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及其防治对策041021(黑白稿).ppt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及其防治对策041021(黑白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及其防治对策041021(黑白稿).ppt(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爆炸事故及其防治对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目 录,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国家局治理瓦斯的方针煤矿爆炸事故的类型防止爆炸事故的措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百万吨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职业危害严重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事故基本情况,2003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4143起,死亡6434人,同比下降7.9%和 8%.重大事故中,国有重点煤矿占13.9%,国有地方煤矿占13.5%,乡镇煤矿占72.6%特别重大事故中,国有重点煤矿占29.1%,国有地方矿占14.4%,乡镇煤矿占56.5%2004年上
2、半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1736起,死亡2644人,分别减少9.4%和12.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瓦斯事故仍然严重,2002年全国煤矿共发生瓦斯事故743起,死亡240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的17.1%和死亡人数的34.4%瓦斯煤尘爆炸事故28起,死亡304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6起,死亡130人2003年,瓦斯事故584起,死亡2061人,同期分别下降8.9和10.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3.瓦斯对大气的危害,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对大气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煤矿的大气排放的瓦斯量大约每年为90100亿m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二、国家局治理瓦斯的方针
3、,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国家提出到2007年煤矿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事故死亡人数由现在的7000人,下降至5000人,降幅30%;百万吨死亡率由现在的4降到3以下,降幅25%;特大事故由目前60起左右降至40起左右,降幅30%;80%的大中型矿井,50%的小矿井要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我国煤矿死亡人数多的事故是瓦斯和顶板事故一次死亡人数多、损失严重、对生产和社会影响恶劣的是瓦斯事故我国煤矿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主要是瓦斯事故实现控制目标的重点是: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三、煤矿爆炸事故的类型,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4、,1.瓦斯爆炸,矿井瓦斯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煤矿常见的可燃性气体:甲烷(4)、一氧化碳()、氢(2)等瓦斯爆炸是可燃气体(甲烷)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剧烈的连锁反应,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1瓦斯爆炸的反应过程,瓦斯爆炸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是一个连锁反应。爆炸性混合气体吸收一定能量后,反应分子链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游离基(自由基)。在适合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如此分离下去,游离基愈来愈多,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也愈激烈,最后发展为燃烧或爆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CH4 CH3和HCH3+O2 HCHO+OH
