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ppt
《当代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第二十二讲 从“古典”史 学到现代史学,“古典史学”的若干特征,政治与军事上层人物叙事“理性”的缺场 noesis(reason)nous noein Logos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自制(sophrosyne temperance)灵魂 肉体 二者组成的总体 色诺芬回忆录苏格拉底:人必须先考察自己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才能算是认识自己。柏拉图斐多篇 柏拉图:相(Idea,亦译为“理念”)Idein eidos idea 理想国选读,欧叙弗伦苏格拉底:你说的涉及谋杀和其他一些事例的虔敬和不虔敬是什么呢?难道在任何行为中的虔敬不都是同一
2、的吗,而不虔敬总是和虔敬相反,和它自身相同;因此在每个不虔敬的事情中都可以发现有一个不虔敬的“相”(Idea)好,记着我并不是要你告诉我在许多虔敬行为中的一两个事例,我是要你告诉我使一切虔敬的行为成为虔敬的那个虔敬的“型”(Eidos)。我相信你会承认有一个“相”(Idea),由于它,一切不虔敬的事情成为不虔敬,而一切虔敬的事情成为虔敬。,亚理斯多德:相论的主张者们所以那样理解是因为他们信服赫拉克利特学说的真理,相信一切感性事物是永恒变灭的;因此如果知识或思想有一个对象,必然在那些可感事物以外还有某种别的永恒的东西;因为对于流动着的事物是不能有知识的。有两件事可以公正地归于苏格拉底,即归纳的论
3、证和普遍性定义,这二者都是知识的出发点;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将这个普遍的东西或定义看作是分离存在的东西,而他们那些肯定“相”的人却将它们看作是分离存在的,这就是他们称为“相”的那种东西,苏格拉底忙于研究伦理问题而忽视了作为整体的自然世界,只在伦理中寻求普遍的东西,开始专心致志寻求定义。柏拉图接受他的教导,但是认为不能将它应用在感性事物上,只能应用于另一类东西;理由是:可感觉的事物总是永远在变动中的,所以共同的普遍的定义不能是任何感性事物的定义。这另一类东西他就叫做相(Idea),他说感性事物是依靠它们并以它们命名的;众多事物是由分由和它们同名的“相”而存在的。,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Metaph
4、ysics)总结:人的本质是理性 通过明晰的符合形式逻辑的推理、判断,可以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存在,得到客观的知识,这只有灵魂中的理性才做得到。Physis与Nomos,克拉底鲁篇如果万物都在变动,没有确定不变的东西,那便根本不能有任何知识;因为只有知识本身没有改变它才能是知识;如果作为知识的“型”(eidos)变化了,它就不再是知识,这样便没有能知的人,也没有被知的东西;但是能知和被知的东西如美、善等等总是存在的,因此我认为它们不是刚才假定的流动的过程。,理性的目的是善,神也根据理性,以“善”为目的行事。善是最高的普遍本质,又是最好的。色诺芬回忆录苏格拉底:我的好朋友,你应该懂得,既然你身体中
5、的努斯能够随意指挥你的身体;那么你也应当相信,充满宇宙的理智也可以随意指挥宇宙间的一切。,个别普遍、现象本质:史学的地位 亚里斯多德: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史学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给人物起名字;至于“个别的事”,则是指亚尔西巴德所作的事或所遭遇的事。,理性的主体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知性为自然立法 人类中
6、心,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比较 明晰与暗示 四書集注論語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朱熹: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於人欲。故為仁者必有以勝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也。又言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又見其機之在我而無難也。日日克之,不以為難,則私欲淨盡
7、,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朱熹:程子曰:“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便須心寬體胖,動容周旋中禮。唯謹獨,便是守法之法。”或問:“出門使民之時,如此可也;未出門、使民之時,如之何?”曰:“此儼若思時也,有諸中而後見於外。觀其出門、使民之時,其敬如此,則其前乎此者敬可知矣。非因出門、使民然後有敬矣。”愚按,克及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顏、冉之學,其高下淺深,於此可見。然學者誠能從事於敬恕之間而有得焉,亦將無己之可克矣。,司馬牛問仁。子曰:“
