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类飞机审定编制说明.docx
《运输类飞机审定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类飞机审定编制说明.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制说明为指导和规范民用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工作,民航局启动了CCAR-25部咨询通告的制定工作,在参考国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以往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工作经验,形成了此咨询通告。目前咨询通告仅涵盖CCAR-25部部分条款,以后还将继续补充完善。各条款咨询通告的编制说明如下:AC25.109加速-停止距离1 .制修订的背景和目的运输类飞机加速-停止距离的制定是确保飞机在运行中能够按照申请人制定的中止起飞程序确保飞机安全中止起飞的重要环节。FAA和EASA均在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对加速-停止距离提出了具体要求。FAA现行有效的FAR25部25.109条款是在第92修正案中完成的,至今没有新的修订
2、。EASA的CS25规章中加速-停止距离的条款为CS25.109条款,该条款目前对应第18修正案,与现行有效FAR25中25.109条款要求是一致的。我国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对加速-停止距离的要求借鉴了FAAFAR25部第92号修正案内容,与FAR25.109和CS25.109的要求一致。但尚无相关指导性文件发布。本咨询通告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章及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审定实践及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状况,对条款要求进行解析,并提出建议的符合性方法,以指导申请人开展相关符合性验证工作。2 .制修订的研究和评估过程本咨询通告编制过程中,首先开展了针对CCAR25.109条款的技术研究工作,梳理了
3、FAA和EASA相关条款的演变历史,明确了条款的实质要求。其次,开展现行有效的支持性文件研究工作,梳理了FAA的AC25-7D和EASA针对本条款的AMC中的符合性验证建议。再次,根据国内外审定实践,以及与国内外相关专家的交流情况,形成了条款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及易产生验证疏漏的技术点,有针对性地在咨询通告中体现。最后,广泛征集工业方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型号合格审定活动及相关技术交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咨询通告,形成了当前的建议稿。本咨询通告中梳理出的技术要点已在国内审定项目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实践,在国内某型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审定中,参照本指南中的思路和方法,审查组向申请人明确了条款要求及技术关键点
4、,帮助申请人对符合性验证思路进行规划。3 .制修订的主要内容本咨询通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条款要求解析/规章安全意图、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条款要求解析部分,对CCAR25.109条款的实质要求以及规章安全意图进行了解读。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部分,明确了符合性方法和符合性验证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要点。4 .与国外政策的对比目前,FAA针对25.109条验证相关的主要指导材料为AC25-7D,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飞行试验验证工作;EASA在CS25中给出了AMC25.109(a).AMC25.109(b).AMC25.109(c)(2).AMC25.109(d)(2)和AMC25.109(f)o上述文件对
5、本条款验证过程的指导主要体现在飞行试验方面,缺乏对条款整体验证的符合性方法和关键技术要点的指导。本咨询通告与国外相关指导材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咨询通告通过对条款安全意图的解读,明确了条款的民用运输类飞机加速-停止距离的实质性适航要求。(2)本咨询通告结合国内型号审定实践,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民用运输类飞机加速-停止距离条款的符合性方法和关键技术要点的指导,有助于推动民机型号项目取证工作。AC25.111起飞航迹1 .制修订的背景和目的运输类飞机起飞的制定是确保飞机在运行中能够按照申请人制定的起飞程序确保飞机安全起飞的重要环节。FAA和EASA均在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对起飞
6、航迹提出了具体要求。FAA现行有效的FAR25部25.Ill条款是在2015年的第25-140号修正案中完成修订的,EASA的CS25规章中起飞航迹的条款为CS25.Ill条款,该条款目前对应第16号修正案。与其现行有效的FAR25.Ill存在的主要差异为:CS25.111中没有FAR25.111(e)款,即“对于装有助推火箭发动机的飞机起飞航迹按FAR25附录E的第II条确定”的要求。现行有效的FAR25.Ill和CS25.Ill条款虽存在以上差异,但相对于现行有效的CCAR25.Ill条款,其均增加了过冷大水滴结冰条件下起飞航迹的相关要求。我国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对起飞航迹的要求借鉴了FA
