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和水的反应实验准备.ppt
《钠和水的反应实验准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和水的反应实验准备.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准备2009-4 王平,【实验目的】,1.使学生认识钠的活泼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原理】,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能够和水发生剧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步骤】,1.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 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烧杯中。观 观察实验现象。,2.用铝箔包好一小块钠,并在铝箔上刺些 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在试管口下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如图1所示)。小心 取出试管,移近火焰,检验试管里收集 到的气体。,图1 钠与水起反应,【实验现象及解释】,1.当将钠块投入到水中后,可观察到如 下现象:,钠块浮在水面。这是由于
2、钠的密度 比水小的缘故。,(2)钠立即跟水发生反应,并有气体产 生。这是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水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3)金属钠熔化成小圆球。这是由于钠的熔 点比较低,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可使钠 熔化。,(4)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这是由于产生的气体推动钠块移动。,(5)有嘶嘶的响声,最后小圆球消失。响 声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产生气体 的气泡破裂声;二是放热使钠块附近的 水接近沸点而产生的水蒸气的气泡破裂 声。,(6)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指示剂变红。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碱的缘故。,2.当将试管口移近火焰时,会听到气体 的爆鸣声氢气与氧气混合气发生 爆炸,说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3、,【注意事项及成败关键】,1.钠块表面的煤油应擦净。,2.实验中钠块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爆炸。,【实验改进】,改进,如图2所示在一个盛近满水的集气瓶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擦去煤油后放入集气瓶中,立即塞上带导管的胶塞,并迅速将集气瓶倒转,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这样改进使学生既看到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又可直接收集到氢气。节省了教学时间。,注意:钠块不宜过大,否则会产生危险。,图2,改进,将一粗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或水槽中,然后向玻璃管中的水里滴入几滴酚酞,再将已擦去煤油的一小块钠投入玻璃管中,迅速塞上胶塞(如图3所示),可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待反应完全后,取下胶塞的同时,立即用火柴点
4、燃玻璃管中的气体,可听到爆鸣声。,图3,改进,取一个集气瓶,加入2/3容积的水,再滴入几滴酚酞,然后将已擦去煤油的一小块钠投入集气瓶中,迅速盖上一个罩有小试管的漏斗(如右图所示),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完毕后,取下小试管,将其移近火焰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图4,改进,取一大U形管,左端塞上带有短颈球形漏斗(或三角漏斗)的胶塞,然后从球形漏斗向U形管中加水近满。向U形管右端的水中滴加几滴酚酞,再将已擦去煤油的一小块钠投入其中,迅速塞上带有止水夹、尖嘴玻璃管的胶塞,反应装置如5图所示。此时可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一些现象。待反应完毕后,用一小试管罩在尖嘴玻璃管上,打开止水夹收集生成的气体,再
5、用点燃方法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图5,改进,向一广口瓶中加入约4/5容积的水,并滴加几滴酚酞。然后将已擦去煤油的一小块钠投入其中,并迅速塞上带有球形长颈漏斗和尖嘴玻璃管(尖嘴玻璃管上配有止水夹)的胶塞(如图6所示),此时可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一些现象。待反应完毕后,将1支小试管罩在尖嘴玻璃管上,打开止水夹,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然后用点燃的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图6,改进,按图7所示组装仪器。实验时打开胶塞,向玻璃管中加入约4/5容积的水,然后再滴加几滴酚酞。将已擦去煤油的一小块钠投入其中,迅速塞紧胶塞。可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看到玻璃管中的水被生成的气体挤出玻璃管外。待钠反应完全后,打开胶塞迅
6、速把点燃的火柴移近管口,可听到气体的爆鸣声。,图7,改进,取1支大试管,向其中加入约5/6容积的水,然后滴加几滴酚酞,再将已擦去煤油的一小块钠投入水中,立即将带有导管的胶塞塞紧(如图8所示)可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肥皂液中,然后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可听到气泡爆裂的响声,说明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图 8,钠与水反应说课稿,钠与水反应说课稿,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一新课改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化学性质的部分内容:钠与水反应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与水反应的整节课的一些想法:,一、教材分析,钠与水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这个实
7、验是中学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一。通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验的研究。学好这一点可以为解决现实生活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2、理解钠与水反应有关实验现象的原因3、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结构”推导可能生成的反应产物,能“举一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 合理的判断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一
8、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二、教法方面,本课时依教材特点,采用实验演示及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1、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钠的有关性质,知道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出新的内容,新的实验,再通过讨论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推导出反应的产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
9、亲身体验到钠与水的反应,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三、学法方面,(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实验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2)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四、教学程序,1、谈谈实验的导入:通过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巫婆说她会捉鬼。她
10、往装有半碗水的碗里滴了几滴她所谓的仙水,再把她所谓的吸血丹放到碗里。只见那吸血丹立刻在水面上乱窜,那巫婆美飞色舞地说:看!我那吸血丹在动,说明这周围有鬼,它正在吸鬼魂;听!那“嘶嘶”的声响,正是鬼临死前的呻吟;再看!水变红了,那是鬼被我的吸血丹吸收后,化作了血水相信鬼神的人听了后肯定会信以为真,但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世上并没有鬼,但巫婆那所谓的吸血丹和仙水究竟是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聚中这一节课上,想知道个为什么。,2、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演示 做此实验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提示学生要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有没有气体产生、反应是否放出热量、是否有声响。为了使实验更为直观,我将水槽放在幻灯机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应 实验 准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