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流程设计.ppt
《服装生产流程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生产流程设计.ppt(3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服装生产流程设计,主讲:李 娟电话:13608057678,参考书,服装厂技术管理,刘国联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服装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冯翼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服装生产管理,刘红晓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概 述,思考:服装工业生产与家庭单件制作有何区别?准备过程生产过程缝纫设备品质标准,第二节 服装工业发展概况,一.世界服装工程简史1790年,英国人托马斯逊特发明手摇链式线迹缝纫机;1850年,英国人梅里特胜家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全金属锁缝线迹缝纫机,转速可达600转/分钟;作业分工服装工业的雏形;20世纪40年代,转速由150030005000,功能由单一型多用型;二次世
2、界大战爆发,对服装生产的要求:工厂规模扩大,加工工序分解,流水线作业,服装工程正式形成。,二.服装设备发展趋势,高速化。(300010000转/分)省力,机械化,自动化。(自动切线装置)电脑控制程序化。(电脑控制缝纫机),三.国内外服装生产现状及前景1.我国服装生产现状及前景,2.国外服装生产现状及前景,第三节 服装工业生产概况,一.服装厂分类及特点分类,服装厂特点,投资少,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占地面积小;劳动力密集;耗能少,无三废,无污染;培训容易;经营风险大。,二.服装生产方式及特点,三.成衣生产工艺流程,准备工艺流程款式设计纸样设计样衣试制打板推档生产用样板裁剪工艺流程验布预缩排料铺料
3、裁剪验片编号分包扎包送缝纫车间缝纫工艺流程零部件制作部件缝合中间整烫拼装缝合检验送整烫车间 整烫工艺流程整烫钉扣检验折叠包装成品,一、管理的概念 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其生产和经营的全部活动与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的生产和销售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第四节 我国服装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二、生产管理的内容,服装生产准备工程管理服装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服装的质量管理服装的成本管理,三、服装生产管理方法和特点,PDCA循环法P(plan计划)分析研究,拟定计划及措施D(do实施)贯彻执行C(cheek检查)检查执行情况和结果,
4、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好的经验A(action处理或改进)整改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第二章 服装生产准备第一节 生产信息与生产计划,一、服装生产所需信息1.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2.原始信息与加工过信息3.定性市场信息与定量市场信息,二、服装生产计划,1.生产计划的分类中长期计划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生产能力的增长水平、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生产线设置和生产组织形式的调整、环境保护、厂区布置等方面所作的规划。不受企业现有条件的约束。年度生产计划 根据企业的主客观条件,确定企业年度内的生产水平,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等生产指标。它是考核企业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生产作业计划 是企业年
5、度生产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是为组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面编制的执行性计划,2.生产能力,1)概念 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在一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的产品或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数量的能力。生产能力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企业参数,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2)生产能力核算,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 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件标准作业时间*机器台数*开机率例:假定一般平缝机每分种可出产品10件,现有平缝机20台,开机率为80%,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假设标准时间宽裕率为10%,则每台每件产品的标准作业时间为多少?每天生产能力为多少?单件标准作业时间=60/10
