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docx
《2023年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perationandmanagementofmedicalwastedisinfectiontreatmentfacilities2023-02-01 发布2023-05-01实施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体要求25运行制度与岗位设置36医疗废物转运及贮存相关要求47设施运行技术要求58污染物监测临测要求10附录A(资料性附录)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内容及方法13附录B(资料性附录)消毒处理设施的后停及常见故障处理要求25,.Z11刖百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2、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废物集中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的总体要求、运行制度与岗位设置要求、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设施运行技术要求、污染物监测/检测要求等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废物集中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的总体要求、运行制度与岗位设置要求、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设施运行技术要求、污染物监测/检测要求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废物集中消毒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可作为医疗废物消毒
3、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参考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5959.6电热装置的安全第6部分:工业微波加热设备的安全规范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62.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一排放口(源)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一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
4、9217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39707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HJ228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29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76医疗废物高温蒸汽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42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2029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WS628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8号)危险废物转
5、移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令第2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医疗废物medicaIwaste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也包括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废物。3.2消毒处理设施disinfectiontreatmentfaciIities以消毒处理方式杀灭医疗废物中病原微生物的医疗废物处理装置,包括配套的附属设备及设施。3.3高温蒸汽消毒steamdisinfection利用高温蒸汽杀灭医疗废物中病原微生物,消除其潜在感染性危害的处理方法。3.4微波消毒mi
6、crowavedisinfection利用单独微波作用或微波与高温蒸汽组合作用杀灭医疗废物中病原微生物,消除其潜在感染性危害的处理方法。3.5化学消毒chemicaldisinfection利用化学消毒剂杀灭医疗废物中病原微生物,消除其潜在感染性危害的处理方法。3.6干化学消毒drychemicaldisinfection利用氧化钙、含氯消毒剂等复合干式化学消毒剂杀灭医疗废物中病原微生物,消除其潜在感染性危害的处理方法。3.7高温干热消毒dryheatdisinfection利用高温干热空气杀灭医疗废物中病原微生物,消除其潜在感染性危害的处理方法。3.8其他消毒技术Otherdisinfect
7、iontechniques利用其他消毒处理工艺和技术杀灭医疗废物中病原微生物,消除其潜在感染性危害的处理方法。3.9杀灭对数值kiIIinglogvalue当生物指示物数量以对数表示时,消毒处理前后生物指示物数量减少的值。计算公式为:KL=No-Nx(1)其中:KL一一杀灭对数值:N。一一消毒处理前生物指示物的对数值;NX消毒处理后生物指示物的对数值。4总体要求4. 1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的选址及医疗废物的运输、贮存、处理过程的污染控制应符合GB39707的要求。4.2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单位应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范围接收可处理的医疗废物。4. 3医疗废物的交接应按照危险废物转移及其他相
8、关规定准确填写并核定转移联单交接信息。4.4 运行单位应结合处理设施的工艺特点设置岗位,并根据设备操作及运行要求建立运行管理制度。4.5 运行单位应为设施运行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并满足穿脱的空间要求。4.6 运行单位应对设施进行口常检查和维护。检查的对象应包括医疗废物接收和暂存设施、运输车辆及周转箱/桶、清洗消毒设施、消毒处理设施、二次污染处理设施、化验室检测设施及应急设施等。4.7 运行单位应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4.8 厂区及运行工作区域内物品应摆放整齐、环境清洁。4.9 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微波消毒、高温蒸汽消毒处理设施设计建设运行应分别符合HJ228、HJ229及HJ
9、276规定。采用其他工艺类型的消毒设施,采用前宜进行技术验证评价。4. 10医疗废物运输、贮存、处理过程除应满足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外,还应执行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交通运输、消防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关要求。5运行制度与岗位设置5.1运行制度5.1.1 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单位应建立运行制度,应包括:人员岗位责任、交接班、人员培训、运输管理、医疗废物接收与贮存、设施运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管理、化验室管理、日常检查、运行维护、运行记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档案管理制度等。5.1.2 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至少应明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考核和岗位责任制等。5. 1.3交接班制度,应根据生
10、产班次的要求明确工作时间、交接班时间、交接班事项、交接责任,并形成相关记录。5. 1.4人员培训制度,应根据生产岗位要求明确岗位培训的周期、内容及培训方式并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岗位职责、运行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环境污染防治等。医疗废物运输、蒸汽锅炉等特殊岗位人员培训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5. 1.5运输管理制度应明确运输班次、运输路线、运输时间、运输包装、废物装卸、污染防治、运输责任、运输记录、运输工具清洗消毒及事故应急处理等要求。5. 1.6医疗废物接收制度应明确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及重量核对等要求:医疗废物贮存制度应明确贮存库的运行管理及出入库管理要求。5.