5、H+O2 OH+OOH+CH4 CH2+H2OO+CH4 OH+CH3HCHO+O2 CO+O+H2OCO+O2 CO2+O,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一般只用最终结果来表达瓦斯爆炸的化学反应,即:CH4+O2 CO2+H2O+833.28mol,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2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浓度的瓦斯有一定温度的引燃火源有足够的氧气,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瓦斯浓度,爆炸下限能使火焰峰面传播到爆炸性混合气体占据的全部容积的最低瓦斯浓度,5%爆炸上限能使火焰峰面传播到爆炸性混合气体占据的全部容积的最高瓦斯浓度,15%最佳爆炸浓度最容易激发着火(爆炸),并且爆炸中能释放出最大能量的瓦斯浓度,
6、8.510,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影响瓦斯爆炸界限的因素,与火源有关,强火源条件下,爆炸范围扩大,2%75%混合物的初压,初压增大时,爆炸范围扩大(上限有大的变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混合物的初始温度,初始温度增高时,爆炸范围扩大(上限有大的变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同系物(乙烷、丙烷等)混入,爆炸下限下降。煤尘混入可使瓦斯爆炸下限下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着火源,弱火源不能形成冲击波,也不能使沉积煤尘转变为浮游状态。强火源会产生冲击波,并把沉积煤尘转达变为浮游状态。危险火花的温度至少应超过混合物着火温度的一倍。点火源的作用时间超过诱导期的情况下,这种点火源才可能是危险。,煤炭科学研究
7、总院,诱导期(感应期火源作用开始到产生运动的火焰前沿)所需的时间。冲击波的作用持续时间最短10-710-3s。炸药爆炸后产物,电火花作用时间10-610-2s。电弧及瓦斯煤尘爆炸的火焰前沿的作用时间10-41s。明火和灼热体作用时间最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不同浓度瓦斯的诱导期,对于煤尘云,诱导期取决于煤尘的挥发分含量。挥发分10%、30%的煤尘,诱导期相应为0.24s,0.05s。,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井下着火源温度,冲击波的速度大于12501350m/s,其前沿后面的温度大于500。瓦斯和煤尘爆炸火焰前沿的温度20002500。炸药爆炸产物的温度4500。电弧、电火花的平均温度4000,(放
8、电主通道的温度10000)火柴的明火温度1200。点燃香烟温度600800。,煤炭科学研究总院,(3)氧浓度,2小于124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瓦斯爆炸范围随混合气体氧浓度的降低现时缩小,爆炸下限缓缓增高,爆炸上限则迅速下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3 瓦斯爆炸的危害,火焰前沿冲击波矿井空气的变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火焰前沿,它是沿巷道运动的化学反应带和燃烧的气体。火焰前沿的传播速度为12.5m/s(正常燃烧)至2500m/s(爆轰速度),一般为500700m/s。火焰前沿象“活塞”那样沿巷道运动,带进越来越多的空气和可燃成分“活塞”长度为0几十米。火焰前沿通过时,人员被烧伤,不但皮肤就连
9、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的粘膜也会被烧伤。电气设备遭到毁坏,尤其是电缆,这时能形成危险的第二次火源。还会引起火灾。,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冲击波,冲击波是传播压力的突变是使介质状态参数突跃,并以超声速传播的压力波。正向冲击波传播时,其波速的压力10Pa2a,正向冲击波叠加或反射时,可形成高达10a的压力。冲击波的传播速度高于音速(340m/s),随着爆炸波的衰减,冲击波转变为声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正向、反向和斜向冲击波通过时引起的危害,人体受创伤,多数情况下,这些创伤具有综合(创伤、烧伤等)多样的特点。冲击波前沿剩余压力对人的作用特点0.0030.01MPa 无创伤0.0110.02MPa头昏
10、、轻伤0.04MPa 中度创伤:震伤、失去知觉、骨折0.06MPa 重伤:内脏受伤,严重脑震荡、骨折0.3 MPa 有较大死亡可能性(75%)0.4 MPa 死亡率为100%,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移动和破坏设备,可能发生二次着火破坏支架、顶板冒落、垮塌的岩石堆积物导致通风系统破坏,堵塞巷道使救灾复杂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冲击波前沿剩余压力对物体或巷道的作用特点,0.0110.02MPa:支架部分破坏,密闭被破坏(密闭不稳定时)。.0210.06 木支架相当程度被破坏,金属支架移动,混凝土整体支护发生片状脱落。0.0610.3木支架完全破坏,金属支架部分破坏,发碹巷道出现裂隙,片况脱落,铁轨变形
11、,枕木脱开,小于1吨的设备整体破坏、变形、位移,大于1吨设备翻倒、位移、部分变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0.310.65金属支架巷道全长全面破坏,形成密实堆积物,整体钢筋混凝土支架部分破坏,混凝土整体遭破坏,设备和设施完全破坏。0.661.17混凝土支架完全破坏,形成密实堆积物,整体钢筋混凝土支架相当大破坏,可能形成冒落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3)矿井空气成分改变,氧化反应氧被消耗,氧浓度降低分解出对人体有毒和有害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煤炭科学研究总院,(4)瓦斯爆炸最终气体产物,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煤尘爆炸,煤尘是煤炭因机械性撞击,破碎而产生的固体微粒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总体小于100m