6、*(1+10%)=6.6秒生产能力=8*60*60/6.6*20*0.8=69818件,劳动生产能力的计算,例:某服装厂现有缝纫工人65人,计划生产总标准时间44570090s.A.假设为月工作天数为23天,每天工作8h,时间宽裕率为10%,其缝纫工人需求量为多少?B.在现有缝纫工人65人,一个月(工作时间23天)完成的情况下,每天工作时间为多少?C。在现有缝纫工人65人,每人每天工作8h的情况下,完成此任务需要多少天?,A。人员需求数=计划生产总标准时间/(每人每天工作时间*工作日数)*(1+时间宽裕率)=44590090/(8*60*60*23)*(1+10%)=74人B。每人每天工作时间
7、=计划生产总标准时间/(缝纫工人数*工作日数)*(1+时间宽裕率)=9.11hC.工作天数=计划生产总标准时间/(缝纫工人数*每人每天工作时间)*(1+时间宽裕率)=26.2天,3)影响服装生产能力的因素,调换生产品种对生产能力的影响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对生产能力的影响服装原辅材料对生产能力的影响产品质量缺陷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劳动组织对生产能力的影响生产季节性对生产能力的影响企业管理水平对生产能力的影响,3.生产计划的编制,调查研究,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信息拟定和优化计划方案综合平衡,编制计划草案,4.生产计划的实施,1)做好作业准备工作技术准备材料准备设备准备人员准备工作地准备,2)做好产品分
8、析,产品分析生产技术分析人员结构分析,3)生产计划实施,下达计划和工艺文件解说计划及工艺文件贯彻落实检查,5.生产计划的控制,控制日产量控制物料数量控制产品质量,第二节 服装设计管理,服装设计管理的三个阶段,调研阶段,设计阶段,试制阶段,一、调研阶段,1.调研内容:了解流行资讯了解产品销往地区的基本情况了解各地区消费者需求及服装销售情况,2.调研方法参观走访技术交流,二、设计阶段,1.基本要求“四批”新款市场供应一批企业生产一批未投产的新款储存一批正在研制设计的一批,2.对设计工作的规范管理,明确产品的消费对象、用途、适合年龄、性别、季节及场合确定产品的造型结构确定产品的材料选用和配色要求确定
9、产品的规格确定产品的加工工艺确定产品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确定产品的工具装备要求计算产品的工时和材料消耗定额估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出厂价格,3.设计任务书的基本内容,产品设计的款式图设计任务的基本情况说明规格设计表成本估算表评审意见及修改内容评审设计任务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评审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意图评审新设计产品的款式、结构和工艺等是否条例设计任务要求对新设计作品的经济效益评价,三、试制阶段,1.服装样品试制的目的和内容目的:了解产品特征,摸索和总结出一套符合生产条件、保证产品质量、科学合理高效的生产工艺及操作方法;总结设计出一系列生产技术文件,指导大批量生产。,内容根据服装款式图(实样制作)或按客
10、户来样(确认样制作)进行样品试制。目的是为了被客户认可。根据客户的修改意见,以及生产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实物标样试制,也叫试样。目的是为了帮助确立最佳生产方案和保证产品质量。,2.样品试制前的准备,1)评审设计意图评审款式评审质量性能评审产品规格评审原辅材料的供应有否保证加工工艺评审成批生产可行性评审生产周期评审价格评审,2)准备,对试制样品作全方位分析工艺要求、设备、工具、资料、材料、工艺操作工序等;样品关键技术处理方法。准备材料-检查核对准备设备、工具-检查调试试制人员到位-样品试制小组,3.实样试制的过程1)单件样品试制,分析效果图或实样,绘制结构图,修剪试样布检查效果,缝制样品记录工序和时
11、间,样品审视和评价,分析效果图或实样,选择与设计要求相适应的面辅料分析该服装的造型分析该服装各部位的轮廓线、结构线、装饰线及零部件的形态和位置分析选用合适的缝制方法及所需附件、工艺、设备等,绘制结构图,选择样品规格-一般按中间规格选择结构造型方法-平面造型或立体造型绘制样品纸样-加放缝份和贴边,布纹方向,吻合记号等。,2)小批量试生产,目的:是对单件样品试制的补充及修订,验证产品造型、纸样结构、样板规格、组合搭配、生产特点等是否能在流水线上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通过试制,观察分析生产可行性和操作时间以便改进不合理部分,为制订必要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技术文件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数据,并提供
