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
《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肥西县铭传乡中心学校汤道坦孙义兵【前言】内容摘要英国教育家亚历山大尼尔说过,“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觅兴趣。教育是为人生作的准备。”教育作为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一种途径,教育本身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快乐,体验幸福。教育的结果必须给受教育者提供获得人生幸福的基础和条件。本课题聚焦“幸福教育”的内涵,基于“幸福教育”理念探索构建“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系统框架,从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构建了学校文化框架,形成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基于小学生核心素质的哺育,从微观操作层面探索德育文
2、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建设,哺育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孕育师生的幸福智慧,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小学优质发展的新模式。课题概况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属肥西县2022年招标重点课题。课题自2022年6月开题,至2022年6月结题,历时三年。本课题有校长、副校长主持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中有一线骨干教师、村小负责人及中心校二级机构管理人员,集中了全校管理和教学一线的骨干力量,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既定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年度计划的要求,明确研究内容,各负其责,稳步推进。学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立校的发展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
3、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积淀,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铭传乡中心学校是铭传乡乡政府所在地(南分路街道)的一所中心学校。中心校本部于2022年5月实施迁址新建工程,2022年9月投入使用。校本部在校生约400名,12个教学班。由于新校区的配套设施处于待建中,整个校园的物质环境有待改善。新学校刚建立,缺少文化积淀与底蕴,发展理念与特色定位不明,缺少传统项目与特色课程,办学内涵单一,软实力不强。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多数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较多,家庭监护薄弱,大多数孩子家教缺失,家校难以形成育人的合力。教师队伍中,职前教育差别大,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发展的内驱
4、力不足,缺少名师。新课程理念还没有真正转化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多数教师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目前的课堂与传统的课堂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常规管理不够扎实、规范、全面、精细,教学质量有待于提升。诸多因素,制约着学校的优质发展,特色发展。自2022年始,合肥市实施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到2022年底,合肥市一批薄弱学校将被哺育为新优质学校。在合肥市打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升级版”中,农村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我校把争创合肥市新优质学校作为近期发展目标,确立了“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引领,优质发展”的工作思路,践行幸福教育理念,依托幸福课堂、幸福
5、课程、幸福德育、幸福环境、幸福队伍的建设,把“办乡亲们身边的好学校,做孩子们身边的好老师”的夸姣愿望付诸于实际行动。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幸福教育文化建设,匡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从小对生活充满着希翼,热爱生命,投身于学习,关爱自身和他人,具有终身幸福的能力。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提高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及效能,激发创造潜能,成为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营造适宜师生学习、成长的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一批名师以及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知名度。关注孩子的童年幸福。国家中长期教
6、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艰难。”应试教育下,学生背上沉重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教师充满了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师生难以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应试教育远离了教育的人文本性,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合肥师范学院李群教授曾经调查与分析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合肥市某小学1096名711岁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3.65%,各分量表阳性总检出率为总人数的62.5%,其中学习焦虑因子检出率为43.3%,各项检出率挨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孤傲倾向、恐怖倾向。追
7、求幸福教育,让教育遵从于孩子的心愿,听命于孩子成长的节律,让孩子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体味到幸福的教育过程,并在未来能创造幸福。关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的差距,无法实现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愿望,直接导致农村大量生源涌向城市,又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觉践行教育为民、教育惠民的宗旨,让教育面向人人,让人人享受教育。实践证明: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薄弱学校,通过学校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实现了学校的内生式发展,改变原有的外援式发展方式,在政府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关注农村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体。
8、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浮现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多数存在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工安全缺“护”等突出问题,孩子本该享受的童年幸福已相形见拙。小学教育应该守护学生幸福的童年,惟独幸福的少年,才有幸福的未来。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文化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话题。通过百度从“幸福教育,检索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幸福教育观,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也贯通于整个教育过程。国内一批知名学者、专家也在研究“幸福教
9、育L并有论述、专著,如肖川、叶澜、陶继新、任永生等等。国内一批中小学,实施幸福教育,成果显著,名闻遐迩,如上海龙苑中学、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唐山四十九中学、重庆沙坪坝小学等等。这些理论成果与成功案例,是素质教育的最新成果,给我校创建“新优质学校”提供了珍贵的资源与经验。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学校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通俗地说,就是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不同人的眼里标准是不一样的。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好课堂的标准不一样,学校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会不一样。而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演绎教育的价值。每一个学校追求教育的目标
10、是共性的,而在追求目标的行动中,各校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体现的就是办学特色的差异。学校的优质发展需要对教育价值观的准确把握,需要正确的行动与科学的实践,需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研究学校文化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需求。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幸福的种子,让每一个学生在追求人格健全、人性夸姣、人生幸福的道路上,成为幸福自己、快乐他人、有益社会的人。改变学生持久的动力是根植于学生心灵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通过学校文化熏陶而形成的自觉行为。研究学校文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学校
11、文化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都具有推动作用。学校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积极心理学,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夸姣心灵的心理学。积极的心理学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