11、 1.7设施运行操作规程应明确设备启动及停运、进料控制、消毒处理、消毒剂或能源供给、参数控制、二次污染控制、清洗消毒、检修维护、故障处理、在线检测设备维护与校核、紧急停车等操作要求。5. 1.8化验室管理制度应明确仪器设备操作、消毒剂管理、仪器设备校准、化验指标、化验试剂、化验方法、化验频次、化验废物管理、数据分析及记录等要求。5. 1.9日常检查制度至少应包括检查方式、检查项目、重点检查部位、检查频次、检查方法、问题反馈及检查记录等要求。5.1.10 运行维护制度至少应明确维护维修基本工作程序、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备品备件及材料规格、维护维修记录等。5.1.11 运行记录制度至少应包括医疗废
12、物来源、类别、重量、贮存、处理处置信息,设施运行及工艺参数信息,经消毒处理的医疗废物、废气及废水处理吸附过滤材料、废水处理污泥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信息。5.1.1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个人防护管理、员工健康检查、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等内容。5.1.1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明确机构与职责、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相关保障、宣传培训演习等内容,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每年至少应开展一次应急演练。5.1.14 档案管理制度应明确责任部门、管理人员、档案类型、保存场所、保存期限、调阅制度等。归档材料至少应包括接收记录、贮
13、存记录、处理记录、设施运行记录、经消毒处理的医疗废物记录、维修及维护记录、监测记录及应急处理记录等。5.2岗位设置5.2.1 岗位及人员要求5. 2.1.1消毒处理单位应根据设施运行需求合理设置岗位。5.2. 1.2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设置相应的环境工程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5.2.1.3 应根据消防的管理要求,在各岗位设置消防负责人员。5.2.1.4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如压力蒸汽锅炉操作人员)应具备岗位资格证书。5.2.2岗位培训要求5.2.2 .1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后上岗。岗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5.2.3 .2理论培训主要包括法律
14、法规、标准规范、相关管理制度、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清洁消毒等内容。5. 2.2.3实践操作培训主要包括启动准备、设备操作、运行监控、故障处理、应急处理、记录填写、日常维护等内容。6. 2.2.4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定期组织开展岗位培训。6.5.5.5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管理要求定期参加培训,确保资格证书有效。6.5.5.6 应对各岗位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岗位人员胜任岗位职责。6医疗废物转运及贮存相关要求7. 1医疗废物运输管理6.1.1应使用专用车辆及周转箱/桶装运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应符合GB19217的要求,周转箱/桶应符合HJ421的要求。6.1.2周转箱/桶应根据运输车空间合理码放,并采
15、取防倾倒措施。6.1.3运输过程应锁闭转运车车门,避免医疗废物丢失、遗撒。6. 1.4应做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记录,包括运输班次、装载的医疗废物信息、运输人员信息等。6.2医疗废物接收管理6.2.1 应复核所接收的医疗废物相关信息。6. 2.2应做好医疗废物交接手续和转移联单办结手续。6.3医疗废物贮存管理6.3.1 应如实登记医疗废物的入库、出库情况。6.3.2 医疗废物应随周转箱分区存放,处理前不应开箱及散堆。6.3.3医疗废物警示标志及贮存设施标识等应符合HJ421的要求。6.3.4医疗废物贮存温度、贮存时间应符合GB39707的要求。6.3.5贮存设施内制冷及通风设施应正常运行。6.3.6
16、应定期对贮存库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做好记录。6.4清洗消毒管理6.4.1 医疗废物运输车辆、转运工具、周转箱/桶每次使用后应及时(24小时内)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WS628要求。6.4.2 已清洗消毒和未清洗消毒的转运工具、周转箱/桶应分开存放。6.4.3 清洗消毒应尽量减少人工操作,操作人员应做好防护,规范穿脱防护用品,确保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清洁消毒或更换。6.4.4 清洗消毒过程应根据消毒方式,合理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及消毒时间,确保消毒效果。6.4.5 应每日检查医疗废物转运车、转运工具、周转箱/桶的清洗消毒情况,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效果,做好记录。6. 4.6应使用清洁