12、生产用的实用标样。,条件数量一般在12件以下;由生产车间中某一条生产线来完成。思考:小批量试生产存在的问题?,3)试制时需注意的问题,严格按照样品的样板进行裁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工艺规定进行制作严格核对原辅材料的规格、品种、色泽未经同意不得擅自修改样板、裁片及改变操作工艺。如确需修改应经设计主管人员同意并作好变更记录,4)样品鉴定,款式造型与样品实样审核,样板、工艺及装备审核,封样,款式造型与样品实样审核,外观质量,内在质量,规格,样板、工艺及装备审核,服装样板(部件、标注说明、档差),生产流程,工序编制,工艺参数,技术质量要求,加工设备,辅助工具是否齐备,封样,确认客户对产品的要求,确认需修
13、改的部分,5)技术数据、资料的测定及收集,目的:作为成衣生产中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经济核算及劳动定额等管理文件的基础。,技术资料的记录和收集,原材料资料的收集-作为制定工艺措施的依据。工艺技术资料的收集-款式图、结构图、样板、排料图、成品规格单、工艺单及工艺要求、技术标准等。实物标样的收集-材料标样和成品标样,技术数据测定,工时测定-作为制定生产劳动定额,生产进度控制,工序分析与改进的重要依据。材料消耗测定-作为成本核算的依据。工艺技术参数测定-作为制定技术措施及设备调试的依据。,第三节 材料准备及管理,一.服装生产所需材料,面料,天然纤维织物,化学纤维织物,其它纤维织物,辅料,缝纫线,装饰材
14、料,里料,衬料,填充材料,扣紧材料,机物料,设备及其零部件,各种油料电料,生产生活物料,二.影响材料准备的因素,生产能力的大小;生产品种的种类,设计和工艺的具体要求;库存的多少,销售及出库情况;设备情况。,三.材料准备方法,服装用材料预先准备,入库核对检验,设备备件预先订购签订长期合同,油料电料少备或随用随备,四.服装材料的选择 面料的选择,功能,色泽,质感,地域,价格,工艺,阅读:辅料的选择(P911),五.服装材料的配伍,伸缩率,耐热度,质感,坚牢度,颜色,金属配件,价值档次,面料里料 辅料,第四节 服装材料的检验测试,一.检验测试的目的及内容目的了解材料性能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以便在生产过
15、程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及材料的合理利用。,内容,数量复核,耐热度测试,色牢度测试,缝缩率测试,伸缩率测试,疵病检验,二.服装材料检验,服装材料检验,规格数量复核,品质疵病检验,品种,规格,数量,破洞,纬斜,疵点,色差,污渍,1.材料复核,品名、色泽、数量、规格复查匹长的复查圆筒包装量布机折叠包装匹长=折叠长度平均值*折叠数+余端长度幅宽的复查幅宽差距0.5CM以上作出标记;幅宽差距1CM以上,将面料剪开,按实际幅宽计算。,2.疵点检验,依据有关产品标准进行检验,并作好相关记录。验布机用于圆筒包装和双幅材料台板检验用于折叠型包装的材料,3.色差检验按国家色差等级标准评定,
16、匹长,10CM,10CM,A,B,C,a,b,c,a1,4.纬斜与纬弯检验,纬斜 纬弯,经向,经向,弓形纬弯,侧向弓形纬弯,波形纬弯,斜度,斜度,斜度,平纹布纬斜率不超过5%;条格布纬斜率不超过2%;印染条格布纬斜率不超过1%。,附:常见织物病疵分类表(P1617),三.服装材料的性能测试1.物理性能测试,伸缩率测试伸缩率织物在受到水和湿热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后,纤维从暂时平衡状态转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伸缩,其伸缩程度就是伸缩率。目的作为样板设计中长度和宽度缩放的依据。计算 缩率=,测试前试样长(宽)度-测试后试样长(宽)度,测试前试样长(宽)度,*100%,产生缩率的主要原因,热
17、伸缩合成纤维织物湿伸缩天然纤维织物和人造纤维织物缩绒毛织物机械作用下的伸缩所有纺织品,自然伸缩率,指织物没有任何人为作用和影响,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伸缩变化。测试方法在一匹布的头中尾及左中右作好长度记号;室内静放24小时;对记号进行复测。适用于弹性材料、特殊结构材料及内应力处理较大的材料。,湿热伸缩率,指织物在水浸喷水干烫湿烫等加工处理中产生的伸缩变化。采样:去除布匹的头尾两端1M以上,取50CM长的布料,除去两布边,记录好长度和宽度数据,进行测试。,湿热伸缩率,浸水伸缩率,湿烫伸缩率,干烫伸缩率,干烫收缩率的测试,采样温度条件(P18)干烫时间:15秒测试:待凉透后测量长度和宽度,计算伸缩率。
18、干烫收缩率=,干烫后织物长(宽)度收缩量(CM),干烫前织物长(宽)度(CM),*100%,湿烫收缩率的测试,喷水熨烫测试法采样温度条件同干烫测试法湿润条件:用清水喷湿,水分布要均匀熨烫条件:往复熨烫,时间控制在熨干为宜测量和计算:试样晾干后,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计算收缩率。盖湿布熨烫测试法,水浸收缩率的测试,采样湿润条件:60C温水完全浸泡;用手搅动15分钟后取出捋干(不可拧干);室温下晾干。测量和计算水浸收缩率=*100%,测试前试样长(宽)度-测试后试样长(宽)度,测试前试样长(宽)度,缝缩率测试,缝缩是指织物在缝制过程中,由于缝针的穿刺作用,缝纫线张力及线迹结构作用,布层的滑动及缝纫线
19、挤入织物的原因,是材料产生横向或纵向的变化现象。,缝缩率测试,取样:取被测试样6块(长50CM,宽5CM),在试样上如图作好标志,并作好记录。缝制条件:将两块试样重叠;不用手送料;按规定的缝制要求(即缝针、缝线规格、针迹密度和底面线的张力大小),缝合AB直线。,50,7,40,3,5,A,B,测试和计算:测定下层布料AB的长度,取三组试样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影响缝缩率的因素:材料特性,缝线张力,线迹结构,压脚压力等。,服装脱缝强力测试评定服装受力部位缝迹被破坏的指标织物强力测试对特殊服装所用织物的拉伸强力、撕裂强力、顶破强力、磨损强力等的测试。缝纫线性能测试对缝纫线的粗细均匀度、色泽、强度、耐热