7、R25-121号修正案内容,其与同时期FAR25.111要求一致,与同时期CS25.Ill存在的差异为:CS25.Ill中不包含CCARR25.111(e)款,即“对于装有助推火箭发动机的飞机起飞航迹按CCAR25附录E的第II条确定”的要求。目前,CAAC尚无本条款验证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发布。本咨询通告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章及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审定实践及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状况,对条款要求进行解析,并提出建议的符合性方法,以指导申请人开展相关符合性验证工作。2 ,制修订的研究和评估过程本咨询通告编制过程中,首先开展了针对CCAR25.Ill条款的技术研究工作,梳理了FAA和EASA相关条
8、款的演变历史,明确了条款的实质要求。其次,开展现行有效的支持性文件研究工作,梳理了FAA的AC25-7D和EASA针对本条款的AMC中的符合性验证建议。再次,根据国内外审定实践,以及与国内外相关专家的交流情况,形成了条款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及易产生验证疏漏的技术点,有针对性地在咨询通告中体现。最后,广泛征集工业方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型号合格审定活动及相关技术交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咨询通告,形成了当前的建议稿。本咨询通告中梳理出的技术要点已在国内审定项目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实践,在国内某型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审定中,参照本指南中的思路和方法,审查组向申请人明确了条款要求及技术关键点,帮助申请人对符合性验
9、证思路进行规划。3 .制修订的主要内容本咨询通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条款要求解析/规章安全意图、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条款要求解析部分,对CCAR25.Ill条款的实质要求以及规章安全意图进行了解读。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部分,明确了符合性方法和符合性验证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要点。4 .与国外政策的对比目前,FAA针对25.Ill条验证相关的主要指导材料为AC25-7D,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飞行试验验证工作;EASA在CS25中给出了AMC25.Ill和AMC25.111(b)o上述文件对本条款验证过程的指导主要体现在飞行试验方面,缺乏对条款整体验证的符合性方法的指导。本咨询通告与国外相关指导材料的差异主
10、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咨询通告通过对条款安全意图的解读,明确了条款的民用运输类飞机起飞航迹的实质性适航要求。(2)本咨询通告结合国内型号审定实践,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民用运输类飞机起飞航迹条款的符合性方法要点的指导,有助于推动民机型号项目取证工作。AC25.113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1.制修订的背景和目的运输类飞机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的制定是确保飞机在运行中能够按照申请人制定的起飞程序确保飞机安全起飞的重要环节。FAA和EASA均在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对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提出了具体要求。FAA现行有效的FAR25部第25.113条是在2015年的第25-92号修正案中完成修订
11、的,EASA的CS25规章中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的条款为CS25.113条款,该条款目前对应第18号修正案。与其现行有效的FAR25.113条款要求无差异。我国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对起飞航迹的要求借鉴了FAR25-92号修正案内容,其与同时期FAR25.113要求一致。同时期对应EASA的CS25部为11号修正案,其中第25.113条对应CS25第9次修正案,虽然2016年6月EASA在CS25部为18号修正案再次修订了该条款,但是并未修订条款本身的要求,仅对条款相关的AMC进行了修订,并在CS25.113(c)(2)(ii)的末尾增加了对于AMC25.113(b)(2)和(c)(2)的关联
12、信息,条款本身要求部分的实质内容与CS25第9次修正案对应的内容一致。因此与现行有效的CCAR25.113条款等效的FAR25.113和CS25.113要求一致。目前,CAAC尚无本条款验证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发布。本咨询通告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章及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审定实践及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状况,对条款要求进行解析,并提出建议的符合性方法,以指导申请人开展相关符合性验证工作。2 .制修订的研究和评估过程本咨询通告编制过程中,首先开展了针对CCAR25.113条款的技术研究工作,梳理了FAA和EASA相关条款的演变历史,明确了条款的实质要求。其次,开展现行有效的支持性文件研究工作,梳理了
