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ppt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剪力墙设计和构造,7.1 概述7.2 墙肢设计7.3 连梁设计,7.1 概述,7.1.1 剪力墙分类,1.按几何形式分,(见图7-1),(1)悬臂剪力墙(实体墙不开洞,只有墙肢构件)。,(2)联肢剪力墙(开有洞口的剪力墙,由墙肢和连梁组成)。,(3)带边框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往往和梁柱结合在一起)。,(4)框支剪力墙(框架支承剪力墙)。,2.根据剪力墙的高宽比及受力破坏特征分,(见图7-2),(1)高墙H/hw2,弯曲破坏。,(2)中高墙H/hw=12,弯剪破坏。,(3)矮墙H/hw1,剪切破坏破坏。,另剪力墙还可发生滑移破坏(施工缝处截面)。,7.1.2 剪力墙设计要求,1.
2、剪力墙一般设计要求,(1)墙体承受轴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与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柱)的受力基本相同。,(2)但与柱子相比,它的截面往往薄而长(受力方向的高宽比大于4时,按剪力墙截面设计),沿截面高度方向需配置较多的分布钢筋。,(3)剪力墙中剪力一般较柱大,故抗剪要求较高。,(4)剪力墙必须依赖各层楼板作为支撑,保持平面外的稳定,在楼层之间也要保持局部稳定,必要时应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2.剪力墙延性抗震设计原则,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1)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确定墙肢竖向抗弯钢筋,(压弯或拉弯构件确定纵向
3、钢筋),(2)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确定墙肢水平抗剪钢筋,(3)抗裂度(裂缝宽度)验算,(4)平面外抗压承载力验算,(5)连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受弯构件确定纵筋,(6)连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受弯构件确定箍筋,7.1.4 剪力墙中的钢筋,(1)竖向受力钢筋,墙肢截面的端部,(通过正截面承载力确定),(2)竖向分布钢筋,墙肢截面的中部,(通过正截面承载力或构造要求确定),(3)水平分布钢筋,沿墙身高度分布,(通过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确定),7.2 墙肢设计,控制截面及内力设计值,1.控制截面,(1)墙底截面,弯矩和剪力最大。,(2)沿高度方向,在剪力墙断面尺寸改变或配筋变化的截面。,(3)控制截面要进行承
4、载力计算(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2.内力设计值,控制截面的最不利组合内力或对其进行调整后的内力值,取法如下:,(1)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的弯矩设计值,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采用墙肢底部截面组合的弯矩值;其他部位,取墙肢截面最不利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1.2。,(2)其他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剪力墙的弯矩设计值,采用墙肢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弯矩计算值。,(3)双肢剪力墙,当一个墙肢为大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1.25。(当一个墙肢出现水平裂缝时,刚度降低,由于内力重分布,剪力向无裂缝的另一个墙肢转移,使另一个墙肢内力加大。),(4)抗震等级一、二、三级剪力墙墙肢底部
5、加强部位:,墙肢截面的剪力组合值按右式调整:(为了加强墙肢底部加强部位的抗剪能力,避免过早出现剪切破坏,实现强剪弱弯。),9度时尚应符合:,V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剪力设计值;Vw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剪力计算值;Muwa墙肢底部截面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Mw墙肢底部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弯矩计算值;vw墙肢剪力放大系数,一级为1.6,二级为1.4,三级为1.2。,正截面压弯承载力,墙肢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同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柱)。,不同在于:,墙肢受拉区中的竖向分布钢筋考虑部分参与受力,以减少端部钢筋数量。,在受压区,不考虑分布筋的作用由于竖向分布筋都比较细(多数在12
6、以下),容易产生压屈现象(如有可靠措施防止分布筋压屈,也可以考虑其作用)。,1.大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b),(1)根据平截面假定,当b时,构件为大偏心受压,平衡配筋的受压区相对高度为:,(2)受拉钢筋应力s=fy。,(3)分布钢筋达到屈服应力fyw。,(4)只计算hw0-1.5x范围内的分布钢筋,并认为它们都达到了屈服应力(在中和轴附近的分布钢筋应力较小,不计入)。,(见图7-3),根据平衡条件,可写出N=0、M=0(对混凝土受压区中心取矩)两个方程式:,式中:Asw剪力墙腹板中竖向分布钢筋总面积,布置在hw0高度范围内。e0=M N,2.小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b),(1)截面全部受压或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剪力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