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ppt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 肖 争,1947年,De Jong最早描述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患者经常在刨土豆之后,造成腓总神经的损伤,因此被称为“刨土豆病”。(B1)1993年,Chance等发现HNPP与含有PMP22基因的染色体17p112的15 Mbp缺失有关1999年,Mouton等 的研究结果显示,HNPP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异常近年,MRI,HNPP是周围神经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感觉运动性单神经病,在临床上由轻微的甚至难以察觉的损伤所诱发,以易嵌压部位反复发作的神经麻痹为特点,临床电生理显示,无论是否有临床症状,均可出现感觉传导速度及运动传
2、导速度减慢及远端潜伏期延长,嵌压部位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周围神经活检为节段性脱髓鞘和腊肠样结构形成。,流行病学,发病年龄:大多数患者在2O一3O岁发病,但也有不满1O岁,学步幼儿,甚至刚出生即发病的报道无性别差异发病率:在国内尚未有关于HNPP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Meretoja等 在芬兰东南部的调查,HNPP的发病率为16100 000。,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微小创伤或轻度牵拉即可诱发的、易受嵌压部位的周围神经麻痹为特点,不对称的慢性过程嵌压所致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有一个广泛的临床表现谱:腕管压迫导致的正中神经麻痹,肘管压迫导致的尺神经麻痹,腓骨小头处的压迫导致的腓总神经
3、麻痹,而不易受压的神经(如胫神经)麻痹比较少见,表浅神经比深部神经更易受累Koike等 对日本的患者进行了分析,日本传统的坐姿而致HNPP患者腓总神经损伤较西方国家更常见。Winter等 报道,由于1例19岁女性患者手撑下颌在公交车上睡了约1 h,手掌和下颌骨压迫舌下神经之后出现了舌下神经麻痹,导致吞咽困难、舌运动障碍及构音障碍。HNPP的临床表现各异,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无症状的或者症状轻微的患者很容易延误诊治,临床表现,体征:HNPP可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深浅感觉减退,所支配的肌肉肌力减退,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屈曲挛缩。四肢的腱反射可以正常、降低或消失。大约10 的患者可有与CM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性 压力 感性 周围 神经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5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