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大气效应及其纠正.ppt
《遥感大气效应及其纠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大气效应及其纠正.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遥感大气效应及其纠正,第一节 大气光学特征,第二节 遥感数据中的大气影响,第三节 遥感大气纠正,国科大暑期课2013,2013.7,绪论,授课教师,牛铮,博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北京朝阳区大屯路,100101Tel.010-64889215,参考书目,遥感物理,徐希孺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大气及其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大气是介于遥感传感器与地球表层之间的一层由多种气体及气溶胶等组成的介质层,当电磁波由地球表层传至遥感传感器时,大气是必经的通道大气对电磁波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物理过程,即散射与吸收,大气的吸收与散射作用使遥感接收到的电磁波信息受到影响,2
2、/7,消光截面,在光散射和辐射传输领域中,通常用“截面”这一术语,它与几何面积类似,用来表示粒子由初始光束中所移除的能量大小。当对粒子而言时,截面的单位是面积(厘米2),因此,以面积计的消光截面等于散射截面与吸收截面之和。但当对单位质量而言时,截面的单位是每单位质量的面积(厘米2克-1),这时,在传输研究中用术语质量消光截面,因而,质量消光截面等于质量散射截面与质量吸收截面之和。此外,当消光截面乘以粒子数密度(厘米-3)或当质量消光截面乘以密度(克厘米-3)时,该量称为“消光系数”,它具有长度倒数(厘米-1)的单位。,3/7,光学厚度(optical thickness,optical dep
3、th),定义点s1和s2之间的介质的光学厚度为:,并有:,在实际应用中,的定义使永远是正数。,4/7,散射相函数(scattering phase function),为描述电磁波被介质散射后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分布比例,引入散射相函数 P(,),并且P(,)/4是归一化的,即:,根据互易原理:,因此同样有:,物理意义:P(,)/4为方向的电磁波被散射到方向的比例。,5/7,单次散射反射率(single scattering albedo),实际上辐射被介质散射的同时,也被介质吸收,即消光过程既包括散射,也包括吸收。单次散射反射率 定义为辐射发生每一次消光(或简称散射)过程中,遭受散射的百分比。
4、,入射为1,散射后各个方向的总和(积分)即为,6/7,若将单次散射独立出来,大气中的辐射传输方程也可以写为:,大气辐射传输方程,7/7,遥感大气效应及其纠正,第一节 大气光学特征,第二节 遥感数据中的大气影响,第三节 遥感大气纠正,国科大暑期课2013,2013.7,绪论,大气效应及其纠正的主要工作,在地表遥感中,大气影响是“噪声”,消除大气对遥感影像电磁波特征的影响,恢复其在地球表层的“本来面目”,就成为定量遥感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收的信号中带有大气的特征信息,因此可从中反演我们特殊关注的一些大气特征参数,依据遥感图像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大气参数向上、向下的大气遥感,1/15,大
5、气成分(Composition),大气中包括 3 类物质:大气分子气溶胶水颗粒,其中水颗粒(hydrometeors)包括云、雨滴、雪片、冰雹等。这类物质对于光学遥感是不“透明”的,因此不包括在遥感大气纠正或反演的研究中。,薄云订正属图像处理范畴,2/15,光学遥感过程中,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通常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大气分子散射;二是气溶胶散射与吸收;三是特殊气体分子(如H2O、O3)吸收。,3/15,大气分子散射,大气分子的尺度通常为10-4m,比光学遥感中入射辐射的波长小很多,因此大气分子对无偏振的太阳辐射的散射为瑞利(Rayleigh)散射。瑞利散射描述了均匀各向同性的小球粒子对电磁场
6、进行散射后的结果,可归纳为2点:,散射辐射强度正比于-4 散射辐射在4空间上的分布为(1+cos2),4/15,大气分子散射光学厚度,小球散射辐射强度正比于-4,相当于散射截面正比于-4,因此光学厚度满足:,如果知道某一波段0的光学厚度,则通过上式可计算出任一波段的光学厚度。另一种整层光学厚度的计算法可以表示为:,大气分子在z=0处的散射系数比较固定,可以查表得到。HP=69km为大气分子的标高。,当0=1m时,第一个公式变成什么样子?,5/15,大气分子散射相函数,由于发生瑞利散射时,散射辐射在4空间上的分布为(1+cos2),描述了散射能的角分布。根据归一化散射相函数的公式:,得到瑞利散射
