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欢迎您!.ppt
《德清欢迎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清欢迎您!.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 清 欢 迎 您!,德清宣传片(课前播放),践行教学建议 探寻3D课堂落实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建议的探索与思考,王卫华 德清县干山中心学校,Tel:13867243861 QQ:646896138,何为“3D课堂”?即“有思想高度、有情感深度、有活动效度”的课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第10条:“重视人文关怀,营造有情有义、温暖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价值。”,对应教学建议,善于调控情绪第17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中有所触动,形成共鸣,引发思考。注重启发引导,倡导无痕德育,避免灌输说
2、教,让学生在活动中抒发真情实感,提升思想认识。”,一、深读文本,潜心架构 上“有思想高度”的课,探寻3D课堂,践行建议:“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价值”、“提升思想认识。”,思想品德课重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重在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有思想的课堂。教材上怎么写就怎么教,叫照本宣科,不叫有思想。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讲教材所未讲、别人所未想的内容,就是有思想;能引领学生依据教材开展真正思考,能注重价值引领,就是有思想高度。,1.基于文本,落实目标,吃透教材准度,整体把握文本,重点理清脉络,弄清文本到底说了些什么;弄清我们该教些什么;弄清这节课要落实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做法。,如
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本课由两目构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至上,善待他人。主要解决如何交往,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及交往品德的问题。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和宽容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如善于调控情绪:本课由三目构成,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排解不良情绪;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明白情绪需要调节;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情绪是可以改变的,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2.整合文本,创新架构,把握教材厚度,如换
4、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师按照学生的成长之路,紧紧围绕学生交往这一主题,以“换位父母、换位师友、换位路人”三个活动为主线架构成教学的三个板块,步步深入,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文本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对文本进行割舍、整合、重构,这种创新架构往往能成为我们与众不同的制胜法宝,更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引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思想高度。,如善于调控情绪:教师以小强为主人翁,以小强的情绪反应为主要线索,以“情绪可以调控、情绪需要调控、情绪善于调控”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层层推进。,3.超越文本,提升立意,跳摸教材高度,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师在三个板块教学后都进行了提炼:换位父
5、母相亲相爱一家人;换位师友良师益友伴成长;换位路人与人为善共和谐。最后总结也进行提炼。,如善于调控情绪:教师的三个教学环节就是对教学的提炼。当然教师还可以传递给学生价值观:情绪本身没有好坏;隐藏自己的情绪是很痛苦的;要保持敏捷的情绪反应,做情绪的主人,享受生活的快乐。,要上出有思想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要有跳出教材的高度,充分解读,提升立意,寻找课堂的核心价值,这是一堂课中能够给予学生的对他们的成长最有益处的、能够统率整堂课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二、触动心灵,注重体验 上“有情感深度”的课,探寻3D课堂,教学建议:“营造有情有义、温暖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
6、中有所触动,形成共鸣,引发思考。”,有效的情感教育一定是触及心灵而不仅仅靠知识,一定是由境生发而不仅仅用推理,一定是体验对话而不仅仅凭说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以教师真情的投入,激发学生真情的流露,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1.真实情境,引发热情,催生情感体验,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被挤占的“生命通道”刚刚发生在国庆期间,是真实的情境,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不仅引入了换位思考,还进行了法制教育、生命教育“与父母”、“体育课”、“扶与不扶”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的再现,如善于调控情绪:教师以“小强的遭遇”为例,创设了几组情境,设计了几组矛盾,采取一案到底的连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清 欢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