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概述.docx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心理学概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击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心理现象的结构和内容。 掌握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和奠基人。 掌握各种心理学流派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 了解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了解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掌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掌握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掌握各种心理学流派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难点:掌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引导案例菲尼亚斯盖奇不是晓喻世界的科学家,也不是著名的政治人物,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建筑工人。但他25岁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从此在科学界成为一位无人不知的“明星人物”。原来,他在参加工地的岩石爆破时,意外引爆了炸药,导致他手中的铁
2、锹从他的左欷骨下方穿入头部,然后从眉骨上方出去。因此,他的颅骨左前部几乎完全被损毁了。这么可怕的事情,对一般人来说都难以接受,幸运的是,他没有失去知觉,并且顺利康复了。几个月后,盖奇出院了,他回到工地继续工作。工友们发现他不仅可以正常交流,而且思维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都为他感到高兴。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盖奇的行为和性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原本待人十分和善,思维也很灵活,但在这件事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变得喜怒无常而且缺乏耐心,对人十分粗鲁。或许有人会开玩笑地说:“他的灵魂换人了!”后来,人们发现,是这个意外事故导致他的部分脑区受损。盖奇丧失了部分脑区的功能后,他难以抑制冲动,对事情的理解也发生了
3、变化。这种性格的变化,是生理上的改变造成的。【问题思考】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基础。现在,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生活的经脸、临床的事实以及生理研究的大量证明,以至今天“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论断对大家来说已经是常识性的知识了,盖奇的例子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资料来源:意外事故使他大脑受伤,侥幸活下来以后,他却性格大变!EBOL.(2022-07-14)12022-12-021.)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心理学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外交谈判、经济合作、企事业管理等,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正因如此,人们对心理学的认
4、识由陌生变得熟悉起来。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一词的英文psychology是由两个希腊单词“psyche”和“logos”组成的。前者的含义是“心灵”,后者的含义是“讲述”或“解说”。两个单词合起来就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即最早的心理学定义。但是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其定义长期处于争论之中,直回幽族回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人才对心理学的定义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也研究人的心理靛麴徽现象,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心理学的研究一、个体行为对象.mp4回踞浓回行为是有机体
5、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有的行为很简单,只包含个别或少数几种反应,如光线刺激眼睛引起眼睑闭畿莪憨合、食物刺激口腔引起唾液分泌、肠胃因饥饿而加快蠕动等。有的行为个体行为,mp4则很复杂,包含较复杂的反应,如写字、做体操、驾驶飞机等。这些行为由一系列的反应动作组成,成为各种特定的反应系统。行为大多是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作刺激,强烈的光线是使眼睑闭合的刺激,饥饿是使肠胃蠕动加快的刺激。在人类行为中,语言刺激具有重要的意义。用语言发布命令,既可以支配别人的行为,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使行为服从预定的目的。我们常常把心理学叫作“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CO
6、on&Mitterer,2007),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过程的规律。二、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一)个体心理人首先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个体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十分复杂的。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的耳朵可以聆听优美动听的音乐,人的大脑可以储存丰富的知识,即使已经时过境迁也能记忆犹新。人是万物之灵,能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未知世界并改造世界。此外,人有七情六欲、意志和个性。总之,人的心理是五光十色、复杂万千的。在心理学上,一般把个体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1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人的心理活动
7、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心理过程的性质和表现形态不同,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部分。(1)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各种信息的接收、储存、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也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都是人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感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在认识事物时,用眼睛看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用耳朵听不同的声音,用鼻子嗅各种气味,用舌头品尝食物的味道,用手触摸物体的软硬或温度,等等,从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
8、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具有许多属性的综合体。人在认识事物时,不只停留在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上,还要认识事物的许多属性。如当我们吃苹果时,不仅尝到了它的味道,还看到了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闻到了它的香味,摸到了它的光滑度和温度等多种属性,形成对苹果各种属性的整体认知,这就是知觉。人不只能反映当前的事物,而且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总是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并且根据需要能把它们再现出来。这种人的大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就是记忆。人在实践活动中,为了完成任务,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例如,解道数学题,构思一篇文章,医生对病情的诊断,气象工作者对未来天气的预测,等
9、等,都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这些综合分析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间接概括的反映。人反映客观事物时,还可以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上创造出事物的新形象。例如,青少年对未来的幻想,建筑工程师构思的新建筑物的形象,等等,这些在人的大脑中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人在认识事物时,心理活动总是指向和集中在某些对象上,如用心听讲,认真看书,细心观察,其中“用心”“认真”“细心”等心理现象都是注意。注意是认识的开端,认识过程只有在注意的参加下才能顺利地进行。注意没有独立的反映对象,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存在的心理特性。(2)人在
10、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是无动于衷的,常对各种事物持不同态度,产生各种主观的态度体验。如热爱祖国,憎恨敌人,喜欢天真活泼的儿童,因事业的成功而高兴,为朋友的不幸而难过,这些爱、恨、喜欢、高兴、难过等,都是人对各种事物产生的主观的态度体验,是心理活动的情感过程。(3)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要想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克服各种困难。这种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心理过程,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人对事
11、物的认识态度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人的意志行动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推动下产生的。情感是认识和意志的动力,意志对认识和情感又起控制和调节作用。只有有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才能积极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情感和意志也是衡量人认识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各种心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活动是人所共有的,有其共同的规律。由于每个人先天素质不同,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也不同,心理活动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特点也不同,因此构成人的个性差异或个性心理。2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也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
12、成的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整个精神面貌的差异。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也称个性的动力结构,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制约着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社会价值,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世界观在个性动力结构的诸成分中居最高层次,决定着人的总意识倾向。(2)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如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能歌善舞,有的人擅长体育,有的人工于书法,这