12、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四、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准确把握教育真谛,实施幸福教育,建设幸福校园,奠基幸福人生,出特色,成名校,出名师,育新人。在幸福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匡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从小对生活充满着希翼,热爱生命,投身于学习,关爱自身和他人,具有终身幸福的能力。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提高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及效能,激发创造潜能,成为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幸福教育
13、的办学特色,营造适宜师生学习、成长的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一批名师以及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知名度。具体目标:1.认清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明晰学校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哺育学校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学生、教师三位一体发展。2 .构建幸福德育模式,奠定每一个学生走向未来、终身幸福的基础。3 .构建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及评价体系,打造幸福课堂。4 .构建“幸福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快速通道。5.构建教师集群式成长的工作机制,让全体教师体验到职业幸福感。6 .优化学校物质环境,使之具有审美功能、育人功能,彰显幸福校园物理空
14、间的感染力。五、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一)“幸福教育,的学校理念文化关于学校文化的分类,前人研究有多种形式,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代表的为“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洋葱”模型把学校分为三个层次的同心球:核心层是哲学精神层,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的价值观念;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规范和约束人们日常交际行为和工作态度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等;最外层是器物层,包括学校建造等各种物质材料。而冰山模型把学校文分成两部份:一部份是可以直接观看到的显性结构;另一部份是隐藏不可见的结构,称之为隐性结构。本课题梳理并确定了以“幸福教育”的精神文化统领下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的发展框架,并
15、以德育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研修文化为重点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为目的,培养人感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能力的教育。本课题确定的幸福教育理念的内涵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德性生长,丰盈学生的心灵世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经过深入思量,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以“为每一个孩子的一辈子幸福做准备”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全纳”、全面”和“全程”三个特点。“全纳是真诚悦纳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尊重有差异、有个性的每一个学生,树立“以生为本”的人本思想。“全面”是指着眼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开辟,使其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学生获取人生幸福的内在资源
16、与不竭动力。“全程”是指小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小学六年,受用一辈子”,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经过三年来的办学实践,“为每一个孩子的一辈子幸福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已经体现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贯通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基于这一理念,课题组在借鉴名校经验与研究成果,结合学校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准则。1.幸福教育的基本原则。课题组提出五项教育原则,即:尊重个体差异;促进身心健康;哺育德性生长;激发自我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差异,没有对差异的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悦纳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气息中幸
17、福成长。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重在筑牢孩子一辈子幸福的基础,筑牢孩子走向未来的基础,筑牢孩子终身学习力的基础。小学教育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克服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小学教育的价值在于启迪少年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有了自觉,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让孩子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锻炼、自主评价中成为自己的主人。2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人性夸姣、人格健全是幸福教育的目标;正确的价值观是幸福教育的起点;健康的身心是幸福教育的支点;自主发展是幸福教育的核心。3 .幸福教育的实践途径。快乐课堂,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自主管理,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生活;多元评价,让学生扬起自信的
18、风帆;丰富生活,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4 .幸福教育的目标实现。学生目标实现:学会做人一体验感恩的幸福;学会学习一体验智慧的幸福;学会锻炼体验健康的幸福;学会审美体验夸姣的幸福;学会劳动体验自立的幸福。学校目标实现:幸福校园环境,精美雅致、温馨安全;幸福教师队伍,厚德强能、善教博学;幸福学校课堂,自主求知、互助学习;幸福学校课程,满足个性需求,促进全面发展。(二)幸福教育之德育模式小学是启蒙教育,培养孩子自小养成通达情理的德性至关重要。课题组拟定了内外兼修的德育途径,外修“六个好”(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健好身,扫好地,走好路),内修“六个一”(养成一身好习惯,一流好品德,一辈子好体质,一副
19、好心态,一门好才艺,一腔家国情)。1.自主管理促养成。学校拟订了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二十条”,共77个训练点,每周确定一条训练内容。编写了校本教材好习惯,益终身o坚持养习惯于课堂,养习惯于活动,养习惯于交往,养习惯于做事。班主任给每一个同学都安排了班级事务管理岗位,管理岗位一月一换岗,月一评比、一月一表扬,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体验快乐,收获成功,养成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道德自觉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小主人。结合自主管理式的养成教育,学校推出了“爱生行动十项计划”,每天给小朋友送上生日的祝福,每天集体诵读一首诗,每月开展一次校园节日活动,每月换一次学生坐位;设立班级图书角,
20、设立留守儿童活动室,设立心理辅导室,帮扶特困生、学困生;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每天开展晨、午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表现。爱生行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阳光,给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注入提升生命质量恒久的动力和能量。2综合实践促成长。设计了“真”之行、“善”之行、“美”之行三个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真之行系列活动以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为主;善之行系列活动以感恩教育、环境教育为主;美之行系列以艺术教育、劳动教育为主。每学期组织全体学生至少两次走出校门,学生先后去渡江战役记念馆、南京雨花台、安徽文博园、芜湖方特城等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培养高尚的志趣、顽强的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1、结合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祭英烈”、七一童心向党”、“十一向国旗敬礼、重阳敬老以及记念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心灵的洗礼、情感的陶冶、行为的规范、价值观的践行。注重蒙学经典诵读,通过读、写、思、行,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从传统蒙学文化中吸收成长的道德力量,让举止文明、品性儒雅、人格健全成为孩子的基本素质。坚持做到“天天读写月月展期期赛”活动。每天10分钟的诵读,20分钟写字;每月进行一次书法作品展,进行一次诵读之星评比;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文化建设 实践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5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