13、FAA的AC25-7D和EASA针对本条款的AMC中的符合性验证建议。再次,根据国内外审定实践,以及与国内外相关专家的交流情况,形成了条款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及易产生验证疏漏的技术点,有针对性地在咨询通告中体现。最后,广泛征集工业方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型号合格审定活动及相关技术交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咨询通告,形成了当前的建议稿。本咨询通告中梳理出的技术要点已在国内审定项目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实践,在国内某型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审定中,参照本指南中的思路和方法,审查组向申请人明确了条款要求及技术关键点,帮助申请人对符合性验证思路进行规划。3 .制修订的主要内容本咨询通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条款要求解析/规章
14、安全意图、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条款要求解析部分,对CCAR25.H3条款的实质要求以及规章安全意图进行了解读。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部分,明确了符合性方法和符合性验证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要点。4 ,与国外政策的对比目前,FAA针对第25.113条验证相关的主要指导材料为AC25-7D,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飞行试验验证工作;EASA在CS25中给出了CS25.113的AMC25.113(a)(2),(b)(2)and(c)(2)Take-offDistanceandTake-offRuno上述文件对本条款验证过程的指导主要体现在飞行试验方面,缺乏对条款整体验证的符合性方法的指导。本咨询通告与国外相关
15、指导材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咨询通告通过对条款安全意图的解读,明确了条款的民用运输类飞机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的实质性适航要求。(2)本咨询通告结合国内型号审定实践,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民用运输类飞机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条款的符合性方法要点的指导,有助于推动民机型号项目取证工作。AC25.115起飞飞行航迹飞行试验1.制修订的背景和目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目前没有关于CCAR25.115条款解读和符合性方法的指导材料,因此编制本咨询通告。本咨询通告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规章及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实践,对CCAR25.115条款要求进行具体解读,提出了建
16、议的起飞飞行航迹的符合性方法,以指导申请人开展相关符合性验证工作。2 .制修订的研究和评估过程本咨询通告编制过程中,首先开展了针对CCAR25.115条款的技术研究工作,梳理了FAA和EASA相关条款的演变历史,明确条款的实质要求。其次,开展当前有效的支持性文件研究工作,梳理了FAA的咨询通告AC25-7C和EASA针对本条款的符合性验证建议。再次,根据国内外审定实践,形成了条款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在咨询通告中体现。最后,广泛征集工业方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型号合格审定活动及相关技术交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咨询通告,形成了当前的建议稿。本咨询通告中梳理出的技术要点已在国内外审定项目中进行
17、了初步应用实践。在国内若干运输类飞机的型号合格审定中,审查组参考本咨询通告,向申请人明确了条款要求及关键技术点,帮助申请人对符合性验证思路进行规划。3 .制修订的主要内容本咨询通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条款要求解析/规章安全意图、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条款要求解析部分,对CCAR25.115条款的实质要求以及规章安全意图进行了解读。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部分,明确了符合性方法和符合性验证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要点。4 .与国外政策的对比目前,FAA针对25.115条验证相关的主要指导材料为咨询通告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飞行试验指南(AC25-70,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飞行试验验证工作;EASA在CS25中未给出相