20、性等进行测试,以便确定正确的缝制加工工艺,2.化学性能测试,(1)酸碱性测试了解材料的耐化学品性,以便在生产加工、后整理以及使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服装不受损害。,(2)染色性能测试,主要是对色牢度的测试,目的是检验有色织物在生产加工及穿着使用过程中掉色、退色而产生的搭色现象。色织物的变色、退色是通过与其他织物的沾色程度来确定,并通过国家标准沾色样卡来评定。,染色性能测试,织物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洗涤色牢度,日晒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汗渍色牢度,3.耐热度测试,主要测试在高温加工条件下,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是否发生老化或损害现象,以鉴定织物的耐热温度。目测:是否变黄、变色、硬化、皱缩、变手
21、感。仪器测试:是否改变原有的强度、牢度等。,4.其他性能测试,对一些特殊服装做相应的舒适性、保健性、安全性等要求。如透气、透湿、保暖、防菌、抗虫蛀、抗静电、阻燃等指标的测试。,第五节 服装材料的预缩与整理,目的:消除服装材料加工过程中造成的不稳定状态和其他疵病,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事先剔除,以免造成成品服装的质量问题。,一、材料的预缩,什么是材料的预缩?服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各种理化处理,可以提高布料的使用价值,但也随之产生一些自然曲缩、湿热收缩等不良变形。因而在裁剪前要消除或缓和这些变形,使服装成品的变形降低到最小程度,以保证服装尺寸的稳定。这就是材料的预缩。,材料预缩方法,自然预缩,湿
22、预缩,热预缩,蒸汽预缩,二、材料的整理,目的:对材料在检验中发现的疵点和缺陷(如缺经、断线、纬斜等),进行修正和织补,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材料的整理方法,织补,坯布织补,半成品织补,成品织补,调片,贴花,”锦上添花“,绣花,材料的整理方法,污渍去除整纬手工矫正-劳动强度大,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机械矫正(滚筒式矫斜机)-速度快,效果好。裘革的整理-抻宽定型,第六节 服装材料耗用预算一.服装材料耗用预算,自然损耗,缩水损耗,疵点损耗,特殊面料损耗,碎布损耗,色差损耗,铺料段料损耗,残疵品损耗,材料本身质量问题,其他损耗,生产中产生的损耗,样品试制,材料检验,自然回缩的损耗,材料从开包
23、、放置自然回缩、发料直至铺料之前的产生的长度收缩均属于自然回缩的损耗一般天然纤维布料自然回缩率可达0.5%1%,段料的损耗(13%),机头布。织布过程中机器开始运行时织成的布段常产生变形。(610CM)不够成品段长又不能裁制独件产品的余料。在断料时因裁剪技术不熟练,落料不齐而使用料增加的部分。(13CM)由于无法避开残疵而造成的断料或废品衣片。,残疵产品的损耗包括由于面料残次品而出现的废衣片部分和成衣生产过程中因操作、技术等原因产生的残疵品损耗特殊面料的正常损耗由于织物结构、图案等原因需增加的用料,二.用线量计算,影响用线量的主要因素线迹类型,线迹密度,面料厚度、缝纫线张力、缝线粗细、压脚压力
24、大小等。,1.计算用线量的意义,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加强生产管理的计划和科学性有利于质量管理,2.用“比率法”估算用线量,比率法-就是根据实验总结出各种条件下车缝一定长度的布料,缝纫线的消耗量与车缝布料长度的比值,然后利用这个比值估算实际产品的用线量。设实验车缝面料长度为C0,缝纫线的消耗长度为L0,则缝线消耗比E=L0/C0,所需用线量L=C*E。平缝线迹,总用线量为上线用量的2倍;其他线迹需经实验分别确定上下线用量。,确定E值的方法,缝线定长法E=标色线段的长度/标色线段车缝的线迹长度缝迹定长法 E=拆出线的实际长度/量取线迹的长度,3.用公式计算法计算用线量,步骤:线圈形状理想化;计算单元线
25、迹的用线量;根据单元线迹的用线量及线迹密度等条件,推导出适于实际应用的计算1米长线迹所需用线量的公式。注:在实际生产中计算用线量时,应考虑一定的损耗量,多估10%15%,以便生产顺利进行。,第七节 服装样板管理一.服装样板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 样板是服装生产中排料、画样、裁剪、缝制、熨烫及后整理加工中不可缺少的服装衣片标样。,2.分类,基础样板-按中间号型制作,是制作辅助样板和工作样板的标样(依据)。工作样板-按标准样板制作,推出各个规格的样板,用于排料及裁剪。辅助样板-用于衣片裁剪时确定检查点、标定装饰线迹及确定钮扣位置等。,工业样板设计的注意事项,应根据销售区域的号型标准设计制作;应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 生产流程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7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