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docx
《2023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全科医生临床工作中遇到患者常以某个或多个症状、体征或辅助检查异常反复就诊,由于疾病无法明确具体归属,如水肿、乏力、慢性咳嗽等,对于此类疾病如何诊治日益受到全科医生的重视1o水肿作为全科医生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涉及的相关疾病种类较多,掌握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从而有效解决患者因此反复就诊的困扰,优化水肿患者的管理,对于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一、水肿的定义、机制及分类(一)定义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2,其中皮下水肿是水肿的重要体征,典型表现为皮肤肿胀、光亮、弹性差、皱纹变浅,此亦是区别于肥胖的表现。临床上所称的水
2、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在此需区别于体腔内体液增多,即积水,如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二)机制与病因人体约有5%的体液存留在组织间隙,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在正常人体中,组织间隙液的量和质是相对恒定的,这种恒定性是通过血管内外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的,因此体表皮肤常表现为紧致而有弹性的状态。临床上患者常因各种疾病因素破坏组织液这种平衡机制,导致水液代谢障碍2。比如当血液流动到组织的量变少时,其所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也会减少,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系统受到抑制,Na离子的过多滞留在细胞内则会引起水渗透到细胞内部,这样就会导致细胞内水肿。另一方面,当血管内外交换系统
3、的中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以及淋巴回流3种因素的平衡机制被打破,或者相关病理生理因素使肾脏水钠代谢失调,亦可引起组织间液的生成大于回吸收,产生细胞外液水肿,使得机体皮肤表现水肿状态。水肿的机制与病因见图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三)分类多数患者常以水肿为单一主诉就诊,但需要注意的是,水肿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通过回顾文献、咨询专家意见,我们可以根据水肿的分布进行如下分类(见图2)(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全身性水肿、局部性水肿。全身性水肿,即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比如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也有当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的局部性水肿,比如淋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在
4、此同时注意区分内脏器官的局部水肿,比如脑水肿、肺水肿等。综上可以看出水肿是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症状,因此也是预示其他重要疾病的依据。根据疾病累及系统的典型症状,基于症候群的临床思维方法3,以下重点对全科医生临床诊疗遇到的水肿相关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具体分析。1 .心源性水肿: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大、颈静脉压升高等心脏病的症状表现及病史,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等右心衰竭表现。水肿一般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或低垂部位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IL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2 .肾源性水肿:患者常以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水肿、肿胀为主诉就诊,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
5、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后期才扩展至全身。常有尿常规、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改变。3 .肝源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踝部,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上肢常无水肿。以腹水为主要表现,多有慢性肝炎的病史,肝、脾肿大,质硬,腹壁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部分患者皮肤可见蜘蛛痣和肝掌。4 .代谢性疾病所致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腺垂体黏液性水肿、糖尿病等会导致体液代谢障碍引发肢体水肿。5 .营养不良性水肿:常在水肿发生前出现体重减轻,水肿发生时过程缓慢,一般是从组织疏松处开始分布,然后扩展到全身皮下,严重时低垂部位如双下肢水肿表现明显。6 .妊娠性水肿:在妊娠后半期孕妇常出现双
6、下肢轻度水肿,休息后减轻,多属生理性;休息后不消退,且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病理性。7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的水肿:多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病情迁延、反复,皮肤变硬,紧张度增加,硬度增加。目前认为多数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8 .变态反应性水肿:水肿多突然发生,往往有过敏史。尿液检查可有短暂的蛋白尿与少数管型,但肾功能多正常。一般给予对症治疗后水肿迅速消退。9 .药物所致的水肿:水肿常在用药后发生,停药后水肿消失。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雌激素、胰岛素、过氯酸钾、甘草、萝芙木等。10 .特发性水肿:患者在晨起时仅表现轻微的眼睑、面部及两手水肿,随着起立及白日时间的推移,水肿将移行到身体下半部
7、,足、踝部有明显凹陷性水肿,一般到傍晚时水肿最为明显,亦称晨轻暮重。特发性水肿几乎只见于女性,且以中年妇女占多数,月经前多发,呈自限性。水肿受体位的影响且呈昼夜周期性波动。11 .炎症性水肿:炎症区水肿液渗出,含有大量的蛋白及炎性细胞,是临床最常见的局限性水肿。12 .静脉阻塞性水肿可分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前者的主要体征是眼睑水肿,早期的症状伴有头痛、眩晕,后者特点是下肢水肿,其症状和体征与下腔静脉阻塞的部位或水平有关。13 .功能性水肿:主要包括高温环境引起的水肿、肥胖性水肿、老年性水肿、旅行者水肿、久坐水肿等,常无引起水肿的基础性疾病。14 .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进展
8、性疾病,由淋巴循环障碍及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间液持续积聚引起4,5。好发于四肢,下肢更为常见6。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淋巴水肿可能与淋巴管纤维性阻塞、扩张及收缩排空功能障碍有关。继发性淋巴水肿起因为淋巴管病理性阻塞,常见的原因有淋巴结切除术、放射治疗后纤维化、肿瘤浸润淋巴结或肿瘤细胞阻塞淋巴管等。早期,组织间液积聚,淋巴管周围纤维化,经休息后可缓解或消失。如病因持续存在,淋巴水肿反复发作,皮肤、皮下组织广泛增生,纤维化和硬化,逐渐形成象皮肿。15 .脂肪水肿:是多见于女性小腹、臀部和四肢的纤维性松散结缔组织疾病7o有研究表明脂肪水肿的发病标志是炎症导致组织纤维化,表现为疼痛、麻木症状,其病
9、理基础是血管和淋巴管的微血管病变8。二、水肿的全科诊疗思路SoAP教学法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9,也有助于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快速识别与早期干预10对以水肿为主诉来诊的患者,可从以下几步分析。(一)获取主观资料(Subjective)11通过病史采集,获取以下信息:性别和年龄。部位:全身性或局部性:单侧或双侧,是否对称,与体位和活动的关系。出现的时间:早晨或傍晚。性质:持续性或间歇性。病程进展:发展迅速或缓慢,趋向好转或恶化。加重及缓解因素:是否存在劳累、感染、月经周期、药物使用、妊娠等因素。伴随症状或体征:尿量有无变化,是否合并胸水、腹水,与水肿伴发的躯体或
10、精神症状/体征。服药史:有无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抗抑郁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胰岛素、甘草制剂等。既往史:有无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营养不良,有无肿瘤、传染病史,有无手术或夕M分史,分娩时是否合并大出血,有无过敏史,有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家族史:有无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肝炎、糖尿病等。(二)获取客观资料(Objective)1.详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水肿类型的判断:(1)局部体征:程度,部位是否对称,按压后是否出现凹陷,有无压痛,皮色,皮温,有无皮疹、皮肤破溃、色素沉着、浅表静脉曲张。(2)全身体征:包括体重、腹围、血压、面容、毛发多少及分布、皮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水肿 诊疗 思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