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ppt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瓦斯或煤尘爆炸是煤矿中极其严重的灾害,它不但会超成大量人员伤亡,还会破坏通风系统或引起火灾,甚至产生连续爆炸,增加了救灾的难度,容易造成灾情的扩大。因此,当爆炸事故发生后,如何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显得十分重要。一、瓦斯爆炸事故分类 瓦斯爆炸事故,根据其爆炸特点和波及范围,一般可分为局部瓦斯爆炸、大型瓦斯爆炸和连续瓦斯爆炸三类,现分别叙述如下:1.局部瓦斯爆炸事故。仅发生在局部地点,如一个工作面或一条巷道的局部瓦斯积聚点。由于参与爆炸的瓦斯较少,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爆炸火焰
2、以及有毒气体矿井的影响也较小。,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局部瓦斯爆炸的特点:(1)矿井通风系统未被破坏或是破坏不严重。(2)人员在200300m以内受冲击波和爆炸火焰伤害,200300m以外伤害不严重。如巷道拐弯多,冲击波和爆炸火焰的威胁降低很快,也常出现人员伤害轻或无伤害的现象。(3)巷道支架一般保持良好。但往往由于支架质量差、煤岩松软、顶板破碎,也有产生煤岩垮落和冒顶,甚至造成巷道或工作面堵塞和埋人的情况。(4)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或其他巷道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的地点,在爆炸点附近的人员,主要受冲击波和爆炸火焰的伤害,在回风侧的人员
3、,主要受有毒气体中毒的伤害。在冲击波和爆炸火焰波及不到的入风侧,人员无伤害。(5)事故发生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时,局部通风机被破坏,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在短时间内不能扩散或排除。在巷道里工作的人员,除受冲击波和爆炸火焰的伤害外,受有毒气体的中毒也很严重。特别是处于回风流工作的人员,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造成大量人员中毒牺牲。(6)局部瓦斯爆炸引起的火灾,如果行动迅速,可用直接灭火方法扑救。,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2.大型瓦斯爆炸事故。一般发生在瓦斯大量积聚的工作面、巷道或区域。由于参与爆炸的瓦斯量大,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爆
4、炸火焰及有害气体可影响一个采区、一个阶段、一个翼甚至整个矿井。大型瓦斯爆炸的特点:(1)矿井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有的破坏很严重,恢复通风比较困难。(2)与事故风路并联的旁侧风路中,短时间可发生风流逆转和风流紊乱的现象。大量的有毒气体四处蔓延,造成大量人员中毒。(3)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爆炸火焰对人体的伤害、对矿井歌种设备、设施的破坏程度很严重。(4)巷道支架破坏严重,可出现大面积冒顶区,造成巷道堵、埋人,给抢救遇难人员带来极大的困难。(5)大型瓦斯爆炸事故,即容易引起煤尘参与和瓦斯连续爆炸,又容易引起大型火灾事故,处理十分困难。,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
5、要点与案例分析,3.瓦斯连续爆炸事故。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紧接着又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甚至若干次瓦斯爆炸,这种事故称为瓦斯的连续爆炸事故。发生瓦斯连续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瓦斯爆炸产生的正向冲击使大量的未参与爆炸的瓦斯与新鲜空气混合成爆炸气体,这些气体返回爆炸点遇火即可发生连续爆炸。(2)瓦斯爆炸后,可使灾区内的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由于通风系统破坏或巷道堵塞,灾区内的瓦斯浓度逐渐升高而达到爆炸界限。不断补给了供爆炸的瓦斯来源。(3)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火焰,使各种可燃物发生燃烧及热的分解,为引燃引爆补充再生爆炸气体准备了连爆的必要条件。(4)爆炸后,密封墙被摧毁,采空区瓦斯涌出,
6、补给了供爆炸的瓦斯。,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瓦斯连续爆炸的特点:(1)多发生在瓦斯涌出量较大的有自然发火的煤层矿井。(2)瓦斯连续爆炸的次数和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与灾区的通风情况有直接关系。灾区瓦斯源充足,有大量的空气供给,连续爆炸的次数增加,间隔时间短,灾区瓦斯源不够充足、通风不良时,也可产生连续爆炸,但间隔时间延长。间隔时间,一般可分为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例如六枝局木岗矿1990年7月25日在1170下机巷掘进中发生煤和瓦斯突出,因巷道高冒处煤炭自燃引爆了瓦斯,直至8月14日救灾结束,先后发生瓦斯爆炸28次。每两次爆炸间
7、隔时间,短者35min,最长42h30min,大多数为12h,有两次间隔6h。(3)瓦斯连续爆炸也容易引起煤尘爆炸的连锁反应。连续爆炸对抢救事故的人员,特别是救护人员威胁最大,使事故的处理更加复杂、困难。,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二、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要点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矿长(或矿级领导)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作出决定,下达救灾命令。了解(询问)的主要内容有:(1)爆炸地点及其波及范围。(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损坏情况)。(4)灾区
8、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一氧化碳浓度及它们的流向)。(5)是否发生了火灾?(6)主要通风机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是否有变化?),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分析判断的主要内容有:(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可据灾区通风情况和风机房水柱计读值hs变化情况作出判断。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增大,说明灾区内巷道冒顶垮落,通风系统被堵塞。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减少,说明灾区风流短路。其产生原因可能是:风门被摧毁;人员撤退时未关闭风门;回风井防爆门(盖)被冲击波冲开;反风进风闸门被冲击波击落下堵塞了风硐,风流从反风进风口
