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教案.docx
《体适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适能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理论与方法理论教研教案授课题目(章、节)第四章健康体适能概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健康和体适能的概念、运用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方法。教学难点:健康体适能的测评的运用周次2授课时间20220319授课人孙耀主要教学内容时间教学手段与方法备注L课程导入5分钟讨论法2.教学目标展示讲授法3.第一节、现代健康观健康的概念5分钟讲授法健康的标准10分钟讲授法提问5分钟讨论法4.第二节、健康体适能启示式提问5分钟讲授法体适能概述10分钟讲授法健康体适能五大要素15分钟讲授法健康体适能的检测20分钟讲授、演示健康体适能的锻炼20分钟讲授法4.小结5分钟讨论法第一节现代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集中了
2、一批优秀的医学专家,不断地对原有健康的概念、标准与措施,提出新理念和新举措,作为指导人类健康的依据。一、健康概念及其标准(一)健康概念长期以来,人们普通都认为无疾病即为健康,或者躯体健康即为健康。这种生物医学健康理念,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观。我国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中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1979年版)注释为:“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茁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对健康的这种解释距离WHO制定的健康的含义相差甚远。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免
3、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从而明确地将人类的健康与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为了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健康模式。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并对人的健康从10个方面进行概括。1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对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 .善于歇息,睡眠良好。正文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 .能够反抗普通性感冒和传染病。6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
4、、肩、臀位置协调。7 .眼睛璀璨,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8 .牙齿清洁,无踽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21世纪是大健康的时代,人类追求的健康将是躯体、心理、社会、环境、道德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人人享有更高的卫生健康水平,将预防疾病放在首位的大众健康。(二)健康的标准综观国内外对健康的定义,表明现代健康观不仅在内容上包括多个层面的含义,而且现代健康观已由原有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O现代健康理念揭示了人体的整体
5、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人的机体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且在适应过程中应处于主动地位,由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积极地促进健康;促进健康从单纯的生物学标准扩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标准;从个体健康评价延伸到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评价。也就是说,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既重视健康对人的价值,又强调人对健康的作用。从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现代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四者之间既可以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制约。例如,心理影响生理、影响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生理的健康,提高人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良好道德的形成;不良的心理会导致生
6、理机能下降,甚至生病、死亡,造成社会适应不良,并影响高尚人格与品质的形成。主要内容:正文躯体健康(指人体形态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运动及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L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并不断进取。)、道德健康(指人们能有效地交往,不以伤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辩别真伪、善恶荣辱及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可的规范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的幸福作贡献(利他行为)。
7、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智力健康。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指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健康,即机体的完整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正常,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良好。从医学角度分析,生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没有生理健康,就不可能有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了。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过:“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2、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保持
8、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能够独处,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理想,有事业追求,能塌实工作,不断进取。世界精神卫生学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上能谦让、容忍。有幸福感。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生活效率正常。心理学专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认知功能正常,能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现实,不妄想妄为。人生态度积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能适度操纵情绪和表达,保持心神宁静和适度愉悦的乐观情绪。生活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工作、对社会有一定责任心。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个性
9、和满足个人需要,但不为物欲所累。保持个性完整和谐,意志品质健全,不断完善自我。正文人际关系积极妥帖,社会适应良好,能自立,重友谊,讲民主,尊重他人,能倾听不允许见,但不盲从,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从事社会工作时有一定的创造性。专家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的总和。别的都可以不要注意,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世界各国都在调查长寿老人长寿的秘诀,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情绪乐观。所以说,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统帅,生理是心理的基础;但是,心理反过来又影响着生理,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在同等生理条件、营
10、养条件、生活作息、体育锻炼、医疗保健和社会自然环境下,有的人健康长寿,有的人病多命短的原因。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的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俄罗斯学者兹马诺夫斯基曾经提出一个长寿公式:健康长寿=(情绪稳定+时常运动+合理饮食)/(懒惰+嗜酒+嗜烟)3、道德健康20世纪90年代,WHo在健康标准中,增加了一条“道德健康的内容,这是人类对健康观念认识的一大进步。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道德的诠释是: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