12、,其中95%小于80m。综采工作面00.5mm的煤尘占9.03%(山东某矿)综放工作面00.5mm的煤尘占7.2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1 煤尘爆炸及反应过程,煤尘爆炸也是一种激烈的氧化反应。煤尘粒子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发生蒸馏和热分解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生成的各种气体都按瓦斯的连锁反应相似的方式进行氧化反应。形成扩散燃烧或爆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尘粒子的气相燃烧模型,反应生成物O2、H2O,O2,燃烧带(火焰),可燃气体,煤尘粒子,热,热,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尘爆炸反应与燃烧反应是相同的反应形式。煤尘爆炸反应时煤尘粒没有完全燃烧尽,残留的碳未燃烧煤尘燃烧反应时,生成
13、的可燃性气体外碳也被烧尽。煤尘爆炸最终产物数量大、种类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尘爆炸的粒度,小于0.751.0mm的煤尘都能参与爆炸小于60m的煤尘爆炸性强过小粒径(如小于20m)爆炸下限有增高趋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煤尘有无爆炸性的判断,可燃性挥发分V亦称爆炸性指数,是判断煤尘有无爆炸性和爆炸性强弱的依据之一 V=Vad/(100-Mad-Aad)100%Vad空气干噪煤样的挥发分产率,%Mad 空气干噪煤样的水分产率,%Aad 空气干噪煤样的灰分产率,%,煤炭科学研究总院,V10%,有爆炸性 V=1015%,弱爆炸性 岩粉用量2040%。V=1528%,强爆炸性 火焰短(208
14、0mm),岩粉用量5080%焦煤。V28%,强爆炸性 火焰长(100400mm),岩粉用量5080%气煤。用大管状煤尘爆炸性鉴定仪作最终判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日本:Vad11%粒径 0.64mm德国:Vad 14%英国:Vad 15%粒径 0.59mm美国:Vad 10%粒径 0.64mm前苏联:Vad 10%粒径 0.751mm,煤炭科学研究总院,(3)煤尘挥发分与不爆率的关系,不爆临界值:Vad=6.2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4)煤尘爆炸的浓度范围,爆炸下限浓度:火焰前沿在爆炸混合物整个空间传播时,煤尘云的最低浓度(gm3)爆炸上限浓度:火焰前沿在爆炸混合物整个空间传播时,煤尘云的最
15、高浓度(gm3)爆炸最隹浓度:着火能量最低,爆炸压力最大的煤尘云浓度5001000 gm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各国发表的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各国煤尘爆炸上限浓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我国大同煤尘爆炸上限浓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5)氧气浓度,直接影响反应的生热速度,反应能否进行。氧气浓度增加,煤尘云容易着火、爆炸,反之变得困难。C、H、(O)为主要构成元素的有机粉尘,不发生爆炸的氧气界限浓度为131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氧气浓度对爆炸上下限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3煤尘爆炸的影响因素,爆炸特性爆炸特性表徵爆炸各种性质的参数,也是表示不同粉尘相对危险程度的参数。一般是从
16、安全工学立场出发,以防止爆炸为目的,直接与防爆措施相关联的角度来研究这些特性。是指对爆炸特性的影响的主要因素。表徵爆炸特性的参数:爆炸的容易度、爆炸的烈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爆炸容易度:爆炸下限浓度、爆炸上限浓度、着火温度、最小着火能量。爆炸烈度: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影响爆炸特性的因素,煤尘的性质:种类、粒度、形状、不燃物含量。煤尘云状况:煤尘云浓度、氧浓度、不燃物含量、可燃性气体、初压、温度、煤尘云均匀性、煤尘的流动状况其它:着火源位置、着火源的强弱、容器或空间形状,容器或空间的密闭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随粒径的减小煤尘爆炸下限浓度降低。粒径减小到某种程度
17、后下限浓度的变化变小。粒径变大,煤尘爆炸下限浓度增大,粒径增大到某一值后,爆炸不会发生。随着粒径减小,煤尘爆炸压力增高,爆炸范围扩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尘粒度对爆炸压力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粒径对爆炸下限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水分的影响,水被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煤尘所含水分有减弱和阻碍煤尘云着火的性质。水分56%后,煤尘云着火能量增高,着火困难。爆炸已经发生,煤尘所含水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水分达到25%的煤尘仍能参与爆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水分对着火能量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灰分的影响,灰分是煤尘中的不燃物质,它能吸收煤尘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起到冷却和阻止热量传播的作用。随着