9、进风硐,然后由风机排出。也可能是爆炸后引起明火火灾,高温烟气在上行风流中产生火风压,使主要通风机降压。(2)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若爆炸后产生冒顶,风道被堵塞,风量被减少,继续有瓦斯涌出,并存在高温热源,则能产生连续爆炸。(3)能否诱发火灾?(4)可能的影响范围。,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作出下列决定,并下达相应命令:(1)切断灾区电源。(2)撤出灾区可能影响区的人员。(3)向矿务局汇报并召请救护队。(4)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5)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6)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7)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
10、井人员。(8)矿山救护队到矿后,按照救灾方案不熟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灾区里充满了爆炸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这时,只有佩戴氧气呼吸器的救护队员才能就如灾区工作。为了有利于救人和保证救护队员本身安全,避免瓦斯连续爆炸,及时恢复通风系统、查明引起爆炸的真实火源是救灾工作中技术关键。山东省煤矿在20次的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过程中,采用逐渐恢复通风系统的方法,顺利地处理了事故,获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栆
11、庄局救护队在1985年4月7日处理兴仁矿掘进面爆炸事故时,救出了44人。临沂局救护队在1978年4月13日处理朱里矿爆炸事故时,采用逐步恢复通风系统方法,仅用11个小时,就救出了57人。对于因垮落严重,而且引爆火源无法直接扑灭的灾区,当人员已撤出的情况下,应果断决定封闭灾区,待火源熄灭后,再恢复生产,不能冒险救灾,以免扩大损失。,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做到安全、迅速地完成抢救遇难人员的工作,除了明确救护队员的任务,发挥每个指战员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外,还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和措施。如:(1
12、)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入风方向进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救护力量少时,要沿入风流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行进,对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入风巷垮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进行速度较慢。可是,这一带往往也是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点。救护力量多时,可以进、回风侧同时派人进入。(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
13、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3)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保证入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分慎重。不经过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成扩大事故。(4)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产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
14、时,应考虑其他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戴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在此情况下,救护队员要在旁监护并要做好准备,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5)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势很大,一时难于扑灭时,应制止火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特别是在火源地点附近有瓦斯积聚的盲硐,尤应千方百计防止火焰蔓延到盲硐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工作。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火势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险,用直接灭火法不能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牺牲无法救
15、出活人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用综合灭火法灭火。待火灾熄灭后,再寻找遇难人员的尸体。,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6)发生连续爆炸时,为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灾区,救护队指战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应严密监视通风和瓦斯情况并认真掌握连续爆炸中时间间隔的规律,考虑在在区内的停留时间。当间隔时间不允许时,不能进入灾区,否则,难以保证救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在抢救事故中,要防止扩大事故,增加伤亡。决不允许用活人换死人。(7)最先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担负抢救遇险人员和灾区的侦察任务。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
16、察时,救护队员应沿巷道排成斜线分段式前进。发现还有可能救活的遇险人员,应迅速救出灾区。发现确已牺牲的遇难人员,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时,除抢救遇险人员外,还应特别侦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点的情况,顶板冒落范围,支架、水管、风管、电子设备、局部通风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灾区风量、风流方向、灾区气体成份等,并做好记录,供救灾指挥部研究全面抢救方案。,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8)第二个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应配合第一小队完成抢救人员和侦察灾区的任务,或是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担负待机任务。待机地点应选在
