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ppt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性精神疾病管理.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主要内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与展望重症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任务重性精神病患者乡镇/社区规范管理,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与展望,1加强各部门协作,保证工作计划的落实2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3扶持和发展乡镇/社区卫生服务4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5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加强立法,资料1,目前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患病率高,精神疾病发病率在15%左右,其中严重精神病发病率约为1-1.5%;二是精神卫生工作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整个社会;三是精神疾病的防治要求政府的高投入与目前投入不足之间存在矛盾;四是精神卫生防治专业人才不足;五是
2、防治体系不够健全,硬件条件较差;六是社会认识不足。,富士康科技集团近年发生12起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10死2重伤,富士康集团员工连续坠楼事件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从个体看,这些年轻员工思想观念不成熟,心理比较脆弱,压力调节能力不够;。从企业看,富士康集团的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问题容易使问题和情绪产生“叠加效应”。从社会层面看,社会服务,关爱,支持,援助不够。,.在当今工业化社会,疾病发生了变化,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害日益严重。自杀,吸毒,酗酒等行为及家庭破裂,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应激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日益严重。据w
3、ho.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对全球疾病负担的调查,采用残疾调整生存率来衡量,指出神经精神疾病在DALYk中占的比例逐年上升。1990年为10.5%,1998年为11.5%推测到2020年将上升至14.5%,精神卫生工作的任务,。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提高治疗和康复水平。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基本概念,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出现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精神活动异常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泛指一切的因精神问题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社会功能,精神障碍是一个更宽的范畴。
4、精神病特指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最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因此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碍中的一小部分。,概念(1),重性精神疾病(Psychosis)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概念(2),工作规范对象常住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指在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除外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并且连续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的患者 户籍人口:指
5、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为暂时离开住地而没有实现户口迁移的各种移动人口。,发现疑似患者,线索调查(1)社区或者乡镇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之初进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安排县级精防机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织人员使用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表1-1),在辖区常住人口中开展疑似患者调查,发现疑似患者,线索调查(2)将发现的疑似患者情况填入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表1-2),报县级精防机构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有地方立法规定
6、的除外),县级精防机构按照本规范“精神专科诊断与诊断复核”的原则组织诊断或复核诊断 注:监护人在法律上有三类: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排名不分先后,作为监护人是其义务其他近亲属、朋友:如愿意承担亲属责任可作监护人,但不是法律义务国有企事业单位、村委会、居委会、民政部门:如果患者没有上两类中的人员可作监护人,可由这些部门承担,请注意:与2009版相比,程序有变:先填表1-2,再知情同意组织诊断与复核诊断,发现疑似患者,线索调查(3)要充分依靠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和当地民政、残联、救助管理站等的力量,提供线索信息,疑似重性精神病人,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古怪,衣衫不整,甚至赤身露体疑心特别大,
7、怀疑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或者害他(比如给他下毒,等等)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自杀,或者自残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古怪,衣衫不整,甚至赤身露体疑心特别大,怀疑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或者害他(比如给他下毒,等等)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自杀,或者自残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发现疑似患者,患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以及街道办事处
8、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发现有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并在24小时之内通知监护人或近亲属,精神专科诊断与诊断复核必须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或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及相关诊疗规范,结合患者现病史、既往史、精神状况检查、体检和辅助检查等进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人员资质、诊断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诊断或复核诊断;条件不具备,或者不能确定诊断的,请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
9、行诊断或复核诊断,发现疑似患者,出院病例通知,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征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或近亲属同意并签署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表1-3)后(有地方立法规定的除外)每月定期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表1-4)复印件交至本级精防机构由精防体系将出院信息单复印件逐级转至患者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并开展相关建档、随访工作社区或乡镇精防医生应提醒并督促患者定期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复诊,登记确诊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将线索调查和患者报告中明确诊断为重性精神疾病,且征得患者本人或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同意并签署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表1-3)
10、的本地居住患者以及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出院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纳入本地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按要求建立或补充患者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按时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请注意:主体变了:原为县级精防机构,乡镇/社区规范管理,1 患者基础管理 2 患者个案管理 3 社区/乡镇管理中的药物治疗原则,管理要求,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指导下,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患者社区/乡镇管理,分为:基础管理根据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所有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开展患者基础管理 个案管理实施“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地区,应开展患者个案管理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在做好
11、患者基础管理的同时,可逐步开展患者个案管理,1 患者基础管理 2 患者个案管理 3 社区/乡镇管理中的药物治疗原则,1.1 危险性评估,0 级:无符合以下1-5 级中的任何行为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 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应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1.2 危重情况处置,观察、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有无出现急性药
12、物不良反应有无出现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若无1.2危重情况,应进一步检查评估患者:精神症状自知力工作、社会功能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情况,1.3 分类干预,指危险性评估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干预要求: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每3 个月随访一次,1.3.1 病情稳定患者,1.3.2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的患者干预要求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疾病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6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