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易栓症的研究现状.ppt
《遗传性易栓症的研究现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性易栓症的研究现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遗传性易栓症的研究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1934,前言(一),1965年Egeberg在报道一个家族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时首先提出易栓(tromobophilia)一词,意为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通常将易栓症分成两大类:遗传性和获得性。事实上,易栓症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归类互有交叉。,前言(二),近些年来研究发现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前言(三),血栓遗传倾向是遗传原因造成的高凝状态。易栓症虽可累及动脉和静脉,但一般常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
2、mbolism,VTE)。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多数学者认为它们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前言(四),VTE 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有V 因子Leiden(factor-Leiden,FVL)变异、蛋白C(PC)缺乏、蛋白S(PS)缺乏、G20210A基因变异、抗凝血酶缺乏、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是基因缺陷导致相应蛋白减少和(或)质量异常所致,可通过基因分析和(或)蛋白活性水平测定明确。,1 凝血因子 1691G/A突变,1994年荷兰Leiden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称之为FV Leiden),凝血因子基因1 691位点突变(GA)
3、,使506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替代,称为FVL(或FVR506Q),使APC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明显减弱而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活化蛋白C抵抗(APC-R),这种凝血因子对APC的不反应或反应降低称为APC抵抗(APC-R)。APC-R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破坏体内凝血和抗凝平衡,抗凝作用减弱,从而使血栓发病风险增加。,FV Leiden,国外研究表明FVL是高加索人VTE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然而影响白种人群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的主要遗传缺陷FVL突变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人群中均很少见,说明基因分布频率与种族关系极为密切。FVL携带者随年龄的增长,VTE年发病率从0.061%(3044 岁)
4、增长到0.76%(60岁以上)。,2 凝血酶原G20210A(F G20210A)基因突变,FG20210A突变是比FVL相对较弱的VTE危险因素。出现血栓症临床症状的FG20210A基因携带者多伴随继发因素(口服避孕药、妊娠、手术、创伤)和高龄因素。研究发现,去除其它遗传因素影响后,与F G20210A突变关联的静脉血栓症患者是对照组的314倍。,凝血酶原20210A,凝血酶原20210A突变在高加索人群中相当常见,检出率达2%6%,而在亚洲各国人群中,除个别报道外,检出率几乎为0。凝血酶原20210A携带者血栓危险性升高约3倍,在西方静脉血栓患者中检出率约为6%。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G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性 易栓症 研究 现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5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