17、距灾区最近、有新鲜空气的地点,待机任务主要是作好紧急救人的准备工作。(9)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局部通风机安在新鲜空气处外,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三、瓦斯爆炸事故处理案例及其分析 例 江西某矿在排放瓦斯时,电火花引起瓦斯事故的处理实例 1.自然情况。该矿井设计能力为45万t/a,开采主焦煤,煤层厚度2.42.8m,倾角1015度。煤尘爆炸性指数为23.32%,发火期26个月,瓦斯相对涌出量32.41m3/t,总
18、风量5800m3/min。1977年7月24日上午9时18分,该矿东辅助219工作面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0多人。219采面涌出量大,通风系统不合理,工作面放炮后回风道瓦斯1.2%1.5%。2107掘进头回风与219工作面串联,掘进头瓦斯大,严重威胁219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如图41所示。,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图4-1 某矿爆炸事故示意图,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2.事故抢救经过。(1)2月24日9时25分,矿调度室受到东盘区变电所值班电工电话报告:9点18分听到剧
19、烈震动响声,219采面和2107掘进头送电系统总开关掉闸,有大量浓烟串入变电所内。(2)总值班布置不准随意停送电,后用电话了解到东辅助盘区电话不通,其他地点煤尘异常增大。2501下部车场起坡处有2人已死亡,确认已发生瓦斯爆炸。即向局调度室汇报,要求救护队前来抢救。(3)10时许局救护队到矿,一、二批救护队员从-300东大巷进入灾区2501上山,因巷道全部垮落无法进入而退回,又从2502皮带道上去,越过垮塌处救出被烧伤的3人。,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4)第三批小队从2501上山清理垮落区,由棚顶越过垮落区,深入灾区打探险情。因灾区里
20、面垮塌,还有再次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因而返回。在返回的路上,两名队员由于过度紧张和缺乏实战经验,口具戴得不严而中毒身亡。(5)总指挥部决定打开采区与总回风之间的混凝土密闭T,以加强灾区通风,加速排除积聚的有毒气体。(6)在打开混凝土密闭时,为防止引起瓦斯爆炸,采用了安全措施,即用铜锤、铜钎子、钢钎子上包布浇水等,防止产生火花,经过一昼夜的努力,打开密闭,排除了有毒气体,瓦斯爆炸危险被排除。(7)救护队从2501、2502两条上山相继进入采区,进行抢险工作,修复巷道找人,经历了71天抢救与抢修工作,到4月16日下午5时,运出最后一名遇难人员尸体出井。5月5日正式恢复生产。,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
21、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3.事故原因分析。(1)23日晚班东翼盘区变电所检验漏电继电器作总开关掉闸试验,2107掘进头局部通风机停电后无人送电造成瓦斯超限。瓦斯检查员发现后在巷道口打上栏杆,写上“不准入内”的警标,并向通风区和调度室作出汇报。但调度室未向下班交待,也没有记录和汇报。2107掘进头停风11小时后,整个盲巷积聚了大量的高浓度的瓦斯,这是这次爆炸事故的瓦斯主要来源。(2)在24日班,该掘进头无人工作,两个管工为进风巷道内接防尘水管擅自开动了局部通风机,把积存大量的瓦斯很快排出,经2502胶带输送机道串入219刮板输送机道。(3)采面电工在离219
22、采面外20米刮板输送机道内,带电检查电钻和干式变压器的三通接线盒。由于接线盒失爆,导致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4.事故教训。(1)在瓦斯大的矿井,要特别严格加强通风管理工作,禁止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2)局部通风机要有专人负责,不准任意开停。排瓦斯要有专门措施并严格执行。不经瓦斯检查,不得开动局部通风机,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3)加强电器设备管理,严格防爆要求,发现失爆立即更换。严禁带电作业。,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四、低浓度瓦斯爆炸的处理 所谓低浓度
23、瓦斯爆炸是指正常涌出瓦斯的情况下,因微风或无风造成瓦斯积聚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火源引起的瓦斯爆炸。其特点是瓦斯有一个积聚过程。当发生第一次瓦斯爆炸后,需间隔一定时间积聚,才可能发生第二次爆炸。其间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绝对瓦斯涌出量和风量。大量瓦斯连续爆炸的案例表明,间隔时间不一,分布也无规律,有时间隔几分钟,有时间隔12小时,甚至几小时。此类瓦斯爆炸的处理,为避免连续爆炸,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利用风流带走涌出的瓦斯,不让其积聚到爆炸界限。若通风系统破坏严重(如多处风门被摧毁、冒顶堵塞严重),事故一时无法恢复时,应千方百计查明灾区内是否存在火源。无火源存在时,应集中力量抢救人员。然后,在严密监视瓦
24、斯情况下,段恢复通风。若有火源存在,则应根据火源位置、火势大小、灾区通风情况和瓦斯情况,慎重决定灭火方案。,第四章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要点与案例分析,对瓦斯爆炸引起的采面火源,如果行动迅速、灭火器材充足,火势不大时,可利用灭火器材或水进行直接灭火。当火源为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燃烧,灭火时要注意严防把火头赶到采空区内,以免发生瓦斯爆炸。上隅角的瓦斯燃烧的扑灭,危险性较大,因为瓦斯燃烧时的火源可能在巷道的上部到处乱窜,甚至进入采空区内,引起采空区瓦斯燃烧或爆炸。当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和水量不很充足、瓦斯涌出量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扑灭上隅角的瓦斯燃烧是
25、相当不易和危险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果断封闭采面。如果火源在采面回风巷,灭火时要防止工作面和采空区大量瓦斯涌出和流向火源,引起二次爆炸。对于供氧充足的火源(如采煤面进风巷或采煤面下口附近的火源)又是低浓度的瓦斯爆炸,唯一有效措施就是果断封闭灾区,断绝供氧,避免引起再次爆炸,扩大灾情。掘进巷道发生爆炸后,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造成灾区影响范围内巷道垮落、通风设施和通风设备的破坏,引燃全风压通风的巷道内不阻燃皮带、电缆等。在掘进供风停止的情况下,一般而言(正常涌出瓦斯),瓦斯爆炸只发生一次,即使爆炸后掘进巷道内有火源出现(爆炸后高温引燃遇难者衣服、不阻燃风筒或其它易燃物),其存在的时间也是短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灾害 事故 处理 要点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6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