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docx
《教育技术学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导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技术导论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依据AEeT在1994年所给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和过程的设计、开发、采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从详细争论的角度来看,系统论可分为观念、理论和方法三个层次。3、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考察。4、教育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技术,一是教育系统规划、二是教育系统设计、三是教育系统组织和评价。5、从学校教育的详细实践来看,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如下四个层次:教学媒体选择、课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学习步骤的设计。6、依据同学接受信息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
2、触觉媒体。7、传播的进展曾经经受过四次大的革命,分别是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和电子传播革命。8、教学过程中,老师依靠自身的器官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大致可分为语言传播和动作传播两大类。9、在戴尔提出的“阅历之塔”理论中,将教学活动中的阅历分为三种,从下到上分别是“做的阅历”、“观看的阅历”和“抽象的阅历”。10、计算机帮助教育的两个基本子域是计算机帮助教学和(CAD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11、电化教育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教育实践。12、从教育中所采纳的教育技术来看,教育技术的进展经受子四个大的阶段,即:从口耳相传到文字
3、教材;从直观教具到视听教学;从程序教学到系统化设计教学;从计算机教育应用到信息化教育。14、从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信息、通道与媒体。15、教育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形式)设计、要素设计和方案设计。16、在教学设计的起始阶段,即前期分析阶段,需要前期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17、依据能不能供应反馈信息,可把各类教学媒体分为单向传播媒体和双向传播媒体。18、语言符号由词汇和语法两方面构成。19、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这两方面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肯定的影响。20、教学过程中,老师依靠自身的
4、器官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大致可分为语言传播和动作传播两大类。21、1946年,美国闻名教育技术学家戴尔(EDale)在其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了“阅历之塔”理论,这一理论后来成了视听教学论的主要依据。22、计算机管理教学的目的是采用计算机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二、选择题1、B2、C3、C4、C5、A6、D7、D8、C9、B10、C11、A12、F13、G14、G15、G16、G17、A18、D19、A20、D三、名词解释1、教育传播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进展,培育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教育传播系统由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受教育者组成。
5、教育者是这个系统的掌握者,各种学习条件的支配者也是教育信息的必送者;教育信息是教育传播内容;教育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受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接收者。2、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争论和处理各种简单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依据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觉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简单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它采纳的步骤是:(1).系统地阐述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其目标是系统要求实现的功能;(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
6、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对这些方案作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最优方案的准则;(4).详细设计出最优方案的系统;(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觉不足之处准时订正,直到实现或接近抱负设计为至;(6).运用和推广。3、课程开发是教育或教学的一系列程序和模式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但从总的课程开发的理论进展的趋势来看,课程开发是以研讨社会对于教育的价值及价值标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的详细体现为核心的,它是外部社会环境中随着社会的进展而产生的对人详细需求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是以课程体系不同的昆明进行组织、协作)协调以及构造新的科目等等来满意社会对人
7、的素养要求和数量的要求。4、计算机帮助教学它是依据程序教学的原理将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一种手段。5、教学资源指能支持开展教学设计活动、解决教学问题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6、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和的过程进行设计、开发、采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7、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按印刷与不否分类,分为印刷媒体和非印刷媒体(听觉型、视觉型、视听型、相互作用型媒体);按传播过程中信息流淌的相互性分类,分为单向传播媒体和双向传播媒体,按教学媒体制作技术分类,分为基于视觉技术媒体、基于听觉技术媒体、基于计算机技术媒体和整合技术媒体。8、远程教育是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教育形式:(
8、1) .在整个学习过程期间,老师和同学处于准永久性分别状态(以此与常规面授教育相区分);(2) .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以此与个别学习和自教方案相区分);(3)运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4).供应双向沟通渠道,(以此与教育技术的其他应用相区分)。9、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10、视听教学是以视听设施和相应的软件为帮助手段的教学方法。四、简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点。答: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一
