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MOTORSYST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MOTORSYSTE.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系统 MOTOR SYSTEM,一 躯体运动的分类和控制,随意和不随意躯体运动均是通过支配脊髓-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而控制运动的。下运动神经元是运动的最后通路。,二 锥体系统的组成:中枢部分,传导部分,周围部分(肌肉运动终板)。运动皮层中枢: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锥体束的组成,人锥体系统神经纤维约100万根。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60%。感觉皮层中枢(Brodmann第3,1,2,5,7域)等:40%。,锥体束的组成,仅3%起源于中央前回第五层的巨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而绝大部分起源于中央前回第五层的其它锥体细胞。
2、起源巨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的神经纤维:直接支配四肢远端肌的-运动神经元;与手精细运动有关。其它锥体细胞起源神经纤维:有中间神经元参与,间接控制运动。,巨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半卵圆中心和内囊,内囊,锥体束在中脑,锥体束在脑桥,锥体束在延髓,锥体交叉,锥体束在脊髓,锥体束,脊髓前角和前根,周围神经和肌肉运动终板,二 锥体系统的组成:,3部分:中枢部分: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传导部分:锥体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脑干束)和脊肌束。周围部分:肌肉运动终板。2级神经元传导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位于运动皮层的锥体细胞及其下行纤维(锥体束)。下运动
3、神经元:脑干的躯体运动核、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下行纤维(脊肌束)。,三 运动传导束在神经系统各部的排列1 运动皮层中枢:大脑皮层中央前回(Brodmann第4域),倒置人形。,2 传导部分(锥体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s):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脑干束.,2 传导部分:皮质脑干束(皮质桥延束或皮质延髓束)除了面神经核下部与舌下神经核外,其他颅神经运动核均接受两侧大脑皮质的支配。,皮质脑干束在内囊走行:膝部。,皮质脊髓束在内囊走行:后肢的前2/3部 上肢:前,躯干:中,下肢:后。,锥体束在中脑走行:大脑脚中3/5部 皮质延髓束:内侧。皮质脊髓束:外侧。上肢
4、:内;躯干:中;下肢:外。,锥体束在脑桥走行:脑桥基底部。上肢:内上方,下肢:外下方。,延髓锥体:上肢:背侧,下肢:腹侧。,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前束。75%90%锥体束在锥体下部交叉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支配对侧),(皮质脊髓侧束也有少量同侧纤维)25%10%锥体束在锥体下部不交叉,形成同侧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可缺如,罕见含有全部锥体束纤维),脊髓:皮质脊髓侧束 上肢:内;躯干:中;下肢:外。,脊髓:锥体系统下行支配和分布,上肢(颈膨大C5-T2):占50%。躯干(T3-T12):20%。下肢(腰膨大L1-S2):30%。皮质脊髓前束一般仅达上胸部(T6),小部分支配同侧,大部分经白质前
5、连合交叉支配对侧,支配躯干肌,上肢近端肌和颈肌的运动核。一侧锥体束损害,因皮质脊髓前束双侧分布,不出现躯干(呼吸)肌瘫痪。,前角细胞,在脊髓形成纵形6个细胞柱或群。躯干肌肉前内侧细胞群:脊柱浅肌。腹壁某些肌。后内侧细胞群:脊柱深肌。四肢肌肉(仅见颈膨大和腰膨大)前外侧细胞群:肢体近端和中间段的伸肌和展肌。后外侧细胞群:肢体近端和中间段的屈肌和收肌。后后外侧细胞群:肢体远端肌。隔肌(颈段C3,4,5)。会阴和肛门周围肌(S3-S5)。中央细胞群:,四 锥体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一)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一),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定位诊断又称下运动神经元麻痹,或周围性瘫痪。1 脊髓前角损害:
6、,瘫痪的分布呈节段型。如:L3,L4病变引起股四头肌驰缓性瘫痪,C5病变引起三角肌驰缓性瘫痪。临床疾病:急性病变: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一般无肌束颤动)。慢性病变: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手小肌肉萎缩常见于脊髓空洞症-脊髓前角损害,伴痛触觉分离。,2 前根损害:,瘫痪的分布呈节段型。腰5前角损害引致胫前肌瘫痪。临床疾病:髓外肿瘤,椎骨病变。但后根也常同时受损-根性疼痛(后根受损表现)。,3 神经丛或周围神经损害:,四 锥体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定位诊断1 皮层型运动神经损害,1 皮层型: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损毁症状:单肢(上肢,