18、灰分含量的地加,煤尘云着火能量增高。灰分含量超过45%后,着火极其困难。,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灰分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沼气的影响,沼气(瓦斯)与煤尘共存时,煤尘爆炸下限浓度下降,爆炸上限浓度提高.爆炸范围往高浓度侧移动,最大达3500g/m3.瓦斯浓度大于6时,不同煤种的煤尘的爆炸上限浓度之差不大小于6时,它们之间差别较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沼气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尘爆炸的危害,煤尘爆炸具有连续传播爆炸的特点,一次比一次剧烈,呈跳跃式发展可能导致全矿井被毁法国古利耶尔矿发生煤尘爆炸死亡1099人(当时井下1664人),蔓延100km,一年后恢复生产17起死亡1
19、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煤尘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4起,占82.3大同老白洞矿发生的煤尘爆炸事故死亡684人,全井被毁爆炸生成的气体中有毒有害气体生成量最多,除2气体外,还存在各种碳氢化合物气体,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成气体,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各国对CO的允许浓度的规定,中国(煤矿安全规程)24ppm(0.03mg/L)工业厂房 24ppm前苏联 18ppm(0.02mg/L)英国 50ppm日本 50ppm德国 50ppm美国 50ppm,煤炭科学研究总院,CO对人的危害,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通过肺与CO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 Hb),妨碍了Hb向体内运送氧的功能
20、,因而使人的体内缺氧。CO与Hb的结合力比O2与Hb的结合力强210300倍。CO Hb的浓度达到5060%时,人就会产生痉挛、昏睡、假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人对CO的耐受程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CO2的允许浓度,中国 采掘工作面 5000ppm英国 5000ppm美国 5000ppm日本 1%德国 5000ppm,煤炭科学研究总院,CO2造成的危害,当CO2浓度达2.5%(45mg/L)时,在1h内不呈现任何中毒症状;当达到3%时才加深呼吸;达到4%(72mg/L)时,才略呈局部刺激,有头痛感、耳鸣、心悸、血压升高、眩晕等;达到6%时,症状更加明显;达到8%时,呼吸变得十分困难;达到810
21、%时,立即发生意志昏沉、痉挛、虚脱,进而停止呼吸,以致死亡;达到20%时,数秒内立即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生命陷于危险状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正向、反向和斜向冲击波通过时引起的危害,人体受创伤,多数情况下,这些创伤具有综合(创伤、烧伤等)多样的特点。冲击波前沿剩余压力对人的作用特点0.0030.01MPa 无创伤0.0110.02MPa头昏、轻伤0.04MPa 中度创伤:震伤、失去知觉、骨折0.06MPa 重伤:内脏受伤,严重脑震荡、骨折0.3 MPa 有较大死亡可能性(75%)0.4 MPa 死亡率为100%,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四、防止爆炸事故的措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防止瓦斯超限和积聚,国外
22、统计:掘进巷道的瓦斯超限有35发生在停电时,与停电无关的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占13,风筒破坏占9,瓦斯局部积聚占22,其它占21原苏联的统计:掘进巷道的瓦斯超限次数超过回采工作面518倍,瓦斯燃烧和瓦斯爆炸8090发生在掘进巷道因此,保持掘进巷道有效通风对防止瓦斯超限极其重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巷道防护重点,防止巷道顶板附近瓦斯层状积聚和靠支架附近空洞中瓦斯积聚防止回风巷矸石带附近和报废的独头巷道瓦斯积聚防止打钻时的瓦斯积聚。防止掘进机附近瓦斯积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回采工作面的防护重点,回采工作面的瓦斯1060来自煤壁和落煤时涌出;采空区中来自邻近层、丢煤和岩层的瓦斯约占3090;进风巷或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瓦斯 爆炸 事故 及其 防治 对策 041021 黑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5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