高糖环境下导致组织损伤的多种途径外,细胞内过量的活性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还可直接引起细胞内蛋白质氧化、脂质膜过氧化,诱导细胞凋亡;破坏神经突触活动,导致突触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施万细胞凋亡、大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fNFT)形成,参与DPN和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动物实验研
11、究表明,糖尿病病小鼠由于活性氧的过量产生导致约53%的有髓纤维丢失,导致神经纤维结构异常。其次,氧化应激导致神经营养血管内皮氧化,引起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进而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研究表明,DPN患者的神经营养血管闭合率增高,且神经营养血管闭合率与DPN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氧化应激反应除直接对周围神经造成氧化损伤外,还会导致神经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进一步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另外,在过表达APP且缺乏抗氧化物的转基因小鼠中,发现A沉积增加,记忆功能下降,说明氧化应激反应对AB沉积及认知功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高血糖环境下的抗氧化防御能力也显著下降,高血糖导致核呼吸因子2(nuclearres
12、piratoryfactor2,NRF2)水平降低。NRF2是机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DPN和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患者中均报道了NRF2的降低,及时补充抗氧化物质可延缓DPN和认知障碍的进展。研究表明,褪黑素等抗氧化作用物质的补充可抑制高血糖产生的活性氧,减少高糖诱导的施万细胞凋亡,且能够显著降低大脑内A42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水平,有助于改善周围神经受损及认知功能损害。另外,在活性氧过量产生及NRF2缺失的环境下,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ofkappaB,NF-B)激活增加。NF-B是编码和调控多种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参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NF-KB反过来也可抑制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糖尿病 周围 神经病 认知 障碍 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