18、应的咨询通告。本咨询通告实质内容与国外相关指导材料基本保持一致。AC25.125着陆性能飞行试验1.制修订的背景和目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目前没有正式发布的关于CCAR25.125条款解读和符合性方法的指导材料,因此编制本咨询通告。本咨询通告在参考国外相关规章及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实践,对CCAR25.125条款要求进行具体解读,同时提出了可接受的着陆距离确定的飞行试验和分析方法,用于指导着陆规章的符合性。5 .制修订的研究和评估过程本咨询通告编制过程中,研究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咨询通告AC25.7C及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AMC25.125等相关内容。
19、EASA有关着陆的指导材料相对简单,仅对着陆构型、刹车使用等提出概要性要求;FAA的咨询通告AC25.7C对着陆距离飞行试验程序和要求、着陆距离分析提供了详细的方法,以前国内运输类飞机的着陆距离确定也主要参照FAA的方法,因此本咨询主要参考AC25.7C内容,同时结合国内实践和咨询通告编写要求提出建议的咨询通告内容。6 .制修订的主要内容本咨询通告提供了着陆距离确定的飞行试验和分析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着陆距离的分段、着陆距离飞行试验程序和要求、着陆距离分析确定方法等。7 .与国外政策的对比与FAA相比,本咨询通告主要参考FAA咨询通告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飞行试验指南(AC25-70编
20、制,实质内容基本与其一致。与EASA相比,EASA的指导材料(AMC25.125)仅对着陆的飞机构型、刹车使用、着陆次数和轮胎等提出概要性要求,要求在15米(50英尺)以下飞机不得改变构型、推力和压低机头,与本咨询通告要求没有差异;如果前轮能够安全接地,可以允许主轮接地时就使用刹车,本咨询通告没有强调此要求;要求完成6次着陆距离测量的试验中使用同一套轮胎和刹车,与本咨询通告无差异。同时,EASA指导材料没有给出着陆距离具体的试验和计算方法,与本咨询通告有较明显差异。AC25.177横向和航向静稳定性飞行试验1.制修订的背景和目的本咨询通告为首次编制,目的是为表明符合中国民航运输类适航标准(CC
21、AR-25-R4)中CCAR25.177条提供指南,咨询通告主要对横向和航向静稳定性的验证提供具体指导。我国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对横向和航向静稳定性的要求借鉴了FAR第25T08号修正案的内容,但尚无相关指导性文件发布。2 .制修订的研究和评估过程本咨询通告编制过程中,开展了针对CCAR-25-R4中177条款的技术研究工作,明确条款的实质要求,同时根据国内外审定实践,形成了条款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在咨询通告中体现,形成了当前的建议稿,本咨询通告中梳理出的技术要点已在部分国内外审定项目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实践。3 .制修订的主要内容本咨询通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规章安全意图、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
22、。规章的安全意图明确了该条款目的是评价和演示横向和航向静稳定性。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对CCAR25.177条款的符合性方法进行了描述,包括基本试验和替代试验的方法。4 .与国外政策的对比本咨询通告编制主要参考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咨询通告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飞行试验指南,实质内容基本与其一致。注:参考的FAA咨询通告版本为AC25-7B(2011年3月29日),其对应的FAR25.177条款(AmendmentNo.25-108)与CCAR-25-R4中177条款一致。AC25.181稳定性1 .制修订的背景和目的制订25.181动稳定性条款的背景是为了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现行有效的CC
23、AR-25-R4是2011年11月修订的,已将FAR25第1至第125,以及第128号修正案的内容纳入其中,而25.181条款是源自FAR25的第108号修正案,已经涵盖其中要求。同时期,CCAR-25-R4与对应的EASACS-25AmendInentlI中,条款内容也相一致。至此,CCAR25与FAR25、CS-25有关25.181条款内容没有差异。目前CAAC没有针对25.181条款符合性方法的指导文件,制订本咨询通告的目的是参考国内外相关规章及指导性文件,结合适航审定工作实践以及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实际,对条款要求进行解读,并提出建议的符合性方法,以指导申请人开展相关符合性验证工作。2
24、 .制修订的研究和评估过程本咨询通告编制过程中,首先开展了针对CCAR25.181动稳定性条款的技术研究工作,梳理了国外审定局方(如FAA、EASA)相关条款的演变历史,明确条款的实质要求。其次,开展当前有效的支持性文件研究工作,梳理了FAAAC25-7D与EASACS-25AMCSubpartB中的符合性验证建议。再次,根据国内机型的审查和国外机型的认可审查审定实践,以及与业内专家的交流情况,形成了条款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及易产生验证疏漏的技术点,有针对性地在咨询通告中体现。最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咨询通告,形成了当前的建议稿。3 .制修订的主要内容本咨询通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条款要求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输 飞机 审定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6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