7、的相函数为:,上式仅与入射方向与出射方向夹角的余弦有关。,旋转对称,前后对称,6/15,气溶胶消光,气溶胶尺度通常大于光学遥感中入射辐射的波长或与其相同,此时散射作用只能用米氏(Mie)散射理论表达。米氏散射同样针对均匀各向同性的球粒子,且满足远场理论。米氏散射的结果,可归纳为2点:,散射辐射强度正比于-,=04 散射辐射主要分布在前向,7/15,相比于大气分子而言,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要复杂得多。主要体现在气溶胶的成分(粒子尺度和类型)变化多样。尽管每种粒子满足米氏散射理论,但是由于其参数,包括粒子尺度、折射率等不一样,得到的理论结果也不一样。其整体结果是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现。因此不同类型的气溶
8、胶(如大陆型气溶胶与海洋型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射率、散射相函数等光学参数均不相同。,8/15,气溶胶光学厚度,类似大气分子,气溶胶光学厚度满足:,(1m)称为Angstrom大气浑浊度参数。取值与粒子平均半径有关(气溶胶由多种尺度的粒子构成,各尺度的比例可由尺度谱表示)。,海洋型气溶胶相比于大陆型含有较少但较大的粒子瑞利散射的区别 Angstrom unit 即为长度单位埃,表中数值与波长有关。取值通常介于02。,9/15,气溶胶整层光学厚度的也可以表示为:,气溶胶在z=0处的消光系数与气溶胶类型,即粒子尺度谱和气溶胶数量有关,变化较大。HP为气溶胶的标高,取12km。Singh(1
9、988)给出在晴朗大气下,气溶胶整层光学厚度为:,表中折射率对应为波长=0.5微米。,10/15,气溶胶散射相函数,气溶胶散射辐射主要分布在前向,由于是球形粒子,散射相函数依然旋转对称。对于给定类型粒子,散射辐射空间分布可以通过采用米氏散射精确计算出来。实际应用中,任何类型气溶胶都是多种类型粒子的组合。与光学厚度一样,气溶胶散射相函数与气溶胶类型密切相关,粒子尺度谱、折射率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得不到明确的表达式。因此经常采用半经验公式。,同一种气溶胶类型具有大致一致的光学参数,11/15,一个常用的气溶胶散射相函数公式为Henyey-Greenstein模型。,其中g为不对称因子。大气分子g=
10、0;气溶胶g0。沙尘暴中气溶胶粒子平均半径在0.5m左右,在=0.55m处,g0.8。对于云滴和雨滴,g的数值更大。,12/15,气溶胶单次散射反射率,气溶胶单次散射反射率差别较大。Waggoner(1981)对美国气溶胶给出:,Shettle(1979)给出:,13/15,特殊气体分子吸收,在光学遥感大气校正中,特殊气体分子吸收主要指H2O、O3在某些波段的吸收。由于特殊气体在大气中含量极少,其散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Fraser(1985)给出610100nm处,其吸收的光学厚度约为0.021。但这只是个参考,特殊气体在大气中变化较大,各地区具有显著差异。,14/15,总结,大气成分:大气分
11、子、气溶胶,遥感中的三种大气效应:大气分子散射、气溶胶消光、特殊气体分子吸收,大气各成分的光学特征:分子散射特征基本固定,气溶胶消光和特殊分子吸收特征变化较大,15/15,遥感大气效应及其纠正,第一节 大气光学特征,第二节 遥感数据中的大气影响,第三节 遥感大气纠正,国科大暑期课2013,2013.7,绪论,遥感器接收到的三种信号,1/15,光学遥感过程中,卫星遥感器接收到的大气上界出射辐射亮度为:L=Ls+L0+Ld,三个部分中,只有Ls含有被观测地物信息。L0为下行辐射未经地面反射,就被大气散射进遥感器的部分,称为路径辐射或程辐射。Ld为非观测地物被大气散射进遥感器的部分,称为交叉辐射。,
12、S点为被观测地物,G点为背景地物,2/15,前面讲过,遥感数据中的大气影响包括大气分子散射、气溶胶散射和吸收、特殊气体吸收。如何在Ls、L0、Ld中分别考虑这三种影响的综合效应,是正确解释大气影响的关键。大气中的辐射传输方程为:,大气分子和气溶胶均满足上述方程,但是、P均不同。,6S(Second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算法,3/15,6S是被广泛应用的遥感大气纠正算法之一,由Tanre等设计。在不考虑交叉辐射影响的前提下,遥感器接收的等效反射率可以表达为:,LOWTRANMODTRAN,其中Tg(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遥感 大气 效应 及其 纠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5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