8、仁者其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朱熹: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於此而謹之,則所以為仁之方,不外是矣。牛意仁道至大,不但是如夫子之所言,故夫子又告之以此。蓋心常存,故事不苟;事不苟,故其言自有不得而易者,非強閉之而不出也。楊氏曰:“觀此及下章再問之語,牛之易其言可知。”程子曰:“雖為司馬牛多言故及此,然聖人之言,亦止此為是。”愚謂,牛之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為仁之大概語之,則以彼之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終無自以入德矣。,王阳明传习录萧惠好仙、释,先生警之曰:“吾亦自
9、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耳!”惠请问二氏之妙。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走向独立学科的史学,一、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 1.以德国的兰克史学为最主要代表,西方史学在自身发展中理论与方法渐趋成熟,历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档案机构的建立与加强,3.重大政治、军事和外交档案材料的公开
10、 4.以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历史学协会等学术组织的成立和学术刊物的创立 5.在大量史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史学理论与方法也形成了初步规模 6.大学设立独立的历史系,建立培养历史专业博士生制度,历史学开始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1795-1886)兰克(Leopold von Ranke),十九世纪德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也是西方近代史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著有奥图曼与西班牙王国史、教皇史、拉丁与条顿民族史等等。,二、兰克史学的特点 兰克史学是19世纪西方史学的代表,被称为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兰克个人的史学与兰克史学是有一定区别的。兰克史学的主要特点有:1.研究对象 以民族国家
11、为研究单位的政治史是其主要内容,精英政治在当时西方史学中占主流,2.方法论 重视对史料的考证,力求应用原始资料在表述上进行如实的、个别化的描述 反对根据各种理论或抽象原则概括历史。史学之所以为史学,就在于它拒绝一切归纳、综合、概括等一般性方法 3.认识论 坚信史学家通过对档案资料的考证与鉴别便可以再现真实的历史 相信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与写作中可以不掺杂任何主观因素,做到绝对客观,4、史学更加独立与专业化,但除了方法上的更“科学”外,基本前提同古典史学相较并没有太多区别。,哲学化的历史:理性的入场,18世纪,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 维柯认为人类有着某种共同的本性,如“各族人民的本性最初是粗鲁的,以后就
12、从严峻、宽和、文雅顺序一直变下去,最后变为淫逸”。当人性在时间中按这样的规则变化时,人类历史也要遵循共同的规律,即“每个民族在时间上都要经历过这种理想的永恒历史,从兴起、发展、成熟以至衰败和灭亡”,维柯在书中力图说明人类如何从神的时代,经过英雄时代,进入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各有相应的不同的心理、性格、宗教、语言、诗、政治和法律。这就是他所找到的人类历史的规律。,(16681744)维柯(Giambattista Vico)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美学家,他最主要的作品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的新科学的一些原则,简称新科学,在历史哲学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维柯之后,到20世纪之前:意大利的
13、维柯、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康德、赫尔德、黑格尔都可以划入思辨的历史哲学家之列。他们都象维柯一样希望赋予整个人类历史过程某种终极意义。正如沃尔什指出的,在那些哲学家眼里,历史好像是由一连串散漫的或偶然联系在一起的事件组成,人们在其中看不到任何计划或模式。因此,思辨的历史哲学就是想赋予历史一条可以得到理解的线索。,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无论人们根据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于意志自由可以形成怎么样的一种概念,然而它那表现,亦即人类的行为,却正如任何别的自然事件一样,总是被普遍的自然律所决定的。历史学是从事于叙述这些表现的;不管它们的原因可能是多么地隐蔽,但历史学却可能使人希望:当它考察人类意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史学 发展 若干 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