11、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们的关系。从宏观上分析道德与健康的关系,良好的道德是每一位公民要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使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良好的道德为人们的健康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从微观上分析道德与健康的关系,道德良好是健康的内因。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百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虽然居住地点、气候、饮食起居习惯不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人际关系良好。这正如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的,“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做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们看一部反映妇女匡助病人、穷人的电影,看后即将采集学生们的唾液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学生的唾液中的A种免疫球蛋白有所增加。A种免疫
12、球蛋白增加有利于抗呼吸道感染,提高免疫力。另一现代生理学研究证实,当人在充满信心、乐观进取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天然镇痛剂,使人感到舒畅、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降低疲劳;同时还能促使免疫系统兴奋,分泌有益健康的酶、激素和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等,使人达到最佳状态,可以起到促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道德品质低劣,有损健康。道德品质低劣的人往往利欲熏心,遇事斤斤计较,总想算计别人,怕别人报复,终日不得安宁,常处在一种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之中。这种不良情绪,使机体内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可见,良好的道德是增进社会安正文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重要因
13、素。4、适应社会与适应自然“适应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能力良好”是WHO对健康定义强调指出的一项内容。社会的健全状态和社会的完美良好状态是人们生活的大环境,直接影响着生存的人们。社会的安定,人们适应社会与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强,实现人类的健康才干有保障。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从心理学和医学角度分析,应该处理好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角色,处理好事业和社会活动中浮现的问题,解决好自身的矛盾和难事等几个方面的问题。5、智力健康所谓智力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利用信息、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的能力。一个智力健康的人,应该是有知识的、见识广博的,而不是愚昧无知的。第二节健康体适能一、体适能概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
14、健康的内涵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对健康的追求与维护表现了更强烈的意识和更积极的做法,即越来越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许多大学生都认同“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主动学习有关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积极寻求和实行有助于维护及增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适能(PhySiCaImneSS)是指:“在对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对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由英文“fitness”(身体适应能力)演变而来。195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当时美国儿童的肌力可显低于欧洲各国;此外,在对死于朝鲜战争的年轻军人的病理解剖中,发现了冠状动脉疾病的问题。这些结果使美国政府震
15、惊,艾森豪威尔总统成立了“青少年适能总统会议(thepresidentscouncilonyouthfitness),并进行了全国性青少年适能测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各种疾病如糖尿病、癌症与高血压等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心IfL管疾病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民的头号杀手。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将会议名羽改为“总统体适能委员会(presidentscouncilonphysicalfitness)”,第一次正式使用“体适能”名称,以表示政府对国民体质的关注。到了尼克松执政的时代,又将委员会改为“总统体适能与
16、运动委员会(PreSidentscouncilonphysicalfitnessandsport),并且认为健原问题不应该拘泥于校园的学生,而应扩展到社会,面对全体国民。美国政府号召全国的每一位公民都要积极正文参预“体适能与全人健康计划”,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如不吸烟、控制饮酒、减少摄入油腻的食物及过量的甜食等),加强身体运动,以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身体运动成为了美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份,掀起了体适能热潮。由于注意了生活行为的控制,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2000年美国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19602000年期间下降了26%。体适能在
17、我国称为体能,可以分为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五个方面。这是普通人为了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所需要的体适能。竞技体适能主要包括速度、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运动员为了获得竞技运动的优胜,除了应具备健康体适能外,还必须获得竞技体适能。两者的特性比较见下表。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的比较类别健康体适能竞技(运动)体适能目标健康胜利对象全民运动量属性普通特殊要求适度高度时间终身阶段性结果与努力成正比不一定会成功通过对体适能内涵的研究,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健康与竞技运动对体能有不同的要求,可以匡助我们科学地解决运动实践中的
18、各种问题。对于普通大学生或者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关注健康体适能。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健康体适能,但是运动必须适量,为什么要适量?因为不同体能水平的人对运动量的承受能力不同。例如,体能好的同学在运动时,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对付自如;而体能基础差的同学,就会感到很辛苦,运动进行不下去,甚至会发生损伤。因此,运动时要考虑每一个人的体能基础,采用适宜的运动量。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都会有不同的健康的需求,这时的运动应该适合其健康的需要。例如,一个人在儿童少年时期,特别需要体育锻炼来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全面生长发育;在青年时期,需要体育锻炼促进肌肉形态和力量的增长,并保持体形;
19、在中年时期,需要运动来保持旺盛的精力,预防疾患,以更好地承担工作与生活的责任;在老年时期,则需要通过体育锻炼减缓衰老,保持健康,做到延年益寿。此外,随着环境或者条件的改变,运动的方法方式也应随之做出调节或者改变。例如,在有规律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下,可以安排定时、定点的体育锻炼;但如果是出差、外出实习、外出旅游,或者是学习、工作繁忙等,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既能做到体育锻炼不间断,持之以恒,又不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这种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的获取健康的体适能概念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每一个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都应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能,才干获得和保持最佳的
20、健康状态。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其主要内容与健康体适能相符合,这反映了我国体育教育正在与世界接轨。作为大学生,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理解体适能的正文内涵,了解和掌握自己的体适能状况,针对弱项及早进行锻炼,这对成人时期某些疾病的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让我们积极投入体适能锻炼,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二、健康体适能要素健康体适能可视为身体适应工作、生活、运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者病毒细菌等因素)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完成学业、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现代人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适能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5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