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机构职责及保障条.ppt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机构职责及保障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机构职责及保障条.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2.患者的发现和登记3.社区/乡镇管理4.应急医疗处置 5.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6.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进度报表7.督导、绩效考核、评价附件,工作规范内容,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2.患者的发现和登记3.社区/乡镇管理4.应急医疗处置 5.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6.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进度报表7.督导、绩效考核、评价附件,内容,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 精神卫生政策与管理 1.1 机构与职责 1.2 人员及保障条件,内容,精神卫生政策与管理 1.1 机构与职责 1.2 人员及保障条件,精神
2、卫生工作内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残联2002年4月联合发布,当前精神卫生工作背景,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1600万常见精神障碍 15岁以上成年人14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互联网使用问题灾后心理援助促进心理健康,13亿人口,2006年中国精神卫生资源,其中:90%病床在政府所属的机构,其中的78病床在地市级机构。56机构由地市级部门举办。,中国与其他国家精神卫生资源比较,研究背景,全球数据来源于:WHO Mental Health Atlas,2
3、005,存在问题,机构:布局不均,各自为政,质量差 服务:坐等上门,类别单一,预防手段缺乏,社区薄弱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类别不够患者:备受歧视、饱尝贫困、权益受侵,徘徊旋转门行业:形象不佳,待遇偏差,危险性大经费:保障不足(患者、医院、基层)网络:有机构,缺网络,现行的国家精神卫生政策和相关政策,国家精神卫生政策,2002年4月,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残联联合颁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部门颁发全国精神卫
4、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2009年11月,卫生部颁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相关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医疗救助(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城市贫困患者医疗救助(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人救治意见(2006年,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居民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承担补助经费(2006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009年,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精神卫生工作架构,常见精神病患者,医学问题,医学问题,非医学问题,重性精神
5、疾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5年)范围:全人群 正常人 健康人,心理行为问题者 患 者 重性疾病患者,常见疾病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 内容:医学问题 预防、医疗、医疗康复 非医学问题 心理支持、社会救助 生活及职业能力康复核心队伍: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医师、药师、护士、技师 心理师、社工师、康复师(待增)核心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生活/职业技能康复机构(无医疗功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服务网络,急性住院,慢性住院、康复机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背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关注:精
6、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概况患病率估测-1%(15岁及以上成年人),工作目标,规划指标: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率 到2010年,达到60%(基线: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5%30%)纲要建设目标: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的比例 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95%以上纲要工作目标:在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比例 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工作措施,推动落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卫生部2009年11月卫疾控发2009104号文件电子版:卫生部网站 可以下载工作规范特点 政府的
7、工作制度,规范性文件 着重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 在全国范围实施,落实工作规范的意义,实现: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功能:治疗、康复服务 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网络 功能:管理,信息流转,社区/乡村指导 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 目标: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提高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服务能力 目标:提升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社区防治(预防、康复),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图四 全国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网络,1.新发病人报告2.病人管理、治疗随访、康复指导3.家属教育4.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规范与686项目的关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686)简介,项目设立政策
8、依据1998年6月,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管理2001年10月,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召开2002年4月,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残联联合颁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年12月,“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列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686项目历年经费,项目范围,20052007年,项目覆盖范围为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的30个城市示范区和30个农村示范区,共计60个。2008年,项目实施范围在原项目示范区(县)基础上扩展到示范区(县)所在地市。河北、福建、山东、河南、湖南、
9、海南、青海等7省原城市和农村示范区(县)同属一地级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1个示范市共计54个示范市(州)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青海除外)各增加2个示范市(州),全国新增58个示范市(州)目前,全国共有112个项目示范市(州),项目内容,登记、评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免费向有危险行为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免费化验应急处置患者免费紧急住院治疗解锁救治关锁病人,工作规范与686项目,工作规范基于686项目经验,但又不仅仅局限于686项目,是686项目的提升。上升为政府的一项工作制度。工作规范要求在686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同时实施。2009年11月3
10、日颁布之日起实施。差别:686项目区:患者基础管理、患者个案管理 非686项目区:患者基础管理。,工作规范落实中的“5个结合”,与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结合。(服务、管理、信息)与686项目范围扩展结合。(示范市本身,其他地市)与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患者社区/乡镇管理)与转变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结合(预防、治疗、康复)与加强省级、地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能力结合。,精神卫生工作进展评估,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24号文件,2010年2月21日目的 指导各地科学评估精神卫生工作(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开展情况。内
11、容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问卷 方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结合当地情况,依照评估方案自行对规划的部分或者全部指标的落实情况开展评估。文件可以在卫生部网站()下载,内容,精神卫生政策与管理 1.1 机构与职责 1.2 人员及保障条件,1.1 机构与职责,1.1.1 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国家级领导与协调制度,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6年11月14日国函2006121号文件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研究拟订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协调解决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指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疾病 管理 治疗 工作 规范 机构 职责 保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6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