9、个思维过程,基于这种假设,他们认为,行为的变化是可观看的,同时通过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学习者内心的活动。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主要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学习理论。(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又称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同学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同学认知结构中己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学问的意义的同化。(2)信息加工理论早期的学习的认知观受“信息加工”(Calfee1984)理论的影响,将学习过程类比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界定了意义的归属和表征
10、的结构成份(感受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掌握器、输出系统)与认知过程(选择性接收、监控、调整、兔述、重构)。1974年,加涅依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在学习时的学习信息在学习者内部的主要流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形成之初就从与行为主义不同的角度来研讨学习。在他们看来,环境的刺激是否受到留意或被加工,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的心理结构。个体在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内部结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促进了CAI向智能教学系统的转化,人们通过对人类的思维过程和特征的争论,可以建立起人类认知思维活动的模型。2、简述电声媒体的教学特性。答:电声媒体具有可纪录性、可
11、再现性、可掌握性和使用简便、经济等特点,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己成为直观化、个别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其优点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1)听觉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送范围,从而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和范围。(2)通过电声媒体可供应声音的真实感受,创设教学气氛。(3)在语言和音乐等教学与训练中,可采用电声媒体供应典型示范,同时,录制播放文学、音乐作品,可以提高同学的鉴赏力量。(4)同学可采用电声媒体自录读、唱、奏、说,重放时可获得准时反馈,有利于自我鉴别,准时矫正存在的问题。老师也可采用听觉媒体录制多种学习材料供应应不同水平的同学,进行因材施教,这有利于个别化学习。(5)采用电声媒体
12、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听觉媒体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某些听觉材料(如磁带)的表述挨次基本上是固定的,远不如印刷材料检索便利。(2)单纯听录音而没有视觉材料相协作时,不简洁使同学较长时间地集中留意力。(3)假如同学的听觉技能和阅历背景同学习材料相差很大时,不简洁确定一个合适的供应信息的步调。(4)由老师来制作听觉材料时,质量难以保证。3、简述远程教育的三种相互作用的理论。答: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有三要素:老师、教材和同学。在远程教育中,教学过程三要素可以改造为老师、资源和同学。美国远程教育学者穆尔在1989年提出的远程教与学的三种
13、基本相互作用是指同学和教育资源(课程学习材料)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同学与老师的相互作用,以及同学与同学的相互作用。第一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同学和老师(或教育院校机构)设计、开发、发送的教育资源(其主体是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而后两种基本相互作用则是人际交互作用,可以是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也可以通过其它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双向通信机制来实现;可以是个别化的一对一的人际沟通,也可以是基于集体的交互作用。4、简述计算机系统的构成。答: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基本上由输入、内存、掌握器、运算器和输出5个主要部分组成。(1) .运算器:进行各种运算。(2)
14、.存储器:保存原始数据、运算公式、运算步骤、中间和最终结果,需要时可随时存入或取出。(3) .掌握器:对整个机器进行自动掌握,是神经中枢,统一指挥和协调计算机各部分的工作。由运算器和掌握器组成了CPU微处理器。(4) .输入输出设施:人需要把计算题目、原始数据、运算公式等等送入计算机,运算结果又要从计算机输出来,所以还需要人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部件,即输入输出设施。计算机软件只有硬件而无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必需装入程序,才能进行运算处理。为了执行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需配置各种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为了便于开发软件,需要配置多种软件盗源与工具。人们通常把程序称为软件。当然软件不仅仅
15、指程序,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语言和应用软件等。5、简述计算机测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答:计算机帮助测验(CAT)就是计算机在测验及其评价中的应用。测验构成模块的功能是依据测验目的和有关组卷的详细要求在题库中选择题目,然后组成一份或几份等价的试卷并依据需要打印考卷。CAT系统可以关心老师或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测验设计与生成考卷,可以在肯定条件下实施测验,也可以进行测验分析、管理成果与供应报告。CAT系统既可以关心完成测验过程涉及的全部工作,也可以只担当测验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工作,如只能进行测验编制的CAT系统,只能完成评阅分析的CAT系统等。CAT系统能够完成测验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关键是以大量
16、的测验试题为基础。这些题目都是按各种测试目标细心筛选的,并被给予肯定的属性(如题型、难度、区分度等),同时以某种形式结构组织起来存放于计算机中,构成计算机化题库(简称题库:ItemBank)0采用这样的题库,计算机帮助测验系统才能自动生成各种有效的考卷,用于各种目的的测试。因此,选择大量题目,有效地组织题目,建立起能够满意教学评价和学习诊断等需要的试题库是设计开发有效CAT系统的首要工作。要打印考卷。6、简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点。答:行为主义是只关注动物和人类可客观观看的行为和心智活动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者定义的学习只不过是新行为的习得。行为主义学者的试验把条件反射作为普遍的学习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技术 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6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