13、些特征表现了人能力的差异。能力是直接影响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有的人热情直爽、精力充沛,有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有的人安静稳重、善于忍耐,有的人行动迟缓、孤僻缄默,这些能力体现了人气质的差异。气质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有的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有的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有的人认真踏实,有的人轻率马虎;有的人敢于创新,有的人墨守成规;有的人勤奋,有的人懒惰;有的人谦虚,有的人骄傲。这都体现了人性格的差异。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个性心理差异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且在心理过程中
14、表现出来。没有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没有对现实事物的情感体验,没有对现实的积极改造的意志行动,个性心理是难以形成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例如,人的兴趣和能力影响人认识的广度、深度和效率,气质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性格影响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在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要考虑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人的个体心理现象如图1/所示。.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体心理现象Y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图1-1个体心理现象(二)社会心理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实体,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总
15、是生活在各种社会群体中,与他人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等。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促使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产生。所以心理研究既要研究个体心理,又要研究人际关系、人际影响、群体的形成规律、社会知觉等社会心理内容。心理实质.mp4综上所述,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体行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的相互关系;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相互关系。三、心理的实质前文介绍了心理现象的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心理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即心理的实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在心理学史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看法,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心理现象是与身
16、体无关的“心”的活动,或灵魂、宇宙精神的表现。例如,我国南宋的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英国的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Iey)主教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在他们看来,只有被感知的事物才是存在的,事物存在于思维中或在人体之外还存在着某种精神实体,它是心理的源泉等。由此可见,唯心主义同科学的心理学是不相容的。唯物主义则对心理现象予以科学说明。在唯物主义看来,心理现象是自然界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属性,是人身体特殊部位的活动结果。但在唯物主义的发展史上,旧唯物主义即朴素的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还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的实质,如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
17、常常把人的心理比作机器的功能,认为心理现象像照镜子,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或者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忽视人的社会性本质。真正对心理现象作出正确回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对心理的本质做了科学的规定,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社会制约性。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加以剖析。(一)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并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完善,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
18、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心理。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如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脊髓和大脑,便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它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但是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因此,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换言之,神经系统特
19、别是大脑才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获得这一正确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现在,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的生活经验、临床事实以及大量的生理研究证明,以至于“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论断对大家来说已经成为常识了。(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大脑为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并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它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现
20、两个“狼孩”,她们虽然有健全的人的大脑,但由于她们自小脱离人类社会,在狼群里长大,她们保留了很多狼的本性,从而不具备人的心理。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人照镜子那样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在实践中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人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丰富内容的主观世界(知识、经验、思想、观念等)和不同的心理状态(动机和需要、兴趣和爱好、理想和信念、情感和意志、气质和性格以及能力等)。反过来,这些心理内容、状态和特点又影响和调节主体对现实的反映,从而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主观性特点。每个人的知识经
21、验、目的动机、兴趣爱好、态度体验不同,对现实的反映也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或者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样。所以,我们称人对现实的反映为主观映象。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改造客观世界。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知识链接11印度“狼孩”的故事192
2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IooO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由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约8岁,年幼的约1岁半,她们大概都是出生后半年被狼叼去的。两人回到人类社会后,被养育在孤儿院里,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从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发出的不是人的声音。她们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她们一动不动,一到夜间,就到处乱窜,像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做出了各种
23、各样的尝试,但没有充分的计划性。阿玛拉到第二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或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归社会不到一年,阿玛拉就死去了。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种音(“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了45个单词。而且她的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地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花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要用四肢。经过5年,她就能照料把儿院的幼小儿童了。她会为用腿跑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狼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
24、情和需要后进步的样子。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在大脑结构上,狼孩和同龄人没有太大差别。一个10岁儿童的大脑在重量和容量上已达到成人的95%,脑细胞间的神经纤维发育也几乎完成。只是因为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智力也就低下。从狼孩的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脑的生理状态,而是更多地受到后来成长环境的影响。(资料来源:英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85.)(三)心理具有社会制约性心理具有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 .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心理学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5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