7、下肢,或面部的肌肉)瘫痪。对侧性。刺激症状:Jackson癫痫-从口角或拇指抽搐开始,扩散至整个肢体和/或全身。临床疾病: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病。,2 内囊型运动神经损害,“三偏”征对侧偏身性瘫痪(传导束型或中枢性)。即下部面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和中枢性舌瘫(舌偏向病灶对侧),对侧上下肢中枢性瘫痪,但躯干肌不瘫痪。还可影响感觉传导束:对侧偏身性感觉障碍。也可影响视觉神经传导束:对侧同向偏盲。临床疾病:脑血管病。,3 脑干型(中脑损害),交叉性瘫痪。脑干运动神经核受损:病灶同侧的颅神经麻痹。已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受损:病灶对侧的中枢性瘫痪。中脑大脑脚 Weber 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病灶同
8、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球处于外下斜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复视出现),病灶对侧下部面肌,颏舌肌与上下肢瘫痪。,3 脑干型(延髓外侧部病变):,交叉性瘫痪。脑干运动神经核受损:病灶同侧的颅神经麻痹。已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受损:病灶对侧的中枢性瘫痪。临床疾病: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中上水平后外侧部病变)。,4 脊髓 41 脊髓横贯型损害,3大主征:(1)损害平面以下截瘫,(2)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各种感觉障碍(3)大小便障碍。脊髓断联休克症状:见于急性脊髓横贯型损害的早期(一般34周)先表现下运动神经元麻痹,肢体弛缓性瘫痪。后才表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临床疾病:
9、急性脊髓炎,晚期脊髓肿瘤,脊髓外伤。,不同部位的脊髓横贯型损害,颈膨大以上脊髓损害(高颈段病变)四肢中枢性瘫痪,因膈神经也损害,出现呼吸肌瘫痪。颈膨大(C5-T2)损害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双下肢中枢性瘫痪;C8T1脊髓侧角损害,出现Horner 综合征。颈膨大以下,腰膨大以上脊髓损害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剪刀型步态(痉挛步态,划圈步态)-轻度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腰膨大(L1-S2)损害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麻痹。腰膨大以下即圆锥(S3-S5,尾1)损害无四肢瘫痪,但大小便障碍,骶部及肛门周围皮肤感觉障碍(马鞍状分布)。马尾(L1锥体以下),42 脊髓半侧型损害:Brown-Se
10、quard 综合征,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中枢性瘫痪-(没有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受损;同侧深感觉障碍-(没有交叉的)后索受损;对侧痛温觉障碍-(交叉后的)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但两侧触觉均保留。临床疾病:脊髓压迫症:如脊髓外肿瘤,脊椎骨折,43 脊髓传导束性损害,锥体束损害。临床疾病:原发性侧索硬化。脊髓前角细胞损害,加锥体束损害。临床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锥体束损害,加后索损害。临床疾病:亚急性联合变性。,43 脊髓传导束性损害,锥体束损害。临床疾病:原发性侧索硬化。脊髓前角细胞损害,加锥体束损害。临床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锥体束损害,加后索损害。临床疾病:亚急性联合变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11、(锥体束受损)的特点:,对侧下部面肌,舌肌,及上下肢体肌肉瘫痪,但躯干肌肉,眼肌等瘫痪不明显(因双侧锥体束支配)。肌肉瘫痪远端比近端重。瘫痪肌肉的张力呈痉挛性增高,表现屈肌和伸肌张力增高不平衡。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较著。被动运动时,开始阻力大,一旦关节启动后,阻力就迅速下降,称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即锥体束受损的特点:,肌肉萎缩不明显。腱反射亢进和皮肤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传导正常。肌电图:正常。无失神经支配电位。无肌束颤动。有病理反射-为锥体束受损最可靠的表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测验类型试题,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最有肯定意义的鉴别点为:A 瘫痪范围的大小与程度B 有无肌肉萎缩C 肌张力增高或减低D 腱反射亢进或减低E 有无病理反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测验类型试题,颈髓病变病情严重的原因是:A易引起四肢瘫B易引起呼吸困难C易引起霍纳氏综合征D易引起脊髓休克E易引起尿失禁,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测验类型试题,脊髓病变所引起的肌肉瘫痪不可能发生:A 双下肢痉挛性瘫痪B 双上肢弛缓性瘫痪,双下肢痉挛性瘫痪C 四肢痉挛性瘫痪D 一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E 一侧上肢痉挛性瘫痪,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9277.html