17、消毒后的运输车辆将清洁消毒后的周转箱/桶运至医疗机构。7设施运行技术要求7. 1一般规定7.1.1 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过程应保持系统封闭或负压状态,并使排出的气体通过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达标排放。7.1.2应严格控制消毒处理过程的工艺参数,按要求进行处理效果检测,并根据工艺特征选择相应的指示菌种进行消毒效果检测。7.1.3经消毒处理的医疗废物及处理过程产生的其他固体废物应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处置,并做好记录。7. 1.4应根据工艺特征做好消毒处理设施运行过程的劳动防护。7.2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特殊要求7.2.1高温蒸汽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7. 2.1.1进料单元7.1.1.1.1 医疗废物的
18、装填应为自然堆积,装填体积不宜超过消毒舱容器的90%o7.1.1.1.2 进料点应设置集气装置,收集的废气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7.1.1.1.3 1.2高温蒸汽消毒处理单元7.2.1.2.1采用单次预真空,抽真空结束后消毒舱内真空度应不低于009Mpa:采用脉动预真空,抽真空与充蒸汽的循环次数应不少于3次,且每次抽真空结束后消毒舱内真空度应不低于0.08MPa;7.2.1.2.2蒸汽消毒处理过程应在消毒温度,134C、压力20.22MPa(表压)的条件下进行,相应消毒时间应245mino7.2.1.2.3预真空环节收集的废气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不得采用下排气式处理设备。7.2.1.2.4采用蒸
19、汽消毒处理过程中搅拌医疗废物的工艺,搅拌强度应实现医疗废物外包装袋的有效破损。7.2.1.2.5蒸汽消毒处理后应根据工艺状况对物料进行泄压、冷却处理,有效降低出料温度,出料口应设置集气装置,收集的废气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7.2.1.3破碎7.2.1.3.1医疗废物应破碎毁形,破碎单元可根据处理工艺及后续处理要求合理设置。7.2.1.3.2破碎单元位于蒸汽消毒处理单元之前时,应采用破碎单元和蒸汽消毒处理单元一体化全封闭设备,启动破碎程序后设备舱门不得开启,直至该批次处理程序结束。7.2.1.3.3破碎单元位于蒸汽消毒处理单元之后时,应在蒸汽消毒处理单元和破碎单元之间设置机械输送装置,并应采取措施
20、防止物料洒落和废气逸散。7.2.2化学消毒设施运行管理7.2.2.1进料单元7.2.2.1.1进料方式应根据工艺要求合理设置。干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应采用进料、破碎和消毒一体化的处理设备,环氯乙烷消毒集中处理工程宜采用自动进料设备。7.2.2.1.2干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进料点应设置集气装置,收集的废气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一体化设备进料后应保持气密性。7.2.2.1.3进料口的设计应与HJ421对周转箱/桶的相关要求匹配。7.2.2.2破碎单元7.2.2.2.1医疗废物应破碎毁形,破碎单元可根据处理工艺及后续处理要求合理设置.07.2.2.2.2破碎单元应在密闭负压条件下进行,收集的废气应经处
21、理后达标排放。7.2.2.2.3干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采用破碎和化学消毒同时进行的工艺,检修前应对破碎设备彻底清洗消毒。7.2.2.2.4环氧乙烷消毒集中处理工程的破碎单元应设在环氧乙烷消毒处理单元之后。7.2.2.3消毒剂供给单元7.2.2.3.1消毒剂供给单元消毒剂供给单元应具备自动计量、自动投加等功能。7.2.2.3.2干化学消毒剂所采用的干化学消毒剂中氧化钙的有效浓度应为90%以上,氧化钙粒径不宜小于200目:含氯消毒剂应符合WS628要求。7.2.2.3.3环氧乙烷所采用的环氧乙烷纯度应大于99.9%o7.2.2.4化学消毒处理单元7.2.2.4.1干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的工艺参数要
22、求如下:a)干化学消毒剂投加量应在0.()75kgkg0.12kgkg医疗废物范围内,喷水比例应在0.006kgkg0.013kg/kg医疗废物范围内,消毒温度应力90C,反应控制的强碱性环境PH应在11.012.5范围内:b)干化学消毒剂与破碎后的医疗废物总计接触反应时间应120mino7. 2.2.4.2环氧乙烷消毒集中处理工程的工艺参数要求如下:a)环氧乙烷浓度应2900mgL,消毒温度应控制在54C2C范围内,消毒时间应24h,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范围内,初始压力应为-80kPa的真空环境;b)消毒后的医疗废物应暂存解析15min30min,暂存解析应在负压状态下运行,环氧乙
23、烷解析室废气应经统一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7.2.3微波消毒设施运行管理7.2.3.1进料单元7.2.3.1.1进料方式应与消毒处理工艺相匹配,宜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进料设施,并应满足HJ421要求。7.2.3,1.2集中处理工程进料点应设置集气装置,收集的废气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一体化装置进料后应保持气密性。7.2.3.2消毒处理单元7.2.3.2.1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工艺参数要求如下:a)采用单独微波消毒处理工艺时,微波频率应采用915MHZ25MHZ或2450MHZ50MHz,消毒温度应295,消毒时间应245min。b)采用微波与高温蒸汽组合消毒处理工艺时,微波频率应采用24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医疗 废物 消毒 处理 设施 运行 管理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6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