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docx
《最新: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摘要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的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经过共识会议制订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1本指南2023版更新内容包括在筛查部分删除了根据高加索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确定的肺癌高危人群特征(长期重度吸烟),保留基于中国人群流调确认的肺癌高危人群特征,并建议筛查机构通过完整的说明及介绍使筛查人群充分了解肺癌筛查的益处和局限性。病理部分在组织标本诊断原则中增加了四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
2、、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特点。在外科部分,根据几项临床研究的结果(CALGB140503xJCOG0802.JCOG1211),提出了对于部分外周型病灶可有更多的术式选择。在内科部分,更新内容包括免疫新辅助使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大幅改善。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放化疗后的免疫巩固有了更多的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敏感突变基因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和少见靶点如MET外显子14跳变、RET融合、ROS1融合、NTRK融合等都有相应的药物相继获批,使得医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此外,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相继获批并写入指南,使得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本指南以国家批准的应用指征为原则,以国内实际可应用的药品为基础,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整合近年来肺癌筛查、诊断、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以及随访等诊治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旨在为临床医师、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人员提供合理的推荐建议。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L2022年中国的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肺癌排名第1位,占18.06%,而肺癌死亡人数占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3.9%,同样排名第1位20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
4、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在20%左右30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为各级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整合近年来肺癌诊治新进展,制订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导性建议。第一部分:肺癌的筛查多年来国内外一直致力于通过筛查来实现肺癌的早诊早治,并最终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X线摄影相比
5、,采用低剂量CT(low-dosecomputedtomography,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4o欧美多家权威医学组织的肺癌筛查指南均推荐在高危人群中采用LDCT进行肺癌筛查5-7o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已开展或拟开展LDcT肺癌筛查,但国内对肺癌LDCT筛查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肺癌发病危险因素更为复杂,除吸烟外,在二手烟、环境油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女性非吸烟人群发生肺癌的比例远高于西方人群8,因此,在肺癌筛查的具体实践中必须考虑到东西方差异。基于我国的肺癌筛查实践和既往的国内外筛查指南,本指南制定了如下参考意见。
6、一、筛查人群的选择(一)年龄段(2A类推荐证据)本指南推荐在45岁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2015年全国肿瘤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年龄别发病率及死亡率在45岁之后显著增加9,因此,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二)肺癌的危险因素(2A类推荐证据)肺癌筛查的获益随着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而增加,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目前国内外专家的共识。本指南对于高危人群的选择充分考虑了除年龄外的肺癌危险因素,结合中国肺癌的发病特点,推荐在符合年龄段的基础上,含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1 .吸烟: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及死亡风险高于不吸烟人群,既往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和死亡风险亦显
7、著升高10L同时,吸烟剂量和肺癌发病风险呈线性正相关趋势11o起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引发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建议吸烟量20包年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吸烟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12,鳞状细胞癌和SCLC常呈中央型生长,因此,重度吸烟人群若条件允许可进行荧光支气管镜筛查,同时开展戒烟宣传教育。2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亚洲人群中非吸烟女性的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推测可能与二手烟暴露和厨房等场所的环境油烟暴露有关。荟萃分析显示,二手烟暴露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13o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
8、致DNA损伤或癌变,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4-16o3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氧171W181镀191铭201镉21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220另外,二氧化硅23和煤烟24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4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W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251对于肺癌基因筛查的研究仍在进行中2605 .一二级亲属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27o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可能存在可遗传的肺癌易感位点2806 .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M疾病291肺结核30和肺纤维
9、化31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支气管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及其在愈合过程中的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可能发展成肺癌32o二、筛查技术(一)LDCT(1类推荐证据)目前全球发布的肺癌筛查指南均推荐采用LDCT用于肺癌筛查。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显示,与胸部X线比较,LDCT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并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3-350本指南推荐采用LDCT进行肺癌筛查。(二)其他技术(3类推荐证据)对于可疑的气道病变,建议采用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对于重度吸烟的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行荧光支气管镜检查36o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可降低CT影像读片的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肺部结节诊
10、断的准确性371通过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外泌体、自身抗体、肿瘤游离DNAx微小RNA(microRNA)等手段进行肺癌筛查的方法仍在探索中。辅助检测手段和LDCT筛查的联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筛查的效果38-41L三、筛查频率(2A类推荐证据)建议肺癌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不推荐间隔时间2年的筛查模式。年度筛查结果正常的,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四、筛查组织人员(1类推荐证据)实施肺癌筛查的关键是必须有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的团队42,推荐进行肺癌筛查的医疗机构建立影像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协作团队。五、筛查CT质控和阅片测量要求(2B类推荐证据)(一)CT质量控制建议有条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华 医学会 肺癌 临床 诊疗 指南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